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第四座石碑

精品 第四座石碑


作者:古渡 进士,7278.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63发表时间:2008-10-21 14:41:15


   他找出那把跟了自已几十年的大砍刀,踏着码头上的一块大青石,单臂操刀霍霍地磨,钢刀碰青石,火星子哧溜哧溜乱溅。谁都知道,他心里时刻准备着哩,谁敢动这石碑一根汗毛,就得先朝这口刀说话。小城人哪个不知那口刀的厉害,嗜血成性,杀敌无数,多少日本小鬼子的冤魂夜夜趴在那刀刃上呜咽哭泣哩。他在茶馆里当着那么多人不止一次地说过:“谁敢砸这碑谁就是小鬼子日的,就是替日本人办事,就是汉奸,中国人杀汉奸就像人杀狗一样是没罪的!”这实际上就是对妄议石碑者的公然宣战。谁不知道这“病虎”的脾气,真动了杀性,谁脖子上还贴了封皮?落到地上一样是西瓜满地滚。这家伙亲手像宰猪似的宰过六、七十个鬼子汉奸,再多宰你一个两个的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这样又风平浪静过了几年,可忽然一夜间全国上上下下皆似着魔一般,偌大的中国几乎成了疯人院,处处红旗飘飘,锣鼓喧天,喊声动地,人人都像吃了满嘴辣椒的毛猴子,亢奋的满脸通红,粗脖子涨脸地又跳又喊,一时间乌云遮日群魔反天……
   文化大革命的洪水气势汹汹冲过来了,孙胡子和他的墓碑再也不是世外桃园。那天一大早,一片红旗招展之下黑压压红乎乎涌上来一大群带红袖章的青年和故做成熟的孩子们,一个个手握小红书装狼做虎的把小眼睛努力瞪大,见那石碑和孙胡子像见了杀父仇敌,乱哄哄的挥拳头呼口号。少不更事的我也被那汹涌大潮挟裹而去,因为人说那里埋的是国民党的兵,国民党是坏蛋,那这墓中之人还能是好人?老师说抗战八年,国民党躲藏在峨眉山,根本就不打日本,打日本的只有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孙胡子这老丫挺的也真会糊弄我们革命接班人,一种上当受骗所激起的愤懑令我们小嘴张的比谁都大,口号喊的比谁都响。
   几个领头的首当其冲围定孙胡子,他只看到眼前小红书乱乱的晃来晃去,几张大嘴冲他乱叫。听不清嚷嚷什么,只感到那吐沫星子像喷壶喷水一样射在他脸上。
   一个年近三十的教工是我们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朝我们双手下按,大家立时就安静了许多。他义正词严地正告孙胡子他们是来砸石碑的,因为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石碑,在一片红彤彤的中国大地上是不准有国民党的墓碑存在的。
   孙胡子就问他是不是日本人派来的?总指挥莫明其妙地摇摇头,扭过身子让孙胡子看袖标。孙胡子瞥了一眼,说:“俺不认字!”总指挥大声说:“我们是红卫兵!”“归日本人指挥?”“不是。”“那为啥要砸这石碑?你们知道这下面埋的是些啥人吗?”孙胡子问。“是国民党军队的忠实走狗!”总指挥斩钉截铁的回答,“而且其中有的人还是在战场上怕当俘虏而自杀的。自杀就是可耻的叛徒!”
   孙胡子一听这侮蔑之言,就血冲天门,他突然抡圆了右臂,骂一句:“放你娘的狗臭屁!”那蒲扇似的巴掌就狠狠地抽在我们敬爱的总指挥枣核似的小脸上。身材似只蚂蚱的总指挥先是像个陀螺就地转了几圈,又扑通倒下就地滚了几滚,之后便四肢朝天的躺在地上,鼻子和嘴怪怪地扭曲的远远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而且汩汩流血。小红书却依然紧握手中。
   “孙胡子打死总指挥啦!”“反动派要杀人啦!”大家一时魂飞魄散,声嘶力竭地乱喊乱叫,声音凄惨而恐怖。那些人有几个没听过孙胡子的故事?又有几人没见他耍过大刀?就吓傻了眼,哭爹叫娘地如鸟兽散,满坡满堤都是四处逃命的革命小将。
   回头望望,孙胡子并没举刀追来,只是立于原地哈哈哈仰天大笑。
   孙胡子因胆敢殴打至残红卫兵而被已为红卫兵控制的公安机关关进了监狱。
   愤怒的革命小将推倒了石碑,并将其砸为两截,亭子也被拆掉,拆下的木料砖瓦不知进了谁家去建设新世界了。松树砍尽,坟头夷平,一切可能引起人们回忆的痕迹皆荡然无存。连那几间茶馆也被铲平掀翻,女人被扫地出门,分派到码头上打扫卫生,接受革命群众的监督改造。
   不知道那年月所有材料罪证是如何搜集的,孙胡子成了国民党潜伏特务、现行反革命,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病虎”真正成了病虎,他挂念河堤上的墓地,惦念家中的妻子,心整日乱乱的,饭也吃不下。直到女人来探监,当听说那他不敢想像的一切时,他哭了。他突然感到万念俱焚,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连弟兄们的墓地都看护不好,一朝魂归阴曹,有何颜面去见那些先自己而去的兄弟?他接连几天不吃不睡,他想,使劲想,照死里想,可总也想不明白,当年打日本人打出罪了?为什么为救中华民族出危难而血染黄沙的弟兄们本是民族的英雄而今却落的死无葬身之地?为什么连立块石碑得点后人的祭祀这普通人皆可享用权力都不能给?为什么自已提着脑袋出生入死浴血疆场杀敌无数今天却落得身陷囹圄?为什么因不愿做亡国奴而挺身抗敌刚刚做了国家主人却又成了连亡国奴都不如的阶下之囚?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人总和自已人过不去一天到晚要起内讧?难道中国人真得是一群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窝里横?一代代当权者是否都是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却个个是修理治下小民的圣手?他不明白,也想不明白,可有一点他是明白了,那就是一定要活着出去,只要一口气在,就要重修那墓碑,让后人记住那些好弟兄,记着年年清明给他们送些烟酒吃食和零用钱,让他们在阴曹地府活的有尊严有面子,不能成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
  
   孙胡子走出监狱大门时已是八十年代初,身体依然壮健,昂首挺胸高视阔步,保持着一个训练有素的老军人所应有的姿态。只是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更像一头威猛的雄狮。妻和几个当年码头上的装卸工来接他,那些人如今也都是望五之人了,身板不错,却都有点驼背,那是过去上下船扛卸重货留下的后遗症。几十年混迹码头加之文革期间不断的政治学习以及身为先进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要讲话要辩论天天大耍嘴皮子,这些人都练就了一套上好的嘴上功夫,插科打诨地纷纷给孙胡子介绍如今的新闻趣事。
   他们在运动中曾红极一时,几辈子没有过的荣耀都在那几年中享用了,成了领导一切的人。其实这些人是看惯潮起潮落的,不少人也就是随波逐流以玩笑的心态来游戏运动。他们没忘记自已是干嘛吃的,知道自已能吃几碗干饭。他们并没被政治的大潮冲得晕头转向,没有泯灭心底的那份纯朴,十余年来皆在尽已所能照顾着胡子的女人。他们念着胡子和女人的好。过去没人拿咱当人之时胡子大哥和嫂子能视咱如家人,单讲此点这份情意就重如泰山。他们和女人搬着指头算计胡子出狱的日子,今天都是特意请假前来的。他们想念胡子,怀念码头上的那个小小茶馆和弥漫其间的淡淡茶香脉脉温情,更佩服胡子的英雄、豪爽和为人。人家当年也是了不起的英雄,身后跟着马弁的大军官呀。看前些年来码头“支左”的王排长,芥菜籽儿丁点的官那傲的,看人都用鼻子眼儿。动辄就抬出毛主席他老人家压人,好像那是他家老子,他本人就是码头上的毛主席。
   孙胡子出狱第一件事是先去墓地,女人和那几个老伙计陪着他。
   正是初秋时节,天依然炎热。河里秋汛正猛,浑浑的洪水浩浩荡荡涌过宽阔的河床往北直泻。沿堤的垂柳倒很繁茂,条条柳枝似丝绦垂地,又像是被滚滚北去的激流所感召,悠悠然向北飘摇。
   没了,一切都没了,那片墨绿森森的松林没了,那座古色古香的凉亭没了,自己和妻子苦心经营的茶馆也没了,连那座高大的坟茔也没了踪影。唯一所留是那块早一分为二的石碑,一南一北相距不远斜躺在河坡的草丛中,大人坐孩子踩磨的青幽幽的十分光亮。
   孙胡子心里一阵酸楚,赴上前去,脱下衣服忙忙地擦拭,泪像断线的珠子一颗颗扑嗒嗒滴落在石碑上。他心里愧恨交加,他为自己没能保护好弟兄们的墓而羞愧;他为那些肆意践踏摧残英雄安息之地的恶行而愤恨。他擦拭着石碑,像当年擦洗死难兄弟身上的斑斑血迹。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的事只有也只能出现在我们的中国,一个不崇敬英雄,不尊重英雄,不爱惜自己民族英勇奋斗历史的民族,还能再成长起新的英雄吗?而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将会何等可怜,又怎么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连自己的英雄和历史都不懂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又如何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当一个民族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曾为之解放而流血牺牲的先烈,不知感恩回报,这个民族就不配存活世上。即或暂时存活也终难久长,离彻底灭绝的日子不会遥远!
   他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久久擦拭抚摸,嘴里反反复复叨念:“弟兄们,俺回来了,现在好了,现在好了,俺回来了,放心吧,放心……”他用仅存的右手一一握握几个人的手,恳求说:“俺胡子一生不求人,今个为俺的这些弟兄,俺求求诸位,帮哥一把,明天,就明天帮哥把碑立起来,无论如何得立起来!有啥大不了的事都由俺担着。俺孙胡子过去没怕过谁,现在更不怕谁!”他流着眼泪,单膝跪地,向众人长长一揖。
   石碑重又站了起来,被砸断处用水泥细心沾合上,各处拾取搜集的破砖碎瓦砌起石碑的基座又平平地抹上层水泥。那碑面南背北,迎着灿灿阳光,迎着滔滔河水,迎着飒飒秋风巍然屹立,像重伤倒地又迎着枪林弹雨重新站起的战士,虽伤痕累累却愈加显得威风凛然。每当夕阳西下,漫天晚霞熊熊燃烧之时,远远即可看见那石碑恰似烈火中高高举起的一把青光凛凛的战刀,风声水声一似人喊马嘶。你耳边不由不潆绕《黄河大合唱》那激越昂扬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虽然没了那座风雅的小凉亭为石碑遮阳挡雨,孙胡子照列像十几年前一样每天天一亮起来,扛把扫帚把墓碑前后打扫干净,燃上三柱香,恭恭敬敬围那墓碑转上几圈。然后即抡圆大刀,在墓前走上几趟,日日如此,风雨无阻。许多早起溜弯儿上几岁年纪的人都还记的他,见面就老朋友似地嘘寒问暖,点头哈脑地扯东道西,纷纷为他的遭遇抱屈不愤。同时也将石碑重又立起的消息传满小城,此事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新闻,引的不少人前来观瞻。
   一些童年曾听过孙胡子和码头阻击战传闻而从未见过孙胡子其人的毛头小子也纷纷前来以能一睹他的风采为荣,以至每天天一亮就有不少小伙子围拢墓碑前恭候他的大驾光临。争着抢夺他的水桶扫帚前前后后帮着清扫,然后请他坐在石碑前,央他讲码头阻击战,讲他曾亲身参与的战事。
   他从青年人那渴望敬慕的目光里忽然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已,多少年金戈铁马匆匆幌如昨日,而今自己已垂垂老矣,烈士暮年却壮志难酬,他开始想到身后之事。是啊,自已百年之后又有谁能再记起这帮为国捐躯的弟兄呢?谁还会日日为他们清扫墓地呢?烈士的英名难道要随自已的殒殁而沉入漫漫历史长河再也无人提及?他开始细细地讲,那二十多位在码头阻击战中与日寇血战到死的兄弟啊,像听到紧急集合的号声,齐刷刷在他眼前列队而立:老实厚道的一班长;粗鲁暴躁的陈二猛;幽默诙谐的小南蛮;机灵敏捷的小猴子;爱说爱笑又爱闹的小泥鳅;沉静寡言的二班付……他一一讲来,常常讲的泪流满面,小伙子们听的泣不成声。
   放心!放心!这些烈士是你的弟兄,更是我们的前辈,民族的英雄和我们后人的骄傲,我们当供奉如长辈,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小伙子们围拢过来如是说。
  
   这年暮春的一天下午,突然有几辆小轿车拖着长长的烟尘沿河堤驶来。小车纷纷一撅屁股在墓园前停下,先下来几个官员模样的人,都是满面红光,带着酒足饭饱后的满足,一脸谄媚地恭恭敬敬围定一辆黑色小车,半躬着腰恭请车上那人下车。
   下来的是一个团团脸的小个子中年男人,一身得体的黑色西装,白衬衣,红领带,塌鼻梁上架付无边小眼镜,鼻孔朝天地对那些点头哈腰一脸媚笑的官员们视而不见,哼哼哈哈颇有些厌烦的样子。
   孙胡子那时正坐在墓碑旁吸烟,撩眼看见这人心里就觉着别扭。
   那小个子昂首阔步地直朝墓碑走来。一个年轻官员先他跑过来很不礼貌地撵孙胡子。孙胡子乜斜着眼看看他,没理也没动。
   这时小个子已经来到近前,颇不友好地看一眼墓碑又看一眼孙胡子。孙胡子就嘿嘿一阵冷笑:“日本人?!”他轻蔑地吐了口痰。小个子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问:“你的,去过我们大日本?”胡子狠狠地朝地下呸了一口,冷冷一笑说:“甭看,你们日本人身上有种特殊的臭味,俺老远就闻见!”那日本人果真低头朝自已身上像狗那样嗅了嗅,放心地笑笑:“哟唏哟唏!香香的,大大地香香的。你的,中国人,很不友好!”“你的,说对了,很不友好。告诉你,像你这样日本人我至少杀过五十个!”胡子伸出大巴掌在那人面前晃晃,又强调一句:“至少!”
   小个子脸色陡变,对跟随的官员怒气冲冲:“大大的不友好!大大的不友好!”那官员对日本人笑笑又笑笑,别转脸即是一脸怒气,喝斥下面的人怎么没提前清场,惹日本朋友不满。
   下面的几个人连连赔笑,都连跑带颠地赶近前来围住孙胡子。他们自幼就听过胡子的大名,作揖赔笑地让他给留点面子。“人家可是前来投资的外商啊,惹不起,老爷子,给我们晚辈一点面子,让让,少说两句吧。”胡子理解地点了点头,扭身吸自己的烟去了。他不明白,即是来投资办厂的,为何要到这墓园来?
  

共 1267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那一段历史,那一段战火岁月,也历经了疯狂年代的洗礼。那碑,那胡子,那个让胡子深爱的女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气节。行文之余,也给我们深深的留下句:勿忘历史![编辑:槐花乡人]【江山编辑部 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忆军        2008-10-21 18:56:37
  此文的文笔,比起你的有些文章来,我更为欣赏.祝好!
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写作的氛围,这样的孤独不会寂寞。
2 楼        文友:无奈的飘荡        2008-10-21 19:19:28
  古大叔的文章太有深度了,岁月和知识的积累哦
3 楼        文友:西骆        2008-10-21 23:34:37
  中国人有英雄,大意凛然;也有小人,唯唯诺诺。
   不管怎么样做为一个中国人,国耻不能忘。
  
   向我们的英雄致敬,向我们怀念英雄的人们致敬!
当天空中的大雁飞成思念之阵,我却回不了故乡。
4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5-04-15 20:28:26
  一波三折,一部民间当代史。
   民心不可辱!
   故事感人,至于写法,没什么可称道的,平铺直述。如果能用蒙太奇的笔法,删繁就简时空交错,加强立体感会更好。
5 楼        文友:邵陌钳        2015-09-12 17:42:43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6 楼        文友:琳璃        2017-12-03 05:36:34
  好一篇让人读得热血沸腾的好作品。小说所采用的手法,看似是一种简单直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可是,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却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之感。
   让我们中国人铭记于心并世代传承:勿忘国耻——该部作品每一粒文字呐喊的声音,也是古老师血液里咆哮的声音。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