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我的人生路(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我的人生路(散文)


作者:文雨 布衣,368.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4发表时间:2015-01-28 20:43:55
摘要:吾一生,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出生,体弱;年幼,母疾,无怜无助,数与死神擦肩而过;童年,三年天灾,糠皮充饥,险些夭折;少年,社教狂潮,父亲被贬,母亲撒手长逝;中学,文革浩劫,学梦黄粱;也许是先祖积德;也许是吾前生多行善事;也许是上苍佑我。“天不灭曹,”让我闯过一道道难关,渡过过一次次劫难。柳暗花明,苦尽甘来,颐享天年。


   学校的生活很苦,家里穷,父亲每月只给我五元的生活费。学生自己带粮,学校种菜。夏天蔬菜尚可,一到冬季,用白水煮冻包菜。开锅了,厨师在上面撒上几勺油。我每次回家,拿一些干辣椒,在灶塘里用火烤焦,撮碎,带到学校。每次吃饭,撒到菜里当作料。小米饭里,有很多老鼠屎,一边吃,一边用筷子往外夹。宿舍是用木板搭成的上下两层铺,上面铺上谷草帘。我没有褥子,仅有一条棉被。患上了关节炎,走路倒着走。衣服破了,没钱、没布票买,打上补丁。我的针线活很好,把补丁补得很周正。晚上把裤子用水喷潮,叠好,压在枕头下,早晨穿上,有一条裤线,穿着穷臭美。冬天的棉衣里,爬满了许多虱子,白白的虮子布满了衣逢。同学们围坐在火炉旁,把棉衣脱下,翻过来,用指甲把虮子从衣逢中抠出来。虮子掉在火炉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1967年,哥哥结婚了。嫂子是全村最漂亮的女孩子,为人和善、干净、利落、能干。不嫌弃我们,和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一年,我15岁,嫂子与哥哥同龄,长我五岁,她待我像亲弟弟一样。春节,新婚的哥哥嫂子要到亲戚家去拜年。每次,嫂子都给我戴上棉帽,围上围巾,领着我和他们一起走亲戚。她用钩针给我织了牙具袋,把新婚毯子送给我做床铺。全家的家务她一人包揽,忙不完,嫂子的母亲也来帮忙。我对嫂子像亲姐姐一样,假期回来,我帮着她做家务,给嫂子的母亲家担水。陪嫂子的父亲聊天,他是一位和善的老人,喜欢听故事。我给他讲《西游记》,听得入迷,他不让我回家。肩上披一条毛巾,给我做饭、炒菜。吃完,接着讲。
  
   【务农】
   1968年7月,我回乡务农。夏天,早上出工到地里还看不到禾苗。晚上收工看不见太阳。一天劳作十一二个小时,累得要命,困得要死。冬天,冒着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穿着一件内衣,轮起二三十斤的大镐刨粪。虎口被振裂,流着血。身上流着汗,衣服上结满了冰霜。
   麦收,是个难忘的场面。烈日下,人们在麦田里,一字排开。头戴草帽,脖子上搭一条毛巾,挥舞手中的银镰,有说有笑地劳动着。把割下来的麦子打上小捆,立在地上上,像一排排哨兵。割后的麦田里,蝈蝈无处藏身。小孩子们,手里提着用麦秸做成的蝈蝈笼,笑着、跳着,在割完的麦田里捉蝈蝈。下午三点钟左右,家家的主妇们,提着篮子,把做好的凉玉米碴子水饭,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小葱、鸡蛋酱、各种咸菜,送到麦田里。随着组长一声令下:“歇着!”“宴会”便开始了。一家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笑着。有一个姓石的老头,他的孙女叫小贤。老头手里拿着大葱,喊着孙女:“贤哪,拿点酱来!”“这老头,傻啦,咸还要酱!”大家发出一阵哄笑,笑声,冲走了疲劳。这就是留传至今的、只有割麦才有的、令人向往的“贴晌饭”。
   1968年9月30日,我和我小学的同学,时任村会计的女儿订婚,这也是妈妈生前的遗愿。爱人是我小学同学,我俩同龄。人长得漂亮、人品又好,去她家说媒的人很多,都被拒之门外。她姑姑主动到我家提亲,全家非常同意意。尤其嫂子,高兴得很。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选中了我,爱人后来告诉我,这是她父亲的主意。
   1969年端午节,我害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一年多,差一点死去。我被病魔折磨得受不了,怕家人看到难受,就一个人偷偷躺在屋后的土坑里打滚。此景被来我家看我的四婶看到了,她的哭声惊动了我。我连忙爬出来,被她扶回屋内。我的准丈母娘,每次来看我都默默地流泪。父亲带我找到了兴农卫生院院长王鹏飞,王院长是父亲的老熟人。他给我做了认真检查:“这孩子是神经衰弱,你市里有亲属吗?让他去玩一玩,慢慢就好了。父亲让我去了齐齐哈尔五叔家。五婶带我去了医院进行了诊断,其结果,和王院长诊断相同。医生和我讲:口服蜂乳胶囊,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脚,保持心情舒畅,多出去散步,慢慢就好了。叔叔让我每天去龙沙公园去玩,鼓励我,要有勇气,战胜疾病。我咬着牙,天天坚持去公园,在街里转。
   “想吃肉吗?”一天,叔叔问我。
   “想。”
   “好,你今天跟我去上班,保管有肉吃。”
   “为什么?”
   “去了你就知道了。”
   叔叔在铁北饮食服务行业任书记,他安排完工作,给我五元钱,对我说:“我领你到菜市场去,你跟在我后面,不要讲话。营业员给你切肉,你就买,不要管我说什么。”我点点头,心想里不明白,叔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了菜市场,叔叔背着双手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营业员纷纷向叔叔打招呼。叔叔点头示意,加快脚步向肉摊走去。到了肉摊,他放慢了脚步。
   “薛书记来啦,跟在你后面是你什么人哪?”营业员热情地和叔叔打招呼。
   “你看他是我什么人哪?”叔叔反问。
   “长得这么像你,是你儿子吧?”
   “是。”
   “怎么以前没见过?”
   “他读书,没时间到这来。”
   “脸色这么这么不好?”
   “生病了。”
   “买几斤肉,给孩子补一补。”
   “不了,这个月肉票花光了。”
   “没关系,我给你砍几斤,拿回去,给孩子吃。”
   “那怎么行。”叔叔说完,头也不回,径直先前走去。
   营业员叫住了我,称了几斤肉,交给了我。我付了钱,拿起肉,去追叔叔。
   1970年6月,大病初愈的我,报名去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去挖河,向大庆油田送水。全嫩江地区百万民工,开始了乌双治理工程。我们在距一个叫东吐莫的村子约三公里的草原上,支起了塑料棚,在里面铺上草席,作为宿舍。揭开席子,下面就是青草。天一下雨,工棚里一片泽国。每天吃玉米窝头,玉米碴子粥,水豆腐。大家吃不下窝头,决定想个办法治一治管理员。一天,午饭开始了。大家把窝头取回来,偷偷地扔到外面,再去食堂拿。三下两下,窝头被拿没了,还叫着:没吃饱,还要吃。急的炊事员团团转,大家偷偷笑。工友们以吃不饱为由,拒不上工。领队干部气得没办法,狠狠训了管理员。管理员觉得奇怪,每天都够吃,今天怎么了?第二次故伎从演,被管理员发现了。他从外面捡回满满一篮窝头,大声质问:"谁干的?”但是,我们还是争取到每天下午喝豆浆的福利。并且,还吃到了一顿鱼。
   每天早五点到工地,晚七点收工。午休、吃饭两个小时,每天劳动十三个小时左右。为了赶进度,还经常晚上搞会战。每村一段,哪个村落后,自己搞突击。民工们使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一根扁担,两只筐,一把铁锹,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开挖人工运河。有的人累倒了,躺在工棚里,领队的公社干部掀开被子,看看脸色,把认为装病的人,往工地地上赶。我当排长,本不应分任务,但内心不忍,坚持分任务。开始还好,越往深挖,担着满满的两筐沙土往岸上爬,就越吃力。待挖到六七米深时,地下水涌出来,人在水里挑两筐泥沙,向河岸上爬,累得气喘吁吁。我咬着牙,坚持着。肩膀压肿了,又压回去,最后,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身上只穿一条短裤,戴着一个棉布护肩。头顶烈日,不顾蚊虫叮咬,和工友们进行着超强度的体力劳动。
   我们驻地离连欢湖不远。午休,约几个工友,到连环湖洗澡。我第一次看到湖,蓝天下,一望无际的湖水,清澈见底。在轻轻的微风吹拂下,荡起一片片涟漪。远眺,湖与天相接;近看,湖与草原相连。青青的草地,蓝蓝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大家纷纷跑进湖里,嬉戏、打闹。兴奋无比,身上的劳累荡漾无存。
   三个月后,一条宽50多米,深8米,两边望不到尽头的人工大河出现在我们的脚下。这条河,流淌的是千百万农民工的血汗。
  
   【教书】
   1971年3月,我去教书。从此,开始了我19年的教育生涯。当时,正直文革时期,学校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课桌凳,教师脱土坯,自制土桌凳。贯彻“五、七”指示,开展学农活动,经常带领学生们去生产队去劳动。开展捡粮、捡柴、捡废物的“三捡”活动。学校有三垧学农基地,学生按年级分配捡粪任务,带到学校。春天施到基地里,满满地铺了一层。由于肥多,庄稼长得比生产队的高一头,产量也比比生产队高。
   1972年11月9日,我和爱人结婚。爱人很体贴我,支持我的工作。生产队每年分的口粮不够吃,分的柴不够烧。她春天捡柴,秋天捡粮,使我家吃烧不缺。每年每人仅分二三十斤麦子,平时舍不得吃,留着年节用。我去开会,她给我一个人做面条吃,自己舍不得吃一口,我至今难忘。家庭联产承包后,我是民办教师,分到了土地。爱人更忙了,整天在承包田里劳做。还要喂猪,做饭,带孩子,跟我吃尽了苦。
   教师周一至五全天、周六上午上课,周六下午政治学习,搞大批判。周日到镇里开会。我家离镇二十余华里,当时,老师们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靠两条腿。早五点半,天刚蒙蒙亮,就要从家里出发,步行两个小时到达。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到家,几乎没有休息。
   开始,教学经验不足,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进步很快。1973年,中心校长第一次听我的语文课。下课后,我听到他和校长交流:“课讲得很好,和中心小学的老师比不相上下,你好好培养他。”中心校领导开始注重我,经常派我到县里学习。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讨会在我县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出席会议的都是全省各个地区的专家,学者。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两位专家出席了会议。我第一次亲耳聆听了专家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意图的说明,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的意见。对如何使用教材,怎样组织教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我教的班级在全镇组织的统考中,每每拿到第一名。
   1978年4月7日,迎着黎明的朝阳,我的儿子出生了。我给儿子取名“鹏”,喻前程远大之意。妻子没有奶水,我是民办教师,挣工分。而且,工分相当低,仅比村里看屋的多一点点,每年,只能发200多元,其余的,一律欠账。没钱买奶粉,花了三十几元,买了一只奶羊,给孩子喂羊奶。羊奶要兑白糖,市场很难买到,经常托人四处去买。供销社经理给我进了一袋50斤,解了燃眉之急。春天到了,草木茂盛。我早晨把羊牵出去,拴在草地上。中午,草吃光了,再换一个地方。羊吃得饱,奶质好,产奶多。每天能产三斤奶。用纱布过滤,放在锅里蒸熟,放进白糖,孩子很喜欢吃。遇到雨天,担心羊被雨淋湿影响产奶。我跑到草地上,把栓羊的绳子解开,羊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胖嘟嘟的脸,小小的嘴巴,大家都很喜欢。妻子把他带到学校去玩,年轻的女老师抢着抱。
   1981年我担任了校长。我校办了小农场、小林场,收入颇丰。学生学费,学校的办公费全部由学校承担。购买了单录机,英语教学磁带,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全县学校中,我校第一个购买电视机。买了一千多元的钢管,角铁。自制了篮球架,滑梯,单双杠、联合器械架械等体育设备和铁旗杆。建了乒乓球室,图书室。县教师进修学校给我们拨了幻灯、投影仪、物理等教学仪器。学校:“四周白杨环抱,内植榆树绿墙。花坛鲜花盛开,窗前丁香芬芳。体育设备齐全,操场国旗飞扬。”我校成了全县红旗校。学校年年被评为镇、县先进校,我也年年被评为镇、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一次,县教育局韩副局长,到我们临乡学校学校检查工作。早六点,来到我校。见我一个人正在办公,甚为感动。
   “你每天都来的这么早吗?”他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
   “你不是也来得这么早吗?”我笑着回答。
   “我抽空来看看你们学校。”
   我领着他,到学校各处转了转。他连连点头:“搞得不错,我有一包丁香种子,今天送给你。你种出苗,教育局给你销售,可以吗?”“可以”我忙着回答。丁香出苗了,我细心呵护,长得很茂盛。两年后,丁香长大了。我把丁香移栽到教室前,其余的送到教育局,由教育局销往各校。
   只读完了初一课程的我,用两年的时间,自学完了初、高中数学课程。初中的课程还可以请教学校的老师,到高中找不到人了。我就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利用到镇、县开会的机会,向老师请教。白天上班,我就起早贪晚,就连吃饭,也把书放在桌上看。我和哥哥家住对门,他家来了客人,叫我去陪客,我正在弄一道难题,嘴里应着,脑子里却在数学题里。开始喝酒了,哥哥见我还没来,就过了叫我。
   “你怎么还不来?”哥哥问。
   “干什么?”
   “来客人了,请你来喝酒哇,刚刚叫过你。”
   “我怎么不知道。”
   “你看书看傻啦。”哥哥笑了。
   我完全沉浸在数学中,为弄懂一道难题,我宁可不吃不睡,也要弄懂弄通。每解开一道难题,心里像开了一扇窗。夜以继日的苦读,使我的眼睛劳累过度,疼痛难忍。到长春市医院去看,医生讲,要肌肉注射眼明。医院没有,在长春汽车厂工作的叔叔托人从北京买来,我买了注射器,自己注射了一个月,至今落下病根。但也收获了知识,让我终身受用。

共 1515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细细品味朋友的文章,也不由得感慨:人生路坎坷!老先生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出生时体弱,年幼时母瘫,童年时饥饿,少年时丧母,中学时梦断……但晚年时却很幸福,儿子工作出色,儿媳聪明孝顺,孙子人见人爱!真是“苦尽甘来,颐享天年”!正如朋友所说“也许是吾前生多行善事;也许是上苍佑我。“天不灭曹,”让我闯过一道道难关,渡过过一次次劫难。”确实如此,人善良了,天也会保佑!即使遇到重重险阻,也能闯过“鬼门关”!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俗话说:“上天关闭了一扇门,必定打开另一扇窗。当我们身处险境时,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会绝处逢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算有时候命运和自己开玩笑,我们也应当笑对人生!一篇具有励志启迪意义的精彩个人自传散文,倾情推荐佳作共赏!【编辑:梦儿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儿飞        2015-01-28 20:44:47
  感谢赐稿荷塘,盼佳作连连!
梦随心飞,心随梦转,一帘幽梦,幽梦一帘!
2 楼        文友:梦儿飞        2015-01-28 20:45:33
  敢于向命运挑战,就会战胜命运,走向成功!
梦随心飞,心随梦转,一帘幽梦,幽梦一帘!
3 楼        文友:梦儿飞        2015-01-28 20:46:02
  很佩服学生的勇气,祝晚年生活快乐!
梦随心飞,心随梦转,一帘幽梦,幽梦一帘!
4 楼        文友:鱼在游        2015-01-28 21:09:42
  看后非常感慨,一个发奋努力自强不息的一生,令人钦佩!问好老师,祝你长寿百岁,永远高高兴兴!问好作者!!!
5 楼        文友:文雨        2015-01-28 22:03:47
  感谢梦儿飞编辑及诸位文友。我这一代人,是不幸的。历经三年饥荒、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失去了很多、很多。但也是万幸的,经过一次次磨难,一次次拼搏,在与命运抗争中,也获得了许多、许多······
讴歌时代,赞美生活
6 楼        文友:张璞        2015-01-29 12:52:54
  好长的文,细细读完了。文雨先生把六十多年的故事浓缩在我一个多小时的阅读中,使人感慨不已!刚进天命之年的我对您生活的经历深有感触;这种简约的自传体能使人加进许多的感想,使人欲罢不能。掩卷深思,人生就是拼搏、抗争和进取!天命不可违,但是可以敬畏可以改善。读书不仅在于华美,更主要的在于教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先生之人品学识应得以共赏。问好文雨老师!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6 楼        文友:文雨        2015-01-29 16:11:34
  谢谢张璞老师的褒奖,我刚刚拜读了您的大作。先生知识之渊博,文笔之流畅,令吾钦佩之至。老朽不才,得遇先生,乃一幸事,望多加指教。
7 楼        文友:抒云        2015-01-29 16:18:40
  我虽比作者小五岁,但基本上是处于同一时代,文章很朴实,作者的喜怒哀乐,很有同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奋斗同样可以改变命运,回首平生少憾事,知足常乐心亦欢,赏儿弄孙享天伦,身健心畅好晚年。
回复7 楼        文友:文雨        2015-01-31 17:43:38
  是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情的表露。相信我们有同感,谢谢。
8 楼        文友:春来也        2015-01-30 20:54:32
  刚看完文章,很是感人!祝你晚年生活幸福!
回复8 楼        文友:文雨        2015-01-31 20:26:15
  向您致以深深地谢意。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