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求索

精品 求索


作者:梦里无涯 秀才,1260.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6发表时间:2015-01-20 00:51:22


   “哎”,一声悠长的叹息之声,独自回响在空旷的楼道里,伴着老齐细碎地脚步声,慢慢地消失在风里。
   半年的时间很快就没了,而没了就是没了,也就是说老齐在刚开学的时候的满满的期望与生机估计也就没了。只不过,即使是没了,可老齐还是得一如既往地站在讲台上,用心上课。仿佛老齐教的不是课,而是心,是生命。
   老齐老了许多,仅仅是过了一学期而已,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老齐就老了许多,与之前我们刚见到老齐的时候相比,苍老了,眼睛也更加浑浊了,腰更加的弯了,走起路来,更是有些步履蹒跚了。可是,老齐仍旧能够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个半小时。讲话的时候,仍旧是声如洪钟,震耳欲聋。认识老齐的老师们都说,这是老齐的气,老齐的魂儿。要不然,寻常的人,经过这些,哪里还能够这样呢?
   但是,当我们问及老齐的前事时,老师们总是缄口不言,或左右其他,丝毫不肯松口。看来,老齐,真是不简单。
   然而,在我们疯玩了两个月之后,回到学校,准备开始第二学期的时候,忽然听到老齐病倒了。
   我原以为这只是以讹传讹,估计是哪个喝多了酒的闲人瞎说的。可是,在开学的见面会上,辅导员证实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老齐真的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
   我本有心去看望老齐的,可是因着自己没有官职,与主任、书记、导员也不是很熟,关系也就是不冷不淡的情况,所以,很无奈的被排除在计划外。学院里派了各个系的主任、书记和班长、学委、团支书去了。
   事后,我们才得知,原来老齐真的病的挺重的,虽没有生命危险,但半年之内就必须呆在医院,好好疗养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二学期,我们不会再见到老齐了,更不会有老齐的课了。而老齐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之后,就让身边的护士们,帮着把自己的带来的教材、讲义的,摊在小桌上,然后,老齐颤颤巍巍地握着笔,弓着身子,使劲地往前倾,慢慢地在讲义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在一旁看着的护士们,纷纷用手捂着脸,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子却在一阵阵地颤抖。
   我原想着老齐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的教学,最好能够趁着这次的机会,好好的休养休养。却没有想到,原来有些事情,久而久之,竟成了命里必须有的,不肯再放弃了。
   但有一件事情,我们都感到很诧异,就是在老齐的病房里,他们说只是见着了老齐的女儿女婿,却并没有见着老齐的妻子。
   有人说老齐以前有个端庄贤淑的妻子,这个女儿就是老齐那个妻子生的。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说老齐根本就没有过妻子,这个女儿是老齐抱养来的……
   听闻此言,我们不禁悚然:老齐这样才高八斗、相貌堂堂且心正无邪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这种荒诞不经的事情发生?
   然而,最后,在我们早已毕业之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才知道了关于老齐妻子的“谣言”竟然是千真万确的。老齐以前真的有个妻子,有个端庄贤淑的好妻子。
   可惜,世事难料,老齐的妻子,最后,远走他方,不知所踪了。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述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许,这个时候,才是真的无声胜有声。
   老齐的妻子,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师母。据说,当年,老齐和师母,也是经过了千般折磨,百般艰险才最终修成正果的。
   当年,老齐经过重重熬炼,终于修完了博士学位,拿到了文学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其时,老齐已经年近三十了。那个时候,凭着这份博士的名头,老齐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家乡的省城里的一个国立高校任教,也就是我们的这所高校。
   那个时候的老齐,才该是这一生之中最为风流得意,最为英俊潇洒的时候。
   近30年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事业的起步阶段,老齐们就很荣幸地赶上了毕业自主创业,自主找工作的“自由”阶段。但一个默默无名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够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安安稳稳地寻求一个不错的工作呢?而且,还有那漫天乱飞的条子,各种各样的人情关系。
   老齐选择了继续修读,追求更高的学历。这一者,我们猜测大概是和当时的就业环境有关,但二者,也是最重要的,大概是和老齐的追求有关。
   总之,老齐当时头顶着一个博士学位的名头,又有着高校教师的身份,十里八乡的,上门提亲、说媒的,那真是络绎不绝。
   然而老齐总看不上眼,一心一意地教书,却又一心一意地往当地的一所小学跑。
   原来,老齐因为邻居家的小孩上学的事情,意外认识了当地一所小学的一位女教师。而那位女教师,便是老齐的第一任,恐怕也是最后一任妻子了,她就是我们的师母。
   据说,师母当年,还是那所小学里的优秀青年教师,兢兢业业,年轻,却不失热心,认认真真教学,勤勤恳恳耕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时,仍是待字闺中。
   我们不知道老齐是怎样为自己促成这一段好姻缘的,大概,是因着老齐。或许,大概也是因着缘分。
   婚后的生活,据我们猜测应该是很幸福。郎才女貌的,这不就是一对才子佳人吗?很快,老齐有了自己的女儿,便是那个大姐姐,而今早已出嫁,和老齐却不甚亲近。
   当时有人戏称老齐是三喜临门:一者是老齐娶了个美娇妻,贤良淑德,秀外慧中,羡煞旁人;二者是老齐多了个乖巧伶俐的女儿,每每饭毕,抱抱女儿,倒也是怡然快活;这三者嘛,就是老齐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一跃成为文学院的某系的系主任。老齐自毕业不到三载,便已成就家庭之和谐,官运之亨通,实在是令人羡慕。
   然而,缘分始终是缘分,官运也始终是官运,不是亘古不变的。
   又是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老齐的家里就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争吵之声,老齐不知道为了什么大发雷霆,和妻子大吵不断,甚至动起了手。
   我想,如果不是把老齐逼到了绝路上,老齐是万万不会动手的。不是因为我了解老齐,或者是我偏袒老齐。而是因为老齐就是老齐,把生命都交给了文学的老齐。
   这事事关重大,旁人自然是纷纷劝诫,更有甚者,便是一味地严厉指责老齐,仿佛这所有的过错,全都是老齐一人所为。面对众人的指责,老齐并没有动作,只是紧紧地盯着地面,闷着头一句话不说,任由或善或恶的指责铺天盖地的涌过来。
   自那之后,老齐学会了抽烟。不过,烟瘾不大,只是在自己烦闷的时候,点上一支,在烟雾朦胧之中,飘飘欲仙罢了。
   风波暂息,老齐的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但这次的宁静,却显得异常诡异,就像是幽静的无底的寒潭之水,悄然无声,却又令人不寒而栗。
   人世间的事,大概都是如此的吧?
   老齐的家,已是摇摇欲坠,强行支撑,恐怕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徒然罢了。
   勉强支撑了三四年的时间,老齐突然接到了一纸离婚协议。
   那日老齐正在办公室里写稿子,准备参加一个大型的学术会议。
   “嘭”的一声,师母推开办公室的门,冷漠地走进来,门也没关。
   老齐的那间办公室的门本就有问题,只要是进门之后,不关门的话,那门就一直地“嘎吱嘎吱”作响,经久不息。
   见到妻子突然来到学校,老齐心神一惊,急忙站起身来,挤出僵硬的笑容,迎接师母。
   师母看看老齐,眼里动了动,嘴唇努了努,却始终是没有出声。师母安静地从挎着的包里翻出一份文件,拿在手里,认真地看了看,慢慢地递了过来。
   老齐颤抖着手,接过了那份文件,只见文件上面,赫然印着离婚协议书五个粗黑的大字,整整齐齐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撞进老齐的心坎里。
   老齐没有翻看协议书,只是愣愣地看着妻子,一句话也没有说。师母则是将头扭向一边,看着空无一物的窗外,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办公室里安静极了,静得连两个人的心跳之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的。路过老齐办公室的人,匆匆往里瞥一眼,然后,匆匆而去。平时喧闹无比的教学楼,仿佛一下子就寂静了下来,寂静得仿佛就只有老齐和他妻子。
   寂静了好一会儿,老齐终于还是动了。老齐拿着协议书,走到办公桌前,慢慢地坐下来,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协议书,然后,抄起桌上的钢笔,直接翻到协议书的最后一页,“唰唰”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啪”的一声,把离婚协议书扔到了桌子上,随后,拿起刚才拿了一半的稿子,低下头去,定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而后,只听见“咚咚咚”的高跟鞋撞击在地板上的铿锵有力的节奏鲜明的声音,“嘭”的一声,“嘎吱嘎吱”响了半天的门终于安静了,而整栋教学楼也彻底的安静了下来,寂静得如深秋的寒潭之水,深不可测却又令人惊悚。
   老齐没有看过离婚协议书,但是,孩子却留在了老齐的身边。这也说明,师母其实还是很爱老齐的。只是,当时我们一群小屁孩哪里会知道原来这人世间的情爱之事,哪里会是一个情字就能够地久天长的?很多时候,很多人,很多彼此相爱的人,就像老齐和他妻子一样,明明彼此还是相爱的,却最终为了某些事情,不得不劳燕分飞的。这大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可奈何吧?只是这无可奈何的代价,未免大了些。
   之前我已经说过,老齐所教的,教给学生的不是书,不是知识,而是命,是魂灵。我想,老齐离婚的缘由,大概和这有关。而且,当时的老齐,不大不小的系主任的官职,还因为开罪了领导,被人堂而皇之地撸掉了。本来,老齐应该是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显亲扬名”的。可是,因着老齐的脾气秉性,老齐成了另类,被大潮挤到一边,排除在外了。
   有人去老齐家里做过客,据说,老齐家里很干净,很整洁,还很有股书香气。老齐的书房里藏了整整一屋子的书,古书、新书、老书、精装本、简装本、以及杂七杂八的书。放眼望去,老齐的书房,琳琅满目的全是书,看得人都眼晕了。但是,除了书房是慢满满之外,老齐家的客厅里,却并没有半点多余的布置。一套灰旧的沙发,一张洁净的玻璃桌,还有靠着墙边的一个组合柜,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彩色电视机,此外,竟无他物。
   老齐是个爱肃静的人,平常家里来了客人,老齐总是不太乐意与这些人们掺和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让老齐很头疼。而且,老齐特别讨厌打麻将,那稀里哗啦的声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所以,师母便在周围的人们,或男或女,或少妇,或妇女,或是大老爷们都能搓的了一手好麻将的时候,师母只能在家里秀秀女红,或者备备课。只是最后,师母连课也不备了。
   可惜,老齐不懂女人,更不懂女人的心思。老齐或许只懂文学,只懂自己。但或许,老齐连自己也不懂!
   师母自然是比老齐小上几岁,而且,也不像老齐一样,一下子扎在古文学的书堆里出不来。师母只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年轻的女人,虽然已经为人妻,为人母。
   老齐很闷,通俗点说就是很无聊,一天到晚的说不到几句废话,刨去吃饭、睡觉、洗衣、叠被的这些家常话之后,老齐大概就是不说话的。而跟老齐结婚之后没几年,师母就辞了小学里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在家里相夫教子。可惜,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日复一日的单调,终究不能够弥补青春。况且,老齐跟个木头似的,刚过而立之年,仿佛就成了饱经沧桑的老头子,一日日的只是钻在书堆里,好像真要把那些老夫子们一个个的都叫起来才算完事。
   没了师母的日子,老齐虽然不再被人唠叨。可是,一天天的生活,真就苦了老齐了。不过,还好,老齐的女儿已经五六岁了,正好是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老齐便回到老家,和自己的弟弟商量,看是不是能够让老母亲跟自己过去,好照顾照顾女儿。
   那个时候,老齐双亲俱在,而且,老齐还有个亲弟弟。不过,双亲是跟着弟弟的。
   当年,弟弟二十出头就娶了妻,生了儿子。这可把老齐的双亲乐得不行了。老两口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了出来,支援儿子的生活。老齐的弟弟在乡下开了个养鸡场,虽不是十分的富裕,却总归是个小康家庭。况且,那时,老齐还在学校里,青灯黄卷,以求功名呢。理所当然的是,老齐的父母亲都跟了小儿子。老齐,每年都给父母,给弟弟一笔钱,算是自己孝敬双亲的费用。毕竟,老齐作为长子,却未能在双亲床前尽孝,理当如此。老齐很自觉,每年交给父母与弟弟的钱,也从来不少。
   老齐不好意思地和弟弟说了这事,弟弟倒也通情达理,满口答应,一脸好爽之气。只是,老齐的弟媳就不乐意了,说什么婆婆在家里每天还能帮着家里做不少的活儿,而且,家里的许多活计都是必须婆婆亲手做的才行。况且,家里开着养鸡场,人手不来就不足,婆婆一旦走了,家里的活就更加的忙不过来了。
   老齐听到这里,看着弟媳,见弟媳眼里全是些诡异,不觉心中郁闷,一时竟然喘不过气,只是愣愣地望着弟媳。不知最后是谁的提议,说是老齐如果可以每个月给老母亲一笔钱,就算是给老母亲的劳务费。然后,弟媳家里再请个帮手的话,就可以了。毕竟,孩子最重要。可惜了,照顾孙子孙女的,本该是老母亲、老父亲们都乐意的,并且,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理所应当的。只是,这人一老,手中就没了钱财,没有钱财,就没了地位,没了地位,说起话来,就不大中用了。老齐的父亲,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媳妇,恨得牙根直痒痒。可终究于事无补。
   老齐接母亲回家的时候,总觉得心里颇为恶心,总觉得这像是在市场上挑选老妈子,按月付钱,不可拖欠。不过,家里总算是有了个照应。老母亲也是实在疼爱小女儿,把老齐的女儿伺候的白白胖胖的。

共 20366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在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上,会受到多位老师的教导与关爱,其中总会有几位老师可以感动学生,在学生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与影响。在这篇纪实体小说中,主人公老齐作为笔者的大学恩师、正经出身的博士生,其学问之高,修养之深自然不是常人能及,而他不修边幅的外表、与众不同的讲课方式,以及与他精湛学术不相匹配的仕途与婚姻,还有他那一番园丁般的苦心、浊世而独立的清醒与清正,则让笔者更是刻骨铭心,感叹之余,永志难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笔者为老齐一生做的总结,也在读者眼前清晰的画出了一幅生动真实的速描。作品文字流畅,情感真挚,亦有着独特而睿智的见解,佳作共赏。【编辑:瞳若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118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5-01-20 00:56:4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言点题,老齐的一生,便是如此吧。欣赏,问好天涯。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2 楼        文友:梦里无涯        2015-01-20 07:28:59
  辛苦老师凌晨编辑文章了,问好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