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荷塘】神湖(小说)

精品 【荷塘】神湖(小说)


作者:阿之 秀才,2831.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67发表时间:2015-10-15 21:49:43
摘要:四道风生前在拉萨的生活碎片,他眼里的这个地方,包括了大美风景下的不尽人意,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正常的。四道风的个性里并不存在什么实际意义上的爱憎,他只是藏漂群体其中一个随波逐流者而已。然而,他却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爱着这个地方。

【荷塘】神湖(小说)
   女孩儿抽抽噎噎对他说:“我就要走了。”
   “继续骗我!我昨天见马滕了。你知不知道马滕是我哥们?”
   “骗骗你,不好玩吗?”
   这一刻,他差点就要动心了。
   反正这是最后一个电话,他静静的听着女孩儿哭完,这时候,传来了一个声音——
   “我还是想知道,你喜不喜欢我?”
   他的嘴动了动,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回答。紧接着手机里一个近乎咆哮的女声把他吓了一跳,“你以后少管我的事!?”并非冲着他的,是声场作用到话筒的,到他这更是一个衰减,但是他能想象得到手机那边的混乱场面……
   他挂断手机,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捡起了床上一张照片——不知从哪儿掉出来的,是黄晓在夜幕下的楼顶给他拍照的一张“鬼照”。
   他这天没去上夜班,他找了个人替班儿。
   天黑下来的时候,他拾级而上。
   通向楼顶的天井、排水管,当他升上楼顶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的背影,一个熟悉的背影。他感觉得到的。她穿着毛衣,还有,也许还是原来那条麻麻的瘦瘦的牛仔裤。她站在楼顶平台的边缘——
   他走过去了。
   “你为什么要救我?你还不如让我掉下去算了!”黄晓“刹”的转过头来,她早感觉到了他。
   拂面的就只有风……
   他转身就往下走。
   “回来!“黄晓让他站住。
   “如果我留下来,我会为你做一切的。”
   “如果我留下来,我会为你不顾一切的!”
   他笑笑,“你可能吗?“
   “我不去国外了。政策下来了,明年要给我们这些人安排工作。”女孩儿说。
   ……
   “快起来了!”他从迷梦中被人叫醒。
   厨房饭菜与粥的水汽飘了过来。那个人在里面把勺子敲得叮当响。是哥哥!哥哥在叫他。每次回家,哥哥都要给他做许多好吃的饭菜。他心里一阵惊喜,一骨碌爬起来,似乎连滚带爬的穿衣叠被,收拾利落,还要梳梳头,整整衣领……
   哥哥系着围裙,戴着眼镜,象个家庭主妇一样在厨房里把炒瓢与勺子敲得叮当响。
   等他收拾好我是来到客厅,饭菜基本上的差不多了。
   哥哥弓着腰端着粥过来了,“唏——呼——好烫!”哥哥放下粥碗直甩手。
   “吃饭。”哥哥说。
   他开始“稀哩呼噜”的喝粥,大口嚼馒头,吧嗒着嘴吃菜……
   一个声音在叫他。是黄晓的声音,“给你开开玩笑还不行吗?”
   “她不是出国了吗?”他想。
   “我让给弟弟去了,他不适合国内的教育,爸爸妈妈太专制,我担心他脑子学坏了。”
   “我很高兴,马滕错看你了。”
   “你认识马滕?”
   “马滕是个文痞!我们同学之间都这么说马滕来着。”他自语道。
   ……
   哥哥消失了。
   黄晓也消失了。
   突然,四道风感觉自己的肉体像个皮球一样,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拍得弹跳着停不下来。其实这是严重内伤感和大失血的反应。他很不舒服,希望有个认识的人在自己身边(如果我这时候在他身边,我会把他抱在怀里,他曾经跟我说过自己对母爱没有多少印象。所以他与我和寒江雪在一起厮混,大多是在我们这里获得了一种母爱)。
   后来,他睡着了。
   他想让自己彻底休息一下,醒来若能站起来的话,继续赶往纳木错看风景,还希望能够看到那个与外婆一块儿转神湖的黄晓……
  
   【十六】
   四道风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走了之后,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他。但我却忘不掉他。记得每次到我这里,他背上总是背着一个军绿色的背包,就像远道而来。他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还罢了,每次过来他手里又提着一个方便袋,袋子里是路上顺便买的小食品之类的,比如说几个热狗或者几个烧烤的土豆和豆干,再不就是一袋爆米花。他这样子好像是回自己家来,家里有一窝孩子等着他给带吃的回来。坐下来他自己先吃,然后就引来了我这里的几个女孩子跟他抢着吃了。但是,我送他出门,他却会从背包里给我掏出来几小袋子咖啡或者小饰品之类的,说是给我的,说那些吃的本来是带给我吃的,然后站着跟我说会儿话,聊一聊他工作上的事情,聊一聊文学。其实有几次他来,都是我一个人,他完全可以跟我畅所欲言,但这个时候,他只顾跟我抢电脑。他在电脑上看小说,我只好坐在他身边看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兄弟。每每电话跟寒江雪谈起四道风活着时的行为,寒江雪用西北方言形容他是个“憨娃”。还说,她还在拉萨的时候,有一次,四道风半夜从工区回来,却把房门钥匙忘记在工区了。就是没有钥匙,他工区的同事都在一起,随便与哪个凑合几个小时,后面回来的同事就把钥匙带回来了。这家伙却在寒江雪住的房门口圪蹴到天亮,还是寒江雪早上起来开门,突然看见自己门口睡着一个人,因为脑袋埋在高高竖起的衣领里,寒江雪当时就吓了一大跳。
   “喂!?”
   寒江雪扯扯这个在她门口睡觉的男人。喊了好几声,四道风睡眼惺忪的抬头看着她:“怎么才起床啊?等着你去吃早点呢!”
   寒江雪嗔怪:“你想吓死我啊?”
   四道风说自己长得并不吓人呢。只是想体验一下睡在外面无家可回的童年往事。
   寒江雪说,四道风的这些话让她听得心痛。但寒江雪是个很现实的人,她来西藏是因为孩子在这里,她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东西,所以她看不进去《莫使我没有眼泪》,那个叫佛肉的男孩子没有去与她纠缠。四道风精神上的纠结她是没有的,我精神上的纠结她也是体会不到的。
   我知道,四道风兄弟活蹦乱跳的时候,在我和寒江雪面前有严重的恋母情结。我心里一直希望,四道风被车祸分筋错骨那一瞬间,一定没有痛苦,睡着了一般,而他的灵魂却将继续单骑去了纳木错。
   ……
   下面是四道风发表在博客上自我感觉很拽的诗歌:“我死球去,灵魂的外衣化成永世追不到的那朵云。彻底的,无所谓的死,我死后,拜托,天葬没有想象得狰狞可怖,邂逅弯刀与吉祥的翅子……我开始死了,死于春天,穿花衣,这里的春天喝醉了美丽,尸体并没有官员腐败的快,且有尽头。无所谓收尸,十月的草地,四道风从我身上吹过。我的死去是一段做爱之旅……”
   读了四道风的这些诗句,我立刻电话里说:“你快把那些鬼话删了!看着叫人难受!”
   “为什么?”
   “大家的博客都是一派祥和,一派鸟语花香,你没感觉你的博客妖雾弥漫吗?”
   他听了在电话里开心地笑:“你太敏感了,这无伤大雅的。这证明了我的与众不同。你不喜欢不等于其他人不喜欢,你瞧瞧我的粉丝和我博客的关注度。”
   我的话他是不会听,寒江雪的话他也不听,我们俩都是凡夫俗子,都没有这个力量挽救他。
   完成这些文字后,我考虑着怎样才能让四道风看到这篇写他的文章。仿佛有了感应似的,夜里做梦就梦见了那个叫佛肉的十岁男孩,就坐在我打开的电脑跟前,读着四道风的前世……

共 38169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1...5678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传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深情地回忆了好友四道风生前在拉萨的生活碎片。“他是个藏漂,漂了十年了;但他端的是铁饭碗,是那种行动不自由的、要听从调遣的所谓混饱肚子的工作,而且他还是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的。”他喜欢唱歌,歌声却让人不敢恭维;喜欢和朋友喝酒,却常常不胜酒力。他热爱生活,喜欢骑行,感受生活的乐趣。出过一本书叫《莫使我没有眼泪》,博客里还是两个群的群主。他喜欢户外运动,一次纳木错独自骑行,被一辆大货车撞飞,让他的好友“我”和寒江雪陷入了对他深深的怀念之中。不得不使我拿出笔来,写写自己眼中的四道风。“我”觉得他是一个纯粹活在精神世界的人,一副玩世不恭,很随性的样子,不与人斤斤计较。在我的眼里,“这兄弟的模样看上去挺让人不可思议,给人的感觉很空灵,不是四大皆空的那种,是对什么都心不在焉的那种。”带着我们去洞穴式酒吧,一个让人迷茫的地方,也是一个流浪者歇息的地方。他也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为了救她,甚至还牺牲了自己的几颗牙齿。最后,也是为寻她,在去往神湖的路上,他却意外身亡,的确让朋友难以接受。文章语言具有穿透力,小说情节感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读者面前。文中多次提到“佛肉”,意味深长。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带给人的总是伤感。一篇感人至深的中篇小说,值得细品慢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1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5-10-15 21:55:00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5-10-15 22:05:26
  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看似四道风的生活没有章法,但其实,他身上有许多优点:善良、热爱生活、重友谊、讲义气,性格鲜明。一场车祸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小说中有一段作者想象他死前内心的独白,他是如此热爱生命,然而危险来临时他又是那样无助,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5-10-15 22:06:27
  问候阿之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频传!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阿之        2015-10-16 10:51:52
  谢谢您!
4 楼        文友:阿之        2015-10-16 10:51:22
  可能是喜欢安静的原因,我这个人名利心不重。《神湖》这篇小说完成已经四年了,就像一个待嫁的闺阁女子,也像是一件等待有缘人的物件。在此我会贴出几篇我的老师李佳俊(原《西藏文学》主编)和鲁院师弟(赵卡),还有文友(司药)的品论文章。
5 楼        文友:阿之        2015-10-16 11:00:36
  不屑于和无神论者继续争辩
   ——阿之的小说《神湖》读后
  
   赵卡
  
  
   作为一种秘密的修辞,《神湖》这个标题是提喻式的。限于篇幅,我就不复述阿之的小说《神湖》了,和诸多善于开头的经典大家一样,阿之的“那个喜欢独自骑车神游的兄弟,把自己的命弄丢了。”起句就有种决断的魅力,随之,作者将她的扼腕叹息赋予了至深的同情,“觉得他死得有点亏。”和那些居高临下的虚妄者相比,作为藏地题材写作的一份子,阿之对于文化上发生的误读的偶然性荒诞似乎不屑于纠正,以这篇《神湖》为例,她写得随意而轻盈,但表达出来的意味却耐人寻味。
   寺庙里的出家人总以为自己是离神最近的信徒,这是个离谱的必然论,拿西藏这个离神最近的地方来说,有神论却又那么觉得让人莫名其妙的确实发生了,套用王尔德的一句话说,神不过就是谣言。阿之的小说是叙述现实中发生的人的命运,他的描述如同本雅明对波德莱尔那样观察的精确,“四道风是寒江雪在西藏结识的驴友。……你说地上发生的事情,他会去望着天空发呆,你若说是天上的事情,谁知道他是看天呢还是天上鸟儿。”“四道风这样的男人,如果在拉萨大街上遇到了,也没有人介绍认识,就是走个对面,在人们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游走在拉萨的外地人罢了,是个有点游手好闲的走路谁都不看(甚至也不看脚下的路的),身子有点摆来摆去的三十多岁的男人,他这样神情恍惚的男人,相貌又平平的,又不会讨好女人,如果唱歌唱得好了的话,就是舞台上那个杨坤的样子。”为了深化我们对西藏的理解,看得出来阿之不屑于和无神论者继续争辩,如同四道风本人所发的感慨:西藏这个地方就怪!可以把一个老年人变得十分年轻,也可以把他这么年轻的人催老。
   《神湖》的姿势有点松散,夹杂了支离破碎的叙述、描写、散文、故事、诗、引文和书摘等不同文体,我想这是阿之故意为之,反衬了一个叫四道风的重要的生活事实被充塞进了各种匪夷所思的片段中,这些片段包括友人的回忆、个人的博客和诗句、小说作者本人的各种文体,拼接成为了一个诚实的意料中的传记出来,这有点像电影《公民凯恩》的绕圈儿技法。借用小说中的一句话说便是,“四道风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走了之后,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他。”奈保尔授权的传记作者弗伦奇在他1980年做过的一次访谈中说“在英国,人们对自己的愚蠢非常自豪。愚蠢和游手好闲是生活在这里的代价……真的,住在这里像被阉了一样。”作为读者,将英国换成拉萨谈四道风,我是多么有同感,我喜欢阿之小说里这个叫四道风的纯粹而愚蠢的孩子,他才是离神最近的与众不同的少年。
   对西藏题材的刻意以求得惊世骇俗的效果是藏漂文艺分子的不良嗜好,这是阿之需要警惕并退避三舍的,当然阿之的随意小写西藏虽谈不上为一种恶作剧的形式,却也不乏挑衅的意思,她可能深深不安于她写作的难度,但她绝不会装疯卖傻激怒抱着好奇心的读者。《神湖》无法像阿来、扎西达娃那样的作家处理西藏的重大主题,这篇小说以一种低调的风格来宣称藏漂群体的重要性,我相信阿之没有自我拔高的野心并不能说明她削减了对崇高文本写作的渴望。
   最后我想说,我不愿将这篇小说看做是一个悲剧的文本,它使用的素材关于四道风的缺乏条理的漂游、生活、恋爱和文艺等,甚至,我几乎从相反的方向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灵魂,尽管,我也喜欢结尾这一句,有一种无能为力但迷失于幻觉场景之中的含蓄,“我们俩都没有这个力量挽救四道风。”
  
  
   2014-11-12
  
   作者简介:
  
   赵卡,1971年生于内蒙古,从事诗歌、小说、随笔和理论批评写作,作品散见《大家》《钟山》《长江文艺》《山花》等刊物,现居呼和浩特。鲁迅文学院22届高研班学员。
6 楼        文友:天龙        2015-10-17 05:56:22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7 楼        文友:阿之        2015-10-17 15:12:33
  找寻出口——读《神湖》随笔
  
   作者:司药
  
   《神湖》以男主人公非正常死亡开篇,本以为会疑团丛生、惊悚刺激,深入情节却别有洞天——男主人公在单车骑行于神湖纳木错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女主人公哀伤不已,决意追索其死亡的过程。并不繁复的故事深意来自于两位主人公都是藏漂。
   “拉萨这样的人(藏漂)多了,男人女人都有,不是佛祖教化的,是生活磨砺出来的。”藏漂一族多受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因为山在那里”的鼓动而来。这些人来藏地不为吃喝和赚钱,只为内心的某种情绪找寻出口。
   如同男主人公四道风。他在西藏能够“充分发挥他异常的想象力,诗歌和小说写得比穿越还穿越。”他游离于现实的恍惚情态具有传染性,把女主人公“我”也给传染了——她居然读完了他的小说《莫使我没有眼泪》。
   那真是个匪夷所思的穿越故事。写的是让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子怀孕的叫“佛肉”的十岁男孩,有着一个人前世轮回的记忆。小说荒诞不经,他的其它好友看不了几页就弃之不理,女主人公却完整阅读。有说“文字是写给有缘的人看的”,或许,正是男主人公小说中的某个“点位”触动了女主人公,才使她在惊闻他的死讯后,产生为之“立传”的冲动。
   又不只是为男主人公“立传”。我将女主人公以“作者”代入,解读到她的另一番写作源动力——在西藏、去神湖,藏漂都是为了找寻内心某种情绪的出口。
   这种情绪就是向往本我的快乐而不得。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这样推论: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得远离个人生活的混乱,远离那些有违道德的身份……因为不得不抑制那些以快乐为导向的本能行为,这会招致我们的不满情绪。
   先说男主人公。这个三十来岁的单身男人,被父母“第一代援藏人”(他父母已亡)的佛光罩着成为青藏铁路的技术工人。铁饭碗、高工资,一切吉祥如意。单位实行的是轮班制,可宁海亮说“我就是要去艰苦的地方”,就又来到拉萨山里的工地。其实,作者知道,“并不是他的精神多高尚,他就是想来西藏,想来这个找寻精神依托的秘境。”
   “他骑着单车,有时候有伴儿,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出发,走过西藏所有能够走到的地方,遇到很多在路上的人。”这个单车“在路上”的人,尤其偏爱纳木错。“在他的眼里,纳木错是自己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的生母。纳木错也是自己梦中的绝色女子。”
   孩子依恋母亲、男人倾情美女,男主人公的心理需求在西藏都得以满足,所以,他流连于圣山神湖,幸福而充实,恣意而任性,包括他的死。死于去纳木错的途中。去到母亲和恋人那里,他不该有什么遗憾。
   可纳木错毕竟只是他的虚拟美女,现实中男主人公为一段情缘所伤。他在楼顶邂逅一个女子。他和她的“楼顶恋情”越演越烈,“有时候是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时候是她想他想得茶不思饭不想。”可女子还是被物质和世俗挟走了,于是这段空灵的爱情,终成绝唱。
   男主人公因此颓然。“他似乎想不起什么人生有意义的事情,算了,他心里说。”一声“算了”,令人魂魄一震——漂在西藏的人,就是因为无法说服自己“算了”,才来到这个离天很近的地方,算清楚、做了结,为内心的情绪寻找到出口。
   这个经常放着好好的屋子不住“只想体验一下睡在外面无家可回的童年往事”的人,在他的博客里,小说、诗歌“妖雾弥漫”——男主人公在用文字和生活方式证明他的与众不同。“我的话他是不会听,寒江雪的话他也不听,我们俩都没有这个力量挽救四道风。”的确,没人能靠外力获得灵魂的拯救。自己才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四道风和他的心理医生,两者时常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治疗谁。所以,藏漂在“转山”的过程中,哪天与圣山神湖对视厘清了自我,哪天这个人才算真正地走出了生命的生活的情感的“不满情绪”。
   我这样臆想。人世间越发嘈杂,唯有藏地,缀着星星太阳月亮的天空才会矮下身子与人耳语,有人恰巧仰面听到……这该是作者构思《神湖》时,某个刹那,脑子里“咕咚”一响,文字便滚落出来。
   我把作者视为小说的另一个人主人公“我”。她也是藏飘,也背包走过墨脱。在西藏这样一个独特的语境里,她将人物、情理置于虚构与现实中,拼接、游移……最终,人物描摩清晰了,文本脉络清晰了,自我也清晰起来。在我看来,以第一人称写作的文本总是具备这样的能量——以本我的视界,蓄力一份绵厚的扩张力和无缝的代入感。
   在读男主人公小说和诗歌时,作者突然意识到,“我不能再去阅读他的这些充满荒诞的韱语文字了。”因为读出了四道风内心的某些东西,她判断这个人患有严重的世界观紊乱症。
   然而,她却跟着这个“世界观严重紊乱”的人,来到“洞穴式酒吧”。在这里,她“突然有点记起自己的前世了,好像自己真的曾经来过这里。而且,这地方也使我联想到一个母亲生生不息千疮百痕的子宫,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子宫里出生的。”
   如果说,作者之前的写作是老实的、平面的,那么,同为作者的四道风让她豁然改变了架构文本的方式,她笔下的人物和情节也开始在当下与过往、现实与虚拟交集、游离——“其实,以上全是我杜撰的四道风的恋爱经过。就连他出车祸时的一切也是我想象的。我一边想象着四道风临死时的样子,一边对着电脑上打出来这些文字哽咽。”
   每一位藏漂的“因为山在那里”都会含有自己独一份的“文字哽咽”。写四道风所产生的“文字哽咽”令作者的习惯性写作“出位”,使得《神湖》异彩大放!如果将小说放一段时间,作者可能会惊诧于这些如呓语似呢喃如此接近灵魂的文字。
   “在拉萨只要是内心纠结,最好去寺庙里转一转,感受感受,触动触动内心,对着佛像放心大胆地忏悔忏悔,什么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象着作者长裙拖曳、轻抚转经筒,若有所思的神态……藏漂就是为内心的情绪找寻出口而来。
   一份心理调查报告显示,有意避开人群以及经常挑战身体极限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社交恐惧症。这些人将自己阻隔于世俗世界之外,精神苦闷、郁郁寡欢,唯有纯美的自然,才能释放他们深锁内心原态的快乐。
   “‘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他转过头来,一刹那开了窍一般,信徒念出的六字真言简直就成了他唯一的寄托与希望。‘这就对了!’他感到肩头被人一拍,自己‘咕咚’一声醒了。”
   所以,心理医生、朋友知己并不能真正帮上什么,《神湖》的男女主人公已被人在肩头一拍,“咕咚”一声醒了。
   这篇以男主人公为主体的小说,女主人公赋予自己作者旁观、代述的角色。然而因与男主人公同为藏漂,她已深深介入其中,客位、主位交错,且感且思。
   作者在拉萨写出了《神湖》。这份带有女性温软、超敏,带有转经筒轻响的文字,帮藏漂找寻到了内心情绪的出口。我又在臆想。是不是惟有在西藏,面对本质的自然、宗教时,人们才有可能还原本我,安享纯色的快乐?相信潜入《神湖》的读者,已听到自己心门轻启的响动。
8 楼        文友:阿巧        2015-10-18 06:12:50
  祝贺老师的小说获得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天龙        2015-10-18 15:50:51
  祝贺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哦!!
10 楼        文友:清风淡雅        2015-10-22 08:45:14
  祝贺老师美文斩获精品!期待您下一个精彩!问好!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10 楼        文友:阿之        2015-10-23 18:05:51
  谢谢您!您吉祥!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