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随笔】醉剑论剑与侠

精品 【梧桐随笔】醉剑论剑与侠


作者:醉剑飘香 童生,75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05发表时间:2014-05-22 17:34:42

【梧桐随笔】醉剑论剑与侠
   位的就是前面曾提到过的太阿剑,是公认的威道之剑。楚王依仗此剑大破晋郑联军后,乐不可支地又把风胡子找来,问他咱楚国今天打了个翻身仗,是太阿剑牛,还是寡人牛?风胡子忽悠道:太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很牛;大王您是一代英主,更牛。大王身陷晋郑联军威武不屈,正是您的牛激发了太阿的牛。大王啊,您才是世上最牛的啊!昭王便乐得天南地北都摸不清了。正因为此,后世一直非常重视太阿剑,把它和国家的尊严相提并论,其意义不亚于九鼎。
   排名第五的是七星龙渊剑,它有个令洒家啼笑皆非的别名:诚信高洁之剑。欧冶子和女婿干将在铸造此剑的时候,在剑炉旁边按照北斗七星排列的样子挖了七个深坑,引来溪水,锻造宝剑,剑成之后,取个什么名才好呢,欧冶子指着七个土坑说,就叫七星剑吧。干将不服就说,丈老头子,这剑也有我的功劳,我要给剑名加两个字。也指着土坑说,这深坑就是龙渊,就叫七星龙渊剑。据《越绝书》记载,七星龙渊剑是和太阿剑、工布剑一同铸造出来后,献给楚昭王的。可是在《吴越春秋》里,这把剑竟然落到了白发魔男伍子胥的手上,伍子胥为谢渔丈人救命之恩,把龙渊剑送给渔丈人的时候说: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这个前君至少指的是昭王的爹楚平王,昭王这个时候还是个吃奶的孩子。如果此剑是楚王赏赐给伍家的,说不准还是楚庄王赐给他爷爷伍举的,在时间上就有了近百年的差别。究竟哪一种说法更可信呢,洒家还是倾向于《吴越春秋》的记载,原因嘛涉及到对这两本史籍的考证训诂,繁琐而枯燥,就不提它了。事实上,龙渊剑被称为诚信高洁之剑还和伍子胥有关。伍子胥与渔丈人的故事,所有的史籍几乎无一例外的记载了这件事,只在某些细节上略有区别。绝大多数的史料在记录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渔丈人为了保守伍子胥逃亡路线的秘密,拒绝了龙渊剑,自杀了。龙渊剑也因此被称为诚信高洁之剑。若真有此事,渔丈人比现在的彭宇还要冤枉了。救人一命,还要心甘情愿的再搭上自己一条老命。无独有偶,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还遇到一位剩女,这位剩女喂饱了伍子胥,也以保守秘密的理由,投河而死。洒家就奇了怪了,那时人的脑瓜子里水是不是还没进化干净,为保守一个陌生人的秘密,连性命都不要啦,完全不符合人性嘛。虽然没有依据,我猜测要么这些事是子虚乌有的,要么这两人就是被伍子胥灭了口,这么推断也是符合伍子胥阴冷残暴的性格的。所以,对这把诚信高洁之剑,我也是有理由呵呵两声的。
   排名第六第七的是干将莫邪剑,江湖人称挚情之剑。双剑传奇故事流传之广,版本之多,雄踞十剑之首。单说双剑的订购者就有三位国王,吴王,楚王,晋王。因为地域的原因,晋王说最不靠谱。比较靠谱的是《吴越春秋》的记载,说吴王在伍子胥的帮助下,修建城郭,组建了骑兵、战车部队,就下令干将莫邪铸造两把剑。于是干将“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准备铸剑。东晋有个叫王嘉的不依,写了本《拾遗记》,说这两把剑的材料是吴王提供的,爆料称:其山有兽,大如兔,毛色如金,食土下之丹石,深穴地以为窟;亦食铜铁,胆肾皆如铁。其雌者色白如银。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备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刃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镆铘”者雌。
   可怜见那双剑竟是用胆结铜肾结铁打造的,这就难怪干将废了多少的炭火也烧不出铁汁了;最后还是莫邪想办法,把手指甲和脚趾甲以及一大把头发丢进剑炉里,又招了男女童工三百人不住地拉风箱、添碳,才把那宝贝疙瘩烧成水。铸剑场面之宏大,气势之恢弘,空前绝后,就是欧冶子的排场也难望其项背。鲁迅先生的小说《铸剑》对这一段有精彩的描写:“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剑成之后,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却把雄的留下了,骗吴王说,那几颗铁豌豆只打出了一把剑。吴王捧着宝剑乐得合不上嘴,一把就一把,也没有去追究,故事就以人性化的结局结束了。
   楚王说的版本就没有这么人性化了,还闹出了几条人命。楚王版的前段和吴王版的大致一样,只是在材料的来源上,比吴王版的更具中国特色。据《列士传》雌雄剑的介绍,“楚王夫人于夏纳凉,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孕,产一铁;王命莫邪铸为双剑。”洒家的一富婆邻居,搂着金手镯睡了几十年,也不见她生金溺银,大概不是王妃之命的缘故吧。可见,这材料是多么的难得,又是如何地不同凡响。在这个版本里,干将也是留下了雄剑,也是用同样的理由搪塞楚王,只是没有那个版本里运气好。莫邪剑在楚王宫里常常发出悲鸣的声音,楚王就问大臣。大臣们说,剑有雌雄,喊春的是雌剑,她发情了。楚王听说剑发情了,他就发怒了,派人一把揪住干将就地砍了。在《列异传》里,干将的运气还要糟糕。楚王担心他将来又会去给别国的君王铸剑;因此,在干将献剑的时候,就直接把他结果了。干将的儿子眉间尺长大后,就去找楚王报仇。
   这一段《列异传》与《搜神记》叙述得都很生动,特别是《搜神记》,讲述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搜神记》说: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还有一个版本,解释干将为什么要留下一把剑,是因为在铸剑的过程中,莫邪跃进了洪炉,以血肉之躯,熔化了精铁;干将为了怀念妻子,留下了一把作为纪念。这个说法颇具人性味,也很可信,只是这样一来,就没有眉间尺这个复仇天使什么事了。
   第八剑称为鱼肠剑,也叫鱼藏剑,被后世追认为勇绝之剑。据说,欧冶子在铸此剑的时候,先已经铸出了湛卢、纯钧、胜邪三剑,手边的材料不够再铸出两把长剑,铸一把又有多的,只得将就着铸出两把类似匕首的短剑鱼肠和巨阙。此剑被命名为鱼肠剑的说法很多,有说此剑剑身花纹酷似鱼肠,因而得名;也有说是因为此剑细长柔韧,能顺着鱼肠子九曲十八弯,一旦拔出,还能迅速恢复原状,坚韧不改而得名。我认为以上说法都欠抽,剑名的由来应该是专诸在用这把剑刺杀王僚时,把它藏匿在鱼腹中而得名的。
   第一种说法明显经不起推敲,古剑的纹理有很多种,可以是山川河流,可以是飞禽走兽,还可以是花鸟鱼虫,就是没有说把动物的五脏六腑铭刻到剑上去的,再说这些玩意儿也经不起审美。北宋的沈括还摇头晃脑,一本正经的说: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意思就是说,鱼肠剑上的花纹又和松木板子上的花纹一样。这就奇了怪,我们知道动物的内脏是不会改变位置和形状的,而树木内的年轮是不断变化的,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事物的纹路形状怎么会达到一致统一的。莫非鱼肠也是思想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当然,沈括的话也不是完全胡扯,毕竟也是一位科学家嘛,他说,鱼肠剑正如今之蟠钢剑,倒还算是接近了事实的真相。蟠钢又称为花纹钢,不知道的以为钢上的那些花纹是镌刻上去的,实际上是钢铁在千锤百炼后自然形成的。像我们前边说过的干将莫邪剑,前者剑身布满龟裂纹,后者剑身布满水波纹。这些纹理都是在锻打过程中天然形成的,你说说这水波纹是不是也有点像松木板上的纹路呢,我们能不能把莫邪剑也叫鱼肠剑呢。第二种说法就完全是忽悠幼儿园小盆友的了,不值一驳,提他都浪费了洒家宝贵的笔墨。
   关于鱼肠剑的传说倒也简单,各种史籍的记载出入也不大,其中又以《吴越春秋》最为详细精彩,特别是刺杀王僚的场面,写得荡气回肠,看得洒家血脉喷张,数次拍案。那年四月的丙子日这天,公子光在家里的密室里埋伏了一批甲士,备好美酒佳肴请王僚吃饭。王僚临行前还问他老娘:公子光请我吃饭,会不会做我的业务。他老娘还有点儿见识,说:公子光不服气你坐了王位,经常流露出愧恨不平的表情,你要小心又小心。王僚就穿上三层铁甲,把卫兵从王宫大门沿路一直摆到了公子光的家门口,在宴席的两边和屋外的台阶上,也布满了手持长戟、腰悬利刃,不仅武装到牙齿,甚至武装到了肛门的贴身卫士。王僚虽知公子光图谋不轨,但依仗自己有备而来,防范严密,便故意放下贵族的身段,不顾礼仪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意思就是没把公子光放在眼里。吃到酒酣耳热之际,公子光借口腿脚抽筋,要出去找个小姐按摩一下,离开宴席,来到密室,告诉专诸,可以动手了。专诸早把鱼肠剑藏在了鱼腹之中;为了掌握烤鱼的厨艺,专诸专门跑到太湖拜名师,操练了三个月。《金楼子?杂记篇》说,专诸学炙鱼,香闻数里。可见专诸的厨艺已经不是一个杀猪佬的等级了。专诸把香喷喷的烤鱼端到王僚的面前,一边为他撕鱼一边介绍着烤鱼最好吃的部分。撕着说着,就把藏在鱼腹里的鱼肠剑抢在了手里,向王僚刺去。两旁的卫士大吃一惊,怎么都没想到一个跑堂的厨子眨眼变成了刺客,两排长戟就呼啦啦地交叉着挡在专诸的胸前,戟上的铁钩也扎进了专诸的肋骨。专诸毫无惧色,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鱼肠剑上,继续向王僚捅去。卫士把戟往后一拖,专诸的胸膛顿时被撕裂开来,五脏具现,血喷如注。可专诸的身体没有因此而停滞,依然推着鱼肠剑。鱼肠剑贯穿了三重铁甲,穿透王僚的胸膛,直达椅背。《金楼子?杂记篇》甚至说,(专)诸隐刀刺王僚乳,出彻后屏风。连王僚身后的屏风都被刺穿了一个大洞。可知力道之凶猛,意志之顽强,惊天地泣鬼神,鱼肠剑被誉为勇绝之剑,确实是实至名归啊!
   排名第九的是纯钧剑,又叫纯钩剑。江湖名号:尊贵无双。此剑造型精美,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剑锋所指,吹毛断发,削金斩玉,势如破竹。也许是因为太尊贵的原因,这把剑竟然没有什么故事流传下来。一九六五年,在我的家乡荆州望山楚墓群一号墓中(墓主为楚国王族昭固,其职位是楚国大祭司)出土了一把剑,剑身有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鸟篆铭文。经过比对史书中对纯钧剑的描述,越王勾践剑极有可能就是纯钧剑。在《越绝书》里,勾践曾邀请当时天下第一的相剑大师薛烛相看过纯钧剑,薛烛对此剑赞不绝口,他说: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鑪,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几位神仙,闪亮登场,就连太上老君炼金丹也不曾劳动这几位天神的大驾。薛烛接着说,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勾践是不是听了这番话,令工匠在纯钧剑上铭刻下“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几个字,就像洒家得到一本好书,要端端正正地盖上一枚“醉剑藏书”的大印章一样呢,看来也是有可能的哦。
   第十剑为承影剑,这是一把颇有几分神秘诡异的剑,却获得了“精致优雅之剑”这样一个阳光的名号。铸造这把剑的大师已经佚名,史料上关于它的记载也是零星碎语,见首不见尾;与它齐名的还有含光、宵练,被统称为殷天子三剑,后来均被卫国的藏剑名家孔周所收藏。它能上榜十大名剑,可能与《列子汤问》里对三剑的描述有关。在来丹向孔周借剑复仇的时候,孔周向他介绍了这三把剑所具有的匪夷所思的特点,他说,我有三把宝剑,无论你挑选哪一把都杀不死人。第一把叫含光,剑放在那里你是看不见的;使用它的时候,你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即使它刺中了目标,你也感受不到目标给剑的阻力,被它伤害的人也同样不会感到疼痛。第二把剑叫承影,也是一把隐身剑,只有在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或者傍晚太阳已经快落下去的时候,对着亮处,由上往下的观察,才能模模糊糊的看到它;可还是不能看见它的全貌。它在刺中对方的时候,会发出轻轻的“切切”声,对手也同样不会感觉到疼痛。第三把叫宵练,隐身效果差点,在白天也看不见,但是可以看见它的影子;夜晚可以看见剑身的反光,却仍然看不清它的形状。这把剑刺伤人或者划伤人的身体,伤口随过随合,受伤的人感觉得到疼痛,却不会有血流出来。这三把宝剑已经珍藏了十三代,从没有使用过,一直放在剑匣里。额的个神啊,这样的剑已经到了无形胜有形,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列子列御寇接着忽悠说,来丹借到了剑,去找仇人,把仇人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呸呸呸,后面两句是毛爷说的,不是列子说的。可他的仇人居然没死,第二天天一亮,蹦蹦跳跳的就起来了,说明这些剑真的杀不死人。在这里,我们不仅不能指责列御寇,反而应该为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个故事鼓掌;因为《列子》这本书本来就是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神话故事的大全,宣扬的是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而且,他在这里第一次表达了剑不是用来杀人的思想,奠定了剑文化的基础。可笑的是后人只重故事不重寓意,以为世上真有这样神奇的宝剑。

共 14931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好文章!老朽许久不见这般痛快淋漓的精彩杂文了。文章好在:一、文字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般。二、笔法辛辣,有足够的杂文味道,但是含蓄幽默,读着捧腹,回味深刻。三、做足功课,全面完整占有资料,又可以将所有资料化腐朽为神奇,全部化为己有。可见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四、主题鲜明而不落俗套,虽然意在警世,却没有一句苍白无力的说教。如此大侠心中必有一把可以所向披靡的君子剑!不为杀人,不为张扬,不为摆范儿,就是为了亮剑!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期待更多精彩。【编辑:江南铁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23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22 17:38:01
  好文章,拜读了!
回复1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2 20:57:28
  谢谢临帖,醉剑有礼。
2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22 17:47:16
  这篇文章写得好,欣赏!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2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2 20:58:37
  谢谢临帖。惭愧惭愧。
3 楼        文友:老百        2014-05-22 17:50:56
  好文笔,不仅论述了十大古剑,还论述了作者心中的侠之道,其中对梁山人物的剖析有独到见解,非常精彩!老百为此有两个想法,一是这篇文章若是分成两个文章《剑之论》《侠之道》是否更好,其中第2篇文章再充实一点,比如金先生的武侠小说中,谁才是真正的侠客。二是若可以,还有第3篇《醉酒论英雄》,呵呵,一已之见呀。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2 21:03:36
  老白的提议好,剑侠之论,即已成婚,不宜再分;但醉酒论英雄是个绝好的题目,一定用心构思,到时再请老白斧正。
4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2 20:57:01
  第一次在梧桐发文,感觉一个字“快”。谢谢铁鹰老哥的编辑和案。
醉剑磨得飞快,豆腐一切两开
5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23 07:57:16
  祝贺老师喜获精品!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5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3 15:54:47
  一不小心,得了个精品,承蒙各位抬爱,惭愧加惶惑。
6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23 08:42:56
  祝贺醉剑飘香老师喜摘精品,恭喜、恭喜。问好,期待精彩继续呈现,远握!
回复6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5-23 15:57:19
   
   承蒙社长多次相邀,终于交了作业,总算有了个交代。
7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4-06-22 07:50:33
  如此文采,琴声大惊!
   天下奇文,从此江湖无书。
   此生不写作,就白瞎了你的文笔了。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7 楼        文友:醉剑飘香        2014-06-22 10:21:58
  悠扬过誉了,过誉了。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