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正向征文——春韵】赶春(小说)

精品 【正向征文——春韵】赶春(小说)


作者:丰泽中孚 布衣,4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7发表时间:2015-02-16 23:51:58
摘要:从镇政府出来的时候,阴霾的天晴朗起来,春天的云匆匆的赶着场子,那是在酝酿着贵如油的春雨。他真想朝着仍被皑皑白雪覆盖着的田野大声地喊,因为儿子在身边,他顿了顿,最后在心里狂喊几遍“共产党万岁!”贫穷这块大石头压在心里实在太久,曾令他一度绝望。


   兴奋的等待有时候也是一种煎熬。整个正月里张一包一家就是大搞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牛棚重新修葺,牛槽反复消毒,用稻草编织好了厚厚的牛棚门帘子,铡草刀也磨得寒光闪闪,又从山上拉回来一垛新鲜的玉米秆。在环境上本来就是整个村子里独一无二的,进一步的清理更是让大家迷惑猜测。
   “张嫂,你家儿子订婚还是女儿找婆家,看你家院里院外弄的这个干净。哪家的姑娘还是小伙子?”西邻的女人忍不住问。
   “没有,都不是,过日子吗就得干净,穷富都得干净了才舒坦。”
   “别扯了,鬼才信呢,过年都没有这样清理,过了年了反倒弄得这样。说说,到底什么喜事,咱们东西邻里住着,也让我高兴高兴。”
   “呵呵呵,没事儿。真的,我家一干净你们就乱猜想。”
   “前年老大振江考上北大的时候你家就是这样,你家要是没有喜事打死我都不信。”
   不论西邻的女人怎么绕,张一包的妻子雅芬就是没有走漏一点的口风。她心理想,这块肉一定要先埋在饭里,不能漏出来,免得别人眼馋跟着自己抢夺着吃。
   进了阳历三月,镇政府把牛运回来了,申请的人家经过审批相继把牛牵回了家里,那牛一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油光锃亮,可没有张一包家的。张一包一家是狗叼尿脬空欢喜一场。就在张一包一家大失所望的时候,镇委书记邵书记和村主任在一个大清早来到了他家。一进院就笑哈哈的嚷:“过日子就要这样,穷过富过就是不能邋遢着过,这样的过法我才放心。”
   “欢迎邵书记!欢迎邵书记!我家就是穷干净。”张一包满心的不高兴,但是在话上不能表现出来,他过日子是泔水缸,啥都装得下,吃亏占便宜他都能宽容,从不和别人锱铢必较,要不也不能把他大名张一宝叫成张一包,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每天都吸一包烟的原因。
   “老张啊,我这几天一直耳热脸烧的,是不是和你妻子骂我了?骂我不办事,骂我官僚和自私?今天我就是来你家负荆请罪的。”邵书记边说边在院子里转悠。
   “怎么敢,怎么敢。可是邵书记,不是你说帮我贷款养牛吗,怎么没有我家的?我找村主任问,他说是你不同意我家养牛的,这究竟怎么回事嘛?”
   邵书记没急着作答。他院内院外走了个遍后才进了屋,东西两屋又看了看:整个屋内摆设简单而整洁,柜上、门上一尘不染;挂在墙上的大镜子也没有落一丝灰尘。那镜子应当是上辈人留下的,有毛主席的头像,还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字,镜子下边是横竖放着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书。
   “老张,你们两口子坐下别站着,这是在你家。我呢是这样给你打算的,你们且听听,这也是你们村主任的意见。我打算帮你发展养鸡。两类:肉食鸡和蛋鸡同时搞,这东西不像养牛风险大,不是我怕给你担保,我是担心意外,真要是养牛养倒圈那翻身可就难了。养鸡就是死个十只八只的不伤筋骨,要是你同意,肉食鸡和蛋鸡咱先各养一千只,在发展中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肉食鸡一年至少可以养三茬,如果不遭损就是三千只,每只去掉投入的钱也要剩四到五元钱,光肉食鸡这一样咱就可以挣纯利润一万多。蛋鸡也是一样,若加在一起,我和村主任合计你至少也得剩个两万四五千的。”
   “那得多大地方,我家这院子也不够大呀!”
   “地方我已经帮你想好了,就用你们村部闲置的仓库。面积大,院子封闭,靠屯子自边,便于管理和防疫。”
   “邵书记,行。没想到您和村主任帮我们想的这么周到,您就是我家的大恩人呐。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养牛那么大的项目,我心里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张一包一边给邵书记和村主任加茶水一边说。
   邵书记呷了一口茶说,“那就这样定了。房子的清理、取暖的火炉、鸡架的摆放、监控的安装这些事项,让余主任召开村支部会议,全村党员齐动手,一定要把张一包的这个典型帮扶好,我们要帮扶一个,成功一个,脱贫一个。我们要把党的政策落实到位,让张一包等这样的贫困户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以他这样的典型在全村、全镇引导那些畏首畏尾的人主动创业,发展多种经营,打破群众农闲时间猫冬、打麻将的旧习俗,早日让我们全村、全镇的人达到小康的生活标准。”
   “好,邵书记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您的工作安排落实好,明年我们村就会成为全镇发家致富的样板村。”村主任秦有利带有十分羡慕的表情说。
   张一包一家千恩万谢的送邵书记和村主任上了车,车轮碾起雪尘,一转弯就消失在他们目送的视野里。
   笼罩在一家人心中多天的阴霾散去,朗朗的阳光照在心上暖融融的。妻子雅芬懊悔自己这几天错怪邵书记的那些话,幸亏没有外人听到把话传到邵书记的耳朵里。
   支部会议结束,年轻的23名党员用了三天的时间将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一周后,张一包的两千只鸡雏完好运抵。
   张一包不是没有远见的人,他没齿难忘各级领导给予的照顾。他懂得做人要感恩和力所能及的回报,所以他和妻子在忙完鸡舍的活儿时,便开始一块块的绿化村部荒芜的院子。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他热爱这个家,需要把这个特殊的环境整得井井有条。村部是在旧址改建的,所以到处都是能露着半张脸的砖头瓦块。开始时,人只能用镐头从一边一点点的整。两个月后,张一包和妻子雅芬把谁看了谁头疼,无从下手的大院整理得焕然一新。从土里抠出来的砖头从院外到院内,规规整整的铺成一条宽五米,长三十米的甬路。院子前边种上了花苗,花已含苞待放,四周栽植的两排杨树苗也已成活,嫩嫩的叶在暖风中招摇着。他们计划上秋的时候再栽植些果类树木,把甬路两侧栽植上柳树。活计谁做累谁,但他们不怕别人说闲话,累且快乐着。他们觉得值。
   张一包一家没有令邵书记失望,更没有令村支部全体党员失望。这一年里一家人谨慎着、忙碌着、紧张着、收获着。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他们绝对就是想一想而已,资金上、防疫上、禽舍上、销售上哪一个环节不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他要按照邵书记和村主任的方案去做,做大、做强,还要带动其他的人也去做,他要进行爱的传递。
   老三张振铎没有辜负所有人对她的期待,更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高考一举进入清华大学,虽说不是全市的高考理科状元,但也是全县的理科状元。张振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主抓全县教育的县长、教育局局长、镇党委书记一行人到家表示慰问。李县长还受县委书记之托察看了张一包家发展养鸡的实际情况,也到养奶牛的人家做了调研。指示邵书记要把张一包的家庭教育、发展养殖业脱贫的情况形成材料广泛交流,对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排忧解难。这一年张一包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报纸、电台、电视台紧锣密鼓了一段时间。由于媒体的推动,常有个人和团体实地参观考察,也有企业打算赞助的。
   张一包的穷日子就这样翻篇儿了。仅三年的时间彻底的踏上了致富的快车,养殖数量也翻了一倍。
   三春不如一秋忙。他家除了自己的两垧半地外,又买了两垧,地全是老二张振山经管着,他家嘴子尝到到了富裕的甜头。这年秋天,他家格外的忙,田里的庄稼要收,肉食鸡要出栏,一家四口人忙的不亦乐乎。由于忙,患有遗传性高血压的雅芳没有打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针,外加过度劳累,某天在给鸡清理舍圈的时候眼前一黑就倒下了,住进了省医大二院,那天是初冬后的第一场雪。
   经脑CT检查是10毫升的脑出血,幸亏是小毛细血管,否则不堪设想。医生会诊认为患者适合保守治疗,不用开颅手术,免得损伤其他脑神经系统,脑积血慢慢吸收后不会留下后遗症,更不会影响语言神经和运动神经系统。医院里有小女儿振娇伺候,家里由那爷俩经管着。雅芳出院的时候已是小雪节气,她看起来瘦了很多,脸也显苍白,全然没了往日风风火火的性子。亲朋好友去看她,她一个劲儿的叨咕白养了一茬肉食鸡。大家就劝她有人在就有钱在,钱没了可以再挣,人要没了就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幸亏有了医保,否则真的是小猴子下山空忙活一场,甚至还要因病致贫。
   张一包妻子死里逃生一回,再也经不起繁重的劳累,她需要静养。外加张一包的严重胃炎,他们决定养殖转让,经营转型。请示邵书记和村主任后转年转让给了新的贫困户。
   振江研究生毕业后,被聘到了薪资很高的国企工作,不再需要家里一分钱。妹妹振铎读书费用除掉自己做家教所得,所缺部分由大哥振江供着。家里条件好了,振江就想在家帮着务农,让尚未婚娶婚嫁的弟弟妹妹重圆自己大学梦,振山表示自己在家挺好的,他还准备多承包外出务工的人家的土地,要搞机械种田,外加老人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好使,怎么着也需要留一个在身边,所以振山决定放弃。振娇上学的时候就有绘画天赋,她想做一名设计师,这是她从小就酝酿的梦想。
   又是一个春天伊始。春节过后,振江带着妹妹振铎和振娇踏上了通往北京的列车。振娇去了北京八维私立大学,攻读广告设计专业。轰隆隆的列车一路行驶,正朝着她内心的方向一路奔驰。她去追梦,她开始规划自己人生来迟的春天。
  
  
  
  
  
  
  
  
  
  
  
  
  
  
  

共 857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赶春,为我们讲述了农户张一包的传奇经历。他的全家在党的带领和帮扶下,如何走出艰难困境,一步步的实现美好梦想,将小日子过好过强的励志故事。小说着意塑造了张一包这一典型的农民形象。他无奈,无奈因为贫困而耽误了两个孩子的读书梦;他渴望,渴望通过养殖副业致富;他惊惶,惊惶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曲折。可现实的严峻摆在面前。被生活所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穷的不是命,命运的方向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张一包在儿女的鼓励下把握住机遇圆了脱贫梦。几分木讷,几分朴实,几分善良,这正是广大勤劳农民的写真。命运的改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去一手一脚的创造。张一包一家人的命运转机是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没有好的政策,脱贫致富之路可能更艰辛;没有党的好政策,一家子可能因为妻子雅芬大病而再次致贫;没有党的好政策,女儿张振娇可能不会再有读书圆梦的机会;没有党的好政策,张振山不会去发展大面积机械化经营农田。小说还塑造了镇委书记邵书记的形象。他平易近人,执政为民,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经过细思量,多考察,他为张一包做主,指出一条适合的、养鸡致富的明路。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开拓进取,办实事,不搞花拳绣腿的人民好公仆。此外,作者还用赞许的笔调,成功展现出巧妇雅芬的能干麻利,以及张家兄妹们的懂事争气。应当说,赶春,是赶上了富民政策的春天,赶上了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春天,小说的结尾亦是点睛之笔。列车驶向北京,同时也是驶向内心希望的春天。因为历经漫漫严冬,面对久违的春天的温暖,求知若渴的振娇怎能不去追不去赶?所幸社会主义的大好春光无处不照,从不吝啬。本文叙事详实,语言质朴明快,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字里行间洋溢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催人奋进!大赞!倾情推荐大家共赏!【编辑:夏以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218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6 23:55:41
  一篇满满积级,充满了正能量的小说。赶春,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赶上了社会主义好时代!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2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7 00:04:19
  简单的日常片段,质朴的乡村气息,饱含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品读起来生动亲切,使人身临其境,如浴春风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3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7 00:06:38
  感谢作者赐稿正向,参与征文。问好!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4 楼        文友:丰泽中孚        2015-02-17 08:08:07
  感谢以沫老师的精心编辑,精彩的编按,辛苦了!
5 楼        文友:丰泽中孚        2015-02-17 20:02:29
  以沫编辑的认真让我分外感动,在此向你问安,并祝春节快乐!
6 楼        文友:南充包涵        2015-02-18 08:30:19
  祝贺丰泽老师此作斩获精品!问好,拜年!
7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8 09:36:31
  祝贺前辈佳作喜获精品!以沫在此给老师敬茶、拜年,祝老师全家新年快乐,羊年大吉!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8 楼        文友:晨羲        2015-02-18 11:10:27
  拜读佳作,祝贺老师喜获精品!祝春节快乐!
晨羲载曜,宁静致远
回复8 楼        文友:丰泽中孚        2015-02-18 12:52:42
  谢谢,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9 楼        文友: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        2015-02-18 19:28:42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首先祝您体健笔丰!春季快乐,阖家幸福!
   一言一语,一字一文章,静默中品生动;一山一水,一花一世界,平淡里看精彩。
   江山文学是一个着力打造精品文学的大型文学网站,坚持正文学,努力提高发文质量。
      江山文学,文,不贵多,贵精。
   “贵”在读人,读心,读情,读人生;“重”在心动,心懂,心诚,心共鸣。
   “精”在文章,或有温度,或有境界,或有思想,或有深度。
   在这里,有真情实感,有人性的探索,生命的叩问,
   您可以看到人间万象,刹那浮生,也可以感受智慧的呢喃,灵魂丰盈。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美丽流连,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倾心,以文取暖。
   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愿善待文字,不亵渎文字。
   我们知道,您的某篇文,等着我们去拜读、去喜欢。
   我们更知道,您的某篇好文章,像一杯精心炮制的花茶,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去评。
   认真品读您挥就的倾情之作,恭喜您,您此文被“江山文学精品审核组”评定为精品!特推荐给更多读者共赏!
   感谢您支持江山文学,江山有您更辉煌,期待您更多精彩!祝您在江山文学写文愉快!
10 楼        文友:欣然        2015-02-19 17:43:43
  一篇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欣赏!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