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殉母(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殉母(短篇小说)


作者:燕剪春光 进士,108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20发表时间:2013-05-31 17:09:23


   寿刚气得七窍生烟,但又发作不得。“唉——”他揪着自己的头发长叹一声,像一阵闷雷呜咽滚过。
   人老了,怎么会这样可怜?娘的今天不就是我的明天吗?“养儿防老”,看样子再也没有指望了。如果是这样,人一旦老了,自己不能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寿刚想着,来到了小平房门口。看见里面黑咕隆咚,他才想起这里一直没拉电。他只好回转身拿了一支手电筒进去。“娘——”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娘的床前,泪流满面。“请您原谅儿子的不孝!等过完年他们回城去了,再把你搬回去。”
   凤姣老人身子动了动,表示她知道儿子来了。她已经没有气力发出任何声音了,只有两行浊泪从空洞的眼眶里溢出,滑过她深陷的脸颊,流到她苦涩的嘴里。她用有些僵硬的舌头舔了舔,感觉到了一丝温润,一丝清凉。
  
   七
   大年初八,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泥泞的乡间小路一直延伸到通向镇政府的公路上。走在最前面的是由十个小乐队组成的几十人的庞大乐队,几十只样式完全相同的花圈紧随其后,孝子孝孙几十人,个个披麻戴孝,簇拥在棺木四周,嚎哭不已。鞭炮齐鸣,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路人甲用羡慕的口吻说:“凤姣老人真是好福气,后事办得这么风光!一般人只在家里放三四个晚上,她在家里放了八个晚上,每天晚上不是演电影,就是请人唱曲,还请了道士做法事呢。”
   路人乙深表赞同:“可不是嘛,有了在城里当官的儿子就是不一样。要是都像老大寿刚一样在家种田,哪里会有这样的排场?”
   路人丙撇撇嘴,压低声音说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啊?凤姣老人断气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要不是寿刚在家里,怕是进棺材的时候,连个端头的人都没有。城里那几个,直到昨天才回来呢。”
   ……
   送葬队伍在街上巡游了一番,再从另一条乡间小路折回,最终在一个小山坡上停了下来。这里离墓地还有一段距离,按照当地的风俗,所有的亲人都要在这里脱下孝衣,然后顺着原路回家,第三天清晨才能去坟前祭拜。
   寿刚不肯脱下那件麻衣。作为长子,从送葬开始,就一直用两只手将母亲的画像端在胸前。他没有像弟妹们那样涕泗横流,他似乎变成了一个木头人,从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丝毫的哀痛之情。
   老娘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在小平房里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于他好比五雷轰顶,万箭穿心。他无法原谅自己对娘的疏忽、怠慢,他也不能原谅他的弟弟妹妹、老伴对娘的无情。他断然拒绝打电话通知弟弟妹妹们回来奔丧的提议。他威胁说:“谁敢打电话给他们,我就一头撞上娘的棺材,跟娘一起去!”他给负责具体操办丧事的本家兄弟发话:“我娘的后事按照农村最高规格办,费用我一个人出。”
   最终不知是谁透露了消息。昨天,当他看见弟弟妹妹们都回来了,喊他“大哥”,他理都没理。看到他们那副伤心欲绝的样子,他甚至感到很滑稽。在他眼里,他们已不是从小与他相依为命的同胞兄弟姐妹,他们是外人,是不配以子女的身份来给娘送丧的陌生人。
   从母亲去世的那天晚上开始,寿刚就没有上过床,他一直守候在老娘身边,定定地盯着娘的面容,回想起娘几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边上打个盹。八天下来,他整个人都脱了形,眼窝深陷,颧骨高耸,满脸的胡子拉碴,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
   送葬的亲朋好友正在掉头往回走,寿刚将娘的画像交给身边的大儿子。儿子以为他要脱掉孝衣,没料到他一个箭步冲向刚刚被抬起的棺材,嘴里喊着“娘,我来了!”随即一头撞了上去了——
   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共 649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都说长辈对子女的爱,如鼻涕水一样,一直往下流。这话一点都不假。文中凤娇老人,中年丧夫,守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她在失去丈夫的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在长子寿刚的帮衬下,女儿出嫁,其他的几个儿子就跳出农门,成了城里人。她绝对不是不爱这几个远处的儿女,而是她把这些爱,都寄托在长子身上。她一直在替这些女儿们报恩,她深深地懂得,如果没有他,这些弟弟妹妹,连成人都难,哪里还会有现在的好日子呢?对待长媳春梅也是如此。虽然她对自己不好,但因为她是要和寿刚共度一生的人,只要寿刚好,只要那些孙子孙女好。自己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呢!她就是这样一直忍辱负重,她从来不挑拨寿刚和春梅的感情,所有的委屈都梗在喉咙里,使劲咽下。凤娇老人摔伤之后,寿刚最初很自责,但久病床前,自己还要顾家,还要惦念自己的那些儿孙,老母亲就顺带的变成了累赘。外面的几个儿女,都在推脱,都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回来。寿刚只能自己面对。但对老人的照顾却不如往昔。凤娇老人在家人的忽略中,生命仿佛被抽空一般,混沌孤单地等着死亡。除夕,万家团圆,外面的孙子,重孙都回来过年。寿刚一家人团团圆圆,只剩下凤姣老人在对一口水那样的渴望中,撒手人寰。没有人知道她最后在想什么,也没有人会知道她有多么不甘心。她守寡半辈子的苦,凝固在她冰冷的面容上。她用自己的离去惊醒了寿刚。寿刚在汹涌而来的自责中,在八个昼夜的不眠不休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决定!他的追随是孝心的发现,但却不是凤娇老人想看到的。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孝子的故事。文章跌宕起伏,一个女人半辈子的疾苦人生跃然纸上,一个孝子的无奈悲情被渲染地淋漓尽致。文字不需华丽,感人就足够。问好作者,感谢赐稿逝水流年,充满悲情的文字,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02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05-31 17:13:14
  我的奶奶跟凤娇老人的境遇差不多,40岁守寡,带着5男三女八个孩子。直到87岁去世。
   她的晚年不算幸福,她不愿意跟随父亲在城市里居住,老家的叔伯又照顾的不好,直到她生病,母亲和大娘婶子、姑姑来轮流照顾。
   不过,她去的时候,五个儿子,五房媳妇,三个女儿都在身边。也算有了最后的幸福。
   看到这样的文字,心里很闷,期待都是小说,不是现实。
回复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01 18:07:37
  谢谢真真辛苦编按!照顾年迈有病的老人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这方面的悲剧天天都在上演。但愿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2 楼        文友:梦魇        2013-05-31 19:00:55
  看完这篇小说,心里有种压抑感,既为其余四子的不孝而愤慨,又感伤寿刚的自责内疚。
   这篇小说取材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赡养老人的问题,这个题材似乎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触目可及之处,或许我们本身就在此中。
   燕剪春光将这么精彩的一篇小说带给大家,遥握,问安。
   梦魇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02 10:27:10
  谢谢梦魇的精彩点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日渐式微,新的社会养老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不再被老生常谈。
3 楼        文友:述而游客        2013-05-31 19:31:24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作者笔下,不是个例。
   养儿防老,是吗?当今社会,养儿添累在前,添气在后。多子多福,是吗?墙头记故事比比皆是!法制社会,以法为武器,于是为瞻仰的事父子上法庭的翻开报纸每期都有案例!优良的传统可以代代传,不良的风气也是可以代代传的。泱泱中华,礼仪之邦,这是怎么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孝道的长堤啊,危乎矣哉! 但愿游客的话是耸人听闻,是杞人忧天!
述而不作
回复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02 10:46:24
  感谢江老来读拙文!您老对社会的认知更全面、深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大厦确实正在坍塌,已是不争的事实。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我们无能为力,只有写下几行粗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情。恭祝江老夏安!
4 楼        文友:泪珠魚儿        2013-06-01 12:28:10
  看这篇小说,心里真的很沉重。凤娇老人这种境况,现在在农村很普遍。老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只好呆在农村,子女在城里难以兼顾。有钱的请保姆照看,送敬老院的也有,早晚下乡来回跑的也有,这给老人又带来怎样的心理负担。敬老养老是一个很普遍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希望政府出台更好的更有人性化的政策,来解决养老问题。
   寿刚这个人物刻画得很成功,个性在农村很有代表性,最后的撞棺殉情,更是给人震撼!问好燕姐,午安!
回复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02 10:34:05
  鱼儿好!谢谢你来读拙文!每次回到家乡,总是耳闻目睹许多悲惨的故事,郁积于心,不吐不快。我们能做的也仅于此。
5 楼        文友:风逝        2013-06-01 20:41:41
  关于赡养老人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姐姐文中的孝子寿刚的遭遇很具有典型性,真实再现了一部分人的境遇,子女多的老人在赡养问题上总会有矛盾冲突,而和文中的其余子女一样做法的人比比皆是。小说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出了一幕人间悲剧:寿刚与其余兄弟的对比,寿刚母亲凄惨孤独和浓烈热闹的年气氛对比,其余兄弟平日不闻不问等母亲去世故作悲伤的对比都给人深刻印象。最后寿刚撞死母棺一节让人心生震撼,寿刚的无奈,悲怆对老母的愧疚演绎到极致。一篇振聋发聩的佳作,警示人们遵循我们民族的古老传统,给老人一份活着的尊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02 10:56:01
  谢谢风的深度点评!记得温家宝曾经说过,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可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在苟延残喘。尤其是失去劳动能力、疾病缠身的老人其生存状况尤其恶劣,有的确实猪狗不如。有感于此,写了这篇粗糙的文字。祝夏季清凉!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6-02 12:56: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徐红生        2013-08-15 14:28:36
  结局很意外,寿刚很男人,有孝道,有亲情,有承当,有忍耐的男人.
农民子孙,读医学,教生物,写小说。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