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木马】老有所思(散文)

编辑推荐 【木马】老有所思(散文)


作者:艺术家雷达 布衣,39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7发表时间:2014-04-19 10:12:54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学习,我们终有了飞快的长进。1949年12月,我光荣地参加了新青团,介绍人就是我学习的竞争对手——路惠芳。
   当我正决心要在简师学个更加优异成绩的时候,得知简师要与象中合并的消息。其心情是“一半高兴一半愁”。高兴的是我曾经向往并考上了的象中,可以如愿以尝地跨进她的大门了;愁的是要离开住惯了、且有了深厚感情的城隍庙,还真有点舍不得哩。
   我就是在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中步入象中大门的。
   这是1950年春节过罢的事。
   学习是根本 成绩现教绩
   如果说,在简师一年半的时间里,主要是奠定文化基础和着重于社会学习的话,那么,在象中一年半时间里,便是我稳定扎实、突飞猛进的课堂学习了。
   来象中,换了个环境,心情平稳了许多。最深刻的印象是,这儿少了些城市的喧闹,多了些山水的幽静。我深深感到,我们不再那么狂热、烈躁了,也不再那么放荡不羁了,似觉老成了许多。仿佛只有一门心思: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努力学习。
   我们班叫“简五一级秋班”(另有一班同级春季生),教室座落在学校东北角一个高高的土台上,每每上课,要爬一个不大陡峭的小土坡。在教室门前远望,全校景色,尽收眼底,连那最远处的山川,河流,大田、村落,以及韩城最醒目的标志——赳赳寨塔,也看得十分清晰。紧靠西侧,就是那巍然耸立,郁郁葱葱的象山。山下有宛如银蛇的曲曲小道,盘伸于山顶,颠峰有庙宇,常常在一大片苍松翠柏的映衬下,闪着晶晶的亮光。
   我最满意那宽敞明亮的大教室,真是个学习的好环境。
   景致煞是幽静,学习却分外的紧张。语文、数学、代数、几何、历史、地理、物理、生物、音乐、美术等十多门课,要一堂一堂地听,一门一门地学,作业很多,分量很重,学起来是挺吃力的。靠着老师精心地教,凭着我们刻苦地学,终于熬到了毕业考试。看到优异的成绩,老师同学们都乐滋滋的。我如释重负,可以松一口气了。各课在毕业考试中得分如何,如今已忘却了,但我荣获“免试生”的事,却记得十分清楚。按当时学校的规定,三年各课总平均成绩在89.5分以上的,可获“免试生”待遇,就是说不经考试,可直接升入高中了。而我的三年总平均成绩是89.7分,比规定的还多了0.2分,实在叫人高兴。自然,还有比我考得更好的同学,但我所取得的这个成绩,也可以作为学生“成绩现教绩”的典型之一吧。面对同学、老师们的祝贺,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却是美丝丝的。我清楚,这“免试生”的称号,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对我三年来学习的一个全面总结,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誉,但这优异成绩的取得,却渗透了多少老师的滚滚汗珠,融入了多少同窗的点滴情谊,花销了多少家里老人所吃力挣到的血汗钱哟!
   回头相望,那是一幅幅深情而清晰的画面:
   瘦弱的王志晨先生用粉笔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写,用那铿锵有力的嗓音诵讲那诗一般的散文——高尔基的《海燕》……
   略胖点的焦映南先生,拖着沉重的步子,兴致勃勃地讲解《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中等个子的冯向群先生,抄着一口浓郁的陕北口音,深入浅出地教我们如何运算代数题……
   清秀干练的姚子清先生,正挥动有力的双手,指挥我们乐队排练大型器乐曲《法国军操》和《西北民歌联奏》……
   大操场上,聆听强仲廉、段瑞麟、党俊鸿、贾胜德等校领导的谆谆教诲……
   清晨,班主任领我们跑步到涺水河边作操,唱歌,用清净的河水洗脸后又跑步返回教室,开始了又一天的学习……
   夜晚,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大家静静地在做作业……
  
   高台下,我们看同学们自己的文艺演出,秦腔、迷胡,秧歌,还有新歌剧《睁眼瞎子》《孙大伯的儿子》,这些节目看得我们心花怒放,入神着迷……
   雪天里,高神殿的戏楼,南西庄的广场,我们为宣传土改正在给群众演出……
   广播室,贾胜德先生率领我们轮换着绞动刚从西安买回来的手摇发电机,第一次从收音机里收听电台新闻和音乐,并通过高音喇叭向全校播出……
   大路上,是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男女同学,还有老师、校长们在扛木椽,抬石头,从老城南的龙泉寺出发,直奔象中,为盖新的教室立梁树栋,添砖加瓦……
  
   忘不了啊,祖父步行15地,专程到校为我送他所珍藏的《四书备要》……
   忘不了啊,二爸赶着卖过炭的毛驴,从合阳来不及回家,匆匆先赶到象中送他那天卖炭所赚得的那九毛钱学费……
   这些,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就像爬越象山一样,它招引、督促着我只能在学习的山路上步步攀登,不可退坡,以顽强的毅力,匐脯而行,去迎接那智山慧岭的美景,实现老师、亲友以及家里老人热情的期盼。
   但因家贫,我终享受不到那“免试生”所赐给我的福分,却再经应试,考入了大荔师范。
  
   疾步升学道 深怀母校情
  
   当我们几位考入生踏上去大荔那240华里的征途时,我向身后远处的象山招手,心儿默语:再见,我所敬重的老师同学;再见,我所锺爱的母校象中!
   在读大荔师范(人们简称“大师”)的三个春秋中,我不时地回想、眷恋“象中”的一切,这是由于“象中”恩赐予我的,是太多太多的了,只是离家太远,无法再与她沟通交流。不过,我倒很幸运,曾任过“象中”校长,而且在姚庄小学早就结识了的恩师强仲廉先生也调进了“大师”,还担任了我们“五四级甲班”的班主任。这使我得到了莫大的精神安慰,寻思我终又与“象中”结缘了,真可谓福自天降啊。
   大荔师范的校长是赵惠民,也是韩城人,老家居寺庄,离我村只一壕之隔。听说他也是个“老象中”。记得冯向群先生也从“象中”调来“大师”任教。还有位先生叫高武生,本是韩城“象中”的老师,这时,在大荔中学任校长。从“象中”出来的原渭南文工团坐第一把小提琴交椅的杨逢源在大荔中学执教,教音乐。听说张廷栋先生在西安中学任校长,贾胜德在澄县某中学任校长。赵惠民先生在我未从“大师”毕业时,已调渭南专署三科(教育科)任科长,后又调到陕西省教育厅任中教处处长。
   还有毕业后或半道里从“象中”、“简师”或其他学校出来的李晓白、王致远、鱼闻诗、刘民立、高英杰、杨士杰、李孑、陈秀英、宁易风、薛凡、同云波、孙尔敏、孙永和、毋致、李力、韩风、贾梅新、史启祯、党治国、党印堂、党秀臣、吴随善、刘文笃、雷守礼、雷迁善、张文清、刘福祥等一大批人在西安等地和部队从事行政、军事、教育及文艺工作(许多人后来都成了知名诗人、作家、教授、艺术家和优秀的党、政、军领导干部)。
   这么多的韩城人和“象中”牌老师,学生,或同在“大师”任教,或分流到各州府县从教,或到省城、外地从事了有关文化、教育、党政工作,叫人不免想到了以卜子夏、司马迁为代表的韩城文教兴盛的历史传统。象中,是当时韩城的最高学府,也是韩城文教兴盛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从那里培养出的各类人才,已在省内外开花结果,这确实是“象中”和“象中人”的一大骄傲啊!
   1954年春,上级通知大荔师范,可以在应届毕业生中选取百分之十的优等生参加同年的高考,并规定只能报考师范大学。我有幸被选,于同年8月考入西安师范学院(即后来的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写作课》教学。
   在西安师院学习时,欣逢一位德高望重、很有真才实学的王捷三先生,又是一位韩城人,听说是象中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留学多国,迎接过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作过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是位大名鼎鼎的学者。在我三、四年级时,给我们讲《唐宋文学》。他那为人、为事、为教、为文的务实作风对我影响很大;他那渊博的学识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陕西师大的党委书记是李绵,也是韩城人,是位“老革命”牌的教育家。他对我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读师大时,我们韩城简师的老校长张华莘先生,已任了陕西省高教局局长,而那位给我们盖过被儿的柳风先生,却任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副院长。这时,我从“风雷云雨”②的传说中,才知他原来是位早在陕甘宁边区时颇有名气的剧作家。
   最有趣的是,我们“象中”的老校长、我读大荔师范时的班主任强仲廉先生也调到陕西师大任教了。虽然已成“同事”,但我还尊称他为“恩师”,同他聊天,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他后来被调到商县师范学院任领导职务,1963年我在商洛地区采风时曾专程拜访了他。这时,他不幸双目失明,已满脸憔悴,是拄着拐杖摸着走路的。我一阵心酸,哽咽着说不出话,可他还是以前那样的乐观。他说:“这么远来看我,心里真高兴啊!”我说:“您是我读姚小、象中,读大师时的恩师,是扶着我长大成人的师爷,怎能不来呢?他似乎落了泪,我也在擦着面颊。他要送我,我却搀扶着他。含着泪水,与他告别,同我1951年8月远走他乡前与“象中”告别是一样的心情……
  
   继古缘诗教 吟歌步艺途
  
   由许庄、孝义初小,到姚庄高小,由姚庄高小到韩城简师,由韩城简师到韩城象中,由韩城象中到大荔师范,再由大荔师范到陕西师大,整整学了十六、七年。在这漫长的学历中,以对简师、象中的印象最深,这是由于当时正处在一个战争与和平的转折时期,一个新与旧的交替时期,一个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并磨练自己意志的影响我一生前途命运的时期,当然也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哺育下树立先进人生观、为后来服务于人民而打下良好知识基础的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也许自幼受了韩城秧歌、迷胡等家乡民间文艺的熏陶,也许是继承了孔夫子“诗教”的传统,又受了解放初许多革命文艺团体频繁演出的影响,我在受中小学普及教育的同时,却偏喜语文,酷爱文艺,这就导致了我以后步入艺途的必然。正如这篇文章开头讲过的那样,“我是在唱着红色歌儿逐渐步入文艺之路的,而为我铺平始足之道的却是我十四、五岁求学时的母校——韩城象山中学”。
  
   的确如此。
   1947年,一位曾住在我们家里的解放军战士送给我一根他自制的竹笛,后来在读简师时,师从我的班主任马腾野先生学吹笛……
   1948年初,曾用家乡泥土做了把“泥胡胡”,为《兄妹开荒》等秧歌剧伴奏,还上台演出了小歌剧《夫妻识字》……
   1949年,在简师所在的城隍庙戏楼演过小歌剧《军民一家》,经常组织、指挥同学们唱革命歌曲,还参加校合唱团为贺龙将军演出……
   1950年,参加象中校乐队,拉板胡,组织班上同学排演语文课本上的古典戏曲《打渔杀家》,还跟姚自清先生学指挥……
   1951年,凭着我在简师、象中学得的音乐技能,向赵村、寺庄刘二、刘清心等老艺人学习、记录、整理韩城秧歌、迷胡和民俗歌谣……
   象中毕业前夕,特意买了本安波编辑、出版的《秦腔音乐》,钻研秦腔音乐……
   这些,都为我以后从事文艺工作打下了基础,开了个好头。
   1958年师大毕业后,我被留作助教,但因我的两首创作歌曲(《好姑姑》、《新嫂嫂》)1961年在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中,同获一、二等奖,经当时省文艺界的领导人、著名文学评论家胡采先生的提议,我被调入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后来又调到省文化厅,从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文艺工作。又由于机遇和爱好,从1980年开始,参与了长达20多年之久、字数超过千万字的十大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陕西卷》这一最浩繁的编辑出版工作。最近几年,整理出版了我的散文集《采风录》,诗词集《绿叶集》和与象中同窗程宝山、樊鸿新、党尚仁等合编的《韩城秧歌》、《韩城秧歌剧曲目选》等书籍。在这些著作里,我(们)都或多或少的有回忆母校——韩城简师、韩城象中的记录和情语,也有给母校一些同学“画”的肖像,还有我们在母校校园里所留下的斑斑脚印。那都是些从心底里掏出来的肺腑之言,是一幅幅朴素而清晰的画面,它倾注了我(们)对母校的爱与情。
   可能是眷恋母校的心思太重、太切了的缘故吧,我早在三年前就写了一首庆贺母校象中80周年华诞的诗,且编入我的《绿叶集》,因为我这片小小的绿叶,是长在韩城象中那棵80岁高龄的树上的。
  
   狮走南坡砭,龙居涺水潭③。
   幽空临幻境,梦里会群仙。
   树笼紫云观,楼环象岭山④。
   书声传四野,赋唱漫青田。
   学子飞天去,家书寄语还。
   诚述恋校意,倾诉感师言。
   史记缘司马,鹏程傲古韩⑤。
   而今盼后继,桃李艳文坛。
   此可谓我“继古缘诗教,吟歌步艺途”的心里话,也算是我这个72周岁的老学生敬送给母校象中的一曲发自肺腑的赞歌吧!
  
   2007年7月15日夜·完稿于西安龙门书屋
  
  
   ①经查阅新出版的杜鹏程《战争日记》,杜来简师作报告的准确时间是1948年12月23日。
   ②风雷云雨:指柳风、史雷、张云、毕玉(雨)四人,均为省戏曲研究院著名的戏剧家。
   ③“狮走”句,狮,指狮山。因山形如卧狮而得名,在象山和象中的对面。涺水,象山中学南边自狮、象两山中间流淌下来的一条韩城除黄河外的最大一支河流。
   ④紫云观:道观,在象山中学内,系元代建筑。象岭,即象山,因形似走动着的大象而得名。
   ⑤鹏程:杜鹏程(1921--1991)陕西韩城市人。著名小说作家。早年半工半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并就读于八路军随营学校(抗大分校)、鲁迅师范学校、延安大学。1947年起历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陕西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年轻的朋友》、《杜鹏程小说选》;散文集《速写集》、《杜鹏程散文特写选》;论集《我与文艺》及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太平年月》等。
  
  
  

共 1558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艺术家雷达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首先写了化学家和艺术家两位老同学52年后重逢的情景和感受,通过对功成名就学者史启祯的评价,表达了自己的【老年观】“不可因老丧志,而应老有所为。这于己、于事、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并且赞扬了【老师的功绩】“正因于此,祖国文化、人类知识,才可代代相传而不断丰富、发展并不断积累和延伸。”“为此,真正的‘老师们’,都是为‘知识承传’而不断创造、追求,并殚精竭虑,奋斗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很少有半途而废的。 还都在干着‘老有所为’的事,干着代代延续的‘知识承传’的事。”“学做人”,“学知识”。“少索取,多奉献。”第二部分是写自己《从艺始足在象中——庆祝母校象中建校80周年》。分五个方面“一、 耕读世传家 初识强仲廉 二、步入城隍庙 遂兴延大风 三、学习是根本 成绩现教绩 四、 疾步升学道 深怀母校情 五、继古缘诗教 吟歌步艺途”回忆自己求学和成长过程。第一部分老艺术家满怀深情厚意写老同学、写自己的老师;第二部分写自己的成长史,好像一架摄像机详详细细地记录了韩城教育事业发展和自己奋斗的经历。材料翔实、层次清楚,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倾注了老作家的满腔热血。倾情推荐!问好敬茶!【编辑:神秘老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