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酒家】对于两首傍晚诗的自我评析(散文)

精品 【酒家】对于两首傍晚诗的自我评析(散文)


作者:岁月寒 童生,69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04发表时间:2014-09-26 11:06:07


  
   第二段;
  
   核心沉重滋味。
   伴随失却,耳蜗的
   修辞学。在这里玩弄
   已然成为折磨天赋。
   特别热的血,和特别空虚
   歌唱呼吸,生死之外
   其实,毫无意义
  
   既然有矛盾,那么就会有核心矛盾,或指核心的目的,核心的质地。核心,也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本质。如此句——他这个人是好人。“好”字就是这个人的核心。诗歌里的核心,也就是使诗获得不朽的生命意义的能力,和让我们的生活滋味变得沉重的原因。而伴随失却——梦想的遗落,心灵的渐行渐远;耳蜗的修辞学,诗这样的一个特殊文体,要求对于音韵、音乐性的的掌握,高于其它任何文学体裁。和修辞学的形式要求,有不尽相似之处。同样你可以把这个音乐,想象成叶子落下来在水面上荡开的那种涟漪之感,不管是我们弹琴,古人弹琵琶,其实都是这个涟漪在扩散的作用。可作者在这里(89诗社、诗歌的国土上)所做的是玩弄,此处言外意是辩证海子的诗学观点,诗歌不是修辞,诗歌应当尽可能抽出修辞意味,使诗变得糙砺和博大。但不管诗歌还是文学,还是要有形式,海子的诗还是有他的形式特点。形式也就是作诗的条件,也可能是做人的条件。比如道德规范,比如礼义廉耻,放在诗里就是音韵,语法,技巧等等。作者是认为此时他在做的事情,已经成为了折磨,成为了除天赋之外,再没有别得生活内容的噩梦。(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无法接近常人的幸福)而且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对他朋友、89诗社社员的折磨。所以,下句的断离,特别热的血,和特别空虚,几乎是相互伤害的表达关系。因为你怀有梦想,怀有精神上的追求,你时常就会对现实的物质要求部分产生痛苦,产生矛盾。会有空虚之感,你想要表达出的精神饱满,常常是与自己的生活愿望相违背的。那就只能来歌唱呼吸(精神和物质的合一性、驳杂性),呼吸意即生命,呼吸,也就是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只要没有生命力,那就是死物,那就是没有美感。但人的死亡不等同于死物的形成。死亡即是生命的终结,死亡也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在这个生死之外,就是除生命之外,(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情爱、生命的悲悯)所有与生命相关联的一切因素,都将消逝、不存。所致,生死之外,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具有生命力的情况下,才能具备意义,才能获得意义。此为第二段的表达中心,也是作者对自身所做之事的告慰与证明。
  
   第三段(最后一段与写作时间的说明)
  
   一切都毫无意义。
   一切从大家的沉默中
   完成。破碎等于是
   梵高,他刚刚开枪
   快乐也就同时到来
   砰的一声——
   背后叫出同一幅图画
   大家不存,而小家依旧
   灯火通明。
  
   2014.4.6.傍晚
  
   这在第二段表达程度上的延伸,也就是一种更大否决的造成。在这个否决程度上,不仅是生命之外的死物毫无意义,连生命力本身也是毫无意义的。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这就像在问、我们处于的现代世界,我们现代所掌握的文明,包含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肉体,我们自己所有对现实生活的建设,都有意义吗?你看这些像不像梦?像不像一片落叶在池水里的涟漪?(水滴,落下,常也是椭圆形。这与地球某种意义上也是类似的,地球是水球,70%是海洋,人的身体里很大部分是水)。但清朝诗人龚自珍也有诗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个表达,与此诗第一段已说“不能过分轻盈”情境上有某种相似的意味。可在它们的背后,还是没有痕迹可寻,这仍然是诗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真的还能再留下什么吗?也许是不可能了,也许就是说,生命的意义,不是在拥有生命的那一刻,我一出生就天然具备了意义,而是我们提出了生命的意义,是在叶落的那一刻恢复了生命。我们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讨论。只有这个角度上,我们的生命才具备意义,否则生命和死物没有不同,都是自然形式的体现,与生命“意义”无关。而这一切的生命意义都是在大家的沉默中完成了。不管是在沉默中的爆发,还是沉默中的死亡。亦或是沉默中的精进,都是沉默意义的体现,都是心灵意义的体现。沉默破碎,正如我们的心灵一样,只有心灵破碎,我们才能重新接纳这个世界。沉默生活如关闭心灵,那你怎么来接纳这个世界?接纳美的事物?所致,破碎等于的是梵高,梵高刚刚开枪,(呼应本评析,在我第一段内所讲的,艺术家,决心对信仰和艺术的献身者。)刚刚的状态就是,这一生还是同样过去了,无论你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你都一样会死,死亡的结局不变。梵高的死是开枪自杀,他死亡之前其实是已经把他能表达出的心灵爱愿、生命激情和绘画上自己能作的主题都耗尽了。他的生命力用完了,所以梵高只能开枪自杀(走向疯癫、走向冷却),死亡对于他,对于艺术家本身,也就是一种解脱,死亡带来了温柔。快乐来了,所有天才之为的责任,我都有燃烧出来,用我的一生尽可能的承担。砰的一声,此处追求的是一种不安的效果,现代诗歌艺术与古典诗歌艺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追求的是不安,而非宁静。砰!是痛苦,是不安。无论谁读到这里,怕是都不大好受。砰的枪声里有恐怖情节的描绘,但背后叫出的仍然是同一幅图画,梵高是画家,人类生活的场景也是图画。大家不存(此时主题“大家”的三重意集中,我们、艺术家、献身者)都会死亡,都已死亡,再联系第二段耳蜗的修辞学(诗歌的音乐性、梵高割掉的耳朵、折磨天赋的能力,生命意义),但小家依旧(普通人的生活追求、平凡人的生活幸福)还是灯火通明,明媚如春的,光芒四射的,俯拾皆是的幸福,或许这才是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生命长河里最宽广的一条道路。
  
   《一首诗》
  
   这个时间
   我很想
   写一首诗
   我确实很想
   想到这个时间
   我就有点
   头痛。
   我甚至觉得
   这种想已经
   太激烈了
  
   这个时间
   是午后的
   六点一刻
   女人和孩子
   刚刚回家。
   诗除了诱惑
   自己
  
   我想不出
   其它作用
   或根本与世界
   毫无关联。
   但我还是
   写了
   我的孤独感
   不会变化。
  
   从始至终
   包括
   这个时间
   你所迎接的
   黑暗。
  
   2014.4.5.傍晚
  
   具体评析:展开对这首诗的讨论之前,接着上文的提醒,写作时间,4.5日。正是作于上首诗的写作时间的前一天,两种生命情境,同样的傍晚时分。而这首诗最后一段的凝聚意象,黑暗。上首是,灯火通明。
   一首诗。我曾在《弦惊散》里写过这样的句子,人或许只该如一首诗生长在大地上。亦或是我的散文《房客》中也有提到这样的设想,或散见于我的很多言论。但此处其实取自的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于坚也有套用过这个说法为“诗之思”,包括诗人杨炼也有说诗之一字意即,“寺中之言”。且不论此说法有多大的合理性,的确诗的本身会有言的一个意思。《尚书》云,诗言志。志不是志气的意思,而是记录和怀抱。此题为一首诗,不妨我们来更拓展一些,可视之为,一个人想要说的话,一个人的生命记录和理想抱负。
   诗的开头,所写出的这个时间无疑还是傍晚。黄昏,黄昏后——白天和黑夜之间的桥梁,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过渡。其实是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味。可以数一下,“这个时间”在这首诗里总共是出现了四次,每次的叙述状态不同。分别是这个时间想到要做的事、想到了这个时间本身。这个时间正在发生什么,这个时间将要迎接什么。
   可一一拆解来看。
   一、这个时间,我想要做的事情,无疑,就是去写诗、做自己喜欢的事,诗志,记思。抱负,意即诗和艺术。
   二、这个时间,我想到了时间本身。傍晚,一天又逝去的时刻,好像自己又这样徘徊了时光,而一无所成。你手上拥有的只是这些无用的诗稿, 而这也把你与现实生活的鸿沟拉深了。你认为不能再这样下去,可是你的心灵依然在坚持。头痛是危险的信号,激烈有葬身的可能性。正如已故去的青年诗人马雁所言的那样,几乎每写下一个字都在冒着生命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来自于灵魂中的颤抖,也是我想说的黑夜=梦想,VS白天=真实。诗歌=虚无VS现实=生活。而VS状态也就是指矛盾,一首诗的矛盾,一个人精神上的矛盾。
   三、这个时间,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女人和孩子刚刚回家。你坐在屋檐下看到一个又一人人回家的步履匆匆,大家都在为了生活奔忙,奔忙的意义是为了幸福的意义。上班的妻子,读书的孩子,都为此忙碌了一天,傍晚正常回家了。你因此想到自己的小家庭,想到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你想不出自己的诗文,究竟能帮到她们什么?安慰她们吗?那再多的诗都不如一句,妈妈我爱你。或弟弟我想你。来得心酸和直接。你为此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的诗对她们是根本无用的,帮不了她们做任何事情。这就是孤独,这就是全然的失败。这孤独和失败也是你的命运,“宁可做让自己失败的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过成功的让自己觉得很勉强的生活”。可你想要帮她们就必然不能用诗的方式,必须有平衡,有体谅。诗是记录,诗是疑问。或许你和你的诗,和整个世界都没有联系,你若被遗忘被置弃,诗也会是一样的结局。不变的孤独感,不变的生命存在。但你还是在写,这是你的信仰,你的执着,你对于艺术的忠诚。你的诗唯一对应的只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生命意志,你感到它对你充满了诱惑,对你的灵魂展开着既温柔又炽烈的召唤。
   四、这个时间,无疑将要迎接的是黑暗。也是你自身的黑暗,黑暗是待时间命名的光。黑暗是自由,是梦的遐想。当你正越来越靠近心灵的伤口,越来越趋向,越来越接近、纯粹的精神存在的地方。从始至终,至死方休,文如其人,诗里诗外一样进步,一样呈现,这就是作者的目标,这成为了对你人生最好的注解。想要写诗就定要忍受悲伤,想要做好“诗人”所有的泪水就要集中至你的眼眶,不管是对人生活的关心,还是对精神世界的建筑,你都感到了自己的责任,渴望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这4个时间,与一首诗之间的产生的全部联系。两首诗均是对傍晚时间的解读,也是对自我精神镜像所述的心灵成长史。在诗里到底能读出什么?诗的意图,就是含混和启发。我想告诉大家的也是,要写诗,一定要先培养诗心。要读诗,也一定用自己的心去读它,用渴望、用爱,用你的智慧和泪水。诗不是剖析,诗是感受。诗不是解释,诗是呈现。诗不是索取,诗是奉献。读诗之前,我们也一定要给自己的生命准备好更深的厚度与文化上更大的品位。我相信大家都会以一颗诗心,平和待人,对冷暖的世间以最好的关怀。
  

共 942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首先必须褒赏的是作者对诗的态度,其严谨与热情可以说是当下许多为诗者的榜样。作者私下曾谦逊的说,自己对诗歌更多的是后天喜爱与努力靠近,而缺乏天赋,而我认为,其心中的热爱何尝不能说是生命里潜藏许久的天赋之一?当下诗歌,有时的孤苦与寂寞,安静与迷茫大概只有写诗人自己明白,同行的人们分分合合,来来回回,有的失散了,有的放弃了,凭借一颗诗心仍在固执走着的人尚有多少?文首对《当你用温柔的手》的提及,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提出了诗歌只能用心感受,尔后《大家的生活状态》与《一首诗》两首关于傍晚诗歌表现出来的关联与矛盾正在于梦想(诗歌)与现实,黑暗与光明之间,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此文与其说是作者对两首作品的自我解释剖析,倒不如说作者与此同时,是在呈现自己内心对诗歌的认识,以及多年来发掘的思索与感知,换而言之,是在坦露一种态度与方向,这对同路人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倾诉,不仅仅是在讨论一种现状,而该是一种发乎内心召唤了。这对其他读者也是一种宝贵的参考与启发。感谢岁月赐稿,此文荐读,并愿更多人共勉之。【编辑:杨钟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钟雄        2014-09-26 11:08:50
  悲催,第一次排版、按语不知怎么,点了发表却显示丢失了,重新来过便总觉不尽如人意了。
   问候岁月兄,编按不妥之处望你见谅。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1 楼        文友:岁月寒        2014-09-26 11:59:22
  已是非常好的了,杨兄你用心了。能得杨兄的一二评语,内心感觉还是幸福。
2 楼        文友:履泽        2014-09-26 11:26:12
  这样的作品,很有意义。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回复2 楼        文友:岁月寒        2014-09-26 11:59:48
  问好履泽,问好酒家的朋友。
3 楼        文友:施云南        2014-09-27 16:52:32
  我喜欢前面那首,抑郁深沉。我很喜欢。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回复3 楼        文友:岁月寒        2014-09-29 12:58:21
  谢谢朋友于此驻足,也向你问好。
4 楼        文友:施云南        2014-09-27 16:56:32
  让我想起一个词,“暗夜葵花”。葵花向往太阳,但是暗夜中的葵花,太阳在何方;即使是在暗夜,葵花也在寻找着太阳的方向。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明明是同样的答案,但是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想法。光明和黑暗是兄弟,生存几十年,死亡一瞬间,谁长谁短?遗憾的是,无论生存还是死亡,都不是永恒,永恒是什么,活在死亡之后,死在出生之前,这就是永恒。
我无所凭依,只有文字,是战斗的武器。
5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4-09-29 08:45:11
  分析透彻,鞭辟入里,值得欣赏,学习。
   文中有一些错别字或者语法错误,已改动。望作者下次注意。
   感谢支持酒家,祝福快乐。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回复5 楼        文友:岁月寒        2014-09-29 12:57:50
  谢谢故事中人社长的鼓励与提点,会继续努力。向你问好。祝秋安。
6 楼        文友:杨钟雄        2014-09-29 16:23:54
  恩,错别字跟语法方面,我也有责任,当时顾着排版却疏忽了这个。
   故事费心了。江山的自动排版不管用了,晕死。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