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木马】世界文协吉春文学院一周年座谈会详述

编辑推荐 【木马】世界文协吉春文学院一周年座谈会详述


作者:樊文仙 布衣,18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57发表时间:2014-10-07 06:15:07


   在1997年11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吉春65万字《续史记》时,初审书稿人提出两个所谓问题:一是“中华民国1949年后不能纪录,理由是国民党蒋介石被打败了!”吉春回答:“国民党蒋介石被打败了,但蒋介石去了中国台湾,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仍然沿续存在,不算流亡政府。”二是在“共和国本纪怎么列华国锋、邓小平为领导人?”吉春回答:“毛泽东主席文革夺回权力后,晚年选择华国锋为接班人;在胡耀邦、赵紫阳当总书记期间,实际是邓小平掌权!所以标了邓小平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这就是“实录”的历史!
   吉春1992年8月赴内蒙参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内蒙古“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司马迁的蒙古民族观》,就体现了“实录”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观。他在大会上讲:“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过一篇《匈奴列传》。在当时西汉武帝时期征伐匈奴的大气候下,司马迁敢于直书匈奴与汉同祖,记为兄弟民族,是难能可贵的。今天读起来,仍然亲切如故。司马迁是怎样记述的呢?今天,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会场,给大家念一段《史记?匈奴列传》,请听:‘匈奴的始祖是夏后氏的后代,叫做淳维。在唐、虞二代以前,有山戎、猃狁、荤粥等住在北蛮,随着牧畜的活动在迁徒。(见《白话史记》951页)’《史记》原文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又如吉春1987年11月赴云南参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八届昆明年会暨郑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上发言“郑和究竟到过多少个西洋国家?”也是用“实录”的史料数据得出郑和下西洋曾到过51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12月9日的《光明日报》以《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在昆明举行》为题记述说:“有的同志(吉春)经过多种史料的对比研究,考证出郑和下西洋曾到过51个国家和地区,修正了传统的郑和下西洋到过37个国家的说法。”
   其次,评介“吉春公有公平观”。这也是社会的重要观点。
   马克思著《资本论》,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私企生产、商品流通、剩余价值;而吉春1976年3月编著《公社论》,用15章系统论述人民公社各个细胞,总结并提出“在公有制条件下的主要矛盾为无权的劳动阶级同特权的剥削阶级之间的对抗”!这是分析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代理人民掌权者的行为而作出的正确结论。马克思、列宁曾指出“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毛泽东晚年看到“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变成吸工人阶级的贵族”!苏联一夜之间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出现那么多巨贪官员!
   吉春1977年3月编著《公平论》,总结并提出“第一编经济方面的资料公平、劳动公平、分配公平、交换公平;第二编政治方面的权利公平、干群公平、男女公平;第三编国际方面的民族公平、条约公平、外交公平。计10大公平”。这比后来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公平”要早30余年!
   第三,评介“司马迁生年55岁观”“司马迁19岁前是在夏阳龙门故乡耕读观”。
   日本特别研究员池田英雄著《史记学50年》(日本明德出版社平成7年5月20日初版)一书中第100页有:“⑴王国维的“景帝中元5年(前145-前86),60岁”说(《太史公行年考》1923年刊);⑵张惟骧的“武帝元光6年(前129-前88),42岁”说(《太史公疑年考》1928年刊);⑶张鹏一的“景帝中元5年(前145-前74),72岁”说(《太史公年谱》1933年刊);⑷郭沫若的“武帝建元6年(前135-前84),52岁”说(《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论文见《历史研究》揭载,1955年刊);⑸吉春的“汉景帝中元5年(前145-前91),55岁”说(《司马迁年谱新编》1989年刊)。”从世界司马迁研究专家池田英雄列举的这五种学说中,吉春占了一种学说,而且是比较新、比较准确的观点。
   《司马迁十九岁前在家乡耕读浅探》刊登在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上。要点有:其一,根据“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和“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两句话判断的;其二,根据司马迁见游侠郭解的时间和地点而定的;其三,根据司马迁问故孔安国的时间分析的;其四,根据司马迁故乡当时的育才能力而推测的。
   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韩兆琦(世界著名史记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的大学用书《史记博议》中说:“㈢司马迁的生平关于司马迁的耕读年代地点,学术界的意见不尽一致。最近吉春先生经过分析考证,认为‘司马迁19岁前是在夏阳龙门故乡耕读的’。我们基本同意他的观点。”这就表明,绝大多数史学家已经肯定了吉春的这一说法。
   第四,评介“续字号填补空白观”。
   这个观点,要分三部书来看。首先,吉春先生编著的65万字《续史记》,1997年1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与司马迁的《史记》一模一样,也是130卷,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记载了从汉武帝至共和国香港回归,填补了《续史记》后2100多年中华历史“纪传体”空白。2012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吉春主编的300万字《史记续史记合注本》,其中将《续史记》增加到100万字,记载延长至胡锦涛向习近平交班。《续史记》书中人物上万,描写生动,呼之欲出。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好评!
   赵吉惠(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陕西师大教授)1998年2月12日来信:“祝贺您完成大作《续史记》一部,这是一项大工程,非一般人所能为也!”徐兴海(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98年2月14日来信:“12月去北京,已见到《韩非子》大作,十分称羡。今闻65万言大作问世,十分惊叹,竟有如此旺盛的创作热情与干劲与魄力,《续史记》是多少人几千年来想干而不敢干的事啊!”刘宏伟(《韩电报》副主编、大唐韩二电高级政工师、陕西吉春作品研究室副主任)1998年7月专门为《续史记》写了两万余字的书评,题目为《他干出了别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目录为:一、引子;二、《续史记》作者介绍;三、《续史记》的写作动机及写作过程;四、《续史记》内容详述;五、《续史记》特色说;六、《续史记》与《史记》之比较;七、《续史记》写作手法初探;八、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九、《续史记》的史学价值;十、《续史记》的文学价值。内容略。1999年6月10日给吉春写信:“您给张连举老师新作写的序的确是“文采风流”,让人读后感到是那么舒服,真乃高手之作,大手笔也。5月22日司马迁学会十四届年会开过,大会总结中多次提及您的学识及贡献,还有《续史记》。”韩兆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史记研讨会名誉会长,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吉春作品研究室顾问)1998年7月22日来信:“佩服你的勇气和毅力。你这些年的成果是非常难得的。这本书(指《续史记》)的格局是你的一种独创。”张大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在1998年8月20日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渭南分会成立大会上说:“吉春的《续史记》问世了,就成为当代的太史公!”白云峰(渭南地委副书记)在1998年8月20日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渭南分会成立大会上说:“吉春是小司马迁,因为著了《续史记》!”曹尚斌(台湾空中大学教授)在1998年9月太原三晋历史文化会上说:“吉春先生编著了《续史记》,很好,我要永世保存这部巨著。”周国林(华中师大博导、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吉春作品研究室顾问)在1998年9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上说:“吉春著述甚丰,《续史记》气势宏大!”邓瑞(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研修部教授、史学家邓之诚儿子)在三晋历史文化研讨会上说:“《续史记》资料性很强,有收藏价值!”崔凡芝(山西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在三晋历史文化研讨会上说:“《续史记》从体例上把《史记》全面继承下来了。”并嘱咐她的研究生王志刚、廉敏两次采访吉春。宋建昃(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所研究员)刘蔷(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在太原会上说:“《续史记》打破了断代史的局面,成为《史记》后的又一部纪传体中华通史,我们回京后向清华大学领导推荐这部巨著。”刘曼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太原会上说:“《续史记》与《史记》一模一样,司马迁与吉春都是韩城同乡人,巧极了!”王志伟(渭南市委书记)1998年10月24日说:“不简单,写65万字《续史记》,不容易,写得好,续了2000年!”陈见微(吉林师院古籍所教授)1999年1月17日写信给吉春:“太原之会,得识于您真是三生有幸,您的学识、魄力、工作精神,令人羡慕。您的巨作《续史记》,我已拜读,别的先且不谈,仅此一‘续’,也是以不朽于世了。”汪受宽(史学家、兰州大学历史系主任)1999年8月2日写信给吉春:《续史记》“大作前已敬奉,且焚香净手拜读,颇为兄之魄力、毅力和学识所钦服,2100年历史,兄以65万言统之,可谓前无古人!”党丕经(民进韩城市主委)2000年2月2日说:“韩城只有吉春跳上龙门,成龙了,因为著成了《续史记》等书。”张天恩(韩城市司马迁学会顾问,民盟韩城市副主委)评论:吉春先生在史记学与文学两个领域均有建树,著作甚丰,其《续史记》填补了史学领域的一个空白,堪称煌煌巨著。《续史记》是奠基之作,传世之作。邓瑞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史记研究会副秘书长、北师大古籍所教授)2001年7月20日致信吉春:“大作《续史记》,承蒙惠赠一部,前年粗略翻阅一过,印象深刻,内容之丰富,体例之新颖,设想之大胆等姑且不论,单就创作精神和不甘平庸的意志,就不愧吉司马之称誉!您身上有司马迁的精神。”池田英雄(日本特别研究员、史记研究专家,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吉春作品研究室顾问)2000年10月2日致信吉春:“这次通过小泽贤二委托,把新著作三册赠送给我,非常感谢!其中这回收到的《续史记》,全书65万字,629页,是大著作,出现在世上,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名师获得称赞,吉春先生发挥了真髓作用,很敬佩。我拜读《续史记?吉春自序第七十》中,吉春先生在中学时代心中埋藏着秘密,将来想成大器的决心。王之涣的五绝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尔后数十年,现在中学时代的抱负终于达成,同时开花啦。”小泽贤二(日本群马县图书馆总干事)在贺卡上评论说:“《续史记》是伟业也,如小司马补史。”倪豪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汉学家)2002年9月25日在咸阳“司马迁与班固比较国际会议”上讲:翻译《史记》、《续史记》。克林顿(美国前总统,世界中文作家协会、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吉春作品研究室顾问)传说访问法国时参观巴黎图书馆,欣赏吉春多种著作,包括《续史记》、《黄楼梦》。王理振(韩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已出版《冷暖小人物》等6部著作)吉春先生的最重量级的作品是《续史记》,核心在一个“续”字上,《续史记》是在续什么?韩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世界级的《史记》,吉春先生就是要把这一人脉、文脉薪火相传,传承下去,使韩城这块灵秀之地,再出世界级的名人,世界水平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讲,吉春先生续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续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续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脉,续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人脉,续的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前程!
   再看,著名史学家吉春先生花费六七年心血编著的100万字《世界史记》,2004年3月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巨制,是继《续史记》之后,又一部仿司马迁《史记》五体的巨著,填补了世界五千年纪传体通史的空白。全书共130卷,包括12本纪(伊甸园、金字塔、大河流域、罗马城、兵马俑、俄罗斯、新大陆、明治维新、日不落、拿破仑、两次大战、联合国、俄国、美国)、10表(上古年表、中古年表、近代年表、现代年表、当代年表、新纪元月表、两大战月表、联合国月表、俄国年表、美国年表)、8书(天地、礼乐、科学、医学、经济、文史、军事、法律)、30世家(亚洲国、欧洲国、非洲国、大洋洲国、北美洲国、南美洲国、南极洲国、四大洋、奥运、不结盟、发展国、印支、东南亚、亚太亚行、中条石油、阿拉伯、非统、东西中非、北约、华约、西欧、经互、欧盟、美组、中美洲、安经斯、拉保、美澳新、月球、火星)、70列传(世界医学、建筑、数学、天文、化学、物理、生物、电学、蒸气、电报电话、植物、博物、发明、动力、农学、地理、地质、气像、航海、哲学、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经济、水利、人口、思想政治、铁路、军火、石油、教育、法学、军事、文字、造纸、作家、诗歌、童话、小说、剧作、雕塑、音乐、影星、书画、新闻、圣女、贪官、毒枭、赌场、恐怖组织、体育、播音、邮票、电商、地产、股票、时装、旅馆、尿布、运动鞋、影视、金融、文商、游乐、沙发、钢铁、汽车、野心、起义、史学、文史等家。

共 1754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樊文仙是一位才貌双全并且有高度事业心的女士!她整理的1万7千言的《世界文协吉春文学院一周年座谈会详述》可见一斑!文中详述“会议按16个议程进行,副院长薛引生介绍参会人员;世界文协荣誉主席吉春宣读张春发主席兼院长《书面讲话》;副院长陈雅文宣读夏红雪副主席兼副院长《写给吉春文学院成立之日》(诗歌),副院长薛文惠宣读副院长王若林《贺诗》、董红梅部长宣读章帆《贺诗》;副院长张亚勋做工作报告;副院长吉文仙介绍“中华民族复兴博览馆”筹备简况;副院长陈雅文宣读“吉春文学院致韩城市景区管委会函”;副院长冯骁介绍吉春文学院网站、《吉苑》报登稿摘要;王月琴部长宣读副院长李义平《吉春史学观评介》;副秘书长孙新征介绍“吉春研究碑林”现状;吉少茹部长报告“吉春文学院财务支出”;常务理事韩文君赋诗,花仙子赠画,常务理事吉智才对联,副院长兼后勤部长吉中杰讲话,副院长薛引生总结;张红梅女士专门录像,吉文仙女士照相。最后还要合影。午餐时龚成君、陈雅文、王月琴唱歌。”还特别增添了“世界文协副主席兼吉春文学院副院长夏红雪给吉春文学院会议的讲话稿”!可谓心细矣!此文可存入文学院历史档案。赞美!【编辑:吉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