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精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春里醉客 秀才,1522.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8发表时间:2014-08-08 13:54:27
摘要:盼了很久,终于揭开潇湘的神秘面纱


   “放蛊”在很多武侠小说里看过,那得有相当的功力才行。到了湘西,才知道放蛊又称“放草鬼”,蛊是一种无毒的毒粉。所谓放蛊,就是将一种特制的药粉投入食物之中,使误食者吃后心智迷乱,受到投药者的控制。这种蛊制作千奇百怪,没有固定的配方,通常都是家传,有多少个放蛊者,就有多少种蛊药。据说蛊也是苗家妇女捍卫家庭和爱情的特有武器。难怪武侠里写得神乎其神,让人吃饭、喝水都得加十二万分的小心。其实,心里没鬼,又有什么可怕,蛊也为坏人所生才是。
   “辰州符”的起源距今已有五万多年,巫傩文化的中心地区便是辰州(今湖南沅陵)。经过巫师们长期的实践,为了使威力无边的巫术和法术在巫师离开后仍具法力,巫师们便通过“符”来传承。“符”的用途广,巫师们作法的各个场面,几乎都离不开“符”,“符”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镇守”,驱逐或镇压邪恶势力之用。使其产生长期效力。“符”又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固定法术,使用“符”的同时,一般都要念动“咒语”。因为“符”是辰州地区的首创,故名“辰州符”。“辰州符”又称“灵符”,“神符”,“桃符”。
  
   片断三真是一个好地方
   见识了湘西的风景,也领略了风俗民情,胸臆里激荡着起湘西的特别认识。在结束行程的路上,大家讨论不休。
   有人说:“湖南这两年引领着中国娱乐节目的潮头,比如‘快乐女生’吸引了多少年轻女孩的眼球,也让多少地方跟风,一时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PK的舞台。”还有人说:“这两年的‘爸爸去哪儿了’牵动了全国人的神经,让人们在别样的游戏中发现亲情的伟大,然后检讨自我在生活细节里的疏忽。”……
   对他们议论我保持沉默,依然沉浸在湘西的神秘和古朴里舍不得出来。
   想到湘西人聊起家乡事的那种舍我其谁情愫,想到朗朗楚天,幽幽深山跃动的历史沧桑,想到他们叨念的每一位历史名人: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一代大侠杜心武,文学大师沈从文,开国元帅贺龙,大将栗裕。进而又让我想到了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刘少奇、毛泽东等等这些闪着耀眼光芒的名字,不怪人们惊叹,中国的近现代史其实就是整部湖南的历史。
   这样的青山绿水,这样的厚土肥田,这样的文化积淀,这样的生机勃发,怎能不令人留恋、想象,平添思古悠情,抒发浩浩情怀。
   真是一个好地方。
  
   (四)神奇张家界
   五月的南方,正处黄梅季,潮湿的天,淅淅沥沥的雨。
   缘着金鞭溪,从老磨湾“中华第一同心锁”起步,我湮没在“情人谷”的葱绿、清凉和传说里。
   轻轻流淌的溪水,散发着山的奇伟、水的灵动、树的飘逸,草的馨香和花的妩媚。“哗啦、哗拉”的水声恍若天籁之音,慢慢地拨动心弦。溪边的绿色撑起的连天的围幔,只在树叶的缝隙悄悄滑落的细雨更平添神仙般的感受。
   层层叠叠的绿色之间,一丛丛、一簇簇、一条条、一列列、一尊尊突兀的山峰或危岩独立,或峭姿连片,或探头探脑,或巨柱擎天,或缥缈隐居。
   金鞭岩威严高耸,一副凛然,大有扫尽人间不平之气;文星岩儒雅大方,自九天翩翩飘落,侃侃而谈;观音送子圆了多少人殷切的企盼,难怪人们把观世音称作“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劈山救母巨斧犹在,山已劈开,母亲当以安享太平;千里相会的阿哥阿妹,诉完了衷情诉愁肠,惹得相思泪成溪。
   走过西游记景区,抬头远眺,唐僧正迈开坚定的步子,虔诚的向着西天顶礼膜拜。憨厚的沙和尚,不辞艰辛,任劳任怨,迎着风,挑起远行的重担。永远不会安份的齐开大圣,鞍前马后,把所有的计较放在脑后,以高超的法力和看透一切的火眼金睛降妖除魔。忽然有人发现:“师徒四人,这怎么才有三个?”导游哈哈大笑,“这么会儿就忘了,刚才经过紫草潭,我不是告诉大家,八戒正在上面背媳妇嘛!”噢,恍然大悟,原来八戒脱离了集体,偷偷的背上娇妻,要回他的高老庄,寻找自己的爱情天地。难怪当下的女孩把取经三心二意,却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八戒捧成“情圣”,可见如今的感情是何等的脆弱和不经风雨。
   出水绕四门,金边溪已是身后的风景。回想着一路走来,那溪水,那野花,那奇形怪状三分神似七分想象的山峰,绝不是“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的笑谈,还有一路随行,要吃要喝的野猴。果然“一溪绚烂的水彩画,一溪婉约的抒情诗,一溪优美的旋律,一溪古老的传说。”一步一观景,千峰千造型。
   到黄石寨,眼前突然变得空旷悠远,与金边溪的静寂截然不同,白云飘荡,山如在雾中起浮,忽远忽近,宛若天外仙境,不由生出“风吹浮云远,雾隐万山重。”的惊叹。巨型的凌空观景台,看将军列阵,看千峰竞秀,看白云出岫,体验着“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的真实。
   由于刚刚下过雨,山里的雾如烟般随风升腾,逼着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导游说:“天子山必须得看,张家界3103座山峰,在这儿几乎可以看到一半,尤其西海石林,是山的森林,更有‘峰林之王’的美称。”因此,只得舍下眼前的景色,奔向天子山。可惜,我们的脚还是没有雾跑得快,等到了天子山,石林早已淹没进茫茫的白色,什么御笔峰、采药老人等等都不见了踪影,只能围着贺龙公园的元帅雕像环目四顾,空留“秀色天下绝,山高无人识。”的遗憾。
   其实,人是不会看尽所有的景色,也不会参与所有的热闹,恰恰这样的遗憾催生了人们无尽的想象,让心胸和思想在这样的得与失之间添加厚度,然后走向成熟的理性。
   期间还到了张家界的天下第一桥,也乘坐了百龙天梯(号称天下第一电梯),寻找电影《阿凡达》里的无根石,但两相比较,除了天生桥以外,人为的景致无论如何都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亵渎,是对和谐的破坏,无论做得多好,名有多响,不过是泛着铜臭的跟风噱头,随着时过境迁,必将为人们所遗忘。
   见识过泰山的重,华山的险,黄山的秀,九寨沟的幽,而雨中的张家界,却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峻和奇”,我暗自庆幸能在这飘着诗意的季节领略不同凡响的景色。
   如非此时遇,哪来奇景幽?
  
   (五)错过也是必然
   带着N多的想象踏上潇湘,我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盼着时间能够停滞,盼着脚步快些再快些,盼着一次就把郁结于心多年的楚地风情尽收眼底。然而,好事总难遂人愿,单位因来打来催归的急电,让我的旅行生出无限的遗憾……
   错过了登上岳麓山,与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擦肩而过,千年学府的幽幽书香熏着的不仅仅是诱惑,源自朱熹老夫子《书院教条》的“整、齐、严、肃”应该还是那么厚重和深刻。爱晚亭的风相信依然,暮春飞雨,一定又等待着秋叶飘红,不会了负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不能亲自拜谒黄兴、蔡锷等先驱的墓园,只能把浩气长存理解在心,想着下次碧血丹枫的季节再重上岳麓的心愿。
   错过了拜访韶山,自然无法贴近伟人的气息,只能在缺少素材的思绪里感受韶山冲里走出的那个穷秀才,在吮吸了楚文化的奶水后,以一种博大的胸怀,以一种济世的态度,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气魄,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让我们这些晚生后辈们时时仰望他的背影,生出越发的崇敬和不自觉间就升腾起的民族自豪感。
   错过了橘子洲头,只能空吟“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戈争流”的词句,臆想那些走进走出的历史岁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间,追寻每一个历史人物风起云涌的闪亮登场。经过了历史的公正,没有简单或者复杂的盖棺定论,也不是无知妄论的谁是谁非。不由让我想起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歌词:“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悔九死落尘埃。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错过了岳阳楼,没能领略八百里洞庭的恢宏,自然无法理解孟浩然“汽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阔。也无法理解范仲淹在谪居时写下的《岳阳楼记》,那先抑后扬,从“若夫霪雨菲菲,连月不开”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心灵蜕变,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给子孙后人留下多少难以企及的命题。
   错过了汨罗江,只得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想起峨冠博带的屈原大夫,和“举世独浊,唯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警句。当然还错过了“惟有南岳独如飞”(魏源《衡岳吟》)被誉为“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衡山和湘西古朴宁静,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小城的凤凰古城……
   如此之多的错过,似乎这三湘之行应该充满了遗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错过,让我从亢奋里发现,错过原来也是一种必然。历史和文化的相遇错过,演绎了辉煌和暗淡的历史时刻,把文化延绵进化成生生不息的思想源泉,才有了生于楚长于楚呐喊于楚的屈原;才有了不见洞庭水,却忧天下心的范仲淹;才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才有了“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恰恰是如此的相遇和错过,才有了似乎关联的一脉相承。同样,人生的过程,也因为承载了更多的错过才显得耐人寻味。
   不为一时的错过抱怨,或许错过更令人理智。
   不为一时的错过烦恼,或许错过更令人回味。
   不为一时的错过遗憾,或许错过更令人充实。
   不为一时的错过伤感,或许错过更令人期待。
   现在想想,错过真的是人生的一种必然。
   潇湘一行的收获不仅仅眼之所见,更多的是亲密接触了楚地文化,被一种力量所吸引,思想上总有一种渐进地收紧,感慨之余,崇敬有加。
  

共 908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很厚重的一篇散文,散文的作者通过对自己到湘楚大地游历的所见所闻的追忆,结合自己乘坐飞机入云端时感怀,对三湘四水的民风民俗和与自己所住酒店附近的园林景观--华雅园清新素雅,以及湘西张家界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夹叙夹议的叙述,还有那因故没有游历湖南其他人文古迹的感慨,用细腻的文字和沧桑质朴的语言予以讲述,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三湘民俗风情画浮现在我们面前。【编辑:铁血胡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809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4-08-08 13:58:00
  湘楚大地的古老民俗,穿越了千万年。
铁血胡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