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王老汉后传 (小说)

精品 【梧桐】王老汉后传 (小说)


作者:晚霞晓文 进士,659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86发表时间:2015-07-14 21:23:17

【梧桐】王老汉后传  (小说)
   李林芳去帮姐姐们了,家务事都落在学农身上。学农是姊妹里最安分守己的一个。大家都叫她脓包。上了两个一年级在才升上二年级,她的启蒙同学都初中毕业了,她还在小学五年级,有人讥笑她读的小学本科。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宁可做家务也不去上学了。六十年代中期,就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后来返城,但企业效益不好,回来就在家里待业。
   学军最聪明伶俐,刚识几个字时,就把自己“学军”的名字改为“学君”,于是,几个姐姐骂她为妖精,她回姐姐大妖精、白骨精……
   学君运气不错,初中毕业就遇到招工考试,她顺利地通过了。
   一天,王老汉两碗饭一下肚,烦恼事都忘了。正当他吞云吐雾的时候,学君回来了,闻到满屋的烟味儿,边怨边把老头推到阳台上去。回头从包里拿出新买的裤子向学农炫耀。学农问:“多少钱?”她边喝水边伸出两根手指。
   学农说:“二十?”
   学君轻蔑地说:“二十,二十给你看一下!二百!傻瓜。”
   老汉在阳台上听到了问:“什么裤子要这么贵?穿了不死吗?”
   学君毫不示弱地说:“新潮裤,穿了就是不死!”
   “你狗日的真舍得,老子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你那么会节约,一辈子还是个穷光蛋!”学君从小就看惯了家里的内战,耳濡目染,自然会了,句句话象炮弹一样击中要害。
   “你狗日的没良心的东西,第一月的工资就拿去买条裤子。人家赵老头的女儿到美国去了,没多久就把她爸接去玩儿,比比看人家嘛。”
   “比就比嘛,人家的老汉是什么官,你是什么官?人家自费把女儿送到美国留学,你给我提供了啥条件?工作还是我自己找的呢!”
   唉!老汉再也说不起话了,只有叹息。唉,老了老了,行将就木了,他意识到这辈子是再也跷不起来了。
  
   七、
  
   咚,咚,咚——有人敲门。王老汉开门一看,哦,是金光荣,学农的男朋友。一个穷小子。王老汉不同意光荣与学农处,但是学农那个脓包又喜欢他。没办法,他只好脸一沉,转身就走了。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光荣看他那样儿,也不叫他,拉着学农就往外跑。他忙叫:“学农、学农,不要去,不要去!”可是,已经晚了。
   金光荣是王老汉老同事金大贤的儿子。说起来老同事还是王老汉的师傅呢。电工技术都是老同事教他的。他呢,当了几年自愿军,当了学徒,却拿的不是学徒工资。但技术还得学,师傅还得叫。那时候,金大贤的妻儿子女都在农村,节假日只好在他家划拳饮酒,慢慢的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八十年代初,正当他俩在策划子女就业的问题时,灾难降临了。那天,老同事在井下为电焊工接线,那个工作面很窄,人只能贴在钢筋缝里走,一不小心把头上的安全帽挤掉了。他一偏头去看安全帽掉在哪里,说来也巧,这时,上面正在工作的风钻钻头突然脱落,不偏不依的正好砸在师傅的脑门上,可怜的师傅当场毙命。事后,他儿子金光荣顺理成章的顶了职。看在老同事的分上,他把光荣当成自己的儿子。光荣呢,出自农村,血管里流着农民淳朴厚道的血,加之父辈的关系,自然称叔道侄的,节假日也常在他家来玩儿。他家里拉煤、罐气等力气活儿,光荣二话不说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地干,比亲儿子还肯干,老头喜欢极了。原来他是想把待业在家的学农嫁给他,只是还没说出口。就在红旗结婚的那天,叔侄俩畅饮,酒后吐真言,王老汉道出了郁积在心里的话。没想到光荣含糊地推了。老汉气得没辙儿。别看光荣没有多少文凭,仅是个木工,但他心灵手巧,有男人味儿。所以,身边有几个姑娘都对他好。此后,光荣虽然还是那么来干活儿,可老汉却另眼相看了。学农真笨,还蒙在鼓里呐,还是把光荣当亲哥哥一样。
   一天,不知怎么鬼使神差的,在工作中,电锯无情地锯断了光荣右手的一个手指。由于失血过多,要输血。可血库里竟没有他的血型,医院找了公司好多人也没有相同的血型。情况很危急,在这性命悠关的时候,学农勇敢的伸出手,奇怪的是他俩的血型竟匹配。学农毫不吝啬的献了血。光荣是工伤,理应有人护理。领导派的人他都拒绝了。他琢磨:势利的姑娘告退了,只有学农没有变。再说,自己手也残废了,也需要人护理。再说,他们的血已经融和在一起了,天意呀!学农也待业多年了,护理的事就让她吧,还一举两得呢。领导理解他,支持他的想法。
   学农本来就很会做家务,如今又专门照顾更加用心了。因此,多日来悉心照料光荣哥,端茶倒水、穿衣戴帽等生活琐事都是她料理,于是,就才生了爱慕,渐渐有了感情。
   王老汉虽早有这个意思,可现在他变了。他想:你小子现在残了,才想要学农,没门儿;学农再笨,也不至于找个残废人嘛;可是,学农也不听他的调遣了。唉!这些不争气的东西,真气人!管不了大的,小的也管不住了,反过来一想:算了算了,学农长期呆在家里吃闲饭也不行,早晚总得嫁人的,随他们去。
   不久,学农也结婚出去了。王老汉思量着:虽然社会上在提高老人的地位,可他想象老妈那样再次爬在跷跷板上是绝对无望的了。唉!谁替他说句公道话呢?没有。完了,一切都完了,想象别人家里的老汉那么受尊重,也是做梦!想到自己处在跷跷板的最低点了,再也爬不起来了。他绝望了。
   唉!离天远离地近的人了,随便吧。于是,他破罐子破摔,什么事都随便。随便吃,随便喝,锅碗也不洗,脏衣服乱丢乱摔,甚至连上厕所不关门,几次被媳妇撞见。媳妇给建设说,建设也大声训斥了他几次,可他还是那样马虎。那天,亲家母来看小外孙,玩了一会儿就去方便,谁知他又没关门,搞得亲家母又难为情又恶心。他也窘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哦,不好意思,唉,都一样,都一样。”
   象这样的糟老头子谁喜欢呢?儿女们不喜欢他,在女儿们那现代化的小家庭里过惯了优裕生活的老太婆也看不惯他。可快到古稀的老两口了,还好意思闹离婚?没法,只好第二次分居。一人一室,客厅和厕所公用,老汉在阳台上做饭,养老金平分。老妈不够花倒有女儿们接济,老汉可就那几个钱了。有时没钱花了就去钓鱼卖。同事们知道他的窘况,买鱼时也不好讨价还价,都爽快给他,有的还多给点钱。唉,这时的王老汉啊,几乎是孤苦伶仃,时髦的女儿们更是看不惯他。别说叫他爸,就连老爷子也不叫了。糟老汉有什么办法呢?老妈幸运,她把几个外孙子带大了,功劳显赫啦,晚年还爬到跷跷板的上方。逢年过节这家请了那家请。
   可糟老汉呢,只有学农不嫌他。光荣也好,不记前嫌,节假日翁婿俩对饮几杯。感动得老汉到处讲:“女儿好不如女婿好呀!”
   后来,学农的儿子出世了,光荣家里老母,老父都去世了,他同学农一商量,就把王老汉接过去,一方面带孩子,另一面也尽一点孝道。王老汉这时才有一种归属感,生活才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八、
  
   就在王老汉出事的前几天,红旗的老公任岗伦因为随单位出国挣了几个钱,回来很拽,大家叫他“土豪”。“土豪”的知青朋友从外地回来了。“土豪”好高兴,两人一见面,还是用那粗鲁的方式表示亲热。他们一阵拳脚后,“土豪”提来一箱啤酒,叫了几个菜,就在楼前的树下,两人对饮起来。嗨!十来年的好事坏事喜事悲事说不完呐。他们时而唉声叹气,时而哈哈大笑。他俩倒是尽兴了,可苦了楼上的人们。从华灯初照,到黎明时分,有的从窗户看着这两个土匪般的人,敢怒不敢言。夜半,有的从梦中惊醒,有的彻夜难眠。直到天明,十七八个空瓶子乱七八糟的倒了一地。这时,“土豪”内急了,他上楼去方便。这是一栋七十年代的老房子,一大一小两种户型,两户人家一个卫生间。建设结婚那时正好分到一套小的福利房,与父母相邻而居。平时倒无所谓,有时想方便时倒“不方便了”。“土豪”急得没法,而厕所里有人。他忍不住问:“谁在里面?”“我”一听是糟老汉的声音,没想到这几天学君的儿子发高烧,老妈去照顾学君的儿,子老东西过来看家,正好在这。土豪便催:“快点快点!”可那糟老汉前列腺毛病很严重了,隔十来分钟就要去一趟厕所。急急忙忙跑去滴几滴又没有了,出去后又觉得憋胀。这次还加上便秘,只好多站一会儿。门外的“土豪”实在憋不住了。他一脚踹开了门,把老头一拨拉,老汉没站稳,一下倒在角落里,屎尿整了一裤裆。他提着裤子,大声呼叫:“来人啦,救命啦!‘土豪’打人啦!”本来一栋楼的人好多都没睡着,这一呼喊,邻居纷纷前来看热闹,有人拨了110。人们都知道土豪经常报复这曾经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想趁机教训一下这个不孝女婿。不一会儿,几个手持警棍的人来了,一问,方知是家庭琐事。一看,王老汉仅伤了点皮,再加上浑身屎尿臭熏熏,只好敷衍了土豪几句,就急忙走了。受到110的训斥后,“土豪”大发雷霆,借酒发疯,豪气冲天,大骂那些多管闲事的人……
  
   九、
  
   摔死王老汉的是市公交公司的一台该报废的车。这家曾经兴旺的国企,如今已是捉襟见肘了。本来车该报废了,可企业不景气,没钱置换新的,只好将就用。多日来倒也没事儿。没想到那天傍晚,突然刹车失灵,结果,酿成大祸。
   这会儿,公交公司按照红旗的要求,在建湘小区大门口搭了一个大灵堂,王老汉的尸体要入殓,要一口大棺材,放在灵堂中央。要请专业乐队,要成立治丧委员会,要派人24小时守灵,亲人守灵要给资金补助。
   公交公司很为难,说:“这大热的天尸体放这能行吗?”
   红旗一声冷笑:“哼哼——亏得你们还是爷们,又是领导。活人会被尿逼死吗?尸体放医院太平间,这里放衣帽棺材,挂我爸画像,不就行了吗?”
   这些,公交公司都一一照办了。
   这个王老汉生前虽糟,死后却身价倍增了。这会儿,平日并不喜欢的老头子老东西老鬼,烂叶子,臭叶子一夜成了香饽饽。儿女们这次真的开口喊他爸爸了。还集中把失父的悲痛全都发泄出来了。要不是交警护着,司机定会被那几姊妹给剮了……
   公交公司为缓和一下矛盾,备了酒菜。不知是先没吃饱,还是少见那一桌丰盛的菜肴,先到的学君和老妈就吃起来了,突然,红旗来了。
   她吼道:“饿痨!没吃过?”她这一吼,姊妹们纷纷放下碗筷。红旗是几姊妹里最有权威的,她的话很有分量。每当大家迷茫时,都是她最站出来。她有胆量,天不怕地不怕,只要对自己有利,脱裤子裸奔她都说到做到,毫不含糊,姐妹们都服她。
   接时,她使出母夜叉的气势,怒气冲冲地威胁厂方说:“哼!不解决好问题,我不吃饭,和我老爹一起去!”
   哦,姊妹们才如梦初醒,纷纷站到红旗这边,与公交方对立起来。
   公交方代表李熠霖说了一大堆好话,又讲了许多客观原因。
   红旗不依不饶地说:“少啰唆,直接说,赔多少嘛?”
   “对,少讲大道理。”众人七嘴八舌的跟着吼。
   公交公司代表李熠霖说:“国家有政策。”
   “好啊!国家的政策是叫你们随意害死人吗?你以为我不懂,只要你找出正策来,我红旗不是呼大的,更不是吓大的。你们去公司里访访我王大炮,看谁我不敢轰……”
   学君刚要开口,红旗忙拉她一把,冲到公司代表面前,指着他鼻子说:“你们把我老爸撞死了,你们处理不好,我们要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你们要怎么样?”公交的人问。
   “怎么样?我们不怎么样,只要你们还我一个活着的爸就行了……”红旗气愤地说。
   “把我老爸医活过来,我们一分也不要!”建设说。
   对,对,对!”众姐妹异口同声,结成统一战线。
   公交公司代表哪里招架得住姊妹们的步步威逼,只好连连赔不是,边说边想脱身的主意。
   红旗忙拦住说:“还没说好不能走!”
   公司代表李熠霖说:“我个人做不了主呀。”说完就想抽身走人,红旗拦住他,“怎么?就想溜啦?”
   “不是,我回去请示领导,明天再说,行吧?”
   “不能耍花招,明天见分晓!”红旗坚决地说。
  
   入夜,王老汉静静地躺在太平间里,亲朋好友及子孙们济济一堂,乐队鼓锣齐鸣,歌声四起,热闹空前地守着一具空棺材。
   夜深了,为了不影响周围人的休息,停止了那震耳欲聋的音乐。主人摆了几桌麻将、扑克,还有水果、糖果、花生、瓜子……
  
   十、
   次日,公交公司代表李熠霖和工会主席王一平一起来了。王家姊妹们虽然熬战一夜,可仍精力旺盛,双方很快进入正题。
   公交代表李熠霖说:“企业困难,天气热了,要尽快处理王大爷的后事。”
   王家姐妹们又七嘴八舌的吵了起来。
   红旗说:“要及时处理,也可以。但我们家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我妈,还有我们几姊妹都是下岗的下岗,待业的待业,我们要生活,子女要上学,就是这么困难。要问我们补多少呀,依我说,一百万也不多!”
   公交代表王一平说:“不能太离谱了。”

共 1722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好一部王老汉后传!作品围绕王文祥老汉抗美援朝,转业当工人,参加三线建设,与子女的牵牵绊绊以及晚年遭遇车祸等几个情节,塑造了以红旗为代表的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幅都市小人物的生活情态的画面,从一个侧面还原了生活的真实,揭示了生活的本质,鞭策了势利与虚伪,讴歌了正义。作品语言朴实,采用蒙太奇手法,使章法错落有致,避免了俗套。感谢赐稿,推荐品读。【编辑:彩石桥畔】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1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5-07-14 21:24:41
  小说脉络清晰,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
回复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4 21:43:01
  感谢彩石辛苦美按,问好,奉茶,祝愉快!
2 楼        文友:西湖月牙        2015-07-15 11:37:30
  有厚度有深度的作品,独特的视角,精彩的故事,亲情、人性、养老、社会舆论……
   读了心情沉重,“活着没有死值钱”一句,心酸多于愤慨。
回复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4:34
  欢迎月牙地方,美评。献花花,(*^__^*) 嘻嘻……
回复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5:04
  欢迎月牙到访,感谢美评。献花花,(*^__^*) 嘻嘻……
3 楼        文友:清荷晓露        2015-07-16 13:45:05
  人物塑造成功的体现之一就是:读者爱或是恨某一人物。而“红旗”这个典型的自私,泼辣,牙尖嘴利甚至是龌蹉的形象,让我有一想抽她的冲动,也就是作者生动刻画,写活了“红旗”。问候社长。
回复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6:29
  欢迎晓露到访,感谢精彩评点。奉茶,问好,祝愉快!O(∩_∩)O~
4 楼        文友:珍爱生命        2015-07-17 15:37:19
  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一个家庭中几个子女不同性格之间的鲜明对比。王老汉活着时可怜,死了后可悲,让人同情,又令人身思。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啦?欣赏晚霞这文笔。恭贺摘精之喜,问候夏安!
回复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7:24
  感谢珍爱一路支持,问候吉祥,祝夏安。
回复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8:30
  献花哈,(*^__^*) 嘻嘻……
5 楼        文友:灿若舒锦        2015-07-17 15:54:34
  一部真实的市井生活写照,读这这样的文字,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身边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小说紧贴现实生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回复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8:00
  感谢舒锦一路支持,问好,祝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7-18 06:49:02
  奉茶,O(∩_∩)O~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