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山村教师

精品 【梧桐小说】山村教师


作者:当阳山人 举人,386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03发表时间:2014-11-18 14:54:41


   李洋并没有听清楚她说了什么,只看到她挥动着小手。车轮飞快地滚动,一节节车厢消失在黑乎乎的山洞里,很快什么都看不到了。李洋仿佛觉得刘倩倩将要从他的生命中渐行渐远,一下子瘫坐在雪地上。他一路急匆匆汗涔涔赶到这里,却连她的面也没能见上,望着列车远去的方向,眼泪不觉堕了下来,他想起:当初两人一起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志同道合,情愫暗生,如今她却不辞而别,抛下他一个人形单影只。李洋来的时候性急,巴不得脚底生风,肋生双翼;而回去的时候心中又苦又恨,腿似灌了铅,行一步懒一步,慢吞吞疲沓沓往回挪。
   站台上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阵阵寒风吹起团团雪花,在狭小的站台四周飞舞,盘旋。
   二
   李洋十分颓丧地转回栗树坪中心学校时,早已过了晌午。天空中飘舞着零零星星的霰雪,偌大的校园里静悄悄的,教室屋顶上融化的雪水沿着房檐淌到院子里,地面上湿漉漉的,一片泥泞,有的地方已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
   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雪地里追逐嬉闹。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刺骨的寒风阻止不了孩子们玩耍的热情。但这时候学生们快乐的叫喊声无法感染李洋的情绪,他依然是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
   李洋像突然想了什么,看了看手中的东西,叫住一个学生,询问李冬梅同学在哪一个教室。那个学生上下打量着他一番,伸手指了指。李洋踩过泥泞的路面,走到靠近围墙的一间教室,把东西交给李冬梅后,跺干净鞋底的泥泞,走进教办主任兼中心校校长马书森的办公室。
   马书森刚刚从外面吃过午饭回来,坐在办公室里和几个人正围着炉火闲聊。李洋一走进到他的办公室,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烟酒混合的味道。烟雾迷漫中,李洋看到了正中央坐着的马主任,正在慢悠悠地品着一杯浓茶。坐在门口的那个人李洋见过几面,是中心校的教导主任胡耀文老师,咬着马主任的耳朵正嘀咕着什么。
   胡耀文先看到李洋进来,抬头看一眼,递一个眼神,算是打了招呼。
   李洋刚要开口说话,却听得胡耀文对马书森说:“正好李洋今天在这儿,要不,把李洋调来中心校,接替刘倩倩初三的英语课?”说着,朝李洋点点头。
   马书森没有接下胡耀文的话茬,看到李洋走进来,一脸不高兴地问:“你怎么现在才来?上午的会已经开过了。”
   李洋抱歉地解释说:“我上完一节课就往这里赶,还是来晚了。”
   马书森噢了一声,问:“刘倩倩执意要走,这学期就剩下这几周也不能坚持到底。你呢?见到她了?”
   李洋无力地摇摇头,神色落寞。
   “好说歹说,刘倩倩还是要走,丢下两个班的学生不管不问。也是,这里毕竟不是好呆的地方——算了吧。说说你的打算。”
   李洋也在疑惑刘倩倩为什么这么急匆匆的离开,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他想替刘倩倩解释,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大家隐隐知道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现在替她出头解释只会欲盖弥彰,抱歉地咧嘴笑笑,然后说:“我现在不会离开这里。”
   马书森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说:“你先看看这个。这是上午开校长会布置的工作。”说话间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沓材料递过来,李洋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气。
   “这是局里下发的三份文件,你看一下,回去传达给每一个老师。这是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安排。对了,你顺便绕道杨树沟小学一趟,把这份通知带过去。”
   李洋等马书森把工作安排完毕,转身就要离开,马书森示意李洋坐下来喝杯水再走。李洋口干舌燥,顺势坐下来,几个人围坐在火炉边你一言我一语说些闲话,当然,谈论的话题离不开他们这些外地分配到这里来的年轻老师身上。
   胡耀文平时说话口无遮拦,这会儿却话中有话,说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教师才是永久牌的,才肯踏踏实实留下来安心工作,而李洋和刘倩倩他们那些人是属于飞鸽牌的,来到这里如果不是为了镀金,就是被发配下放。他们是城里人,早晚有一天是要离开这里的穷山沟的。现在刘倩倩提前离开了,你这个李洋也不会长久留在那个苦地方,毕竟——
   李洋哪有心思坐在这里听这些人侃大山,没听清他说些什么,想再问问,也没心情了。他往炉边拉把椅子坐下来,接过一枝烟,点燃了,耐住性子听他们说话。他连做梦也没想到,刘倩倩的离开会影响到他,使这些人对他另眼看待。这些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当然对这里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而对那些外来的教师们,他们的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偏见,一层既爱又恨的隔膜。
   “要不,下学期你调到中心校来。初三毕业班是整个中心校的脸面,耽搁不得。”胡耀文试探着问李洋。
   “那大狼窝小学怎么办?”
   李洋转过脸,询问似地瞅着马书森主任。
   胡耀文听李洋说这话时带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脸上还带着一丝嘲弄的笑,突然心生一种怨恨,大声说:“管不了那么多了!刘倩倩走了,丢下这里毕业班的英语课没人教。”
   “那里的学生就不是学生了?”李洋激愤地站起来,把身后的椅子绊倒了,咣当一声响。他没有弯腰扶椅子,浑身颤抖,心怦怦地跳,用发抖的手使劲地拽着衣角,压抑心中的怨气。
   “你,你这孩子,哪来这么大火气?”教办主任马书森也生气了,大声斥责李洋。
   李洋毫不退让地说:“马主任,你听胡老师怎么能说这种话,身为人民教师,这样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良心?”胡耀文冷笑了一下,“她要有良心的话也不会说走就走了。”他把对刘倩倩的怒气发泄到李洋的身上。
   “你坐下来,大家不要这样激动,有话好好说。”另一个教师站起身拉李洋坐下来。
   李洋已经走到了门口,还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转过身,缓慢而低沉地说:“马主任,对不起,也别太激动了,咱们都心平气和。你们不知道,她家里可能——”
   李洋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是在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他知道刘倩倩这样一走了之,丧失了作为教师最为起码的责任感,至少也要等到这个学期结束,待学校安排好替代的老师后再走。他想了想,没有再说下去,不管怎么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当然知道。她不过是攀上了高枝!”胡耀文幸灾乐祸地说。
   李洋不想再听他说下去,走出了办公室。他想起了半年前,也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场激烈争执。半年前他和刘倩倩拿着派遣令来这里报到的时候,刚走到马书森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边有人大声嚷嚷:“我们初来乍到,你把我们分到那里,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吗?”
   “这是栗树坪乡教育党支部研究决定的,工作需要!”
   “既然你这么说,我无话可说。”
   马书森所说的工作需要不过是一个借口,他说的那一套,李洋也不是头一次听说了,类似的借口他在教育学院的时候就已经听到过了。李洋本来可以留在省城的一所中学教书,他在那里实习的时候,那个学校的校长就已经答应下来。但在毕业分配的时候,校长收了另一个同学的礼物,结果那个同学留下来,而他却分到了这个穷山沟里。李洋当时得到的答复也是冠冕堂皇的“工作需要”。
   “那别的人怎么可以分到中心学校!你收了他们的礼!”
   “我收谁的礼了?证据!没证据就是造谣!”
   “什么造谣!非要我说出事实来?”
   李洋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门突然开了,一个人气冲冲地走出来,和他撞了个满怀。那个人瞪了他一眼,径直走了。
   “什么玩艺!”李洋听到教办主任马书森对着那个人的背影恨恨地咒骂。
   李洋和刘倩倩拿出县教育局开出的工作调令交给教办主任兼中心校校长马书森。马书森余怒未消,粗声粗气地说:“大狼窝小学缺少老师,你们两个先到那里锻炼一年。明年或后年,再把你们调到中心校来。”
   李洋和刘倩倩对视了一眼,试探着说:“马主任,那里太远了,实在不方便,我们能不能不去?”
   “不去不行!这里我说了算!”
   李洋不想像刚才那个人一样,拿鸡蛋硬去碰石头,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弄巧成拙。刘倩倩偷偷地拉了拉他的手,李洋明白她的意思,便把提包里的那封信拿了出来。这是李洋的远房亲戚,县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长写下的一张便条。那天,李洋和母亲一起拐弯抹角找到那位好久不见面的亲戚,那个亲戚推辞不过,写下了一句话:
   “书森主任,你好。李洋分配到你乡工作,请酌情考虑安排。”
   X年X月X日。后边是这位副局长龙飞凤舞的签名。
   那个副局长说现在自己退居二线了,现在说话不太好使。李洋当时没有太在意,心想反正都是教书,在哪里都一样,他还天真地以为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难人。但刘倩倩就不同了,她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极不情愿分配到这山高地远的地方来。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教育局副局长当然算不上什么大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片小小的树阴,李洋没有把他当成什么依靠。但现在,他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起到一点作用,李洋犹豫着递给马主任。
   “什么?拿走,我不看!”马书森余怒未消,看也不看,挥手让他们离开。
   “不看?你会后悔的!”刘倩倩突然说话了,直视着马书森的眼睛。“你这什么工作态度?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看你脸色的!”她决心破釜沉舟,得罪了他,大不了发配到最偏远的地方。
   马书森怔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慢条斯理地扯过李洋手中的信笺,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他想了一会儿,淡淡地对李洋说:“你们先走吧。我研究一下,你明天上午来报到。”
   第二天,李洋早早地来到中心学校。马书森面无表情地说,李洋留在中心校,刘倩倩分到大狼窝小学。这样的结果,令刘倩倩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李洋也不同意刘倩倩独自一个人分配到那么偏远的山沟里。马书森说,要么你们两人都到大狼窝小学去,李洋斟酌了半天,最后的结果是把刘倩倩留在栗树坪乡中心学校,李洋分配到大狼窝小学。
   李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栗树坪乡中心学校的,现在已经走到了镇子的边缘。大街上空荡荡的,他在街上走过的时候,街道边几家店铺偶尔有进进出出的几个人,疑惑地打量他一眼。这样的天气,人们大多都躲起来了,而他却像一个流浪汉在大街上游逛。
   李洋慢悠悠地往大狼窝的方向走去。走了好半天,他感觉累了,靠在一块背风的岩石上休息一会儿。他拿出刘倩倩留给他的信,又读一遍。第一遍读的时候,恨不得一下子看完,没看出什么所以然,而这一次,他一字一字地读下去:
   “李洋,原谅我的不辞而别。父亲病重,母亲身体又不好,我不得不回去……”
   李洋一字不落读完这封信,又看了一遍,生怕遗漏什么。在这封信的末尾部分,他才看出刘倩倩内心的苦衷,原来她父亲得了重病,做手术需要很大一大笔钱,家里实在没办法,母亲已经瞒着她答应了一门亲事。男方家里有钱有势,能帮助她们家摆脱困境。她要回去照顾父亲,至于这里的工作说什么也顾不上了。
   李洋无力地摇摇头,把这封信胡乱团起来装进口袋里,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顺手抓起身边荒草上的积雪,攥成一团,站起身,狠狠地砸在地上。他仰头望了望天,停了好长一会儿,才默默地向前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四周围笼罩在暮霭之中。李洋一个人走在静寂的山路上,无精打采的。这时从山坡下开过来一辆拖拉机,经过李洋身边走出一段路又停了下来,突突突地直响。
   开车的师傅认得李洋是大狼窝学校的老师,热情地招呼他坐到车上。李洋走得累了,顺势答应下来。两个人大声地说着话,一谈论到学生,李洋郁闷的心情很快就烟消云散,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大狼窝村口,往上一拐弯就是学校了。李洋从车上跳下来,这才感觉两脚发麻,他蹦蹦跳跳使劲跺了一会儿,暖和了,才慢慢地走回学校。
   校园里黑乎乎的,没有一个人,学生们早已放学回家,老师们批改完作业也都离开学校回家了。浓浓的暮色笼罩了整个山谷,在雪光的映照下,李洋走进静悄悄的校园。
   李洋在住室里坐了一会儿,这时才感觉到肚子饿得咕噜噜直响,午饭没有吃,晚饭不能再不吃了。他来到旁边的小伙房,正要动手煮点儿挂面,发现有人已经替他做好了饭菜,放在炉火边煨着。他鼻子一酸,眼眶里似乎要掉出眼泪,他伸手抹了一下。
   李洋吃过饭,和着衣服斜躺在床上,翻看着教科书。忽然听到一阵异常的声响,是从校园围墙外传过来的,那里埋藏着学校教师过冬用的白菜、萝卜等。李洋定了定神,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往那边走去。白天遇到了狼,他现在还感觉害怕,不会又是狼吧。
   由于过度紧张,李洋觉得自己脖颈发硬,两眼发直,从校园里操起一根手腕粗的木棒,走过去。
   李洋站在大门外,向那边瞥了一眼。在雪光的映照下,可以看清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蠕动,正在那里一会儿哼哧哼哧,一会吧嗒吧嗒。
   家猪,还是野猪?他害怕,想逃回去。但忽然想到何老汉说这里很少有野猪,可能是谁家的猪跑出来了。他抡起木棒朝那畜生扔了过去。那畜生猛然受到惊吓,哼一声,跑开了。

共 31383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发生在山区的故事,一个关于山村小学老师的纪实。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来到贫困的山区,到一个叫大狼窝的地方做小教。那种环境里,会经受什么样的磨砺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今天的年轻人,真是一个重大考验。有人会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面前选择逃避,也有人会选择知难而上。这确实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权力,谁又能来替代自己的灵魂做出的抉择?一个叫李洋的男孩子毅然选择了留下,在他历经磨难的同时,却也意外收获了一份纯真的爱情。小说具有感人的情节,为人们展示了朝气蓬勃的正能量。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1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11-18 15:10:47
  值得敬仰的山区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当阳山人        2014-11-19 09:22:44
  非常感谢江南铁鹰前辈不辞辛苦,认真编辑,精彩点评!问安!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1-19 11:43:28
  祝贺当阳山人老师喜摘一精,恭喜、恭喜。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当阳山人        2014-11-19 14:34:10
  谢谢晓文社长!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