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周至文学史略

精品 周至文学史略 ——徐荣斌


作者:清风徐来 秀才,229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87发表时间:2014-02-16 19:37:16
摘要:周至文学史略 徐荣斌

周至文学史略
   迄今尚存的历代名书法家的作品有唐欧阳询《大唐宗圣观记》碑,是他平生唯一的隶书作品。日本的“朝日新闻”刊头字就是集自此帖。另外还有苏灵芝、員半千、戴伋、宋代苏轼、薛周、薛绍彭、米芾、吴琚,元代赵孟頫、高翿‘明代王堤、朱诚泳、黄蕴锦,清代李熙筠、路德、张玉德等名家的碑碣石刻,更是吉光片羽,弥足珍贵。许多历史名人,死后葬于周至。较有名的有西楼观就峪河西的老子墓,西行村的尹喜墓,演乐洞后的盛姬墓,集贤赵代村的赵公明墓,哑柏镇西南的季布墓,司竹阿岔村的董永墓,二曲镇石桥村的李淳风墓,南新寺头村的北宋名臣赵瞻墓,菜园堡的清代大学者李颙墓,哑柏两河口王三聘墓,马召钟楼山的清翰林路德墓,群兴村的四女冢等。星移斗转,禾黍秋风;荒冢丘墟,已为陈迹。但是它们却为周至的过往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3、古代著名诗人在周至
   山曲曰周,水曲为至。在这块人杰地灵,终南毓秀的风水宝地,孕育了一代代圣哲巨匠,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道德经》睿智的光芒照古烁今,震撼世界;《长恨歌》浪漫的激情穿越时空,至今传唱......二曲胜景,引来秦皇汉武,唐宗清圣等一代帝王驻足留恋,倾慕喟叹;唤得李白、储光曦、卢纶、苏轼、苏辙等著名诗人作品更加增添了周至深沉文化底蕴,华夏文宗壮思逸飞,杰构天成。古今英才挥动生华妙笔,为我们勾绘出一幅幅风光旖旎的周山至水图。终南山遒劲的松柏,嶙峋的怪石,泠泠的青泉,盈袖的花香,或笼于青纱,或裹以冰绡,若隐若现,充满神奇的魅力。观刈麦,周至尉“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悯农之情,溢于肺腑,精警之句,时萦耳旁。上林苑内,金甲耀日,马蹄震天,汉武英姿飒飒。长杨宫内,金鞍白马,旌旗猎猎,大唐国威赫赫。还有那信步竹径,青萝拂衣,月随人归,荆扉轻开,把盏欢吟,酒醉情浓,直唱到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陶陶然人间机巧之心,在淡泊恬远中随风远去。也有登高临远,视通八方,倾吐着对锦山秀水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作者包括唐玄宗、康熙帝等雄才大略的英主,永寿王、赵瞻等才思俊逸的贵胄重臣,杜甫、苏轼等饮誉中外的文坛巨擘,耿湋、邹儒等任职周至、雅擅时誉的儒雅县令(县尉),这些壮丽的诗文,又使江山生色,胜迹含晖,给金周大地蒙上了一层炫丽浓郁的人文色彩,形成了一种周至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物,创造出了灿烂的周至历史文明。
   4、班固、李白、白居易及其他田园诗人
   (1)班固,东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此赋文笔恣肆,敷陈铺叙,极写终南山山势高峻曲折,景色怡人,卒章明志,讽喻明帝要修德政,祈祥瑞,永固江山。如《终 南 山 赋》
   伊彼终南,岿嶻嶙囷②。概青宫③,触紫宸④,嵚崟郁律⑤,萃于霞芬,暧□晻霭⑥,若鬼若神。傍吐飞濑⑦,上挺修林。立泉落落,密阴沉沉,荣期⑧绮季,此焉恬心。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皇鸾鹫⑨鹙⑩,警乃前驱。尔其珍怪,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巅。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唯至德之为美,我皇应福以来臻。扫神坛以告诚,荐珍馨以祈仙。嗟兹介福,永终亿年。善哉行
   (2)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②。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注:①②首山:即首阳山,见《采薇歌》注释②。
   (3)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青年时期就希望通过荐举实现辅助帝王、改良政治的理想。天宝元年,初入长安,以其飘逸洒脱的风彩和诗情横溢的才华,一时誉满京师。不久即遭到权贵的嫉妒谗毁,两年后,玄宗以“赐金还山”的形式将他撵出长安。他的诗继承了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并把它推向高峰,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境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这里节选其文以飨读者。《玉真仙人祠》:玉真之仙人, 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 飙歘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 王母应相逢。
   这首诗写李白与终南山结缘,是在开元十八年秋季前后,两次来到当时唐皇室宗庙的楼观台宗圣观和玉真公主别馆(两处如今都遗址犹存,延生观就是玉真公主修道的别馆)。他第一次是与友人一路游山赏景、唱酬吟和而来,并送呈《玉真公主词》,以及系列表达进取、希冀提携的赠友酬和之诗,突出浓厚述志寄愿的理想。第二次则是进见前宰相张说不成,其二子张垍把他安排在远离京城的玉真公主别馆住下,让他在此等候招荐的消息。两次的楼观之行虽无结果,但却留下了诸多咏吟这一过程和心境的诗篇。
   (4)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人,今山西人,唐代诗人。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盩厔县尉、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这里节选其文以飨读者。《长恨歌(节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诗为作者任周至尉时在仙游寺所作,杨贵妃死在马嵬坡,当玄宗从成都回来时再也看不到她了。
   (5)其他田园诗人。周至是一块文学的热土,它孕育了一代又代伟大诗人,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壮美的诗章。比如:班固、曹 操、鲍 照、江 总、宇文昶、庾 信、杨师道、卢照邻、王 勃、李世民、李隆基、欧阳询、李 颀、吴 筠、王昌龄、王 维、李 白、高适、储光羲、杜 甫、岑 参、常 建、韩 翃、 刘长卿、皇甫冉、卢 纶、韩 愈、张 籍、贾 岛、柳宗元、李商隐、温庭筠、刘禹锡、李 贺、王禹偁、苏 轼、赵 崡、康 熙、邹儒等近百位知名诗人在周至写下了著名诗篇,使周至有了深厚的文学积淀
   第二章 古代周至人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周至古代文学的概述
   周至境内有雄山秀水,卓荦人杰亦代出不穷。汉代有清名高才、奖掖后进的学者挚恂;唐代有博通军事的左使江融;北宋有历任四朝的名臣赵瞻;元代有御史中丞龚遵;明代有犯言直谏的王傅,刚毅不屈的王元正,对金石考据及书法理论建树极高、撰成《石墨镌华》的赵崡,创修《周至县志》,著有《古今事物考》的王三聘;清代则有苦学成才、名满天下,不求闻达,布衣终身的关中名儒李二曲。二曲先生不仅积学深厚,而且志操高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成为一代名师。清嘉庆时翰林院庶吉士,考补军机章京路德,去官归里,从事教育,先后主讲膺乾、乾阳、象峰、对峰及关中书院凡二十余年。编有《关中课士诗赋》、《蒲编堂训蒙草》,是研究清代书院教育的重要资料。他编选的《明文六十篇》,曾流播于朝鲜、日本诸国。路德长子路慎庄,人称小翰林。生性光明磊落,不附权贵,曾为中宪大夫,工诗善绘,尤长山水。他绘制的《终南五景图》,兼工带写,图文并茂,生动真实反映了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
   第二节 周至进士文学的成就
   周至古代文学的创作主要来源于我县的一些可举进士,他们虽然人不在周至,但他们的著述和思想却对周至人民的影响极其深远。
   1、宋代的赵瞻(1019-1090),字大观,二曲镇北辛寺头村人。自幼聪颖好学,诚实忠厚。博览《史记》、《汉书》、诸子百家。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任孟州司户参赞。英宗治平元年(1064),擢为汾州通判。神宗即位后,又迁任陕州刑狱。熙宁三年(1070)任开封府通判。哲宗元佑三年(1088),任户部侍郎,枢密直学士。成为一位历宋四朝的名宦。他敢于直谏。卒后,太皇太后曰:“惜哉忠厚君子也”。车驾亲临,停朝二日。著有《春秋论》30卷、《史记抵牾论》5卷、《唐春秋》50卷、《奏议》10卷、《西山别录》1卷。这里精选其散文以飨读者。
   这里精选其诗歌以飨读者。如《鹤鸣古涧》:
   山势嵯峨接远峰,九皋鹤唳彻长空。清音彷佛苍松外, 疏影依稀皓月中。石洞云封仙去后, 桑田世换水流同。登临厌听黄鹂语, 弄巧绵蛮噪碧丛。
   2、明代进士的文学创作
   明代的进士有宁威、王傅、王元凯、王元正、张几、王三聘、赵忻、李复聘、刘英、任唯一、任仕、张道学、赵岸、赵于逵、霍荣、尹禄、刘几、张万纪等18人。
   (1)宁威:字士仪,郏西(今周至县)人,嘉靖三十年任(河南)郾城知县,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亲自主修了《郾城通志》,共十二卷,四册,现为海内孤本。
   (2)王傅,明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二甲进士十三名,授礼部精膳司主事,后任主客郎中、左右通正太仆卿、郧阳太守、四川右参政等职。他为官直谏,所陈政见,多为朝廷所用。好读书,善属文,著有《圭峰集二十卷》、《南山漫兴诗集四卷》。《紫云楼》:
   几度名山避暑游, 早凉多在紫云楼。
   峰峦雨过青于水, 松柏风来爽似秋。
   睡起忽惊山鹤舞, 醉归又被野云留。
   翠微高处琼芝满,薄米还须到上头。
   又如张几诗歌:《说经台》
   老子曾乘避世车, 强留斯地吐英华。
   五千本旨期明道, 万代虚传竟立家。
   林壑西风鸣涧水, 楼台斜日锁烟霞。
   却思命驾函关日,只合忘言入漠沙。
   (3)王元凯,字尧卿,号终南,明正德六年辛未科中二甲进士三十七名。授兵部给事中,在朝为官四十天,因事触怒皇帝入狱。释放后归乡,专心著述。著有《天地正气编》、《抱真赋》、《蝉噪录》、《庸玉录》等。《仙游寺》:
   此寺终南第一丛,黑溪西绕碧岩东。
   抛龙潭侧楼台雾,卧象山头草树风。
   始识三生非梦幻,应灰百虙泯穷通。
   笙簧隔院闻清籁,夜有天花满玉空。
   (4)王元正,字舜卿,号玉垒,明正德六年辛未科中三甲进士一百一十三名,授翰林院检讨侍经筵,敢于直谏。卒后追赠光禄寺少卿。他一生著述颇丰,有《四乐同声集》、《玉垒集》、《四川总志》、《禹贡节要》、《威茂通志》等。《说经台》:
   台高频纵目, 地迥足忘情。

共 35278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8
转到
【编者按】文史资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文文化的重要痕迹的保留。作者通过大量的古今文化建设,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周至本地当代文化及文化名人和他们事迹的组合,充分展现了周至文化的多样性、特色性。对于人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周至的传统习俗、悠久的历史,及文化建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精神生活的丰富,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欣赏一篇优秀的文化大餐。推荐读者朋友赏读。【编辑:桐疏枝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217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02-16 19:38:44
  欣赏朋友精美的文化大餐。问候朋友,欢迎朋友继续支持江山文学作品赏析栏目。遥祝春安!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2-22 10:08:22
  “山曲曰周,水曲为至。在这块人杰地灵,终南毓秀的风水宝地,孕育了一代代圣哲巨匠,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道德经》睿智的光芒照古烁今,震撼世界;《长恨歌》浪漫的激情穿越时空,至今传唱......李白、储光曦、卢纶、苏轼、苏辙等著名诗人作品更加增添了周至深沉文化底蕴。面对新世代,周至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破土生根,茁壮成长,在新世纪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精彩赏析,洋洋洒洒三万于字,文笔凝练;荡气回肠。给读者展示一部历史文化大餐。感谢赐稿!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