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杨柳专栏】不了情(小说)

编辑推荐 【杨柳专栏】不了情(小说)


作者:余茵 秀才,233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0发表时间:2015-02-05 10:13:28
摘要:一列冒着滚滚浓烟,长长吼啸的火车,载着一路泪流不止的女儿,狂奔疾驶地冲向了风雪交加的威虎山——


   殡仪馆遗体告别厅里,六旬姑妈同街道领导等,在悼念队伍最前排。儿女身后排着南小屯邻居、二环赶来的侄女、虎子、小山东,民兵连长、长嘴婆等。悼念的队伍随着哀悼乐,沉痛而缓慢地向里面一步步行进着。
   人们被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带到“水晶棺”前,又围绕“水晶棺”站成大圈,哀悼乐嘎然停止,大厅里传来浑厚有力的男中音,祝悼词:“一位平凡、贫瘠、刚强、伟大的母亲于秀珍同志,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十七点十七分,因病不幸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她的一生不畏贫苦、忍辱负重,为抚养众多子女,以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和情怀,为儿女们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位伟大的母亲,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到对子女的爱护、鼓舞和带动上。一生对国家感恩,对社会关怀、对生活积极热爱。她的先进思想和崇高品德,值得我们颂扬和怀念……”
   人们看到“水晶棺”里,母亲遗体的大半个下身被鲜红的红布遮盖着,胸以上露出崭新的(三女儿寄回来,却未舍得穿的生日礼物)泥子大衣。
   可悲的儿女们啊!为什么不能在苦难的母亲生前,多多孝敬她,为何都抱有等一等看一看的推脱心理,不能像母亲拉扯他们时,积极热忱地去关心爱护母亲呢?类似多少像泥子大衣甚至只是口头许诺和敷衍,所留下的遗憾啊!此时的嚎啕、自责、愧疚能弥补回母亲带走的遗憾吗?
   母亲遗体周围布满了鲜花。被化妆师美容后,那临终时的痛苦不见了,脸微微淡红、平静、安详!仿佛熟睡在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佛僧……
  
   (八)
   出殡当晚,宋金玲心里仍不承认母亲走了,一头扎进母亲的炕窝,搂着炕上孤枕就像搂着母亲的肉体一样。母亲拉风箱似的哮喘声,不时响在耳边。她下意识伸手搂过孤枕,额头磕到炕上,就这样沉浸在幸福的幻觉中……
   西屋里,孔家四兄妹在陈倚这只狡猾的狐狸离间下, 突然冲进东屋。是什么时候、什么力量?二文从神精兮兮的犯罪心理,回到了精神备至的战斗中呢?他抓起不知其情的三妹的头发,拎到西屋,当着炕上一桌子等待给这些儿女分清家产的长者们的面,举拳就打。
   一贯被二弟骂为大土鳖的大志,吭哧瘪肚地也上前向三妹问罪:“你为什么自己独揽医院和殡仪馆、饭店各种费用,你是不是想独揽妈的骨灰盒,与你那小残疾爹髌骨?”
   “没那意思,我带回来的钱本想给妈治病用。不想妈走了,我留这钱还有什么用。妈活着,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临别了就让她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走吧!大哥,我有错吗?你不要听信外人挑拨。”宋金玲捂着流血的鼻子解释。
   仇敌似的凡楠,上前又是一记耳光:“你说谁是外人,谁挑拨啦?你想拿走骨灰盒,得把俺两口子侍候老人的护理费、功劳费付上。”
   宋金玲手捂鼻子,愤愤地说:“咱妈一走,你们自己就暴露出毒蝎子本性。妈只住了三天医院,就三天呐!你好意思要护理费、功劳费?除大哥外,凭良心说你们谁给过妈一分养老费?”
   “在我们老家,侍侯老人一天,也得给功劳费,操心上火、耽误上班,长点良心的怎么不得给个三千五千。你有钱往火葬场扔,没钱给我们。”陈倚听说三妹子带回很多钱,马上算计上了。护理费、功劳费就是他暗地里烧着的一把火。
   “我就知道是你在这儿捣鬼,你穷不起了吗?”宋金玲据理还击。
   陈倚大为恼怒,四目仇视,他和她的手几乎同时出击,各受其伤。孔姓四兄妹见状,蜂拥而上,将异姓妹妹按倒在地,群起殴打。桌上老人们见势不妙,下来拉架。地上拉架和打架的及被打倒的,滚成了球。
   机灵的二文抽出身,幸灾乐祸地指着大球里面说:“你们都不要拉,让他们狠狠地打这个小‘司福增’;打她个半死,打她个爬不起来,让她永世不得翻身,快从这个家滚出去。这是姓孔的家,没她姓司的份儿。还有你老大,趁今天家里人多,我郑重地告诉你,咱妈留下的房子是我的,老鬼临死没交代,我来挑明。”
   大志捞出身子,那疤瘌眼、趴鼻子脸,显得格外憨傻:“你说什么?”
   “我向你挑明,这房子、鸡鸭鹅猪都是我的,谁也别想分一头。我和妈在一起居住,夏琴说我有继承权,你不信就到法院问去。”二文见目的达到了,再也没有利用哥哥的价值了,此时就摊了牌。
   凡楠停住手,从大球里喘急着出来:“二哥,妈临终遗嘱,把房子已经给我家祥辉了,你别忘了,祥辉可是跟姥姥家姓啊!”
   凡娟停下手,站起身看到手上还余留三妹一缕头发,甩手扔到一边,愣愣听着。最后,宋金玲头破血流、狼狈不堪地被姑妈和夏婶搀扶起。
   “老鬼留遗嘱了?”二文的杏核眼,此时变成了圆溜溜的猿猴眼。
   “你问我大姐还有大哥、金玲,她们亲耳听到的。”这时凡楠又把异姓妹妹拉到自己这边,想对付同姓哥哥。
   “那也得等我死以后,现在我就是这个房子的第一继承人。我要用这房子娶夏琴,我也要像大哥那样正八经过过有媳妇的生活。”
   夏婶一听,万分惊诧,羞愧难当。女儿和这个毒蝎子处对象,她却不知,此时,红着脸甩身离去。
   祥辉边往后拉她的妈妈,边说:“妈,姥姥家东西咱不要,我要好好踢足球,等长大了,我一脚踢出个别墅给你。”
   “闭嘴,你那弱智样,还能踢出个别墅?”凡楠喝叱住儿子。
   “二哥二妹,你们以后再说这事,今儿个趁大伙在,把咱妈和谁殡葬的事弄清楚,另外让姓司的把收的礼钱都拿出来平分,不能让她独吞了。这个家好像就她主持正义,就她孝顺,她不就会做些表面事吗?这个家有她没好,她是我们姊妹不共戴天的仇人。”凡娟未孝敬母亲一分,只是临终时母亲吃了她一只鸡腿。心自愧,却是非颠倒、泯灭良心、恶语伤人。
   “对,姓司的和我们不是一个血统的,是势不两立的仇人,赶快把她轰出去。”一贯喜欢战斗不休的二文,马上又跟上来。
   司福环姑妈帮侄女擦干鼻血,屡顺好被抓碎的头发,心却伤的透心凉,当年幸亏残疾哥哥离开这帮混账崽子,免于纠葛在一起。此时她叹息地:“你们都错怪金玲了,她生父打小定了娃娃亲。走的那年,已经给他和那个得痨病死的媳妇殡葬了,金玲要你妈骨灰盒往哪弄?”
   孔姓四兄妹顿时语塞。司福环叹之又叹:“你家只有三间民房,兄妹就打成这样,要像人家有几十万财产还不得打出人命。没想到老人一走,你们兄妹反目成仇。二姑娘要功劳费的事,说出去都让人家笑话;你妈就留下这么个房子,我侄女不会沾分文;还有收的礼钱不能独吞。我是她姑姑,也曾做过你们的姑姑……”她想了想又说:“这样吧,侄女先把收的礼钱拿出来平分。”
   凡娟、凡楠直点头。她又说:“发送老人,大约花了七千元,你们兄妹再一人出一千多元,多大点事,这不一下子就解决了?”
   “我没带那么多钱啊。”凡娟拍兜儿说。
   “我就不拿,她愿装蛋她一个人兜着去。”凡楠也不再嚣张,扭身回到丈夫和孩子身边。
   面临“巨额”丧葬费,兄妹感觉痛了,顿时鸦雀无声了。姑妈见状,拉过侄女:“玲儿,姑妈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走,咱们给孔家兄妹们留下一份安宁吧!”
  
   (九)
   夜深人静,孔家四兄妹的聚焦点依旧在房子上,二文说房子理应归他,二妹说妈临终遗嘱确实把房子给了外孙儿祥辉……
   最后,陈倚老手戏婴儿,解决了这件大事:“现在祥辉还小,等结婚时再搬进这三间房子一头住,他二舅晚年就由外甥祥辉赡养,等他二舅故去,房子全部再由祥辉继承。”
   大志被逼无奈,颤抖着手,窝囊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带着一汪泪离去。
   二文拿着《房屋归属协议书》,激动得蹦了几个高,跑出去兴奋地敲开夏家大门,不多时就被吵吵闹闹的声音轰出来。
   “二驴子,你和我姑娘的事,我要早知一天早不会让你们来往。你做什么事不都在我眼里。你争来房子了,你这么有能耐,去找别的女人去,以后少到我家来找夏琴,我姑娘怎么会嫁给你?!”
   “夏琴,你个黄头发鸡,你说有了房子就嫁给我,你一直暗箱操作,现在翻脸就把我开了。我太实在了,还打算把鸡猪卖了,领你去镜泊湖旅行结婚。早知你是耍弄人的人,我不能对我妈那样啊!现在我都恨不能一刀子把你捅死。”二文用力拍打夏家大门,对狠心做过的事,悔恨万分。
   “毒蝎子,你把责任全推到我身上了?没搬块豆饼照照自己什么德行。一个农村土坷垃还想攀城里高枝儿,快滚回老家去吧!惹急了别说我把你虐待老人的事举报出去,让你在监狱里过下半辈子。”夏琴由原来的隐隐约约,变成声声反击。
   听到蹲监狱,孔凡文吓得一步串回自家大门,慌忙插紧门栓。回身时,与竖耳静听的俩妹妹、妹夫撞个满怀。
   他一个人喝了一夜酒,咬牙切齿骂了一夜,黄头发鸡,我杀了你……
  
   第二天天刚刚亮,他神经兮兮地推开屋门。发现几头猪和鸡鸭一夜间都被冻死了。猪圈上只站着一只趾高气扬、孤零零、警觉张望的大公鸡。
   二文疯了般左拾右看。大妹心疼地拾起一只鸡:“怎么都死了,农村那么大的雪也没冻死过鸡呀?”
   “是她,是老鬼把她养的猪鸡鸭,都带走了,这LBY的临走也不给我留个好想头。”二文大逆不道、丧失伦理道德的行为,大妹实乃看不下去,她扔了鸡,怒视哥哥:“你真行,妈那么偏向你们两个儿子,那么疼你,你怎么能这样骂她,你也不怕遭天打雷劈,谁跟你在一起?畜牲不如!”
   她进屋取出包,走出去,“砰”地一声摔上大门。二妹一家上前想劝点什么,也被他赶羊一样轰出去。
   院里只剩下孔凡文一人,他对着母亲的东窗口,瘫软地跌跪下去:“完了,家败了,一万多块钱没了,女人也泡汤了,这是报应啊!我为什么这么狠心,为什么骂娘,我真是畜牲不如啊!”
   此时,朔风夹杂着雪沙,打在他的头、脸和肩上。他,左右开弓扇自己嘴巴子,半晌,举起头,仰天嚎叫:“妈啊……”
  
   (十)尾声:
   母亲没有离去:牡丹江市的楼宇间,年迈的母亲和女儿那倒骑车,不依旧停在阴凉处卖菜,一个称称一个收款;母亲背着女儿,还不时往比自己年长的老人兜子里塞一缕芹菜,一个西红柿吗!
   明阳市场上,矮小的母亲仍叫卖着:“又大又香的黑瓜子,两毛钱一碗,快来买啊,再不买我要回家做饭去喽!”
   母亲没有离去:母亲亲手缔造的家园里,猪圈里刨粪、院子边压水井、灶坑前吹火;小巷口给二儿子拎回两条刀鱼做下酒菜的老人,不正是瘦小多病、刚毅顽强、永远割舍不掉母爱的秀珍吗!
   母亲没有离去:威虎山脚下的二环西山上,年轻的母亲不正在贪婪的采蘑菇,往石板上晾晒,多采多往家背,好给儿子买上学用的本子笔,给女儿们准备过年的花衣裳吗!
   母亲没有离去:学校庆‘六一’的主席台下,母亲不正怀抱手扯着女儿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已经穿上白布衫蓝裤子的军号手大志;潘冬子一样肩扛红缨枪英俊帅气的二文;在盛大的节日里欢快的表演节目吗!
   母亲没有离去,母亲微笑着姗姗的走来……
   伴着一幕幕回忆,宋金玲幽灵般地到处寻找着母亲的身影,母亲的足迹。每到一处,母亲辛勤劳作、残喘忙碌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女儿眼前。
   逗留了二环,回到母亲为儿子铺垫的牡丹江家园。邻居们告诉她,你哥哥疯了,一天天赤足漏体,不知冷暖的跑在火车道上,寻找你母亲。
   宋金玲找了很久,天渐黑时,明阳火车道的劲头终于出现疯癫的哥哥。
   孔凡文的脸冻成了酱紫色,颧骨冒出疙疙瘩瘩的冻疮;手脚灰暗,似乎没有了知觉;浑身衣不遮体。身后背个草绳子拴的干木棒子(长枪),神经领域里似乎用长枪来做不被活捉的防身工具。
   当他发现了妹妹,惊恐地“扑嗵”一声跪下去,搂住她的腿很是幸福地:“妈,我可找到你了,跟我回家吧,别捡煤核了,以后我好好做人,多挣钱,给家里买劈柴、买煤,再也不气你了,妈……”
   妹妹很想扇他几个耳光,可此时一切悲伤、痛恨,被一股手足情而取代。她拉起他,对着他呆滞、伤痛、荒漠的眼睛说:“你在妈身上都做了什么,你心知肚明,我恨不能看你下地狱……”她眼含着泪:“世上真是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妈临终还嘱托我让好好照顾你。二哥,你回家吧!别让妈在地下为你哭泣。我要为妈去做另一件事……”
  
   数月后,宋金玲与张于华一同奔往关里,几经波折,终于将被软禁了十几年,黑葡萄眼被孟凡宇打成斜楞眼,脸上刻写着无尽忧伤的妹妹银玲接回……
   二环西山青石板前、羊肠小道上、北岭谷子地里,母亲生前曾伫立、期盼、哭泣过老闺女的地方,妹妹银玲哭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
   北岭长石砬子山下,一座合葬坟墓的碑文前,宋银玲挣脱了姐姐和张于华,一把扑过去,拥住坟头,悲痛欲绝。普通话完全变成了关里腔:“妈呀……我地老妈妈呀……女儿天天想回家,女儿梦里都在往家跑啊!俺的两个孩子说,长大了,一定送俺回姥姥家,俺天天盼这一天快快来啊!……妈呀妈,俺再也看不到妈妈啦……”
   柔柔的和风,静静的坟墓,谁能将铿锵之躯的妈妈送回人间?
   空中的浮云,林中的飞鸟,谁能将母亲生前的遗憾填补?
   亲爱的妈妈!尊敬的母亲!!您看见了吗?您的老闺女银玲回来了……
  

共 15091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作者刻画了母亲这个角色不幸婚姻的始末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人生是一个圆,无论你把它涂抹成什么样子,终究你还是会回到来时的那个点。爱有多深,恨也有多深,爱没了,恨也就没了,前嫌尽释,一切淡定如初。故事委婉,跌宕起伏,文意深刻。启迪思想,令人回味,令人醒悟。小说告诉人们:在事孝事宜上没有等待的机会。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青州大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5-02-05 10:14:29
  问好作者,看完有种想哭的感觉!母亲生病住院期间,还是不忘牵挂儿女。令人感动!
回复1 楼        文友:余茵        2015-02-05 14:41:42
  母亲的心似苍穹,似大海,无论儿女对母亲怎样,母亲对儿女永远播洒不完的爱。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5-02-05 10:14:54
  期待作者继续赐稿杨柳!祝吉祥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余茵        2015-02-05 14:44:41
  感谢大浪社长不辞辛苦,编辑发表。感谢社长的深度点评!
3 楼        文友:余茵        2015-02-05 14:49:56
  编筐倭篓,全在收口,最后收尾还感觉不到位。如哪位文友肯帮忙,请附之高见!膜拜!
4 楼        文友:幸福小草        2015-02-05 16:20:18
  三女儿在医院的那几句祈祷,简直让人看的心碎。眼泪啊!我没法管住,就让它随着文字一直流!一个悲情的母亲,让人起敬。几个混蛋的儿女,让人切齿。这世上每一天还有无数的母亲像这位母亲一样比儿女歧视着!人性啊,何时才能回归它善良的本真。
   余茵感谢你的作品:像警钟一样敲响,“子欲养而父不待”一定尽力不能留遗憾与悔恨给余生。
   问好余茵,相信母亲地下有知,会瞑目的。
总有一份感动来源与文字,总有一份执着诱惑着人生
5 楼        文友:余茵        2015-02-05 18:41:47
  如果能搬上书架,以此书启迪和警醒千千万万个普天下儿女,才合母亲临终之意,只惜孩儿无能,又将是一个终生的遗憾!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