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光影里,聆听一座小城的脚步(聆听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光影里,聆听一座小城的脚步(聆听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66发表时间:2015-06-06 23:32:29

【流年】光影里,聆听一座小城的脚步(聆听征文·散文)
   海宝兄这本《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借鉴司马迁《史记》纪传体的笔法,为在中国摄影史上有着突出影响的十位无锡籍摄影家每人都撰写了一个小传。他笔下的人物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他从大量收集到的素材中披沙沥金,去伪存真,借助文字意蕴,捕捉传主的情感与心声。既激情昂扬,富有诗意,又保持了史学文字特有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客观性。把原本枯燥的摄影史,写得有滋有味,韵律灵动。
   虽然摄影史很容易写成枯燥的技术报告,但海宝兄却以其生花妙笔写得每一篇传记都令人读来轻松愉悦,每一位传主都写得颇具个性,绝不雷同。他的文字简洁清丽,他的观点直观犀利。他把功力用在追究人物的自身存在价值上,从中寻找历史大背景下人物生命历程的独特发展痕迹。他笔下的人物不是单调的,而是纷繁多姿。他善于从个体的发展轨迹、历史的零星片段中,由点到面的生发出历史的意趣。
   这本只有162页的16K版面的图书,算不上长篇鸿制,也算不得厚实,但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称得上是字字珠玑,张张精致。特别是透过那些经过精挑细选的摄影作品,让作者不仅感受到了摄影艺术静态的美,更感受到了激荡的历史风云。
   这本书所选的历史照片内容极为广博,既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也有政治风云、刀光剑影;既有吴越娇娃,民族服饰,也有劳苦大众、农耕旧物;既有人文景观、城乡风情,也有战场烽火,示威抗争;对寺庙宗教、水路交通、文教卫生、日常家居等也都有涉猎。通过这些丰富翔实的老照片,将自晚清以来,江南小城的方方面面的瞬间呈现在读者眼前。借助读者的联想,将这些静止的历史瞬间,拼接、糅合,构成流动的画面,从而让人得窥江南小城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大致风貌。
   本书中的那些老照片的空间跨度,早已超越了地域的局限。从锦绣江南,四面辐射到天涯海角、白山黑水、黄土高原、大漠天山。仔细翻看这些老照片,其中的历史风云,人文密码,还有很大的解读空间。从中也能看出,当年那些无锡籍的摄影家们,他们的脚步,走得很远,他们得胸襟,包揽云天。
   这些老照片,每一张的背后,都有一个可以或不可言说的故事,等着人们去仔细聆听。这里有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的脚步声声,也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马嘶鸣。有着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斑斑血泪,也有共和国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温馨。有着太湖之滨的云踪帆影,也有塞上青藏的马蹄声声。
   这些老照片,每一张的画面里,都有着巨大的信息量,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着人们去破解,去猜想。沧海桑田,斯人已去,画面犹在,肖像犹在。谁能知道哪些笑为了什么,哪些哭为了什么,哪些忧愁、哪些惆茫、哪些思虑为了什么?
   这些作为作者的海宝兄不知道,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知道。唯有从联想里、从遐思中,透过那些墨色的文字,那些斑驳的画面,去聆听历史的脚步,去猜想岁月的密码。
   雨停了,书也读完了,合上书本,在愉悦欣喜之余,我也感到了些许遗憾。由于资料和照片的双重不足,对于这座江南小城的摄影史,以及由此涉及的那些历史风情,我们还不能查看全貌,只能通过管窥,去对这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做一个浮光掠影。我相信,这本小书,对于海宝兄来说,只是他研究摄影史的开篇之作,是一出好戏刚唱了个序幕。
   我想,如果读者们在放下书卷后,能够受到历史风云的启迪,在重重文字,叠叠光影里,感受到家乡与祖国正一步步从昨日的屈辱与黑暗中,走向富强与光明,能够立志为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明天,留下更新更美的文字,更新更美的图画,去进取,去奋斗,这就够了。

共 653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请跟我来,一起闭上眼睛,在渐起的晚风中,聆听一座江南小城的足音。这是一次独特的聆听,各种唯美的体验带给你一次愉悦的感官享受。 置身于江南四月天,听风听雨听花开的声音,听小城沧桑的弦音,听逝去的岁月里那些浑厚的低吟。那个微风细雨的午后,打开一册书卷,就仿若打开一座城市的往昔时光。城市的风情与人物的沧桑浓缩在一帧帧古旧的老照片上,经年之后一页页翻过,依然可以望见曾经的容颜、可以听见曾经的呼吸。 这本书卷书名《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作者是江凤鸣先生深交了近三十年的挚友——江苏省企业家摄影协会副主席王海宝。 在读完作者的散文之后,关于王海宝先生与这本书卷虽不曾亲见,但亦能了然于胸:这本书卷,是王海宝先生花费数年的时间,四处寻访,查证考据,将中国地方最早创建的摄影社团——“雪浪影社”以及十位无锡籍的摄影人徐寿、赵鸿雪、刘半农、方大曾、顾淑型、王劳生、敖恩洪、陈葭生、吴曾乐、华国璋的摄影作品沙里淘金般地挖出来,把许多即将湮灭的人和事再次串掇在一起,他以详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和实物,丰富详实的人物传记展示了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业界对这本书的评价之高,称之为是一部关于无锡早期摄影史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早期中国摄影史的地域性研究的空白。 在作者的眼中,海宝先生饱学诗书,是个执着的有心人。他的这卷《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内容涉及广博,他撰写的人物传记,文笔清灵,语言诗意。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叙述了与王海宝先生之间从初识到深交一路结下的兄弟情缘,肯定了这本书的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回忆了海宝先生为寻访这些珍贵的所付出的辛劳。 散文笔法娴熟,叙述平和,语境诗意灵动,文中有对王海宝先生《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的欣赏,也有内心对这份情感的自然流露。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0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5-06-06 23:36:13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值得珍存与阅读!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11:27:42
  雪,谢谢你的美按。我看到文章发出的时间是午夜了,你又熬夜。仔细读了你的按语,知道你认真地查阅了许多资料文字,在按语里,为我的文章补充了新的背景文字。虽然文字不多,但看得出你的仔细与认真。你的按语写得慢,是因为你倾注了心血,只有把文字视作生命的人才有这样的虔诚与耐心。我一向认为,写文与做人一样,一定要老实。仓颉造字,鬼哭神泣。敬重文字,是每个以文人自诩的人最起码的自我期许。雪,你是我文字里的知音。敬重你的这份执着与认真。
2 楼        文友:向维鑫        2015-06-07 01:48:11
  读这样类似的散文总在柔软淡淡的笔锋里读到一股风。这种风韵常让我觉得真实真情的流露是散文的核心。
   我喜欢摄影,但对于摄影的精与髓可能还是个外行。但江老师和你的摄影朋友这份精与髓可是通过字体一一传递着彼此的真城。
   向江老师问好。
在文学的海洋里我是一条小鱼,我要穿越在大海的每一个充满生命激荡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热血在流淌。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16:42:20
  维鑫,谢谢你的跟评。其实我不大懂得摄影,因为友人的关系,也就玩玩。我喜欢收集地方志,特别是江南家乡的这些志书,很有意思。海宝兄做的是开创性的工作,我由衷的佩服他的精神。
3 楼        文友:秀子        2015-06-07 10:16:20
  但凡一本有价值的书籍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文中不管是一张旧照片,还是给每一张照片写的小传,都是摄影之人走乡串户一点一点收集而得,这一切都是对江南、对历史的辛勤记载,将来也就成了江南最珍贵的历史与文物,可见作者的朋友用毕生的心血对艺术对历史对家乡的追求与热爱。文章从历史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从评析的角度等诸多方面生动的讲述了两位朋友对历史对艺术对江南甚至对民族的珍惜与热爱,整篇文章传递着正能量,为生在江南一带的人有这样的历史与对江南历史这样无私传承的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一本书好,还要有懂她的人用这样好的文字来评她,才更好。二哥,你做到了,你更了不起!从你的文字介绍中让读者有想一览无锡旧照的欲望!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16:45:04
  秀子,感谢你来阅读我这篇关于一本书,一个写书人的故事。中国的历史文化需要传承的人,需要有人不计名利的去埋头苦干,我愿意去为他们点赞。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
4 楼        文友:空悟        2015-06-07 20:38:09
  欣赏学习了!谢谢凤鸣老师!
人生在于悟,活到老,悟到老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22:42:50
  空悟,谢谢。恭祝夏安!
5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07 21:02:23
  (一)江南的四月在作者的笔下真美,作者捧着一册书卷回忆引起读者的好奇。
   书是老友王海宝赠予的,书名《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指出海宝兄在江南冶地摄影史上第一人。
   从老照片展开,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是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怀旧,翻开老照片就把自己带回了从前。
   作者对历史的酷爱,罗列出历史人物,司马迁,左丘明,司马光,刘向,和他们不同体裁历史记载。
   引出海宝兄组成一部无锡地方的摄影史。
   (二)作者与海宝三十多年的深交,却还认识不清。
   初识时,各有各的专业,各行如隔山。
   作者的工作小有成就,疏忽了与海宝兄的联系。
   欣赏照片,上百张照片,让我兴奋,让我欣喜。这些富有诗意的照片是海宝兄拍的,海宝兄成了中国摄影会的会员,一家摄影协会的副主席。
   受海宝兄的影响,作者开始摄影,但痴迷的海宝兄举办了一场成功的摄影展会,送给作者《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
   (三)读着作者的文字,读者也了解了江南的文化。佩服作者博览群书,真是对历史有研究。海宝兄用摄影的方法补充了史学上的缺憾,大师后人们的无私,海宝兄的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只为留下文化的根。
   读到这,我好感动,民族文化的根,真的需要千千万万个海宝这样的人,才能留下。
   (四)三年的努力,海宝兄有了成就,作者列举了“中国第一人”名头……这些历史资料作者是怎么辛苦查阅的,我好佩服!
   通过作者的详细介绍《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我好像看到了这本书一样。
   作者的书读完了,读者也跟着作者回顾了一下历史,最后作者提出希望:能够立志为中华民族更美的明天,留下更新更美的文字,更新更美的图画,去进取,去奋斗,这就够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交朋友,这篇文章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祝愿作者写作愉快!佳作频现!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22:49:59
  小丫。谢谢你这么认真的评论。我居住的城市,在江南腹地。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小城,出过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响亮名声的大人物。小城的人非常重视历史的记载,各种史志著作层出不穷。我的朋友海宝兄就是这样一位自觉的文史作者。我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是如果没有那些自觉的历史记载者,我们何从记忆?因此,我以为自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修左传,特别是司马迁写史记,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有民族记忆。这些人是真正的民族功臣。当然,还有比他们更早的历史记载者,比如尚书、比如那些铭刻在青铜器、甲骨文上的文字。
6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5-06-07 21:55:07
  无锡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富裕的程度,是全国很多城市学习的榜样。遗憾的是,我没有走到过这座城市。曾国藩的大弟子、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薛福成,好像就是无锡人。
   作者通过他的老友王海宝,通过《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展开描述,叙友情、说历史、谈摄影、论艺术,将无锡的历史脚步宏观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细细抚摩,用心摩挲此文,文字带入一座古今弥香的无锡,直捣阅读者的心肺和骨骼。笔墨描画无锡的人文底蕴的同时,历史湍急的潮流会摧毁无锡的精致部位,呼吁世人关注、保护。
   一座伟大城市的蜕变,照片和音像是最生动的记录者。收集老旧的照片,是对城市发展的高度负责,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形象方式。
   文字凝重而清晰,阅读时,如手捧起时光河流中的一掬澄澈的水,照映出无锡的昔今。创作上,构思上,驾驭文字的功夫上,都表现出大散文的气韵。
回复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7 22:57:41
  洞天君的文字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总是富于概括性和哲理性。为老友写书评,不是我的特长,因此,我就这本书的出笼,拉拉杂杂写下了这样一堆文字。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群愚人做着与众不同的事,他们细心地记载下历史事件,自觉地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做着没有利益还要倒贴金钱和生命的事。我觉得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没有这样一些人,一个民族就会成为没有根的浮萍。试想,如果没有圣经的旧约,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民族,还会生存在今天吗?谢谢洞天君的鼓励,我当继续为那些无私的人们,继续鼓与呼,给他们点赞!
7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6-08 08:04:2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8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5-06-08 11:08:04
  不愧为大手笔的文字,气势磅礴。
   一张张老照片,一行行隽秀的文字,都在诉说着无锡这座城市的曾经过往,社会变迁,人文历史。
   使我们仿佛聆听到了战火纷飞的马蹄声,轻声细语的吟唱,还有这座城市的低泣,哀怨……感谢作者,
   感谢作者好友海宝先生为此所付出的一切。
   十分欣赏老师的大作,不敢妄加评论,愿老师谅解!
   美文,赏心悦目,精神,令人钦佩。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好的文字。
五十玫瑰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8 19:13:46
  这是一则应朋友之邀写的书评。我的朋友海宝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也是一位官员。官场上缺少真才实学的滥竽充数之人有之,但海宝不是,他即使用学者的标准衡量,也是个才气横溢的人。他一直是个想着造福乡梓的人,有志者事竟成,他可以称作成功人士。我写这篇文字,也是看重了他的这份精神。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8 19:15:03
  谢谢玫瑰老姐的美评。
9 楼        文友:悦悦        2015-06-08 14:32:12
  看完江凤鸣先生的散文《光影里,聆听一座小城的脚步》后,心情激荡,被作者恢弘的史记般的笔墨及其记实般浩瀚的内容震撼了!就想亲自看看这本史书般的传记。作者写了深交了近三十年老友王海宝及其杰作《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要了解一卷如史书般海量容积又高度精炼的著作,就必须了解其著书人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禀赋、德行修养等等。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江凤鸣先生凭借与王先生的深交,一一道来。让读者首先对王先生有了全面切实的了解。写了王先生由执着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转变成了专注的无锡摄影史作者的过程。王先生从深入乡野,走村窜户,搜寻捕捉珍贵的即将被现代建筑替代消亡的无锡一个个村落中的人文建筑图片等等,转变到了集中为无锡摄影史上十位著名的摄影家著书立传。这本传记图文并茂,填补了中国摄影史上一地方区域性的摄影历史空白。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因为无锡这个地方,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物产丰富,人文传统文化深厚,缩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根深蒂固,气势恢宏,很多人文文化、世俗民风,建筑设施等等传统文化,被很多有识之士以固态的摄影图片存储传承下来,他/她们的摄影业绩及其本人,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了很多的第一,甚至世界摄影史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可他们及其作品功绩却散落各处。为了弘扬并传承他们的摄影业绩,王海宝不辞辛苦,自费出资,跋山涉水,到处寻找,查阅史实,拾遗补漏,精心编排,用心书写,终于完成了这卷意义重大的著作。传承了中国摄影史及时所蕴涵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弘扬了中国人爱国、爱乡,爱家,不惜辛劳、不图回报、奉献一切的可贵精神!激励着人们继续为传承中国文化而不懈努力!让中华文化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这篇散文语言精炼优美,满含诗意,环境描写细致精美,人物塑造生动立体,文章立意积极高深,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编辑按语,精炼全面,高屋建瓴,客观精彩!又学习受益了,谢谢!
10 楼        文友:悦悦        2015-06-08 15:05:55
  看完江凤鸣先生的散文《光影里,聆听一座小城的脚步》后,心情激荡,被作者恢弘的史记般的笔墨及其纪实般浩瀚的内容震撼了!就想亲自看看这本史书般的传记。作者写了深交了近三十年的老友王海宝及其杰作《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影响》。要了解一卷如史书般海量容积又高度精炼的著作,就必须了解其著书人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禀赋、德行修养等等。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江凤鸣先生凭借与王先生的深交,一一道来。让读者首先对王先生有了全面切实的了解。写了王先生由执着的业余摄影爱好者转变成了专注的无锡摄影史人物传记作者的过程。王先生从深入乡野,走村窜户,搜寻捕捉珍贵的即将被现代建筑替代消亡的无锡一个个村落中的人文地标建筑图片等等,转变到了集中为无锡摄影史上十位著名的摄影家著书立传。这本无锡地方摄影史人物传记,图文并茂,填补了中国摄影史上一地方区域性的摄影历史空白。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因为无锡这个地方,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物产丰富,人文传统文化深厚,缩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传承发展,文化根基根深蒂固,文化氛围气势恢宏,很多人文文化、世俗民风,建筑设施等等传统文化,被很多有识之士以固态的摄影图片存储传承下来,他/她们的摄影业绩及其本人,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了很多的历史第一,甚至世界摄影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他们本人及其传承的摄影历史作品功绩却散落各处。为了弘扬并传承他们的摄影史绩,王海宝先生不辞劳苦,自费出资,跋山涉水,到处寻找,查阅史实,拾遗补漏,精心编排,用心书写,终于完成了这卷意义重大的著作。传承了中国摄影史及时所蕴涵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历史文化,弘扬了中国人爱国、爱乡,爱家,不辞辛劳、不图回报、奉献一切的可贵精神!激励着人们继续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让中华文化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这篇散文语言精炼优美,满含诗意,境物描写细致精美,人物塑造生动立体,文章立意积极高深,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编辑按语,精炼全面,高屋建瓴,客观精彩,佳作精品。悦悦又学习受益了,谢谢!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06-08 19:22:07
  悦悦,谢谢你写下这么多,这么热情洋溢的文字。我一向认为散文写作要有真性情,语言要美,境界要美,情感要美,散文即是美文。散文的作者要为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唱赞歌。我觉得我的朋友海宝君是一个好人,他在做一件美好的事,所以,我为他写了这篇文字。或许,因为我的笔拙不能将他的人和事大美于人,但我是用心写了。悦悦,我要感谢你的辛勤付出。写下这样一篇评论,是要用去很多业余时间的。从中可以看出你的努力,你的认真。我想你是一个敬业的人。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