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荒城(小说)

精品 【流年】荒城(小说)


作者:风逝 探花,1835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0发表时间:2015-12-22 11:44:24

【流年】荒城(小说)
   现在老婆又提起此事,他心里又有些动心。心想,自己挣得多自己交养老保险也行。凭自己的实力用心教,继续续合同没问题。要不,就去滨海?
   学校已经放假,几乎所有奥班的学生都上了补习班,连普通班的学生也大部分去了补习班。不管家境好坏,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不管多艰难都是舍得出血本的。丹磊坚持不去,施文化也不逼着他。丹磊自己制定了假期作息时间表,每天上午从七点学到十点半,然后自己玩半个小时的吉他,下午从两点学到五点,去实验中学的操场打一个小时的篮球,每天很有规律,不会的内容,就在晚上问施文化,或者去请教二楼的林林哥,这让施文化很是欣慰。
   在教体局上班,就没有了暑假、施文化每天按部就班去上班,这期间,又去了他承包的说服教育的对象家里一趟,学生的父母言辞很厉害,又让他和那个班主任张老师碰了一鼻子灰。家长说,就咱山城教育质量这个奶奶灯样,你们敢保证我的闺女一定考上211、985大学?施文化和张老师谁也不敢打包票。甭说教育质量这一头,三年的时间,孩子的发展变化太大,这是个变数,谁也不敢打包票。
   施文化已经听说有一处中学的副校长的儿子去了滨海一中,教体局把他的职位撸了,还停发了他的工资。若自己的儿子也去滨海,看来不辞职也不行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距离九月一号开学就剩二十几天了,施文化已经和在滨海贵族学校的大学同学王浩联系过,王浩十分热情,欢迎他加入德馨中学,并说,尽力给他安排一个单间屋,方便他照顾去滨海一中读书的儿子。还说,如果愿意,可以让他的妻子也去德鑫中学上班,管着清扫学生宿舍楼梯的卫生,一个月工资2600元。施文化和妻子邓小华说后,妻子很愿意。只等着施文化办理好辞职,全家就奔赴滨海了。
  
   十
   真的要离开工作多年的单位,施文化万般不舍,辞职报告他已经写好多日了,迟迟未交,怕单位不批准,更是心中有些不舍。其实交接工作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他也知道,有的教师把辞职报告递交上去不管批与不批,就去了新单位,他所在的科室闫副科长觊觎他这个位子已经很久了,他离开不会给单位造成啥影响的,况且等着提拔的人排着长队,多的是呢。
   不管单位如何看自己,倒是应该提前去滨海德鑫中学那儿收拾一下住处,搬一些日常用品去那儿。在滨海买房,自己家的经济状况是不用指望的,但一间屋,也需要间隔开来,毕竟儿子大了。他决定提前两个周交上报告。
   那个周一,天气十分晴朗,连续的阴雨天仿佛一下子远去,让人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施文化在文件包里装好了辞职报告,提前早走几分钟,准备到了教体局就交给局长。
   路上的洼处,还残存着前几天的雨水,阳光照射下,明亮得晃眼,不时有汽车飞过,溅起了一串串水花。施文化尽力靠着路边石走,还是被溅湿了裤子,米黄色的裤腿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水渍。他有些懊恼地掏出手绢擦拭了半天,但还是留下浅浅的印痕。
   进了办公室,常常迟到的李宏欣今天居然已经来了,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眼睛红肿着。施文化惦记着欠人家的钱还未给,很担心人家需要钱,正在思量着怎样筹措钱还人家,李宏欣同他打了个招呼:“施科长,我今天来请个假,当捎过来把这份材料交给政工科。怕他们等用。”说着,眼泪就哗哗往下流。
   “你怎么了,小李?”
   “我同学章卫霞去世了。”
   “章卫霞?不是教你弟弟化学的班主任吗?”
   “是啊,她今年春天就觉得胃不舒服,经常痛得满脸大汗。但是,她以为是经常查早操晚睡吃饭不及时得了胃炎,就去药店买了些消炎药顶着,后来痛得厉害了,去山城市医院检查,说胃有肿瘤需要手术,因为部位长得不好,山城市医院技术有限,让她去滨海市肿瘤医院做。
   但她放心不下一起走过将近三年的学生,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了,换个生老师怕不摸路径,耽误学生,所以坚持着一直等到送了他们上了考场才去滨海市肿瘤医院检查,准备手术,结果是胃癌晚期,且已经扩散,就在昨天去世了。今天我要请假去送送她。”
   章卫霞,这个名字施文化比较熟悉,曾经多次获省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滨海市一二中来挖过多次,她都不肯去,她说,我是山城一中走出的学生,我要回报我的母校。而且我的家就在这儿,我的父母兄弟也都在这儿,我不能离开他们。她曾经被教体局树为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而今天,才三十几岁就……
   施文化鼻子有点发酸,听到李宏欣继续哭诉着:“她今年教的两个大奥班成绩都很好,她当班主任的班比平行班多取五六个一本,还考取了一个清华,一个科技大。可惜,她看不到那些孩子的通知书了……
   我弟弟今年高考成绩多出一本四十多分,我们本来觉得他考个二本就不错了,考得如此好,我还想推荐你儿子也去她班呢。她今年教完高三该轮换到高一。咳……”
   在山城上高中,以施文化的身份,儿子想去哪个班是可以挑选的。当知道儿子被分在自己在四中的同事——后来调到一中的徐烨老师班后,他不想调班了,因为他知道徐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他一直在犹豫去不去滨海一中,也有这方面原因。老师水平,真的没问题,但是一直滑坡的教育形势,也让他不敢拿自己的儿子做实验。始终不和儿子说去滨海一中,也是怕自己在动摇着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李宏欣在抽噎着:“我同学真傻啊,顾着别人孩子的前途,丢了自己的生命,要是春天一觉察难受就去大医院治疗,或许就不会去世。她儿子才上四年级啊,就没了妈妈……”李宏欣说不下去了,哽咽了一会,抹着眼泪说,“施科长,我走了,要去我同学家一趟,她妈妈只知道女儿得了胃炎在住院,还不知道她去了呢。”
   李宏欣走了很久,施文化还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述的情绪之中。
   山城市七千多名教师,都在挣着这份低微的工资维持生计,生活贫寒,无须再说,但是有多少人和章卫霞老师一样依然坚守在那三尺讲坛无怨无悔地辛勤耕耘啊!他们,是振兴山城教育的坚实基石!
   沉默了许久,施文化拿出包里准备递交给局长的辞职报告,一点点撕成细细的碎片,丢向了废纸篓。纷纷扬扬的纸屑飘飘悠悠落进纸篓,而他的心仍然沉重着。
   走廊上又响起了脚步声,又有同事来上班了,施文化深深吸了一口气,面色凝重,端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共 17712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座即将成为【荒城】的学校。小说的主人公施文化在山城市教体局负责学籍,他的儿子施丹磊中考获得了全市第四的好成绩,面临去哪儿的选择。是去硬软件都很好的滨海一中,还是留在日渐没落的山城一中呢?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有着更深一层的思考。作者设计的情节,将施文化的每一种思考都进行展开,展开的同时,曾经的辉煌是那样遥不可及,山城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更敦促施文化做离开的决定。教体局为求好生源好成绩的重压,也成为施文化痛心下决定的催化剂。 当大家都认为施文化,以及施文化所代表的一类人,决绝地离开,山城终将成为“荒城”之时,终于有了破冰之策,不仅仅是学校在努力,很多默默无闻的优秀老师同样在坚守,直至看到章卫霞,这个年仅三十多岁的女教师,为了不耽误学生高考,而延误病情,在学生皆获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时,抱憾离世。带给她的家人永远无法平复的痛苦。 这深深地震撼了施文化的心,他将辞职信撕毁,重新端坐办公桌前。小说戛然而止。但看到此刻的所有读者心中,却依然在继续着。 小说取材当下热议的择校事件,“择校”二字,可以轻松地将原本生活平静的一家人,推至舍家撇业的风口浪尖。施文化最终选择留下,而更多人的选择或许真的不同。《荒城》是作者的隐忧,更是更多坚守老师的伤痛。此篇,根据时间推进式的流转情节,引人思索的同时,让人对这种无奈的、窒息般的疼痛铭刻于心。更深感《荒城》的急迫与临近。具有深厚社会意义的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5-12-22 11:44:57
  说实话,大树初三了,我也面对这样的选择,读过,很受益。我也在思索之中……
回复1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15:01:03
  真真辛苦了!
   这么枯燥又冗长的文字让你受累了!
   谢谢你的懂得。
   此文表现的就是近些年来山城工资低微,优秀教师流失,优生流失,使得家长面临为孩子求学择校的纠结的现状,山城教育在日渐变为“荒城”,但是依然有像章卫霞老师一样的许多教师敬岗爱业,恪尽职守,为山城的教育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着生命的代价,她们给山城的教育振兴带来了丝丝生机,带来了希望。
   祝福真真,你家大树那么优秀,又一直拥抱着适合自己的阳光雨露,定会参天茁壮!
2 楼        文友:风过也留痕        2015-12-22 14:44:49
  让人心情好沉重,写出了我们的现状,人物心理活动细腻,情节曲折。结尾处虽然不太真实但是暗示了教师既矛盾又不甘消极下去的心理,可以说是教育的振聋发聩之作。
   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15:08:51
  谢谢留痕先生辛苦阅读拙文。结尾处的施文化决定不走或许不真实,但是,前文也有许多暗示,他也不愿走,走,也是无奈之举吧,去了滨海,离开熟悉的环境,又要重新为住房奋斗,也不容易。至于章卫霞老师的死,在现实是有原型的,她就是我女儿的高中语文老师张丽红老师,“荒城”如果还有一丝生机,就是因为有着许多像张丽红那样的好老师坚守贫寒,坚守岗位,凭着一颗良心与爱心为教育事业倾心服务。我曾为张老师写过一篇祭文。『逝水流年*散文』七月,痛悼着六月之殇http://www.vsread.com/article-231608.html
3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5-12-22 15:18:07
  这篇小说作品,以施文化及儿子施丹磊为代表,影射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下的“择校”现象。针对性强,触碰着教育体系中的热点和难点,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而且是每一个人迟早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不论你是作为子女的身份,或是作为父母的身份,都曾面对过或即将要面对的事情。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或学校管理的差异,等等诸多原因。迎合广大家长,逼迫着广大家长,为子女“择校”。“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愈演愈烈的择校潮甚至培育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地下教育市场”,对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升学诱惑着家长拼命都要为子女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造成这一行为的社会根源在于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促使人们竞相追逐优质教育的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家长为了为孩子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惜找关系、送礼等,想拥有这些资源,从而产生了择校现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错。错在这种现象已经营造了很紧张的竞争气氛,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洪流,使家长坐如针毡,子女未获得某个学校就读而自卑,产生或派生出恶劣的社会影响。如:学校为了升学率,获得优秀的学生,恶意创造许多隐瞒或欺瞒的事情,误导家长和学生。天下最文明的地方,知识从这里最先获得,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这里逐渐形成,这里居然摆出如商场一样的战阵,作者不得不叹息,中国的初级教育呀!你们到底怎么了?
   当然,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过于看重学校、师资对学生的影响,迷信地认为只有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有许多事情,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家长要从孩子身上入手,尊重事实,尊重孩子。
   施文化这个人物形象,在犹豫不决和困惑时,还是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代表着中国社会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隐忧和思考,以他生活的个案,触及中国整个社会的本质,淬炼成果。
回复3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21:19:20
  每一次看到洞天君的评析,都十分感动,为你对拙文的细致阅读,更为你对拙文的深刻评析,那一份高度,令人难以企及。
   谢谢你一直以来无私的鼓励,这洋洋洒洒直抵文字深处的文字,让风逝感受到了写字的快乐。
   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夏云泥        2015-12-22 15:23:32
  这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小说,讲述了当下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困境,以及因此造成的教育恐慌。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是一项关系每个家庭福祉的事业。
   小说主人公施文化在当地教体局担任科长,儿子施丹磊中考成绩考了全市第四名的成绩。本来施文化夫妻两个应该为儿子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而高兴,事实确是这样的好成绩恰恰让施文化犯了愁。是让孩子选择在教育滑坡、教学成绩不佳的本地中学上学,还是选择让孩子到高考入取率年年较高的外地滨海市的中学上学,施文化夫妻两个内心举棋不定,备受煎熬,这是一件艰难的选择。
   本篇小说主要是以施文化心路历程的变化为主线,深入开展讲述的。施文化是教体局一个普通的中层干部,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家庭收入微薄,除去房贷,每月收入寥寥。在儿子同学家长和自己同学的游说下,终于动了心思,欲举债让儿子前往滨海读书的念头,尽管动了这个心思,施文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不定的,毕竟到外地上学离家远,可能还要面临辞职、失去养老保险待遇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是为了儿子,施文化下决心写了辞职报告准备提交教体局领导,到已联系好的滨海上学。
   可是剧情陡转,一个老师的去世让他心回意转。这个老师是普通老师的代表,多年在一线默默奉献,不讲条件,教出了很多的好学生,甚至不输滨海中学。这个老师为了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最终累倒去世。这件事彻底把施文化激醒了,让他看到了当地教育的希望,最终选择了让儿子留在山城中学上学。
   本篇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当下教育面对的深层次问题:滨海中学不惜提供丰厚的学习和从业条件,采取不正当手段拉拢学生和教师,正是这样的教育不正当竞争,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形成教师、学生一边倒的情形;山城一中原来教学成绩要比滨海中学强,教育底子厚实,并不缺乏像章卫霞一样的优秀教师,但是教师激励机制的缺乏和死板,以及老师待遇的偏低,让很多教师为了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不惜远走他乡任教,极大地冲击了本地的教育;教育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薄弱,让山城中学失去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小说从正面讲述了一中、三中的合并,以及合并后会势必大大提高教学水平的例子,深刻阐述了这个问题;教师队伍管理的薄弱,也是山城教育滑坡的重要原因。优秀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很多教师因待遇低等原因存有活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好在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山城的教学质量在施文化儿子高考当年有了质的提高,一些像章卫霞一样的优秀教师逐渐脱颖而出。
   教育本领的恐慌,以及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均衡,还有教师队伍素质的层次不齐,以及不尽人意的教育管理体制弊端、部分教师冲击从业道德底线和执教不讲奉献等等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解决,像山城一样的城市势必会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能得到优质的教育,会让一座城市在教育上栽跟头,会让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发展因断档的教育失去腾飞的翅膀,成为一个个患有教育恐慌症的荒城。
   佳作,赞!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4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21:31:13
  感谢云泥君百忙中来读拙文,更感谢你对拙文主题的提升。是的,如君所言,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是一项关系每个家庭福祉的事业。在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师水平良莠不齐,教育体制弊端百出的现状下,我们寄于无限期望的孩子前途会怎样,这纠结着每一个家长的心,而那些清贫着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者的付出是否有价值,那些已经被利益之水冲走了良知的教育者会危及多少孩子的未来,教育的“荒城”将演绎成人人自危的“慌城”。云泥君透辟的分析,让人不寒自栗。
5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5-12-22 18:04:34
  认认真真的看完,已到下班时间。
   风姐姐的荒城里,住着许多需要整改的民生问题,也藏着教师队伍里许多任劳任怨的教师的无奈与这些教师用辛勤汗水浇灌下外流的优秀花朵的无奈,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这篇文值得读者思考且反省的问题。
   很具社会意义且很现实的小说,听雪欣赏并学习之!
   匆促留评,让风姐姐见笑了,问好姐姐,祝我们都愉快哈!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5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21:38:26
  亲爱的听雪妹妹,谢谢你对俺的支持,如此枯燥无味的文字让你认认真真读完。让你受累了!
  
   借一滴水来反射一下现实的无奈吧,让许多人纠结的关乎家家户户福祉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改观的,它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关注,去努力。
   天气严寒,保重自己!
回复5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3 08:33:06
  昨晚上完晚自习回到家,看到妹妹在编辑部的留言,很是感动,你读得好仔细,找出了那么多的问题。除了山哥已经修改的,今早我又一一对照再次加以修改。感谢你的用心,感谢你的真情,写字者遇到你这样得的读者,是如此幸运,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此,再次向你表达衷心的感谢。
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12-22 18:59:19
  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很多,已引发有识之士在深层次思考。本作品,也就是这个主旨。读完,耐人寻味!
   小说采取彩线穿珠法,以施文化为主线,暗线则是抽丝剥离般地解剖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以素朴的语言,缓缓叙来,有深度,令人深思!
   虽然山城教育当局亡羊补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留住了一部分学生,但是,能解决问题吗?
   文中列举了很多实例,比如学生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的心理活动和想法,深化了主题,挖掘了当今教育的弊端,这样的写法很可取。
   语言及物,有内容,有深度,是一篇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
   文字从一个侧面披露了很多地方教师的待遇低下,生活的困难,没有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实,他们都是有水平的老师。
   作品结尾很温暖,富有正能量。男主人公施文化的选择,有代价,但却代表了一种希望……
   一篇好作品,来自于生活的题材,读罢令人感到亲切!
   赞扬风逝妹子,一出手,文采飞扬,佳作一篇!
   喜欢读,加油,再来一篇,迎接元旦!
回复6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21:52:35
  感谢山哥给予的温暖,每次看到你在文后深刻精准的剖析都很感动,山哥是一个不吝赞美的人,拙文许多缺点你闭口不言,而是只挑着好话说为着来鼓励俺的自信。谢谢你的良苦用心,风逝这厢有礼了!
   问好山哥,天已渐寒,保重身体,佳作不断!
7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5-12-22 19:07:53
  【读后】
   1、“施文化,从单位教师做起,最后熬了十几年,才当上局教研员,学籍科科长位子两年还未坐稳,若儿子去滨海一中读高中了,不仅自己位子不能保,还得受处分。又一想,哪一个父母不是为儿女做牺牲呢?
   施文化和他的妻子,两口子躺在床上,为着儿子到底去哪儿念书的问题扯了很久,直到隔壁的钟敲了十二下,才困困睡去。走与不走,真是个问题。”
   哎呀,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2、来流年已经两个多月了,从下午到现在第一次非常认真的把风逝老师这篇《荒城》的小说读完了,小説人物刻画丰满,情节合乎逻辑,语言流淌到位,很生活化,写得真好。
   3、小説是艺术美的一种,它在体现人和现实的生活审美关系中,它在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中,具有特殊的功效。真、善、美三者的关系是统一的。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美的。风逝老师的这篇小説,非常真实,非常切合生活的一个方面。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4、读风逝老师的小説,也把我的思维拉回到了11年前,那年女儿读中毕业,中考成绩在女儿就读鹰城四中位列三甲。围绕着女儿的择校:是选择鹰城的一中“磨尖班”,还是继续留在“四中”的“励志班”也是像小説中叙述的那样,展开了两难选择。
   5、从这篇小説可以看出,风逝老师在小説的谋篇布局,情节展开,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都很有经验。
   6、祝贺风逝老师又一篇佳作诞生,向风逝老师学习。阅读,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2 22:00:56
  谢谢明月先生来读拙文!
   曾经在别人文后看到您洋洋洒洒的评析,甚为羡慕。今天看到您对拙文的精彩剖析,高兴之余也很是感动。
   小说,是现实的影子。七八年前,我也曾面临着这样艰难的抉择,夜夜难眠,最后还是选择孩子留在身边,其中的得与失,一言难尽。
   问好您,遥祝写作愉快,生活幸福!
8 楼        文友:天上雪        2015-12-22 22:10:33
  风,今天才知道你的大作出炉了。先踩踩点,明天抽时间细看!一万七千多字,风辛苦了!天气冷,注意身体。话说,《荒城》完稿,问雪要奖品去,哈哈!
流云本是天上雪
回复8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3 08:35:31
  亲爱的琉璃啊,人家踩点都是准备干坏事滴,你是不是在准备砖头呢?欢迎爱情绝品文大师大驾光临,请拍砖,轻着点哈!
9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5-12-22 22:32:45
  施文化这个人物形象,与社会各色人斡旋有关孩子就学读书的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一个个读者身边的亲戚和朋友,随时都能找到施文化这个人物的影子,一点都不陌生,这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
   施文化这个人物,自己管理教育,担心教育,并只能悄悄的埋怨教育体系中的不均衡和各类乱象。当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自己作为教育管理人员或某部门的领导,不得不美言教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苦恼、乐观、焦虑、隐忧、苦涩、无奈,全部置于一身,真实可感。这也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成功的一面。
   这篇作品,深刻的揭露出我们生活中人人都不能回避一个真实的现象和本质。引起思考,并呼唤着良好教育体系的构建。
回复9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3 08:44:51
  洞天君对施文化这个人物的剖析深入骨髓。是的,他身上涵盖了许多人的影子,因着自己的身份,有些事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这种尴尬、无奈、困扰、烦闷、纠结、幻望等等情绪让他不得不具有多面性。
   良好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日的事,也不是那一个人的事,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但是每个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却不能再等待!
   问好你,感谢你对拙文的厚爱,给你上茶!
10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5-12-22 22:53:12
  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择校,高中择校,初中择校,现在小学也开始有择校的现象了,愈演愈烈。成绩好的孩子,到了升学的时候,家长都会面临这样复杂选择。成绩不好的,家庭条件好的,则更积极选择好学校。说句实话哈,我就是一个择校受害的家长,刚开始二儿子初中成绩很好,也顺应别人都把孩子转到市里尖子学校,结果竞争压力大,孩子从原校老师的宠儿,变成尖子学校的普通生,心理压力导致进步信心丢失,结果适得其反了。在此奉劝那些将给孩子转学的家长,孩子的成绩还是顺其自然好,栽培孩子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没上学的不比上高校的差,国外的不比国内的好。硕士生有卖猪肉的,小村民也有当企业老总的,父母生下地,成才靠自己。如今的父母太难了,我们都成这个时代的奴隶了。学习了,欣赏风逝好文,直击现实的文字,值得深思。哎呀,说了与此文无关的话题,不好意思。
回复10 楼        文友:风逝        2015-12-23 09:03:19
  感谢明月先生来读拙文,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触。
   是的,如今做父母的真的不容易,一心想给孩子提供更优渥的学习环境,但是,好多时候,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让我们不得不心灰意冷。如何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良好路线,做家长的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道路上。当我们个体无能无力时,多么希望国家与社会能为孩子创设更合理更公平的教育体系啊!期待我们的教育良性发展,满意大众。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