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姥姥的闲暇时光

编辑推荐 【梧桐散文】姥姥的闲暇时光


作者:鸿宇 布衣,3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90发表时间:2014-12-25 23:00:45


   后来,梁山伯害相思病死了。抬着祝英台的迎亲花轿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由于祝英台的虔心祈祷,忽然一个炸雷打下来,坟墓开了,梁山伯的棺材闪出一条缝来,祝英台不管不顾地就一头奔里面去了。送亲的人急急忙忙用手去拉,一把没拉住,棺材盖就合上了,只剩下她的一个裙角漏在外面,结果那个花裙子的衣角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外面那么多蝴蝶,到底哪一只才是祝英台变的呢?”有一次,我迷惑不解地问小姨。
   “你看哪一只最大又最好看的就是。”她回答说。
   姥姥的闲暇时光
   在我的记忆里,姥姥从来就没有闲下来过,她总是在不停地做这做那。在整个春夏之际,万物加速生长,这期间,家里地里的活计也特别多,姥姥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着,她总是放下这件,拿起那件,穿着黑青色粗布大襟褂子的身影不停晃动在菜园沟垄间、屋檐与院落之中,各种各样的活路也不断从她的眼前和手底涌现出来:摘菜、烧锅、打水、簸粮食、打线、推磨、织布、拾椿库子、搉碓、搂豆叶……反正就是农家院子里的一切活计。白天,她要干地里的活,拾掇菜园,整理屋里屋外,烹煮一日三餐,到了晚饭以后,她还要一直纺线到深夜,而她却把这称作休息。
   纺好的线穗子,要用打挂子打成线拐子,经过浆线、盘、晒、撴等许多工序,再用风瓤子、络子等来进行络线、经线,打成楼梳子,竖到织布机上去。即使今天,我还仿佛看到姥姥坐在织布机上面的身影,她用穿着尖头布鞋的裹脚一上一下踩动着织布机的踏板,两手忙碌的一边让梭子在上下层的纬线间来回穿梭,一边搬动机子上的机活,使织出的布变得均匀紧密。她可以织出上等的平白布,也可以用染成不同颜色的线织出好看的花格子布。
   织出布以后,妇女们的针线活计算是真正开始了。农闲的时候,总能看到三五一群的姑娘媳妇聚在一起,一边用戴着顶针的手纳着鞋底,一边唠扯着家长里短的闲话。
   大人孩子的鞋就是这样被加工出来的:先要用高粱面掺上麻丝在锅里熬制,打成裓牌,晒干后将报纸剪成的鞋样子沾上,用剪刀剪成一个个鞋底的形状,外面用布缦好,好几层摞在一起,就成了传说中的千层底了。这样的鞋底子,要用粗粗的棉线密密的缝过一遍,再绱上用褙子做好的鞋帮子,那褙子,由于用面浆浆过,增加了硬度才不容易使鞋帮变形。
   因为生活所迫,姥爷早年就到外地谋生去了,极少回家。那时候,太姥爷瘫痪在床,太姥眼睛不好,妈妈和大姨她们年龄还小,今天的我,真的难以想象,身为一名裹着小脚的农村妇女,姥姥是怎样撑起了一个大家庭里里外外的一切事务。还有一件事,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那时候,我们家的宅基低洼,紧邻水塘,为了彻底改变那种阴湿的环境,她居然赶着一架牛拉的大车,到村外的河滩地里挖土,再把土一车一车地拉回来,愚公移山似的,一点一点把自家半亩多大的宅基地垫起了半米多高,这是要有怎样的意志和努力才行,这是一般壮劳力都不容易完成的壮举啊!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她用她经年累月的坚忍和努力,换来了全村人一致的拥戴和尊敬,喊她大嫂子的,喊她大婶子的,还有村里所有的长辈及干部,都在她面前低下自己或花白头发、或桀骜不驯的头颅,表现出自己发自肺腑的尊敬和佩服。
   姥姥还有一项令人刮目的绝技,就是给人中医治病的能力。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每天,都不断地会有村里人前来求医问诊,头疼啦,感冒啦,腰酸背痛什么的,姥姥都会对症施治。刮痧是她的一项绝技,另外还有拔火罐,艾灸等,都是根据不同人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治疗结束时,姥姥会告诉病患者,回去以后怎么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继续进行巩固治疗:挖一些野菜,比如,像猪耳朵棵、萋萋牙、茅草根、葛藿等等,差不多所有植物都可以入药,她会告诉病人应该用哪一种草药来熬水喝。
   一整天里都有这么多繁杂的事务,所以她白天一般是没有时间来进行纺花的,纺花的活动只好安排在晚上和深夜,是在别人都熟睡的时候。
   因为妈妈要照顾刚出生的弟弟,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大概从两岁开始,我就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特别到了夜晚,她在纺线,我只有一个人躺着,孤独寂寞,担心黑暗里各种可怕的未知事物,就一个劲地催她快点结束自己的纺线活儿,而她又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进行拖延,这成了我们每晚必须争执的话题。
   我每次问她纺线的时间还会持续多久,姥姥一般都会说,要一个小时。于是我便开始“计时”:因为我知道,如果一分钟一分钟的数,数到六十的话,就可以算是一小时了,为了让“时间”过得快点,我从一到六十数得飞快,这样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我就数完了,大声报告说:“姥,一小时到了!”
   然而姥姥会说,还要再等三个小时。于是我缩回被窝里,又再次飞快地数起来,大概用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又数了一百八十个数,再次理直气壮地催她说时间到了!姥姥当然不会那样轻易地被我说服,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如果我实在不太困的话,就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到姥姥的纺车旁边,乘她绕线时一扬手的机会,从她的胳膊下钻过去。她会暂时停下来,用棉袄的大襟将当时很小的我裹好,然后继续纺线。
   姥姥一手摇着纺车,一手扯着线,身体有规律地摆动着,整个纺线的过程都充满着韵律感,就像是一台温暖的小摇车。我被她用棉袄的大襟裹得严严实实,仅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会感到既温暖又快乐:那一闪一闪不停跳动的小油灯光芒,嗡嗡转动的纺车声音,以及映在墙上被放大了的各种影像,全都成了我幻想的源泉。在这幻想里,如果没有姥姥的故事去装点,就不会显得那样光辉灿烂,在她的故事里,许多在平时看起来不会动的物体,全都做着它们应该做的事,许多在梦里都不会见到的情景,全都被姥姥讲述得栩栩如生。现在夜已深了,妈妈早睡了,弟弟也早睡了,只有小油灯的光芒依然亮着。纺线在继续着,故事也在继续着,在1968年的冬天,在安徽西北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没有人知道,这一老一小祖孙两个全部的快乐和幸福。
  
   结束语
   一个充盈着那么多慈爱的世界啊……
   我知道外面月光如水,一个无边忧伤的夜晚,在静谧的梦境里,因爱护而甜美,因思念而淡然地怅惘。我那多思的情怀,悄然想起有一颗心,喜爱童话,喜爱小孩子的玩耍,喜爱月光,而且像那月光,虽然年代久远,但并不古老,每月都有一次新生的机会,因为不变的儿歌,因为始终不改初衷的喜爱之情,因为永久的憧憬而微笑常新。
   于是在田地黝黑的画布上,在废旧池塘凌乱的面容,在那一切作为底色的新绿、苍白、杂色缤纷的底版上,有一张永远不变的青春脸庞:因微笑而开启的红唇,因飞鸟扑动而闪烁的黑色眼眸,因为喜爱童话而不变,因为不忘孩子的游戏而成为永远,因为时光永恒而当生命存在的每一时刻里留下记录。
   真挚的,深深植根于生命之中的记录——每一滴曾经落过的泪,每一步曾经走过的路,那所有值得保存的一切,并不因日久忽视而被掩没。每一个声音,欢笑、惊奇、温和的话语,每一只被爱织成的童鞋,每一片自然亲情的衣襟,并不会消散而将在风中永远飞扬。

共 783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柔情似水的故事,如同山涧潺潺流水,流淌着埋在心底的许多往事,就是这些琐碎的往事,编织着每个人对亲人的怀念,冲淡了许多艰辛与痛苦的记忆,只在我们心里留下星星点点幸福和甜蜜。无论那些往事有多么艰难,只要有这份温馨在心里,就一定会坚定地生活下去。就如作者所言:每一滴曾经落过的泪,每一步曾经走过的路,那所有值得保存的一切,并不因日久忽视而被掩没。每一个声音,欢笑、惊奇、温和的话语,每一只被爱织成的童鞋,每一片自然亲情的衣襟,并不会消散而将在风中永远飞扬。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4-12-25 23:01:34
  温馨的往事回忆。
回复1 楼        文友:鸿宇        2015-02-03 12:32:25
  感谢主编老师的评语!
2 楼        文友:曹秀梅        2014-12-27 11:07:52
  欣赏温馨的作品,赞。
回复2 楼        文友:鸿宇        2015-02-03 12:32:51
  谢谢秀梅老师光顾!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1-02 12:04:24
  作品讲述了平凡的姥姥,平淡的生活,构成平常的故事,而真情实感就蕴含在这些平淡如水的回忆里。作品以真取胜,以实感人。
回复3 楼        文友:鸿宇        2015-02-03 12:34:08
  社长老师说得太好了,真实才使平凡的作品具有了生命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