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风雨之中见彩虹(电影文学剧本

编辑推荐 风雨之中见彩虹(电影文学剧本


作者:蔚风 探花,16788.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82发表时间:2011-12-16 23:12:57


   杨志明急忙掏出一大叠钱,递了过来,哀求着:“同志,这些钱你们先拿去喝茶吧,身份证有,我找出来给你们看,可别让我的家里人知道这件事,我愿意接受任何的经济处罚。”
   “少啰嗦,走吧!到地方慢慢说去。”那个女便衣警察推了一把杨志明,“你现在怕了,当初又干什么去了。”(淡入)
  
   (20)
  
   市区,下午。
   医院门口,李娟娟从医院里面出来,她四周看了看,挤过一条小巷,走进旁边一家正在营业的百货门市。
   “同志,你们这里最便宜的女人鞋多少钱一双。”李娟娟看着货架上品种繁多的鞋,小声地问一个中年女营业员。
   中年女营业员头也不抬地:“有处理的鞋,一双二十元。”
   李娟娟:“能不能有更便宜一点的。”
   中年女营业员抬起头看了看李娟娟的身上,又低着头看了看她的脚,轻蔑地:“这么便宜了,那有白送的呀,你要是买我就给你取,不管怎么看也比你脚上的这双鞋中看。”
   李娟娟把两只脚在地上向柜台下挪了挪:“太贵了。”
   “这还算贵。”中年女营业员睁大了眼睛,从柜台后面抬起一条腿,“你知道我脚上现在穿的这双皮鞋多少钱吗?”
   李娟娟看着中年女营业员那只泛着光亮的皮鞋摇了摇头。
   “一千六百多块。”中年女营业员说着用一只手轻轻地抖掉鞋面上的一块纸屑,“你要是实心想要,我可以再便宜一点给你,反正是处理品。”
   李娟娟:“十块钱行吗?”
   中年女营业员有点不高兴地:“你这不是在买鞋,你是在玩我哪,十块钱就想买一双这样的鞋,买一只还差不多,世上那有这样的好事,你真是白日做美梦。”
   李娟娟:“你不是说这是处理品吗?”
   “处理品没错,我们宁可扔了它,也不可能十块钱买给你。”中年女营业员轻蔑地看着李娟娟,有点不高兴地,“真是个土老冒,也不拿镜子好好地照一照,什么德性,就想十块钱买一双鞋。”
   李娟娟满脸通红,转身从这个百货门市里出来。
   “乡下人真没有见过大世面,手里有几个钱就变成美元了……”那个中年女营业员不知道在后面还在说着什么,她一句也没有听清。
  
   (21)
  
   杨家,黄昏。
   窑洞里已经亮起了灯。
   王会珍正在炕上吃着晚饭。
   随着一阵狗叫声,院子里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杨英英挑起门帘从外面进来:“娘,我是英英,过来看看您。”
   杨英英抬腿上了炕,顺手抓起一块馍就喂进嘴里:“真好,进门就能吃到现成的,我饿得前胸快贴上后背了。”
   “慢慢吃,别噎着。”王全珍爱惜地听着女儿的吃饭声音,她摸着下了炕从锅台上又端出几个馍,舀了一碗米汤,招呼着女儿,“你也一块吃一点。”
   杨英英有点不好意思地从灶台上端过那两碗米汤:“我这一吃,你们怕是不够吃了。”
   王会珍:“够吃,你放心,虽然家里穷了一点,这几年比前多年的日子好多了,顿顿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英英端起一碗米汤喝了两口:“我真是渴了。”
   王会珍摸着上了炕:“你要过来,也不早一点动身,这天都快黑了才进门。”
   “我好长时间没有回来了,这几天想您了,就过来看看您。”杨英英边吃边看着窑洞里,“怎么没有看见娟娟呀!”
   王会珍叹息着:“她到市医院看志明去了。”
   杨英英:“我听说工地上出了事,到底伤得怎么样?”
   王会珍:“听说当时好危险,人昏迷了好几天,最近才醒过来,听娟娟说,医生说了,有可能志明下半身以后动弹不了。”
   杨英英:“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王会珍:“这次娟娟去医院已经好几天了,还不见她回来,也不知道志明这几天治得怎么样,身上的伤有没有好转。”
   杨英英压低声音说:“我听人说,像志明这种情况属于工伤,工地上不但要负责给看好病,还有一定的经济补偿,您可别让这些钱落入外人手里,耽误了给志明治病,还有您以后的养老呀!”
   王会珍一脸的惊诧和茫然。
   杨英英继续说着:“……你说怪不怪,志明一个好好的大小伙子,眼睛也不瞎,怎么就会出这种事。这次要把工地上给志明补偿的钱紧紧地抓在您的手里,不要让娟娟得手,要不然,她拿上那些钱,远走高飞,甩下您和志明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呀”
   王会珍不住地在点头:“娘听你的。”
   杨英英:“娘,您一定要记住我给您说的话……”
   “你让娘记住你给她说的什么话呀,姐。”随着一阵脚步声,李娟娟说着从外面进来,一脸的汗水。
   杨英英笑迷迷地转过身:“哟,是娟娟呀!我刚过来看咱娘,听说志明出了事,你忙着两头跑,家里的事也顾不上,我正在给娘说要给你多分担一点家里的事,好让你安心照顾志明,正说着,你就回来了。”
   “这就好,谢谢姐的好意。”李娟娟端起炕上不知是谁剩下的半碗米汤,一口气喝了下去,抹了抹下巴上的米粒:“我太渴了。”
   杨英英拿起一只空碗:“我给舀去,锅里还有。”
   李娟娟:“不用了姐,你也不容易,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杨英英:“这可不行,你走了这么长时间的山路,一定很累,就好好地休息一阵,我顺手就弄好了。”
   李娟娟坐在炕边:“那就谢谢姐了,这几天在医院还真累人,也没有怎么好好地睡过觉,只能打个盹。今天中午工地上派来了陪护的人,我也出门几天了,放心不下家里,下午交代完医院里的事就急着赶了回来。”
   杨英英端过一碗米汤和两个馍:“你快吃一点,还热乎着哪。”
   李娟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杨英英坐在李娟娟对面的炕沿上:“听说志明这次可伤得不轻,医生到底是怎么说的。”
   李娟娟叹了一口气:“他下半身有可能以后站不起来。”
   杨英英吃惊地:“怎么会这样,医院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李娟娟摇了摇头。
   杨英英伤心地:“志明的命真苦,刚好在城里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没有想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且以后就要永远睡在炕上等死,这比要了他的命还历害,叫他以后怎么活下去。”
   李娟娟:“医生说了,如果治疗的效果好,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不排除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王会珍:“那是医生给你说的宽心话,他们现在都没有办法了,还会有什么奇迹出现。”
   杨英英有点生气地:“就是,大妹子,你可不能完全相信医生说的话,不管怎么说,志明是在工地上受的伤,他们要负责到底,不能便宜了工地上,叫他们多赔些钱,这种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咱们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你一个女人家,也没有多大的能力,家里几口人就全靠志明每月那几个工钱,现在可好,他躺下了,家里的人总还要活下去,总要花钱吧!”
   李娟娟喝完碗里的米汤:“具体按什么情况处理,人家还没有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时间给他治疗。”
   杨英英:“不管什么时候,工地上总要给咱们家赔一笔钱,你可不能心慈手软,该要的钱还是要向他们要,有了钱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李娟娟:“这不是心慈手软的事,到时间我想工地上一定会有个处理结果的……再说了,这几年,我不是也这么过来,咱们家苦日子我已经过习惯了。”
   杨英英:“大妹子,我说你是不懂事,还是心里另有打算,这么好的机会,要是抓不住,以后你后侮可就来不及了。”
   “我现在心里很乱,能有什么打算,你也别说了,我太累,要过去睡一阵,你和咱娘接着聊吧!”李娟娟跳下炕,出了门向自己住的那个窑洞走去。
   杨英英小声嘟嚷着:“什么人,真是气人,她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在应付我们。”
  
   (22)
  
   清水河,早晨。
   村里的人不断从山坡上下来挑水。
   李娟娟正在河边给桶里舀着水。
   “大妹子,听说你们家男人受伤住进市里的医院了,伤得重不重。”一个瘦高个女人从山坡上下来,把水桶放在李娟娟的旁边。
   李娟娟叹息着:“命是保住了,但以后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现在医生也说不好,等治疗一段时间才能下结论。”
   瘦高个女人:“你不要怕,咱们山里人结实,命大,造化大,再大的灾难也会挺过去的,志明那点伤算得了什么,老天爷会保佑好人平安的。”
   李娟娟:“谢谢嫂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不解地说:“就是,听说咱们省里医院的能人多,治疗条件也好,就是收费高了一点,志明那点伤也许那里的医生能治好的。”
   李娟娟:“我也没有到过省城,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工地上的人安排在市医院治疗,现在人家出钱,咱们得听人家的,不能提过多的要求,要求提得多了,可能会影响到他的治疗。”
   瘦高个女人:“人家工地那么大的一个摊子,还能在乎这几个小钱,这可是一个人后半生能不能站起来的大问题。娟娟,你不能什么事都听工地上的,自己要有主见,如果志明从此以后站不起来,受累的可是你自己。”
   李娟娟:“我现在心里很乱,也没有什么主意。”
   那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是啊!咱们这是山区,条件差,和人家平原上的人没有办法比,不管怎么样,家里有个男人撑着什么事都好办。”
   瘦高个女人:“你们家现在就靠你了,你得给工地上的领导说,把志明转到省城医院去治疗,多少可能还会有一线希望。一个家里没有男人过日子难呀!你们家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再加上一个瘫痪的男人,我真不敢想,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下去。”
   一个年轻的男人逗着瘦高个女人:“嫂子,是不是孩子他爹有些日子没有回家,听你的口气又在想男人了。”
   瘦高个女人爽朗地笑了起来:“哟!把你们男人说得值钱的,没有男人我们女人照样活得很自在。”
   那个年轻的男人:“别在说大话了,你们女人有些事还是离不开我们男人,我就不相信,离开我们男人你们女人能生出娃娃来吗?”
   瘦高个女人:“天上下了个白猪娃,地上就没有挨刀货,看把你说得值钱的,离开你们男人我们女人照样生娃娃,不信你现在就出门几年不要再回来,看你们家的媳妇能不能再给你生出娃娃来。”
   瘦高个女人的话引来河边挑水人一阵开心的笑声。
  
   (23)
  
   杨家,上午。
   院子里,李娟娟正在给一头小毛驴梳着身上的毛。
   小毛驴打着响鼻,脖子下的铃铛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
   院门从外面被推开,王大兴领着几个人进来。
   王大兴:“娟娟,又在给小毛驴打扮着呐。”
   “噢,是老王,今个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呀!”李娟娟看着一同进来的那几个人,有点迟疑地,“这些人我怎么不认识……”
   “他们找你有点事。”王大兴转过身指着一个男人说,“这个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你不是见过,肯定认识嘛。”
   李娟娟点了点头:“认识,他就是建筑公司办公室的张主任。”
   张主任一本正经看着刘红梅:“现在杨志明的伤情已经基本稳定,根据医院医生的意见,他不用再住到医院,可以出院带上药回家进行恢复性治疗,定期再到医院进行复查,这样我们工地上再派人进行陪护就没有多大的作用。我们今天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一块过来,就是准备同你们家属商量一下,一次性协商解决杨志明同志的工伤赔偿及后续治疗等有关问题,争取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李娟娟:“咱们还是到窑洞里坐下说吧!”
   几个人相继走进了李娟娟住的那个窑洞,各自在不同的位置上坐下。
   “我忘了给你介绍这几位客人了。”王大兴指着一个中年男人给李娟娟介绍着:“这位是咱们乡主管民政工作的郭副乡长。”他又指着一个中年男人,“这位你可能见过,他就是咱们村的强支书。”
   李娟娟看着炕沿上坐的那几个人,点了点头。
   强支书:“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出来,今天几位领导都在场,一定会给你有个圆满的答复。”
   李娟娟:“我一个山里的女人也没有见过世面,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我们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各位领导也都看到了,志明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他在工地上出了这种事,谁的心里都不好受。你们几位都是领导,比我这个农村女人有水平,他的工伤赔偿和后续治疗的事,国家一定也有这方面的政策,你们就按政策看着办吧!”
   郭副乡长满意地:“做为一个农村妇女,李娟娟同志的态度确实让我意想不到,她的这种识大体,顾大局的大度精神真是少有。”
   张主任也有同感地:“是呀!我第一次在医院看见她,就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她既没有同我胡闹,也没有向我提什么无理的要求,而是一个人在医院的病床前不间断地守了九天九夜,积极配合医院给病人进行治疗。”
   强支书自豪地:“怎么样,我们大山里的女人不简单吧!别看她们念的书不多,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可做起事并不比你们城里读过书的女人差。”
   郭副乡长:“真是不容易,能在这么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还会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现在城里有些男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又说多了,张主任,你现在把你们的准备的方案先说给她听一听,如果家属不满意,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我们再商量。”

共 54533 字 1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1
转到
【编者按】该文学剧本是蔚风文友献给江山的又一力作,是电影文学剧本《阳光总在风雨后》姊妹篇。讲述山里人走进城市的风雨波折,坎坷的感情生活。可以称作是问题剧,是山里人寻找人生突破口的过程中,如何面临的是非曲直,如何摆脱摇摆不定的命运?我读了该剧作,最受感动的是李娟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山区妇女形象:识大体,顾大局,面对人生不幸,能坦然面对,对婆母悉心照顾,却又能忍受羞辱;对丈夫更是关怀备至,即使在丈夫瘫痪后,也没有弃他而去的念头,即使有些出格,但不失为一个善良体贴的妻子形象。丈夫倒下后,换来的救命钱被婆母拿走后,毫无怨言,是何等的坚强;大姑子杨英英如此虐待,也没有公开较量过。当然,张妍妍的机警,陈芳芳的走出困境,都是值得肯定的女性形象。总之,亮点多,情节交织,矛盾集中,线索分明,人物的语言具有个性,都是值得肯定的。欣赏,学习,推荐阅读。【编辑:销愁隐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1-12-16 23:49:50
  该文学剧本是蔚风文友献给江山的又一力作,是电影文学剧本《阳光总在风雨后》姊妹篇。讲述山里人走进城市的风雨波折,坎坷的感情生活。可以称作是问题剧,是山里人寻找人生突破口的过程中,如何面临的是非曲直,如何摆脱摇摆不定的命运?我读了该剧作,最受感动的是李娟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山区妇女形象:识大体,顾大局,面对人生不幸,能坦然面对,对婆母悉心照顾,却又能忍受羞辱;对丈夫更是关怀备至,即使在丈夫瘫痪后,也没有弃他而去的念头,即使有些出格,但不失为一个善良体贴的妻子形象。丈夫倒下后,换来的救命钱被婆母拿走后,毫无怨言,是何等的坚强;大姑子杨英英如此虐待,也没有公开较量过。当然,张妍妍的机警,陈芳芳的走出困境,都是值得肯定的女性形象。总之,亮点多,情节交织,矛盾集中,线索分明,人物的语言具有个性,都是值得肯定的。欣赏,学习,推荐阅读。【编辑:销愁隐者】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2 楼        文友:蔚风        2011-12-17 09:36:4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生活在山区的群众,由于自然环境差,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渐渐被人们遗忘,他们的命运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这就是我创作的动机。多谢隐者的及时编发和精彩评语,问好。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3 楼        文友:海清涓        2012-02-05 10:54:04
  学习,问好!希望早点拍出来!
4 楼        文友:蔚风        2012-03-29 09:48:42
  谢谢朋友,最近太忙,有时间会交流的,远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