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林文苑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美文共享】过年(小说)

精品 【美文共享】过年(小说)


作者:割鹿侯 进士,686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38发表时间:2011-06-29 15:11:02


   四个人一边喝茶一边吸烟,玩开了。罗亚新刚开始有些心不在焉,连放了几炮,这钱一给就不由得打个冷战,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几圈下来,三四百块钱就没有了,罗亚新输急了,但是还是提不起神,打牌专注不起来。十点的时候,媳妇打电话过来,罗亚新暂停一下接个电话,上个厕所,手气才有所好转。转眼时间就过去了,二牛媳妇打开门的时候他们才晓得已经到了十二点了。散局的时候,罗亚新算一算,输了两百多,半张回家的车票钱没有了。
   临走时,二牛媳妇问罗亚新:“今年准不准备回家过年啊?”罗亚新说:“还没有定呢。你们呢?”二牛媳妇说:“不回去了。回去麻烦。既花费钱又累死人。今年准备将儿子接过来过年。家里过来的票年前估计要好买些,再说等到孩子放寒假了,时间也不会那么紧。”罗亚新一听,忙说:“有道理!嗯!说的有道理。先走啦!”
   罗亚新在回家的路上,寻思着二牛媳妇的话,很有道理。家里过来买票肯定要好买,等到春节回去开学也都有段时间,回去的票也就不紧张了。关键是一个他想回家和两老谈谈家里的事情,当面讲才有用。再者,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心里有些想。还不知道媳妇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回到家里。罗亚新媳妇还在看电视。如往常一样,媳妇听到门开了,就问道:“回来啦!”罗亚新“嗯”了一声。等到罗亚新洗漱好了,媳妇转过脸来问:“怎么样?”罗亚新说:“什么怎么样?”“打麻将呗。赢了输了?”罗亚新淡淡地说:“输了,输了两百多!”媳妇说:“啊呀,你真没用,跟他们打还输这么多!早知道你会输,我就过去看看。”罗亚新不说话。
   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罗亚新对媳妇说:“跟你商量个事情。你看行不行?”媳妇说:“什么事情啊?看你神神秘秘的。”罗亚新说:“我想今年回家过年,好久没有回家过年了。而且爸妈身体不好,我想跟他们商量下,不要再种那些地了。”媳妇一脸不高兴地说:“不要种地了不可以打个电话说啊,非要折腾回家说吗?”罗亚新说:“电话里说不妥,去年也说了,没有听我的,还是种了。回家当面说要管用。再说,儿子女儿都好久没有见了,回家过年也团聚团聚。”媳妇还是一脸不高兴:“要回去你一个人回去好了!”罗亚新的心猛地一冷,不得已还是得给媳妇陪个笑脸,凑了过去,贴着媳妇耳根说:“难道你就不想儿子女儿啊?”媳妇脸也不回,说:“儿子女儿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说要回去过年,说穿了就是放心不下你爸妈。不要借口拿儿子女儿说事好不好。”罗亚新见媳妇这样子,知道一时难以说通媳妇,只好作罢,暂且搁置这个话题。为了缓和媳妇的情绪,罗亚新紧贴着媳妇,媳妇说:“走开,一边睡去。”一手将罗亚新推开。罗亚新还是像粘皮糖一样贴在媳妇身边,不禁身上热了起来,下面的硬硬地顶着媳妇屁股。媳妇感觉到了:“你这个讨厌鬼,你想干嘛啊?”罗亚新笑着在她耳边说:“我想把你一口吃掉。”媳妇说:“不来!你这个讨厌鬼。”她嘴里虽说不来,但是身子已经转了过来。罗亚新就势一把将媳妇抱住。一番云雨之后,媳妇什么脾气都没有了,依偎着睡熟了。
   罗亚新还是找了个机会说了说二牛媳妇准备把儿子接过年的事情,或许他们也可以这样子。至于老人,罗亚新准备节后春耕前回去一趟,赶在春节回家实在不方便。权衡之下,罗亚新不得不自我妥协。媳妇听罗亚新一说,倒是非常赞同将孩子接过来过年。一来可以让孩子过来外面看看世面,二来也可以一家好好过个年。好久没有见孩子们了,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了。她确定了想法之后迫不及待的打电话回家,心里暖洋洋的,心想孩子知道能过来这边过年肯定高兴不得了。不想电话打过去,是公公接的,询问了几句家里的状况后问孩子在不在,说出去玩了还没有回来。她对公公说想接孩子过来广东这里过年,公公迟疑了一下,说等孩子回来后他会跟孩子说这事情。她只好说晚上再打电话过去。
   等到晚上罗亚新再打电话过去,让儿子接电话,问到愿不愿意过来广东这边过年,儿子居然说不愿意,要在家里陪爷爷奶奶过年。媳妇一把将电话抢过来说:“尧尧,你和姐姐今年过来爸爸妈妈这里过年好不好?”儿子说:“我才不去过年。我要在家里陪爷爷奶奶过年。你们为什么不回家来过年呢?”她说:“爸妈要打工挣钱,过年假期少,而且票不好买。家里过来这边好买票。你们寒假假期长,就和姐姐一起坐火车过这里来过年好不好?”儿子说:“你们要不就回来过年,反正我不会去广东过年,我要在家里陪爷爷奶奶过年。”儿子说罢就把电话挂了。罗亚新和媳妇一脸愕然,根本没有想到儿子会这样子说。再把电话打过去,是爷爷接的电话,两个孩子都表示不愿意过广东来过年。爷爷说:“我觉得孩子去广东过年有好也有不好。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过去过年。谁知道这两个孩子倔犟的很,就是不愿意过来,我再给劝劝。”罗亚新和父亲说了几句别的就挂了。挂了电话媳妇就说:“肯定就是那两个老不死的鼓动尧尧和婷婷不要过来过年。不然两个孩子怎么会不愿意过来呢?”罗亚新一听媳妇这话就心里不是滋味:“这爸不是说了吗,他也赞同孩子过来过年。是他们自己不愿意过来。你怎么能说爸妈鼓动他们不要过来过年呢?”媳妇说:“肯定是的。不然两个孩子这么小怎么会不愿意过来过年呢?他嘴上说愿意,心里就不愿意,私下对孩子说不要过来过年。我还不知道啊!”罗亚新对媳妇的话不知道说什么好,这种情形是无可辩白的,他当然心里明白父亲不是这样的人,或许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不由地在心里问自己,对两个孩子了解有多少。媳妇还在埋怨是公公婆婆的主意,两个孩子才不会不愿意过来和父母一起过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很快就到除夕了。罗亚新没能说服媳妇回老家过年,也没能说服孩子们过广东来过年。今年还像往年一样,他们夫妻俩在广东过年,老人带着孩子在家里过年。农历二十四过小年的时候,罗亚新寄了两千块钱回家给老人孩子们过年,还包含着明年开学要缴的钱。罗亚新在心里盘算着,今年没能如愿回家过年,未必就是件坏事。省了钱,春节一过,好好干上一年,后年就有钱把老家的房子给换了。
   在广东过年,其实和在家里过年的热闹相比差不多。大年初一一到,朋友家,老乡家,亲戚家,也都走门串户,吃吃喝喝,打打麻将,也是开心得很。初一那一天,罗亚新和媳妇打电话给家里老人拜年,同时也慰问一下孩子们。今年初六就要上班了,要是回家了,来回赶,说不清有多辛苦。初五那天,罗亚新又在二牛家打麻将。二牛的儿子过来广东过年了。二牛家两张桌子,男的一桌,女的一桌,打得不亦乐乎。只有二牛的儿子一个人在看电视。突然,二牛媳妇想起了什么似的,洗牌的时候问儿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做完了没有啊?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哦!”儿子迟疑了一下说:“做完了。”二牛媳妇一想不对啊,都没有怎么看见儿子做作业呢,怎么说做完了呢。于是追问儿子:“做完了?拿给妈来看看。”儿子极不情愿地把作业拿过来。二牛媳妇将作业粗粗一翻,顶多完成了三分之一,不由怒火中烧,拿起作业本子朝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两下子,“哪里做完啦?顶多就三分之一做完了,没有做完也说做完了。花这么多钱给你这书白读了啊?”儿子委屈地说:“没做完的不会做。”二牛媳妇一听:“不会做?那平时老师讲课你在做什么啊?考试考个五六十分,当然不会做啦!我们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花大把钱将你送到县城去读书,你就读出个这样子!”二牛媳妇“啪啪”又是两下打在儿子屁股上。儿子这下子来火了,一把抓过寒假作业本,大声说道:“你们平时管过我没有啊?你们平时关心过我没有啊?现在就说我考试考得少,作业不会做。我不要你们管!”说话,把门一摔,就要出去。二牛媳妇一听这话,心里的火就像浇了一瓢油一样,直冒三丈,不由分说一把将儿子抓住拖回屋,一阵狠打。奇怪的是儿子一声不哭,狠狠地说道:“你打呀,我不走。你打死我好了。我再也不会来这里过年了,我再也不要你管了。”一起打麻将的人看不过去,纷纷劝说二牛媳妇歇歇气,不要打孩子了。二牛媳妇一听孩子嘴里蹦出的话,心里就像一个吹胀的气球,一下子被扎破了,不由得放手,让儿子出门。在众人的安抚下,她又重新坐到了麻将桌上。
   罗亚新将二牛媳妇和孩子的事情都看在眼里,心里一冷。心想,尧尧和婷婷会不会也变成这样子呢?想一想心里都害怕。要是两个孩子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疏于管教,而变得不可约束,学习落后,骄横无礼,那么自己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罗亚新下午继续打了一会麻将,不到天黑就回家了。回家后罗亚新马上电话回家问问孩子的情况。当问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时,父亲有些遮遮掩掩。罗亚新觉得肯定有问题。往年往家里打电话,父亲总是主动告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今年似乎打电话都没有提及期末考试的情况。罗亚新追问两个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父亲说:“婷婷的还好点,平均分七八十的样子。数学有些差,刚过及格。尧尧全部都是刚过及格。”罗亚新一听就傻了,往年孩子期末考试都是八九十分一科,今年不想一下子下降到这个样子。于是又问期中考试的情况,期中考试都是七八十分的样子。罗亚新急了,连忙要儿子接电话,父亲说,不要骂孩子,孩子学习还是很努力,只是这次没有考好。儿子接了电话,罗亚新问:“怎么期末考试才考这么一点分啊?”儿子的回答让罗亚新大吃一惊:“你们都不回来过年,都不管我,我考那么多分有什么用啊?也不知道给爷爷奶奶买点好的东西寄过来,就知道寄钱寄钱,寄钱能干什么啊?”罗亚新一时陷入无语。儿子才十来岁,他的话让这个做父亲的感到无地自容。罗亚新把电话挂断,陷入沉思。不会,父亲又把电话打过来了,安慰他不要责怪孩子,孩子们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只是这次没有考好。是他两个老人没有监管好,他保证两个孩子下次考试拿九十分以上。父亲的话像针一样刺痛罗亚新的心。罗亚新觉得自己要重新评估目前的状况。
   罗亚新和媳妇就教育孩子的问题仔仔细细地交流,最后做出决定,春节完后再做一段时间,春耕之前辞职回家。先前积攒下来的钱,已经够换掉老房子了,不过只够起一层楼。他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不能因为房子的事情而把孩子给误了。原本打算在家里盖个两层的小楼,承包小镇附近的一座山,种上果树,养些走地鸡,山下的鱼塘可以养鱼,这样子的生活是非常的好。既能够陪父母亲养老,尽孝心,又能够挣钱生活,不至于困窘。小镇的旁边是条小河,河水非常清澈,很多鱼虾,小河两旁都有农田。家里的几亩薄田就在河的岸边。春耕秋收,一家人,经营着和谐和美满,这是他非常向往的生活。
   罗亚新夫妇辞职后,买好车票,在家里收拾行李。阳台外面晾着洗好干净的被套,晒了一天了干了。罗亚新正准备将阳台晒的衣服被套收回屋子,父亲打电话过来,说政府要征地搞项目,把他们家的老房子给征用了,需要拆迁。一间房子按照规定只给补偿一万块钱。他们家才四间房子,一共只给补偿四万块。罗亚新一听就懵了,如果这样子,那么根本就没法活了。没有了老房子的宅基地,他们根本就无法去买新的地来建房子,补偿的那点钱,要想去买房子住,根本就买不起。放下电话,罗亚新心里一片死寂,不知道如何是好。突然间,天空起云了,三五分钟雨就淅淅沥沥的下起来了。入春了,南方的雨说来就来。媳妇在屋里叫:“站着发傻干嘛?赶紧收拾,下雨了,看不到啊!”罗亚新被媳妇一叫,惊醒似的赶紧收拾衣服被套,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回到家里再说。南方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知道雨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罗亚新看着天边,透出一抹红,那是乌云后面的太阳光。

共 974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很厚重很真实的一篇小说,内蕴丰盈,涵盖了打工一族的生活境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瓶颈、征地拆迁的是非问题。以外来务工者是否回家过年为线索,颇具匠心地串起一系列故事,人物个性凸显,鲜活得好像就在我们身边来来回回,他们背井离乡,长期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就连劳作之外的小小乐趣都隐藏着悲苦和怅惋,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乡,纵有照顾的心,实无充裕的力,盼团结愿相聚,却因为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只得一种思念,两处离愁。当罗亚新夫妇最终收拾好行囊,辞职返乡的时候,读者也被乌云后的太阳光照亮了心扉——只要坚持,只要努力,纵然风雨飘摇,还有希望。文章以罗亚新的诡异梦境开端营造压抑的气氛,中间的情节起伏处理峰峦叠起,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内里紧密,暗线埋设得很巧妙,细节的描摹可圈可点,语言流丽劲道简炼,心理刻画细腻入微,隐喻的运用举重若轻,场景的转圜巧夺天工,尤其文末的结尾设计,给人无尽的思索空间,显得意犹未尽,而又意味深长。楚歌又出佳作,欣赏,并特别推荐。【友情编辑:秋梧飘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29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6-29 15:16:33
  很厚重很真实的一篇小说,内蕴丰盈,涵盖了打工一族的生活境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瓶颈、征地拆迁的是非问题。以外来务工者是否回家过年为线索,颇具匠心地串起一系列故事,人物个性凸显,鲜活得好像就在我们身边来来回回,他们背井离乡,长期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就连劳作之外的小小乐趣都隐藏着悲苦和怅惋,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乡,纵有照顾的心,实无充裕的力,盼团结愿相聚,却因为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只得一种思念,两处离愁。当罗亚新夫妇最终收拾好行囊,辞职返乡的时候,读者也被乌云后的太阳光照亮了心扉——只要坚持,只要努力,纵然风雨飘摇,还有希望。文章以罗亚新的诡异梦境开端营造压抑的气氛,中间的情节起伏处理峰峦叠起,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内里紧密,暗线埋设得很巧妙,细节的描摹可圈可点,语言流丽劲道简炼,心理刻画细腻入微,隐喻的运用举重若轻,场景的转圜巧夺天工,尤其文末的结尾设计,给人无尽的思索空间,显得意犹未尽,而又意味深长。
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6-29 15:17:02
  好久没有编辑小说了,手生啊~~楚歌,对不起哈!
回复2 楼        文友:割鹿侯        2011-06-29 16:35:26
  辛苦了。这是之前写的,修葺一番才觉得像点样子。
3 楼        文友:司药        2011-06-29 23:40:12
  值得用心入境体味的一部作品,但一些文本上的问题,如果处理得更加得当,一定会进一步提升《过年》意境,使之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药个人感觉,《过年》这个文本,在语言上过于平铺直叙,个别叙述也显得冗余,让人在阅读中,容易心生沉闷、凝涩之感。文字韵美流畅度还需进一步打磨,以使语意文境更有弹性、更有光泽度。药想,即使是非虚构小说,也要先具备小说元素,把琐碎、平直的生活“截材”做艺术处理,而使文本所展示的现实生活能给读者以文学作品层面的“达意”。平实,是一种写作风格,但平实并不意味着直铺生活,否则,文本一定会因为缺少张力、韵美而影响了可读性。
   人物对话间可以适当地用一些“情态词”来做情态描述,以增加场景感,扩张感官渗透力。比如这段——罗东官问:“怎么还没有睡觉啊?”孙子回答道:“爷爷,我睡不着。我在想问题。”罗东官问道:“你在想什么问题啊?”孙子回道:“爷爷,您说,是不是我考试考九十分一百分,爸爸妈妈他们就会回来过年啊?”罗东官不知道孙子居然会想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好,愣了会,说道:“要是你考九十分一百分,你爸妈知道了肯定替你高兴。”孙子若有所思地应了声:“哦!”
   一个文本的语境最好有“符合度”的整体承袭,比如很乡土、很生活的罗亚新,一直很“乡气”地生活、思维,突然出现了比较书面的内容,就感觉“味道”不纯正了,建议楚歌可以重点揣摩一下最后两段。
   也是药对楚歌作品期望甚高吧,有些苛求了,抱歉呵。药也只是以文说文,期待楚歌能创作出更为厚实精到的现实主义作品。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4 楼        文友:司药        2011-06-29 23:40:43
  “对于一个男人,一家之主,让这个家有个好的遮风挡雨的生活住处,能过上像样的日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罗亚新的这个愿望算不算高,这个男人算不算高大?对于罗亚新,这个愿望很远,这个男人很无奈——从结婚算起,一年年过去,一年年地追着见长的物价,新房子永远远在一步之遥;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要上学要花钱;父母日渐老了,身子骨要养;钱一直在挣在存,但总是不够,永远赶不上趟似地。这就是罗亚新的日子。
   楚歌抓住了罗亚新这个素材,可谓“选点”用心良苦。你想呐,就是一个农民工要不要回家过年的犹豫和权衡。其实,犹豫权衡的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受困于一个“钱”字。围绕着钱的事,碎得说不出口、上不了档次,但这就是罗亚新的日子,就是他的亲情、他的情结、他的情绪,水一样淡,却,人没有水,活不了。
   看这个家庭,老人、孩子、夫妻,各自分工、分头“行动”、相互合作……不过是想早点换个房子;孩子书读得好一些;老人尽量替儿子把孩子照看好……这些事儿,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现实到件件、事事都在每日每时地发生,但楚歌将这些“琐事、小烦恼”借罗亚新这个家庭呈现出来,为同一境地的人群代言,为没有如此经历的读者提供生活还有另面的参照,为触动相关部门的社会良心,让官员们能够把视角调整到只有老人孩子的空巢家庭,关注到农村老人养老、孩子教育以及老人孩子的心理需求,当然,还有“农民工”的生存境况。
   《过年》只是罗亚新一个家庭的琐事么?不。显然罗亚新一家“所困”已是带有相当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楚歌正是带着这份警醒,为我们带来这部《过年》。小小的民生,大大的命题。其实,很多严肃、严峻的社会问题,正包含于琐碎的吃喝穿住、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的民生中。这也是《过年》立意的厚重。
   孩子居然不愿意过来与父母一起过年,这才让罗亚新真的“着了慌,意识到问题得严重”——还有比孩子对父母的冷淡、疏远更为严重的事儿么?父母受苦受累受相思之苦,归根到底不就是为了孩子么,可孩子们居然更亲爷爷奶奶,不亲自己。这促使罗亚新“回家”,但理想的家却是回不去了。地要被征,房要被拆……“罗亚新看着天边,透出一抹红,那是乌云后面的太阳光。”药更愿意理解成“罗亚新看着天边,透出一抹红,那是乌云后面憋着的太阳光。”这就是楚歌作品了,平静中暗流涌动的情感,平实中动人心魄的着力。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5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6-30 10:49:49
  强悍的老太太~~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