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如花女子【随笔】

精品 【笔尖】如花女子【随笔】


作者:红凤青鸾 秀才,1921.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48发表时间:2015-01-05 17:33:56


   所以,她享受着这份赖雅对于她的依赖,也满足于这种状态。在夏志清或者更多的人觉得,张到最后还要倒过来四处奔波赡养一穷二白的赖雅,是对她最大的不公平。可是,张爱玲至死以赖雅为姓,这是之前和她有关的所有男人不曾得到的殊荣。按句中国人的俗话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心里来说,她是肯定了赖雅,也在骨子里烙上了赖雅这个名字。所以,作为一个妻子,在丈夫生病之时,倾心相顾是没有错、也不委屈的。
   张爱玲与赖雅于1956年3月13日第一次见面,在优雅浪漫的环境和心境中,也许某一种奇特的感应,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产生了忘年之恋。(5月12日,赖雅日记记载“去小屋,一同过夜”)两天后,赖雅在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张爱玲在送他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给了他。一个多月后,张爱玲也离开了文艺营。7月5日,赖雅接到张爱玲的一封信,说已怀了他的孩子。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8月18号,两人相识半年之后,在纽约结了婚。
   张爱玲,这一只如同黑夜里傲然飞舞的蝴蝶,在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去飞越胡兰成这片沧海之后,终于在赖雅这个美国老男人怀里安稳的栖息了下来——他,给孤单、疲惫的张爱玲有了一个不再飞越的理由——原以为,从此风雨和她无关,从此悲伤与她无关,谁知道新婚刚刚两个月,曾经中风的赖雅又一次中风。
   当时张爱玲与赖雅分居两地。为筹措给赖雅治病的费用,奔走于港台之间,寄人篱下,狼狈不堪,心情特别恶劣——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公之于世。贯穿张爱玲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经济的困窘。
   张爱玲关照赖雅如何节省每一笔开支,以竭力维持生计。最令张爱玲感到悲苦失望的是她为了挣钱而不得不独自去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红楼梦》,然而剧本总不能令电影公司满意,三个月苦工换来一场空,身体又坏:“辛苦的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手脚都肿了”。焦躁失眠,独自苦撑,“工作了几个月,像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份酬劳”。怀着希望的远行给她身心带来诸多的困扰和折磨,“‘疯言疯语’成了我惟一可用的心理道具”。
   信中也有她对两人未来生活的规划,还有她对自己未来创作的自许。可惜,1967年,赖雅去世,使张爱玲对未来的希望全部落空。从此以后,她又回到了孤身一人的世界;从此以后,她的世界“爱至芳菲,惟剩山河永寂”。她的身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四处搬家只是为了躲避粉丝和狗仔们的追逐。直到1995年9月初,由于张爱玲好几天都不曾露面,公寓管理员觉得不对劲才发现:一代文学奇才张爱玲,竟然在公寓中孤然离去。
   究其一生,她将最好的自己给了胡兰成,将最成熟的自己给了赖雅,将最孤独的自己给了世人。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感叹,也留下了太多的心疼和不舍。因此,我是十分欣赏这样的女子的,实话。并不是因为她的作品,也不是因为她的名气,只是欣赏她那种对待爱情的不顾一切,那种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挑剔。
   她的爱情,与冰心的娴、暖不同。冰心遇到梁实秋的垂爱,心里跟明镜一样,第一眼就知道他不是自己的菜。所以懂得保持距离,终于“三十年前的月亮和三十年后一样的圆”。也许张爱玲和胡兰成接触不久,聪慧如她便已然察觉,和他的相爱带给自己的会是什么,可她还是深陷了,不可遏制地奋身一跳。
   她的爱情,与陆小曼的活泼、烂漫又不同。虽然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和她与胡兰成、赖雅的一样,都是违背传统,不符合事物常情。可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不久,她便和长期为她治病的推拿医生翁端午走到了一起。从1931年徐志摩坠机遇难起,直到1960年翁端午病逝,两人风雨残炭的相守了将近40年。其间更是不否认,是否存在翁端午可以提供给陆小曼充足的鸦片为条件。所以,陆小曼的爱情,多了一丝妥协,比张少了一分专注和深沉。张爱玲和胡兰成、赖雅的爱是激烈的、炙热的,也是疼痛和耐人寻味的。何况,陆小曼和翁端午一起生活那么久,直到翁去世多年,陆小曼还是声称自己和翁是没有爱情的。
   她的爱情,与林徽因的聪明、多情也不同。林徽因在徐志摩去世不久,和梁思成坦然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然梁思成选择成全的时候,林徽因才发现最终适合自己的还是梁思成。所以,金岳霖念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也守了一辈子,最终为林徽因更是孤独了一辈子。张爱玲不会,当她知道桑弧给不了她想要的安稳的时候,她转身去了美国,决绝而又果断,不留半点转圜余地。许,从开始他就不曾真正的走进张爱玲的生活,因为曾经和胡兰成的轰轰烈烈,孤注一掷,已然将对爱的激情燃烧一尽。但是后来拒绝桑弧之后选择和赖雅在一起说明,她不是不爱了,是爱得无力了。因为,她的心已然兀自萎谢了。相比较与胡兰成,对赖雅她更是一种依赖,一种灵魂上的慰藉。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呵,她的爱,融不下一粒沙、一丝尘土,更忠诚、更坚定。她没有在胡兰成一再背弃她的时候另寻新欢,也没有在赖雅去世后委屈自己跟任何追求她的人生活在一起——胡要和别的女人睡觉了,她还不愿离开,这算什么?这正常吗?有点恬不知耻?由此可见,她的心理是幽暗的,这和她小时候被关进黑屋子有关。
   她是一个害怕失去、极度缺乏父爱的人,没有安全感,不知不觉骨子里就有了那么一种“破”。破罐子破摔或者偏执到变态的“破”。所以,在小团圆里,她再次发作于她骨子里的“破”,她在书中描写荀桦出狱后与九莉不期而遇时这样写到:“寒暄后,荀桦笑道:‘你现在知道了吧,是我信上那句话‘只有白纸上写着黑字是真’。”
   “是吗?”九莉心里想。“不知道”她只是笑。
   怪不得他刚才一看见她,脸上的神气那么高兴,因为有机会告诉她“是我说的吧”
   真挤。这家西点房出名的,蛋糕上奶油特别多,照这样要挤成浆糊了。
   荀桦乘机拥挤,忽然用膝盖夹紧了她两只腿。
   她向来反对女人打嘴巴子,因为引人注目,迹近招摇,尤其像这样是熟人,总要稍微隔一会儿才侧身坐着挪开,就像是不觉得。但是就在这一刹那间,她震了一震,从他膝盖上尝到坐老虎凳的滋味。
   她担忧到了站他会一同下车,摆脱不了他。她自己也不大认识路,不要被他发现了那住址。幸而他只是笑着点点头,没跟着下车。刚才没什么,甚至于不过是再点醒她一下:汉奸妻,人人可戏。”
   张形容荀桦长了张山羊脸,头光面滑,西装笔挺。对那个小学老师荀太太的描写明显则带着鄙夷的口吻:“一双吊梢眼,方脸高颧骨,颊上两块杏黄胭脂,也的确凶相。”并顺便带出荀桦的同居女友朱小姐,还借朱小姐之口说,荀桦乡下还有一个原配。
   她和他与七月流火的季节相识,此后柯灵一路相随,在她几度落难的时候,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个人觉得,柯对于张的情感,可以说是其他几个和她有牵扯的任何一个男人都媲美不了的。凭这,我想张是一直都感激着柯的吧?但《小团圆》中荀桦与柯灵的经历惊人的相似,不能不让人联想翩翩。
   这是真实记述,主观幻觉,还是小说演绎?众所周知,张的小说在现实生活都是有着真实存在的原型,难道荀桦确实是柯灵?在人们的印象中,柯灵先生慈眉善目,温文尔雅,说话也总是轻声细气的,仿佛永远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散文独树一帜,文字凝炼,思想深邃,意境开阔,字里行间处处透出对生活的热爱。
   他感叹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张。《遥寄张爱玲》,对“张爱玲”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柯灵还期待张爱玲写出新的《金锁记》和新的《倾城之恋》,希望“三十年的故事还没有完”。却不曾料到,《遥寄张爱玲》发表后的二十五年,人们等来的却是一部《小团圆》。故事的确没有完,只是味道有点变了。不知道,如果柯灵读了《小团圆》,世间是否还会有这篇深情并茂的《遥寄张爱玲》?
   时间回到1946年3月,那时候的柯灵正着手某报副刊的大改版。恰在这时,中共上海地下党教委派小陈老师前来。小陈老师名陈国容,是南洋女子中学和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的教师。这是柯灵初次认识陈国容。柯后来避难香港,陈前往与他会合建立恋爱关系,后来结婚一起回沪。某次,桑弧请他在家中吃饭,也请了张爱玲,也许有帮她找出路的意思。但此时的柯灵看起来似乎很冷淡,因此张爱玲用“萧然意远”这四个字来形容他。
   此时的柯灵,共产党员,妻子陈国容也是根正苗红。当初柯灵之所以能够顺利从监狱里出来,即使几个当事人不说,但聪明人一琢磨就能够把隐藏在张爱玲背后的胡兰成给摸索出来。凭柯灵和张爱玲这么久得关系,正是风声紧的时候,他柯灵能不避嫌吗?而张爱玲,直到她懂事,姥爷李鸿章的卖国贼帽子也没有摘掉。也许,她早就习惯了这种外界舆论,因此,当她与汉奸胡兰成走到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抵触。
   虽然关于政治与国家主义这个话题在她的作品中着墨很少,但结合她的非凡出身和她对世事的通透,对人生之彻悟,应该从深层次来读懂她,理解她。张的家国观念,的确和普通人不同。她对政治是淡漠的,对国家和民族却是热爱的。从很多文章都可以看出,她的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是真的爱,她甚至写到外国人骂人最狠只会骂血淋淋的驴子,而我们中国人会说他和对方的母亲有特殊的关系。
   她写中国的宗教,服装京戏,她爱的知其所以然,所以她比大多数人更爱国,更会爱国,更知道怎样爱国,爱些什么。所以她“身上流着他们的血,到死后再死一次”不光是对她先辈源于血缘的认同,也是对她所承载的华夏文明的认同。
   当初,胡兰成将张爱玲称为鲁迅之后的第二人,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虽然张爱玲与鲁迅有很多区别,但是,在揭露所谓中国人“劣根性”和人性的阴暗面上,两者确有共通之处。这也许是张爱玲长期背负着李鸿章“卖国贼”称号的逆反心理。虽然张爱玲痛恨国人的一些“劣根性”,但是,她并没有掩饰自己对金钱和名声的陶醉。由于受家庭影响,对国家观念很淡薄,对政治也看得很透很穿,总认为它是男人的玩意儿。胡“渔樵闲话”也曾提及:“日本很多军政要员久闻张之大名曾向胡提出与她会面,因胡熟知张脾性故都一一婉拒之”。
   事实证明,她也爱着这个国家,这个名族。可是,她的心里却又是觉得这根本就是男人们的玩意。那么,面对柯灵的刻意疏远,张是不是有着太多的不理解和委屈?别人可以弃我,你和我那么近,那么亲密,为什么又要为了那些权术上的玩意,辜负与我?
   就像当初,胡兰成一再背叛之后,张选择兀自“萎谢”一般。这一次,张已经开始了转身,或者说一向不羁的她骨子里对被世俗观念束缚的柯已经有了一点点的轻视?如果说,对于胡的背叛,她是痛苦的。那么,对于柯的疏远,她便是不能够原谅的。所以,《小团圆》里,她打破了以前,打破了一切的和谐。由此可见,张爱玲的“破”在很多地方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一种破,使得原本孤傲、清冷的性格里,多了一丝执拗,不羁。
   也正是因为这些,使得张爱玲的爱,要么是爱得痴迷,爱得疯狂;要么就是只可远观,不可轻易靠近的冷漠、孤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孤注一掷的霸气和兀自萎谢的坚定。融不得半点虚伪,也留不下半点偏颇。所以她和柯灵越行越远,不管和胡兰成到最后是殊途还是同归,到最后她总是有着白头鉴问心无愧的豁达、坦荡。到底是不留一丝一毫的遗憾,哪怕是倾城之恋,痛彻心扉。
   她的爱,要么深爱,要么离开,绝不委屈求全,折中而居。她像一朵寂静地摆放在夜幕当中的烟花一样,从不轻易点燃,却在点燃的那一刻,奋不顾身、从不犹豫。就那么奋身一跳,为了爱,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心。燃烧了,凋零了,也甘于沉寂、萎谢。从此再也不能有人走近,虽然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直到多年以后,赖雅这样一个可以在深夜里给她千疮百孔的心灵聊以慰藉的男人的出现。可惜,多年以后,她还是带着不尽地辛酸,寂静地绽放着。
   只是这一次绽放,她不需要、也不喜欢有别人的打扰。所以,她一次次搬家,一次次逃离。是一种自我放逐,也是一种自我欣赏。像一朵引人犯罪的罂粟花,那样孤傲、清冷地绽放在深夜里,遗世而独立。拒绝了所有人,也拒绝了再次有可能燃烧的火焰。萎谢了,凋零了,因为满足了。
   所以,花开由她开,花落由她落。不由天,不由地,不由任何人。写文、做人,都是如此,何况是注入她满腔热情、赖以活着的爱情?就这样任性、执拗地走着,活着,最终寂寥地凋零着。心中有朵花,它悄然绽放、寂静凋零,走过《倾城之恋》《小团圆》,最终感动的除了自己还有许多人。许多个和她一样,等待一场花开,抑或因为种种原因兀自萎谢的男人,女人。与万千人当中,就有一个我。直到现在,我都十分欣赏她那种爱就爱了的性格:管他明天如何,管他身份如何,爱就爱了。
   只是她的爱,爱得可怜,爱得可悲,爱得让人心疼,也让人心醉。就是这一份魄力和任性,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因为爱啊,痴啊,哪怕是个杀人犯,也不可自拔的深陷了啊!怎么办,能怎么办?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她的爱情。所以说,她是一个只适合活在小说、戏剧里的人物。她的作品也都是写的真人真事。也许她自己到最后都分不清她是九莉,或者九莉是她了吧?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总之是醉了,痴了,经历了大起、大落,累了、乏了,也只得萎谢了。
   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眉目流转,孤芳自赏,精心化妆等待荼靡的绽放,将此生的压抑,释放于华灯初上。与你最后拥抱,最后解脱,千百轮回间劫难交生。那些绚烂中的落寞与寂寥,忧伤展心间,紧握住记忆的手,听它述说着无奈,空空如也。如幸福遥不可及,笑依旧是笑,却没有了内容。
   以爱为名,给自己织一张网,给生活筑一道墙。强出头,强出头,人未老心已老,午夜时分我化成妖。穿越了亿万时空,见你……却发现,你已在别人的怀里!在黑暗中搜寻,前世遗落的缘。轻掀盖头,终于明白,你我只是前世彼岸对望的伤花,怒放一季,注定颓败。遗忘想要记住的,记住想要遗忘的。穿插在其中,像飘在水面上的落叶,轻轻地打了一个转,荡出一小圈的纹罗,然后开始沉沦,沉沦……至此,爱至芳菲,惟剩山河永寂。

共 1078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眉目流转,孤芳自赏,精心化妆等待荼靡的绽放,将此生的压抑,释放于华灯初上。与你最后拥抱,最后解脱,千百轮回间劫难交生。那些绚烂中的落寞与寂寥,忧伤展心间,紧握住记忆的手,听它述说着无奈,空空如也。如幸福遥不可及,笑依旧是笑,却没有了内容。文章以传记方式,尽述张【笔尖】如花女子【随笔】,爱玲的多次爱情经历,读来无限唏嘘,不凡的女子,也当有不凡的情路历程,只是张爱玲的多艰的情路,与她内心追求单纯简单的幸福的心相悖而驰。与同时代的才女冰心、陆小曼、林徽因相比,她的爱,融不下一粒沙、一丝尘土,更忠诚、更坚定。她的爱,要么深爱,要么离开,绝不委屈求全,折中而居。她像一朵寂静地摆放在夜幕当中的烟花一样,从不轻易点燃,却在点燃的那一刻,奋不顾身、从不犹豫。就那么奋身一跳,为了爱,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心。燃烧了,凋零了,也甘于沉寂、萎谢。如此深透地从才女张爱玲身上体悟人生,感慨人生,足见作者也是一个心思细腻而单纯执拗的女子,再多的言语已经是多余,尤喜这句话:爱至芳菲,惟剩山河永寂。细细读来,余味无尽……推荐共赏!【编辑:文心居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106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5-01-06 09:07:17
  遗忘想要记住的,记住想要遗忘的。穿插在其中,像飘在水面上的落叶,轻轻地打了一个转,荡出一小圈的纹罗,然后开始沉沦,沉沦……至此,爱至芳菲,惟剩山河永寂。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2 楼        文友:你猜        2015-01-06 12:29:59
  欣赏精彩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守江望        2015-01-06 16:01:18
  如花女子张爱玲,花开荼蘼了,作者笔法细腻,欣赏。
看似人间百态,终究只是沧海一栗。
4 楼        文友:你猜        2015-01-07 01:11:16
  祝贺老师再摘一精,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5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15-01-07 07:34:34
  解读了张爱玲幽谧的爱情心路,解读得激情四溢,才华横溢。欣赏,祝福,尤其天冷之际。
云烟深处懒读书
6 楼        文友:把酒临风        2015-01-11 00:55:51
  朴实的文字,勾勒出,真正的爱的轮廓
7 楼        文友:龙吟泰山        2015-01-21 21:43:36
  找回我的登录密码了!有时间请你教教我发文吧!
回复7 楼        文友:红凤青鸾        2015-01-22 10:38:01
  好啊,你是……?加我QQ吧?我的号码是:2484015349
8 楼        文友:龙吟泰山        2015-01-21 21:45:50
  找回我的登录密码了!有时间请你教教我发文吧!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