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新文学】蛐蛐王别传(散文)

精品 【新文学】蛐蛐王别传(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34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0发表时间:2014-09-26 13:21:35
摘要:只因“蛐蛐王”还健在,故将真名隐去。


   一来二去,他的年岁确实已不小了,但他的婚姻大事还是八字没见一撇。对此,他的老父母没少跟他闹,连乡党们都没少费心,而他始终都凉凉的、稳坐钓鱼台。这可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了!以至大家渐渐怀疑他身体上是不是有毛病?否则事情也不能是这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关他那个“狼”外号的故事解密以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某年某月一个漆黑的夜晚,二奶奶因闹肚子半夜里去上茅厕,正解手时却觉到有什么响动,抬头一看吓了她老人家一大跳,好玄没掉到茅坑里!原来,循那声响看去,只见一个黑影一晃便跃上了后墙的墙头,她原以为是个狼,可又一想有狼的年代距现在已很久远了,不能呀!在她惊惧未定之时,又见那黑影腾空一跃,便轻轻落到了隔壁那家的院内。紧接着便听那家的后门先吱扭叫了一声,又咣当响了一声,之后便无声无息了。
   二奶奶分明看见从墙头跳下来的不是狼,是个人!而那高大的身躯、矫捷的手脚似乎很面熟,但一时两时又对不上是谁。但有一点,肯定不是贼。因为乡村里家家户户都很留神自家的门户,不大可能给贼人有机可乘。除非……?
   二奶奶说过,她虽岁数大了些,但耳不聋、眼不瞎,特别是心里更是清白着呢!眼前发生的这看似有些蹊跷的事,惊魂初定的她老人家,瞬间便悟出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象“狼”一样神出鬼没的身影很熟悉,但又会是谁呢?
   直到有一天,她的本门侄子“蛐蛐王”与她面对面说话时,她猛然觉得那个“狼”就是他!随口问道:“那天半夜跳墙进她家的真是你?”此话一问出,但见“蛐蛐王”的脸更红了、红得发紫。然后见他向四下一看,就近二奶奶耳边压低声音求道:“二婶、好二婶!你若真的疼你侄儿,求你老人家千万不敢声张!你侄儿先给你磕头了!”说着便要跪下,二奶奶伸手拉起了他,连说:“好!好!”
   这些经过都是二奶奶好久、好久以后悄悄说出来的。那时候他与那个女人的事情也早已大白于天下了。但二奶奶对天赌誓,此前她绝对给他俩严守了秘密。
   也是的,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或许,也是他二人行事不周走漏了风声?或许他俩日久天长有些怠惰被人瞧出了端倪?或许是被另一个隔壁的人也撞上了?
   只是这“狼”的外号却是从这时传起的。
   再说与他相好的那个女人,那女人的确是一表人才,人也俏、手也巧、心也灵,四乡八邻还的确找不出几个能赛过她的女子。可她的那个丈夫却实在上不了台面。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何以娶了这么出色的女子为妻?只因为当年他家是地主、光景不错,而那女子家里却很穷。当时的她还是个小姑娘,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她那父母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如何能经得住早已精心策划过的媒妁,那天花地坠般的巧言诱惑?人家有备而来,再以财货壮威,如何不能满载而归呢?从而也就把这个小姑娘载回到了家里,这个小姑娘也就成了人家的小媳妇了。
   这是一门天差地别的婚姻。那男人不但丑陋,而且窝囊!有些人丑,人家却丑得有特色,而他的丑却丑得实在平庸,平庸得甚至会让人过目即忘。他,五短身材,斜肩驼背,口齿痴呐,其神不聚,其貌不扬。活脱脱一个“三寸丁,榆树皮” 的行囊!其实丑就丑点、没啥本事也不打紧,最夸张的是这个男人还比人家女人大出了近二十岁!二十岁,那是另一代人呢!这年龄的差异,对于人世间许多杰出的男人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只是现实中的这个男人却是杰出男人的极端反面!据说当初定亲时都是雇别人替代的!但娶进了门就是人家的媳妇了,人家家大势大,任女子再不满、再闹也翻不了天了,反正生米已被做成熟饭、姑娘已被变成女人了。
   有关身世、婚姻之事,其实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旧社会的。
   解放后,虽那女人的确也曾提出过离婚的事,但在各方面劝说下,特别是又有了这丑男人的骨血,她流了半天泪,最后还是心一软,唉了一声。从此,就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虽没离婚,大家从此却知道了这个女人能干、善良,然而性格却很烈。
   往后,这家人的生活还算安静,虽时不时也吵嘴、打架,但都是关起门的事。当然了,吃亏的自然是那个小老头。大家也明白,虽小老头个子还及上老婆耳根子,但终归还是男人,之所以让老婆占了上风,个中缘由只能是他让着的。因为他也许一直有配不上、对不起老婆的心理阴影,故而也就下不去手打人家了。
   至于“蛐蛐王”与那个女人什么时间好上的,大家谁也说不清。原先只是对“蛐蛐王”的当婚不婚搞不懂,也对他的对别的女人的心不在焉有所怀疑,自从这个“狼”的故事大白于天下之后,这一切的疑惑便都拨云见天、迎刃而解了。
   一切的一切,原来如此!
   “蛐蛐王”的眼角老是有些红,也是因为“原来如此”。时常要披星戴月、挟雨伴露,审时度势、绞尽脑汁,这都很费精神的,如何能不把眼熬红?据说,擅长夜里出来活动的狼,那眼也是红的。
  
   【“联合国”】
   自从他与那个有夫之妇相好的事大白于世之后,他们的故事成了热点,被传得纷纷扬扬,决不亚于任何新闻和热点,无论国际的、还是用內的。但不久也就平静下来。大凡热点也都是暂时的,只要放到岁月的冷风中轻轻那么一吹,原先的那点热度就会很快被吹散,一切就又都会恢复到平常的状态。
   他俩书写的这组花边新闻,在被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了一段时间后,那味儿也就渐渐由浓而淡,直到都觉得有些少言没醋的,从此也就不再成为热点了。往后,虽也偶尔提及,但调笑之后大家更多的却是感叹:那女人嫁那个小老头,还真是一枝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这“蛐蛐王” 与那女人放到一块儿,别说,还真有些夫妻相。说不定这些都是前世已修好了的缘分呢!
   他们二人虽般配、也有情,但到底还是婚外情,是不合法的,事实上也是见不得阳光的。见不得阳光的情事,即使再合情、再合理,也只能是半夜里来、黎明时走。虽也行了夫妻之实,但却难得夫妻之名。没有光明正大的名份,就只能偷偷摸摸了。虽也有鱼水之欢,但却时时有担惊受怕的苦恼,被人误认为 “狼”,有被驱打、消灭的危险,还不得不狼狈地弄了一身的露水。他们在一起是否真的如鱼得水?不得而知。
   大家只是风闻,他俩在一起绝非三两天前开始的事,也绝非三两天后就能结束的事。两人用情之真、用情之专绝非寻常花边情事所能比,虽这故事有些古怪稀奇,但确实很浪漫、很经典,或许还有点可以传世的意味。
   他们真的是一见钟情?说不清楚,“蛐蛐王” 一直没结过婚却是事实。据说曾有人给他介绍过一个姑娘,那姑娘的条件也不错,当时他在父母的干预下也有些动心了。有意思的是他却鬼使神差地去征求自己那个情人的意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自他那次从那女人那儿讨回了一脸的爪痕以后,就再也不提结婚的事了。
   往后的日子里一切都归于平静,他似乎也习惯和喜欢了这种带着露水的生活,好像还要一心一意地扮演好这个合情但不合法的“第三者” 角色,很真心、也很耐心、还很投入。
   对于这第三者插足的事,那个小老头难道不闻不问?当然不是。一开始时,那个小老头自然是被蒙在鼓里的。但纸里包不住火,后来这小老头还是知道了,但知道归知道,事情却无法挽回、他也无力挽回。这小老头也打了、也闹了、也拼命地努力了,但那女人的一颗心却永远挽不回来了!痛定思痛,痛后思定。他也知道正是因为自己的丑陋、平庸,以及老迈和无能,年轻的老婆才要跟别人好。他有心拼个鱼死网破,却又自量实力相差悬殊。再看看几个无辜的孩子,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最后,只好把流到嘴里的泪水往肚中一咽,无助且无奈地长叹了一声:唉!
   有时,小老头也想到了那女人以往的好处来了。那女人嫁了他,的确有些委屈!当年那女人虽也提出过要解除这种旧社会造就的这不平等婚姻,只是因为当时有孕在身,思谋再三,终于还是留了下来。这么着,他这个家也总算没有散伙。这女人也真的不寻常,不但人样儿出类拔萃,而且屋里屋外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有了她,也才有了这一大家子往后相对温暖和幸福的生活。那女人跟自己虽无多少热情和言语,但在生活上还能知冷知热,他还是几个孩子的爹。说实话,这么多年若没有她的能干与泼辣,在这个村子里大概没几个人肯拿正眼看自己的。罢了!自己荒废了人家一生的幸福,到头来不但给不了人家什么,还得让人家挑着本该是当男人的该挑的担子。让人家得到一点一个女人该有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算是对人家的补偿吧。如今的自己真的没有脸、也没有能力再限制人家了。话也说回来,这女人除了生活上这点细节之外,其余样样都好,心肠也还不坏,的确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只要有她在,我们爷儿几个的这个家也就还在!
   这一大段虽是內心活动,而实际上却是那小老头私下里向关系相近的人倾诉的,据他声言这是心里话。
   事已至此,怎么办呢?眼不见心不烦!这小老头就向队里主动请缨到马厩上工去了。由于饲养员的工作是必须住在马厩的,因此也就相当于主动给那女人放出了较大的空间和自由。
   以色列人曾与阿拉伯人以土地换和平,这小老头却是以牺牲自己本来就不值钱的荣誉和闲置的时空,换取了自己家庭的平稳和生活的温暖。至于闲话,那又算得了什么?再有味的闲话说上三遍也就都寡淡如水了。若是闲话说的过多了,别的人也会嫌太无聊的。
   就这样,一晃又是好些年过去了。
   这和平的日子虽不错,但世事的发展却并不想让这种平衡维持下去,打破生活的这种平衡也往往不是无是生非,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有一天,那女人突然病倒了,据说当时病得很急、也很重,剧烈的时候竟然痛苦得满地打滚、呼爹喊娘。那小老头就在身边,然而却不知如何是好。小老头嘴里连连打着咳声,急得满头大汗,却只会满院子转圈圈。最后还是他的那个二儿子机灵,赶紧去叫“蛐蛐王”。“蛐蛐王”当时正下到机井里修理水泵,一听这事三步并作两步攀出井外,脸上还挂着油污、光着膀子,疯了一般地向村里奔去……
   也多亏他把她送医及时,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那女人在城里的大医院住了四十多天,这四十多天里都是他日夜在病床前侍候着他。那小老头也到医院去了一回,一句囫囵话也没说出来,但掉了几滴泪。随后默默放下了捧着的吃食,低着头走出了病房。
   因为这场灾病的发生,原有的生活平衡被彻底打破,“蛐蛐王”与那个女人的私情终于明朗化了。虽说这突发事件的发展一开始有些难堪,但那层窗户纸被彻底捅破以后,就再也不难堪了,似乎反倒让他们卸下了压抑了他们彼此多年的心理包袱,彻底放松了。
   此后,他们之间的来往也索性由地下发展到地上,俨然一家人一般。只是这事实上的一家人却有两个户口本、两家院子。有三个家长,却是两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因此,这个家庭也就有了一个“联合国”的称号。
   这家庭是有点稀奇,可这家庭里的成员却并不以为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吃什么还吃什么,似乎还很温暖、很幸福。
   两家合一家,一开始大家还津津乐道,日子一久便见怪不怪了,大家也渐渐把他们看成一家人了。
   有得必有失,“蛐蛐王”收获了女人、收获了“联合国”般的一个家,自然也应该有担当,还得失去以往的一些悠闲和自由。他得负起“联合国”的责任、挑起“联合国”这副担子!“蛐蛐王”也真不含糊、是条汉子,义无反顾地担当了起来了!
   在他的辛勤工作和精心主持下,这个虽合情合理但却并不合法的“联合国” 的日子却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进而还有滋有味了!
  
   【包子惹的祸】
   一晃,又是好些的日子过去了。这如刀的岁月这次居然也无情地把“蛐蛐王” 头上那标志性的黑发剃去了不少,有了白发的“老小伙子” 虽还是那么乐观、那么风趣、那么生气勃勃,但到底还是显现出不再年轻的痕迹。看来,这大自然的规律是根本无法抗拒的,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怎样努力。
   生产队散伙了,土地也散到了各家,但他的那个“联合国”没有散伙,依然按部就班地运转着。这个社会的变迁对他毫无影响?当然不是,影响肯定是有的。首先,他在生产队存在时的那些特权也跟生产队一样成了历史,他好多年不用下田的悠闲再也没有了,一下子没有那么多农机具让他修理了,他头上“十二能 ”的光环此后也一下子暗淡了不少。他也得下田干活了,而且还得干两家的农活。好在他这人身强力壮,好象也并不惧怕这艰苦的体力劳动。虽说他的优势并不在田地里,但凭着他的机敏与勤劳,田里的庄稼也不输于旁人。其次,分田到户以后,有了更多的空闲,他正好可用自己的一身手艺再去开劈第二战场、发展和推动他的那个“联合国”的经济了。
   没被这个高速发展着的社会淘汰的他,似乎对生活、对前途还更有信心了!几个回合打拼下来,便初见成效。那个大家庭的日子蒸蒸日上,很快便跃上了“发达国家 ”的层级。这日子也让许多人眼里发热,甚至眼里发红了。反观他,他那狼一样的红眼却不再那么红了,那双有些外凸的眼睛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已变得温和清澈起来。也许是由于有了稳定的感情生活、有了这个家,让他的一颗心有了归属,也有了责任感、有了奔头的原因。

共 1715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个"蛐蛐王“写就了一段人生,有苦也有乐,有对,也有错。作者洋洋洒洒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故事,从主人公外貌到性格,再到他的外号,以及他生活细节上的一些介绍,最后深入主题,逐个儿为我们具体解读了这个人,一切水到渠成,自然合理,环环紧扣,而且细节上的描写相当到位,仿佛主人公就在我们的面前,他的形态,动作,表情都那么清晰明朗起来。从具体解读主人公是如何喜欢蛐蛐再到后来与他喜欢的一个女人之间的纠纠葛葛,这其中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太多的人生滋味,有那种不顾一切地奔赴,有一种执守,有一种坚持,还有无奈,更有矛盾。有夫妻间的,爱人间的,还有父母与孩子间的,这真真是一部生活大戏的浓缩。主人公的刻画相当成功,他不是一味的正面形象,给我们的感觉这才是实实在在真真实实的人,有对,有错,正如生活一样,有正能量,也有负面因素,而正是这一切的组合,才叫日子,才是人生。当然,作者的主题思想并非仅仅是为我们构造一副生活大图,而是让我们读出了一种感思:人,总是有追求的,为了他的追求,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也无悔。这是作者结尾处点到的,他引用了主人公的一句话:你说,那蛐蛐的世界是不是也跟人世间一样?形形色色、争争斗斗,都是为了一张嘴,也都是为了她?原来,如此,一语道破天机。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既点明了中心,又明暗结合,所谓用蛐蛐喻人,紧扣主题。很佩服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这么一大篇,这么多情节,却处理得紧锣密鼓,半点无散之感,可谓是相当成功的一篇散文了。欣赏,倾情推荐。——编缉:指间年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7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9-26 13:22:57
  问好龙哥,又一次欣赏了你的精彩!
指间年华
回复1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6 13:56:42
  问好年华,慰劳辛苦。祝天天快乐!
2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9-26 13:24:02
  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篇大散文,虽然看了很久,又生怕错漏了哪些地方,但感觉上是很享受的,这篇文章我感觉读来很怡人。
指间年华
回复2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6 13:58:49
  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子心同我心!
3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4-09-26 13:24:54
  期待龙哥精彩继续……
指间年华
回复3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6 14:05:02
  江南一游,见你一路光彩照人,甚慰、甚喜!祝贺!
4 楼        文友:宿昔难梳        2014-09-26 16:11:05
  来给飘飘大哥增加点人气
回复4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6 19:30:23
  热烈欢迎老弟来访,遥可安好,特祝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6 19:33:49
  再问安好,祝一路顺利,万事吉祥!
5 楼        文友:杨柳依        2014-09-27 23:11:12
  这散文志之有物,耐读。
热爱文学和音乐
回复5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8 10:10:37
  谢柳依赏阅、批评,遥问安好,祝快乐!
6 楼        文友:彭城南方雪        2014-09-28 17:06:58
  问好,祝创作愉快!
且行且写,写多了,就会有收获。
回复6 楼        文友:龙飘飘        2014-09-29 22:36:30
  同好!祝文字间快乐!再问安好!
7 楼        文友:江南编辑部        2014-09-29 20:07:35
  【江南约稿】同期同题征文第六期《等》,欢迎您的参与
   链接地址:http://www.vsread.com/bbs/topic-56-518426.html
江南烟雨社团欢迎您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