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蓓蕾之光】乡土小说五题(小说)

精品 【蓓蕾之光】乡土小说五题(小说)


作者:伍麦琪 布衣,10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41发表时间:2014-04-17 23:56:40

【蓓蕾之光】乡土小说五题(小说)
   到了夏天,达叔变得老实了,会爱惜财物了:一放学就回到家脱衣服脱裤子,换上了疯玩专用的乞丐衣服才肯出去玩。
   那天孩子们放学后,和他在荷塘边看见了一只老鼠在一个大莲蓬上吃莲子,孩子们又跳又叫,老鼠却在泰然自若地享用美餐,不理他们。
   达叔自告奋勇地脱了上学专用衣服,放在岸边,只剩下小裤衩。他跳下了塘,抓老鼠去了。
   老鼠不容易抓,达叔一出手,老鼠逃不了,几秒就被逮住了。
   等他抓完老鼠回来一看:他的衣服被一坨巨大的牛粪压在了身下,那牛粪,还冒着热气!
   达叔回到家给他妈揍扁了。
   后来算命先生说,今年太多牛屎,达叔“行牛屎运”了,要杀鸡拜神放炮仗才能驱邪。于是他妈就去集市买了结婚用的炮仗,还是要十分钟才好不容易烧完的那种。
   于是这样就帮他“驱了邪”。
   后来达叔努力读书,考上了大学,还成了一个挺不错的老师,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觉得达叔真好。
   这是后话。
  
   【老包】
   我们家乡有一个人,他姓包。他总喜欢跟别人争辩,所以落了个外号“包顶颈”;至于他的名,因为用得少,谁也不知道了;大概只有派出所管户口的警察才偶尔记起这个陌生的名字原来是包顶颈的。
   在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这普通村子里的一个普通孩子,拿着一本普通版的《天方夜谭》津津有味儿地看着。
   “孩子,你在看什么书啊?”
   “我在看《阿拉丁和神灯》。”
   “这样啊。我跟你说一个秘密,阿拉丁可是有三个哥哥的呢。”
   “哇!这么多哥哥!他们叫什么名字啊?”孩子抬起头来,眼睛闪闪发光地看着包顶颈伯伯。
   “他自己叫阿拉丁,他大哥就是阿拉甲,二哥阿拉乙,三哥阿拉丙,他爹嘛,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拉伯……”
   刚好达叔路过,听到了,忍不住了,大声说:“阿拉丁哪里有哥哥啊?你别误导孩子……”
   我们的达叔就这么惹上了他。
   包顶颈不答应了!他闲着没事还要找个人来争辩一番,何况有人自动惹上门来?
   他跟达叔争啊辩啊,将那个无辜的孩子晾在一边。
   那孩子差不多要晕倒了:似乎道理都在包大伯那一边,你看他理直气壮的样子!但达叔的话不能不信啊,你要知道达叔是这地方最牛的老师了!
   达叔想:“我堂堂一个中学高级教师,怎么勉强算也起码算一个知识分子,要是连一个没什么知识的乡野村夫都争不过,岂不是大丢面子?”
   他俩就从早上争到午饭时间,达叔要回家吃饭,包顶颈就在他身后一边争一边跟他走,达叔一边走一边跟他争;达叔回到家,摆开吃饭家伙,包顶颈才走了。
   下午要回校去备课,达叔一溜烟儿跑了,他可不想跟着老包争了。
   老包正在村街上等着呢,想着跑,跑不过达叔,堵,堵不住,只好由他去了。
   下午,达叔刚走出办公室门口,在校门外等了一下午早等得不耐烦的老包迎上来,达叔见状,又一溜烟儿溜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达叔刚收拾好东西,一打开门,就看到包顶颈在门外看着他,说:“你这人,昨天都躲了我两次了!”
   达叔就只好告饶:“我要赶着回去上课,有空再说。”
   老包大声说:“你上你的课,我中午跟你争!”
   中午放学了,达叔看到校门外站着包顶颈,心里一合计:“我干脆在学校吃饭算了。”
   下午放学了,达叔看到校门外站着包顶颈,心里一合计:“我干脆在学校睡觉算了。”
   ……
   这一个星期,达叔不敢回家了,免得被包顶颈堵上了。
   星期五,包顶颈等着周末放学的达叔走出校门。结果等啊等啊等啊等啊等啊等啊等,就是不见达叔出来。他不知道达叔带了衣服被子在学校的临时教师宿舍过了这个星期,苦啊。
   星期六,包顶颈等不及了,他又跑到了学校,看见达叔没出来。于是他想冲进去,可是门卫不让,于是他就跟门卫争了起来,争啊辩啊,直到把门卫顶得灵魂出窍口吐白沫眼睛暴突心脏停跳血液凝固四肢麻木为止。
   校长闻声而来,看到了瘫在值班室地上的门卫的“尸体”,就也跟老包辩了起来,结果,包顶颈把校长顶得四脚朝天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校长服输了,他拖着半死不活的身体,去了临时教师宿舍,找到了达叔,将老包这块烫手的芋头让给了达叔。
   达叔一到校门口,就不想争了。
   “行啦行啦行啦,你对了,你对了,全世界就你说的东西是对的。”还没开始争辩呢,“我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斗不过你我就不跟你斗了,看你还能怎么样!”达叔雄赳赳气昂昂地认输。
   老包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说:“呐,知道了没?我当初就说了我的是对的,你偏不听,这回你知错了吧,哈哈哈……”
   所以,大家说:“别看老包那副憨厚样,似乎很好欺负。但——你错了!你要是惹上了他,包你一天就断气!第二天变骷髅!第三天变化石!”
  
   【兄弟】
   从前有个霍家,霍家有兄弟两个,哥哥叫霍发财,弟弟叫霍种地。霍发财精明奸诈,出门做生意;霍种地憨厚老实,留在家种地。
   霍老头死了,霍发财欺负弟弟,只分给霍种地两块田,一分钱都没分给他。
   家里有两只狗,一黄一白,分别叫黄看门和白干活。霍发财要了黄看门,因为黄看门壮实、高大,黄看门很会抓老鼠,所以霍发财认为有老鼠给黄看门吃就好了,就不给它饭吃。可是最近,老鼠们知道了黄看门是一只比猫还要厉害的狗后,就纷纷移民到别家。黄看门没饭吃了,霍发财不管,所以黄看门只能背着主人偷偷跑到霍种地家讨饭吃。黄看门总为这个家尽心尽职地工作,霍发财却总是欺负它,出门时踢它一脚,进门时也踢它一脚。黄看门敢怒不敢言。
   霍种地呢,穷得只剩下两块田了,他没有房子,起初是住在哥哥家里的,但是被嫂子赶出来了。他只能搭个小木棚勉强度日。跟他一起住的,就是白干活。
   霍种地和白干活的感情特别好,每次吃饭时,霍种地和白干活分来吃,每次打猎回来他们就改善伙食,还偷偷叫上黄看门一起分享。
   霍种地因为没有牛,到了该插秧的时候,他坐在用木头搭成的棚子里,一点办法都没有,想起来就哭。
   白干活对他说:别哭别哭,别人有牛,你有我呢。
   他看了看白干活,白干活虽然壮实,但哪里能拉得动耕田的犁耙呢?他说:狗啊狗,你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啊!
   白干活说:你别怕,我行的。
   他只好用白干活来耕田。
   他做了一锅饭,和白干活一起吃饱了,还带上了许多饭团到田里去。
   果然,白干活犁了半块田就没有力气了,霍种地将一个饭团丢到田的另一边,白干活带着犁走到了对面的田埂,吃了那个饭团,就增加了一点力气,继续拉犁……
   最后一块田耕好了,白干活也累死了。霍种地很伤心,他把自己的狗搭档埋在了山上风水最好风景最美的地方。
   清明到了,霍种地上山拜祭老爸兼探望狗。他发现自己忘了带筷子,在旁边的竹林里准备砍竹子来当筷子用,没想到他一摇竹子,竹子上掉下好多好多金银珠宝。霍种地发达了,他为狗准备的祭品更多了。
   霍发财一听说霍种地发达了,就问他怎么会这样。霍种地说,他想耕田,但没有牛,而狗却自愿耕田,后来狗累死了,他厚葬了狗,狗在上天保佑他了。
   霍发财认为自己按照霍种地的步骤去做,自己一定也能发大财。
   黄看门在拉犁耕田的时候,霍发财却没有给黄看门饭吃,黄看门走不动,霍发财就生气了,拿个鞭子狠狠地打。一块田还没有耕好,霍发财把黄看门打死了。
   霍发财想:你死了就好,我把你给埋在山上,我一摇竹子,就发财了!
   霍发财随便找了个破地方,折了根树枝掏了个坑,把黄看门放进去,用脚把土盖上,把那根树枝当墓碑。
   清明到了,霍发财故意忘拿筷子,飞快地跑去竹林里砍竹子当筷子,他一摇竹子,竹子上掉下来好多好多臭狗屎,把霍发财给埋了。
  
   ——注:《兄弟》一文,已刊登于2014年第3期《百花园》
  
   【作者简介】
   伍麦琪,女,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中学初三9班。

共 814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新娘】一场婚礼上出现的“新娘”却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新娘”,而是一个像新娘一样足不出户的生活闭锁的男人,然后小说用倒叙描写来回答大家的疑问,将这个“新娘”的成长历程重现,让人看过之后不胜唏嘘,凡事过犹不及,只是一味的死学习,不接触社会,即便成绩再好,也不能成为掌控生活的主人。就如“新娘”一般,此刻他已经深受其害,不由自己……大家也从“新娘”的经历上,读懂了作者的主题:书本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才是必须学好的一本书。 【遗产】描写了一位吝啬至极的老人——李达清,他不仅穿着破鞋,破衣服,还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甚至来了客人都舍不得多做饭,病了也扛着不去医治,真是叫人难以理解。当他听说儿子花钱请别人喝茶后,他狠狠心,也只是买了一碗豆腐花和龟苓膏。到他去世之后,儿子发现他竟然有那么多银元和金砖。这篇小说描写的这位老人就像中国的葛朗台,眼里只有钱,可看过他的一生又感觉他很可怜,一生凄苦,守着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这正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 【炮仗】年初一的炮仗是孩子们眼中的奢侈品,他们贪婪地享受着几根炮仗带给他们的快乐,那时还年轻的达叔也不例外,并且,他还用炮仗成功地炸出他们的新玩具:老鼠。而老鼠又串联了他日后的糗事,让大家忍俊不禁。可回想起来,其实,这正是这个年龄的男孩的天性,此篇小说,描写细腻,入微,比喻贴切,形象,幽默感极强。作者正是用这种回忆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眷恋。 【老包】是一个无理搅三分的人物,凡是跟他有争辩,他一定会得寸进尺不依不饶,不分个胜负绝不罢手。这不,达叔招惹上他了,被他穷追猛打,真是狼狈至极,最后不得不主动认输,而包顶颈也落了一个“惹不起”,谁也不敢理的结局。这篇小说的成功点在于层层递进了老包的执着。 【兄弟】霍发财和霍种地兄弟,黄看门和白干活这对狗兄弟,是小说中的两对兄弟,一正一邪,一善一恶,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书写此文,有寓言的意味,引人深思。尤其结局呈现,让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心向善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标准。 这五篇小说读来,非常钦佩小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独特缜密的结构,方言俚语的穿插,让小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借故事描写生活,让人领悟生活的真谛,让故事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小说情节流转自如,意味悠长,耐读耐品,短小精悍,可谓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4-17 23:57:31
  小小年纪有如此深厚的功底,真是佩服,一定要让我家大树好好看看,认真学习。
   感谢小作者支持流年,祝福学习顺利,天天好心情。
回复1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26:22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秋觅        2014-04-18 05:53:11
  欢迎伍麦琪同学到江山文学发文。伍麦琪是我朋友的女儿,作者简介:
   伍麦琪,女,生于1999年7月,广东台山人。小学先就读于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三年级转学到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小学;初一就读于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为躲避应试教育,初二转学到广州市石井中学。一年级在共青团中央刊物《中国儿童画报》发表作文《我想和三毛玩》,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在百花园杂志社《百花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中学生》、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看图作文》、江苏《全国优秀作文选》、广州市教育局《现代中小学生报》、广东教育杂志社《第二课堂》、广东南方报业《南方都市报》、深圳市《晶报》、《春韵》……等杂志报刊发表作文和诗歌多篇;2010年11月,以《猪八戒传奇系列》一文,力压海内外大中小学群雄,荣获“第二届华语校园网络文学大赛”童话组冠军。 是“春韵网”(www.chunyun.net)“虚拟空间”版(小说版)版主,春韵有史以来第一个初中生版主;是K12教育网(www.k12.com.cn)学生论坛版主。
秋觅
回复2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26:51
  多谢秋觅伯伯的介绍!
3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4-18 08:32:48
  新娘的描写角度非常独特,单看开始,我真的以为是描写一场婚礼,但很多不合常理的对话出现之后,我就在期盼一份惊喜,在看过全文之后,心里沉甸甸的,这是一个学生的控诉,她的借由这个故事在告诉大家,单纯书本的学习是多么无用,一个学生的学习之重,是全面发展,是一个健康身体和心理的学习。
   很有教育意义,让我们这些家长看过之后,都不由反思,惊醒。
回复3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27:37
  我爸爸写了个很长的评语,找到了放上来请老师批评。
回复3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22 13:25:34
  孔乙己因为没有考中秀才,又没有生活来源,满肚子“回字有四种写法”,终于穷困潦倒一辈子,终于在穷困潦倒中终日被人嘲笑,终于在被嘲笑中死去了。
   所以,某些嘲笑孔乙己的人说:科举制度真是害人啊。
   好了,科举制度终于完蛋了,孔乙己呢?没有完,而且看来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新娘》里的这位“新娘”,其实是“新科举制度”下的孔乙己——我读完了这篇小说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如此。
   孔乙己满肚子文墨,新娘同学,满肚子“知识”,我总认为“新娘”肚子里的“知识”也只是“回字有四种写法”而已——再多的“知识”,在不会运用知识的人的肚子里,不但没有用,而且有反作用。就如孔乙己非要穿着他那件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破长衫一样,只要长衫穿在身,就不屑于做“下贱”的工作。
   这位“养鱼论文得了奖”的孔乙己不屑于承包村里的鱼塘,我猜想,一是他脱不下“长衫”,二来是他真的没有动手的能力。这两个猜想中,我看还是第二个比较靠谱些。毕竟“新娘”自己说了“成绩好不代表会养鱼,养鱼技术好不代表成绩好”。
   中国的教育,现在的趋势,就是培养出无数个这样的“新娘”来,他们会读书,成绩好,“家里的奖状证书金牌把墙甚至是天花板都黏满了,客人认为他家的房子简直是用奖状证书砌的”。可惜这个堂而皇之的表面现象,是由于两个前提条件的造就:
   第一,“小朋友们一边玩一边等,结果玩到天黑家长们叫他们回去吃饭了‘新娘’都没出现。”没有切实的人际交往经验,“新娘”活在他的功课里,并不活在“人间”。
   第二,“每次从学校里回来,父母都不让他干活,只让他在家里看书”。没有实在生活经验,只沉迷在书本理论里的“新娘”,一面对纷繁复杂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就手足无措。
   “他毕业了,却没找到工作!”“你懂的。”我相信,你一定懂的!
   孔乙己是因为自己比短衣帮高明,不跟他们玩;新娘子是因为要成绩,不跟同龄人玩。连玩伴都没有的人,谈何人际交往?所以,他爸的一个朋友来他家,“在楼下叫了半天门”,“新娘”都可以听而不闻,不予理睬。所以,他“相亲相了9遍”都找不到女朋友。所以,他“总给别人欺负”了还不敢让女朋友去替自己出头。所以,他连这个女朋友都吹了。
   中国的家长,越发的“制造”着这样的“新娘”:放学了不许去玩,只要成绩好只要奖状证书,只要考上著名的大学。中国的学校,也在“批量生产”这样的“新娘”,春游取消了,秋游取消了,打扫教室都取消了,运动太过激烈的校运会也取消了,只要考上“重点”的人数够多就行了。
   培养出来的学生,找工作“只能靠亲戚的帮助”;找女朋友,也只能“八次是达叔帮忙着介绍”的。
   咱们的课本在教导学生“科举制度吃人”,却不知道社会、家长、学校都正在建立一种媲美科举制度的“应试教育制度”,是否“吃人”呢?大家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伍健洲】
4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4-04-18 09:01:42
  《兄弟》,用讽刺和劝诫的出发点来描写故事,语言凝练,犀利,干净利索,对比性强,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故事意韵悠长,给人启示。
5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4-04-18 13:05:05
  我的天,真是出手不凡,寓意深刻,真难以想象会有这样善写文字的小孩。五篇小说,我一口气看完了,还想看呢,却没有第六篇了!我期待着……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回复5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28:30
  老师过奖了!
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4-04-18 13:06:00
  读了这个伍麦琪同学的小说,觉得这孩子真厉害,小小年纪,文字就老辣的很。如果不晓得真以为是个大人在讲故事。后生可畏。继续努力哈。想来张爱玲当年也不过如此。小天才,期待你有更多的好
江凤鸣
回复6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28:58
  多谢老师指教。一定努力。
7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18 14:31:44
  多谢各位老师的指点。
   多谢平淡是真老师的评语。
   要中考了,时间紧,中考过后再来听老师们指示。
8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4-04-18 22:18:38
  小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真的很了不起。期待更多精彩。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8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20 20:20:11
  老师过奖。
   我继续努力。
9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4-19 16:09:4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9 楼        文友:伍麦琪        2014-04-20 20:19:19
  多谢老师们看得起。
  
   谢谢!
10 楼        文友:铁禾        2014-05-02 23:54:09
  “尽可能地用自己对生命的体悟去还原生活的本真,尽管许多微妙的感觉会从我们的指缝间流失,但是我们依然狂奔于文字拢成的长长的地平线上。”有人这样定义写作者的使命,我觉得很精辟,有共声,摘来与文友分享一下。
铁禾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