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散文】乌鲁木齐生活

精品 【碧海散文】乌鲁木齐生活


作者:丁永斌 童生,685.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1发表时间:2013-04-21 17:39:51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来气了,要王喜梅给那个丢失落钱的人捎话,骂他,小看他。但是,王喜梅说,出门为了求财,平安。算了吧,城里人,都是那德行。
   5
   在大西沟的生活是快乐的。
   到了农历的8月,天气比较稳定,不冷不热,温和宜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天山南北的瓜果汇集在乌鲁木齐。我们的生意也好起来了,舅舅也很高兴。我们一天一袋面的任务也早早就完成了,只要到中午过后,就没有面了。舅妈王喜梅高兴地放下20元的菜钱,要我们自己想吃什么,买来了自己做,她就到租房里睡觉去了。
   舅舅是个爱喝酒的人,他也在下午来到饭馆,教我们仨喝酒,学行酒令。他买来三瓶酒,两小一大。大的一斤,小的半斤。大的他喝,我和富林喝小的。四喜爱唱歌,他喝坏了嗓子,就主动给我们切些牛肉与牛筋,用红油、蒜拌好一盘子让我们下酒。和舅舅喝了两个月的酒,对酒的认识也加深了。在失意的时候,喝酒,似乎让我找到了乡情的依靠。开始,我们喝酒到了头晕为止。渐渐地,我从半斤到一斤,直到最后的一斤半。
   外面夜市正热闹,在饭馆里,我们也是十分热闹。魏代的嵇康喝酒后常常是“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喝酒后,由我吹口琴,赵四喜歌唱《小白杨》、《想家的时候》、《草原之夜》等。歌声与琴声穿过窗口,让那些坐在摊位的食客不住往这里看。有些人还专门进来看一下,点歌让我们唱。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努力地吹奏,赵四喜努力地唱歌。富林不会唱,总跟着打拍子。
   随着我们每天喝酒,小饭店的名气也因酒而大了。一位顾客有一天问:“你们每天喝酒行嘛?都是农村来的,进了城怎么这样?”我问他:“进城怎么了?我们乐我们的,你们干你们的。”很快,我们喝酒的队伍又大了起来。在昌吉市打工的老乡也参加到我们的喝酒行列里。有一个甘谷县的王义祥,因为喝酒头发都脱了,但总改不了喝酒。他老婆到新疆后,发现了他头发脱落的原因,要他戒酒,还严格地监视起来。王义祥为了喝酒,早上一起来,在厕所里蹲下后,便慢慢喝酒。后来也被老婆发现了。他来到我们饭馆时,见我们正喝得盛势,就花了12元,买了四瓶子新安酒。先把两瓶子放在门口的垃圾里,带进两瓶子。当大家觉得没有酒了,也要散场子时,他又拿出两瓶子。同乡一个朋友量很大,可能在二斤以上。这样的量,只能智取,不可必敌。在我都要离一步大醉时,他为了灌我,要拿茶碗喝酒,行酒令。新疆的茶碗大,一瓶子酒只倒三碗。三拳两胜一碗的情况,我真担心自己会一碗下去爬在桌子上不动了。趁他不注意,我用茶碗倒了一碗水,倒得比较满,并放到他的面前。然后我倒了碗真正的碗,放在自己面前。我说:“这样,咱们先碰一碗,最后放下碗行酒令吧”。我话刚说完,他一把端起我面前的酒,在他面前的水碗上碰了一下,示意我喝多的一碗。我正要推辞,他已经一饮而尽。我装作不高兴的样子,把一碗水喝了。而第三碗酒,我侥幸在行酒令时赢了。同乡醉了,我心里虚虚的。
   喝酒与喝茶不一样。茶摊子喝好一个走一个,没有人贪婪。酒摊子不行,越喝人越多。有时候,你正喝得醉意十分,来了一个喝得已经半醉的人,会给你打个热乎,并说:“哥们,来,再喝。”于是,两个人又喝起来。
   舅舅给我和富林说:“朋友越来越多,我们想个办法,凡是来的,喝酒的,都要让他们醉了,吐了,如果喝不着吐,说明我们没有把朋友招待好。”从此,让朋友来了,醉了,吐了,成了我们喝酒的宗旨。
   在他乡,醉了也真好!醉了用眼泪想家,用粗话想家。流浪的情怀,是乡关深处最敏感的筋,只要触动了,就生疼生疼。
   6
   在秋天的一个下午,来了位兰州的老乡。个头不高,但衣着干净,梳着背风头。脸上收拾得很干净,有些老板的样子。在吃了我们的牛肉面后,说:你们的牛肉面和面有问题,汤也调得不好。他自报姓名胡飞,在兰州开过牛肉面馆,有意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我们。舅舅一听来了很高兴,并待胡飞为上宾。胡飞真的改变了我们牛肉面的味道,不到一月的时候,由一天一袋面发展到一天两袋面。
   肉摊子大了招苍蝇。
   一天,来了五位客人,都要了双份加肉牛肉面,另外有盘牛肉。吃完后,还没有等王喜梅去结账,其中一个站起来说:“把你们的健康证都拿出来,我是新市区卫生防疫站的。”喜梅赽快上前陪笑,并解释一个是新来的,没有办好证。这时,另外一个说:“结账,老板娘”!王喜梅不敢要钱,笑着说:“算了吧,下次再说”。前面一个接着说:“明天给办证去,把我认下。今天就不检查了。”
   送走了他们,我们为他们的好态度而乐。没有想到,这些人三天两头来吃,而且不给钱也越来越顺溜了。有时候,他们还带朋友来。经过我们研究,想出一个对策:他们一来,上的肉是加肉的,但汤里加自来水。对吃牛肉面的行家而言,好的面,要有好的汤,如果汤不好,牛肉面就没有办法吃了。只要他们一来,我们都非常客气,肉给得多,但在碗里加上小勺子汤后,顺手从锅边上的龙头里接上自来水,再热情、客气地端给他们。这一招经过一些时候的努力,见效了。他们不来了。并传出话来说我们的牛肉面不好吃,人为什么还要去吃。
   送走了卫生防疫站的人,又来了个称为“老五”的人。听他的朋友说,这个人是新市区的老大,他在大西沟一跺脚,新市区要抖三分钟。他个子大约一米八的样子,很胖,脸上的肉一块一块的好像分开长着。一天,他一块来了七八个彪形大汉,每人要了两碗面。这些人对老五特别尊重,我看伺候皇帝也不过如此。老五显得很有派头,话也不多说。他一进来,有些本地块的熟人看了一眼,又出去了。有些人进来一看他,很客气的打个招呼,就老老实实坐地那时吃饭。平时要什么,说些什么,这会不说。吃完面后,又很客气的对老五低头打个招呼,走了。一个青年小心和气地对老五说:“五哥,他怎么办,不能吃”。老五说:“先打开。”我们看到,一个年近60岁的人,脸上吊着肉茬,很可怕。在他的手上,戴着明锃锃的手铐啊。那个戴着明锃锃手铐的人如同孩子看着大人一样,看着老五。老五也看了他一眼,他把头低下,不敢看老五了。老五说,让他先吃饭,完了再给铐上。吃完后,老五说,饭钱先记下。说着,已经走了。
   一个在夜市里摆摊的人透露了口气:老五盯上你们了,要给你们看场子。果然,老五经常来,吃了也不说给钱的话。有时候还向喜梅要钱,五百,三百不等。舅舅见他惹不起老五,便在一次吃饭时,给老五主动打了招呼。这次谈话中,知道了老五母亲是天水人,他自己在天水长到12岁才来新疆的。父亲是军分区医院的院长,因为在歌舞厅捅死了人,找个了代为坐狱了。等那个朋友出来,再给10万元。当他知道了我们是天水人后,也变得温和了,客气了。他还说:“谁要找你们的事,给我说。”舅舅也经常给好烟,并叫他五哥。老五自从认了老乡后,真对这个饭馆起到了保护作用。他再也没有要钱,只凭着老乡,让我们在大西沟干得比较顺利。
  
   7
   乌鲁木齐的冬天,来得早。从头年11月到次年4月,长达150天。我第一次在乌鲁木齐感受了冬天的温暖。晚上,大雪飘飘,世界混昏,银装素裹,人们低着头,匆忙行走,厚厚的雪踩上去“咯咯”作响。大片飞舞的雪花,在霓虹灯下色彩斑斓。只要下上一个晚上,这里的雪必然要30多公分。第二天一早,楼房显得矮小了,树有些臃肿。马路突地宽起来,没有了边。武警早已对各大路口进行戒严,人们都手拿着各种铲雪、扫雪的工具在路上打扫厚厚的积雪。雪是乌鲁木齐冬景的一大特色,风采独具。好多从南方来的人,在这里遇到第一场雪,全高兴地在雪中躺着,亲近雪。
   我对着窗子当帮手,主要负责把下在锅里的面捞出,然后根据客人的要求,加辣子不加,要不要香菜,还有蒜苗的量多少。我捞面,已经不用眼看,就能知道面熟了没有,捞到碗里是什么样子。我经常眼对窗外,看着在雪中行走的人。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是面朝窗户,雪花裹城。房内捞面的人,想着做雪中的行人。
   只要下雪,我们的面会买得更快。也是我们提前喝酒、约朋友来的时候。有一天,让四个维族青年给祸害了。我们正要收摊,来了四个维族青年人,三男一女,说是要吃牛肉面。我告诉他们,没有面了。他们说给碗汤也行。我看到锅里有些汤,就给他们分开,一人一碗,把最后一点有调料渣的倒掉,算是真正结束了工作。可是,四个维族青年喝完汤后又要,我明确给他说了没有,但他们执意要。舅舅在和一个维族朋友聊天,看他们不走,有些他生气,对他们说:“没有了,明天再来”。四个维族青年显得不高兴,开始用维语说话。他们商量了一会什么后,一个维族青年对舅舅说,朋友,我有事,到外面问一下。舅舅没有考虑,就跟着到外面去了。舅舅的维族朋友在舅舅出去后2分钟,也出去了。但不到一分钟,他进来说:“快,你们老板要挨打了”。我们赶出去一看,四个男性维族青年已经把舅舅推了背贴墙,还抓着脖子。我们什么也没有问,冲上去就一是顿打。舅舅的维族朋友也帮起忙来,大打出手。很快三个维族年青倒在地上,口鼻流血,全身污泥,求饶不止。那个女的维族女孩躲在马路对面,一声都没有敢吭。
   我们以胜利者的心情回到饭馆。舅舅对这次意外的打架并不满意,因为他担心这些维族青年会带人报复。我们也觉得有报复的可能,所以随时准备着再打一次架。舅舅晚上到租房里去了,我和赵四喜、丁富林便时刻准备着。一、不能随便出饭馆去;二、任何不认识的人要我们出去,绝对不去;三、维族青年胆敢闯入饭馆,就拿起切刀,往死里剁。整个晚上,我们没有唱歌,也没有喝酒、吹口琴,早早挂上窗帘,等待着可能来的不测。等待打架的过程从来没有这样难受过,打着盹,但不敢睡觉。如果我们一睡着,他们进来,我们把头丢到那里也不清楚。要是我们没有在固定的地方,那还好说。但在饭馆,是被动挨打。熬着熬着,不知不觉睡觉了。但这一夜,惊醒了好几回。醒来一看,什么也没有,和往常一样。
   第二天起来时,才觉得一夜惊魂是多余的。那些“帮郞子”就没有来,他们也不来。后来听说,和维族人打架,不管能不能打过,只要打得见了血,他们认为就是结束的时候。
   8
   经过一番寻找,我在新疆昌吉市的一家牛肉面馆拉牛肉面。一天中午,饭馆来了一帮日本客人,大约六七个人,并且带着一个中国女翻译。听翻译说,这一行人是日本知名企业柯达公司的,来新疆观光旅游,她要求老板好好伺候好客人。老板也跑到后堂对我说:小丁,面要做好,多放些肉,一定要做好。我反问:钱怎么收?老板说一样,和我们平时一样。顿时,我被老板的媚日行为感到恶心,来到店里,都是我们的客人,为什么偏要对日本人那么好呢!
   在我给日本客人拉面时,翻译让老板到外面去买一个大西瓜,说客人要吃,务必捡一个好的来。就在老板给日本人买西瓜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平常一样,给日本客人上的饭里既没有多放肉,也没有少放肉。就在上最后一碗饭时,老板来了,他不太高兴地说:我不是叫你多放一些肉嘛。
   “凭什么!”
   “人家是日本人”!
   我没有吭气,也没有表示一个店员的失职,只是很奇怪地看着老板往最后一碗饭里抓肉的姿态。我对老板在日本人面前表现出来的轻贱很气愤。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结账时,翻译给了老板100元人民币,老板勤手勤脚地算账,准备给日本客人找69元时,一位年约50岁的日本客人对翻译叽叽咕咕说了些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翻译对老板说,客人对你们的服务很满意,零钱就不找了,算是小费吧!翻译的口气像是代表日本人对老板进行施舍,也像帮着我们占了人家的便宜,很高兴的样子。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施舍,便大声对老板说:“老板,把钱找给日本人,我们不要不该要的钱。”老板被我突如其来的行为震住了,拿着钱不知怎么办才好。翻译以惊诧的目光看着我说:“人家送你,收下吧,要不然客人会觉得没有面子的。”
   “收下我们没有面子,我们只是尽了自己应该的服务!”我说。
   翻译见我不买账,又跑到日本客人面前,叽叽咕咕又说了些我们听不懂的话。然后翻译给老板说:你们师傅不要钱的行为令客人感到意外,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遇到不收小费的小饭店,客人要和你们饭店的全体人员合影。听到这里,我悄悄地走进后堂。老板忙着组织店里的人员换衣,到外面拍照。事情和我想的一样,客人特别提出要我在,老板也跑到后堂里来叫我。照就照吧,只要我站得直,站的端就行。就这样,我有生第一次和外国人合了影。
   令我没有想到的事发生在后面:老板把这张合影花了240元,在电脑里处理放大,做成一幅大约四个平方米的巨照,制作了一个金黄色的标题:日本柯达公司部分人员来本店就餐并与本店全体员工合影留念。老板高兴地对我说:小丁,这个月给你加100元的薪水。

共 14863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正如作者的展开主题之前的开篇所描述的:我如候鸟一样,背着沉重的行李,再次上路。作者徘徊于多个城市,有梦想的实现,有留下伤害的时光。从八一钢铁厂,奔走于乌鲁木齐的大西沟,这种如三毛一样流浪的生活,深深地扎根于那个年代的记忆。期间的苦,期间所结识的朋友,主要还是对乌鲁木齐四个季节的故事都如电影情节一般徐徐展现在作者的脑海里。春天舅舅的饭馆,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疲惫,却没能赚多少钱,为了更大程度的生存,只能偷着学艺。夏天,饭馆里富林的到来,带给了我些许欢乐,并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到了八月,乌市的夜市也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喝酒,从中感受醉后留下的乡愁。秋天,几个自称是防疫站的“客人”三番五次的找麻烦,最后由一个成为“老五”的人的到来,终于起到了保护饭馆的作用。冬天,四个维族青年人过来找麻烦,流血冲突的发生终结了这场惊魂。换了一个饭馆,对于老板献媚日本人的做法极为恼火,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站得直,心地一样是明亮的,起码自己的所作所为得起自己的良心。李富贵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命运,本来好心交给他做拉面,但是他却合伙老板合理排挤我。于是我气不过,想方设法实施自己的“恶惩计划”,最后老板把李富贵赶出了饭馆。但是我也因为这件事情离开了饭馆。在昌吉,遇到老乡谢积生,一起商量决定在乌市慢慢安顿下来。在舅舅的饭馆里,接触到了一个叫做玉凤的姑娘,她直率,慢慢成了我的恋人,但是她的父亲执意让玉凤回家,因为在那个城市,玉凤父亲已经给她找好了一个城市户口的男人。在我情感世界灰蒙蒙的时候,王婉君的多少给了我一些安慰,在即将开始进入感情的时候,王婉君的姐姐确是当头一棒,破灰暗了这段还未开始的爱情。生活就是这样,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情感失败,但是追逐的心是永恒的,我希望看到成功的一面,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存在两面性的,世界对每一个人的待遇,也是公平的,只要有心,只要保持一颗永不放弃的心,阳光总会照进你的生活。问好作者,洋洋洒洒的生活情感描述,带动了太多的人生元素。好文推荐!【编辑:一片叶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2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21 21:10:23
  问好丁老师,文笔流畅,生活的细节及经历如一场动感的画面徐徐展现,真实中塑造自然的生活体验。欣赏!
2 楼        文友:溪洋        2013-04-21 22:32:31
  好文欣赏,问好永斌哥,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 楼        文友:溪洋        2013-04-21 22:32:59
   周末愉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 楼        文友:缘水香如故        2013-04-22 09:17:12
  很有骨气、尊严、人情味浓的性情中“江湖人”,人生多坎坷,艰辛也幸福!坚守爱情的模样,玫瑰的笑颜早晚会绽放。
   祝福丁老师!很有生活底蕴的文章,精彩!
5 楼        文友:蓝天暖阳        2013-04-22 12:46:17
  生活中的沉淀,才精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