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绿野百善孝为先征文】荣辱兴衰一念间(小说)

精品 【绿野百善孝为先征文】荣辱兴衰一念间(小说)


作者:雪落黄河边 进士,678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9发表时间:2016-01-07 20:57:20

【绿野百善孝为先征文】荣辱兴衰一念间(小说)
   于是,老大张天成领着几个兄妹买了很多东西去了孔亮家。而孔亮已经是压不住怒火,何来谈论撤诉?女儿被你家老头子祸害糟践了,媳妇还被打了,这种怨气哪是几句好话说得通?钱算老几!根本就没理他们。
   张天成不死心,又去央求村里的一个和孔亮关系要好的拜把兄弟小辉去劝说。小辉也觉得这件事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一个村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答应了。谁知,他给张天成带回来的消息是,孔亮答应了不告可以,必须要二十万元精神赔偿费,否则,免谈!
   张天成兄弟妹妹们一听,气得眼睛都红了,明知道这就是敲诈,趁火打劫。二十万元,那在农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就算是几个妹妹跟着均摊,一家也得要拿出三四万元,谁家都是一般日子,而且,自家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上学的要娶媳妇的等着花钱呢,都拿不出来啊!
   张天成和几个弟妹一商量,他们心一横,你孔亮愿意咋折腾就折腾吧,反正已经如此,事情也瞒不住了,老爹年纪大了,还能活几年?既然你孔亮不看僧面也不看佛面,很想结梁子,那就结吧,不答腔不来往总可以了吧?一起顺其自然了。只要老爹不露面,谅你也抓不着,你爱咋折腾就咋折腾!
   【七】
   自古就有一句老话说:冤家路窄。这孔亮也是着急,抓不着张华的身影,钱也捞不到,总不会被人欺负了还要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样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己也太窝囊了。反正和张华家是邻居,你总的有一天会回来的!而张华家的人自此再也不理孔亮和他的家人。两家形同陌路,成了真正的仇人。
   张华在城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没多久,本想能躲过一时的灾难。谁想,自己在一次去小摊上吃饭时,竟然那么巧,偏偏就遇见了孔亮。而张华并没有看见孔亮,是孔亮无意中给孩子去城里看病,出来吃早饭时,一下子就看见了正在低头吃饭的张华。而孔亮也是经一事长一智,他欣喜若狂,却并没有贸然行动去惊动张华。而是悄悄地拨打了公安局的电话,然后就偷偷地跟上了张华,一直到他隐居的地方。这张华做梦也没想到,七十多岁了,临了还蹲了监狱。弄得名声尽失,工资没了,党员也被撤了,老教师的资格也丢了。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张华被抓了,这消息就像过飞机一样的快,迅速传遍全村。有人咬牙切齿地感到解恨,也有人感到惋惜,也有人不解。但都无济于事。也有很多人担心,都猜想,这下可够张华喝一壶的。那瘦瘦的身体加上这么折腾,还不死在监狱才怪呢。孔亮一家人算是出了这口恶气,不但把张华搞得臭名远扬,还牵连了他的孙子们说不上媳妇,心理总算是平衡了。
   这张华做了监狱,儿女们自然花钱打点经常探望。一晃就是三年,村民们都有些淡忘此事了。听说张华承认错误态度比较好,加上年纪大了身体弱,还有文化,在监狱里也没受啥委屈,因为表现极好被提前释放。其实大家伙心里都明白,监狱那里不是养老的地方,万一张华死在那里,公安局也吃不起。
   张华刑满释放回家之后,后边的院子早已荒草丛生,凄凉凌乱,没法住人。况且那些个冰箱啊,彩电,洗衣机啥的都被两个儿媳妇分了,屋里啥也没有,空荡荡的只剩下屋架子。两个儿子一商量,只好让张华轮流住在自己家,一家一个月。张华自从回来之后,显得更加苍老,都快八十了,身体瘦瘦的,好像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他回家之后,大儿媳妇和孙子媳妇都不理他,除了儿子和他说话之外,处处都是白眼和冷漠。他不敢出家门,怕村民们笑话讥讽。大儿媳妇出门干活就把他锁在家里,真是过着和监狱一样的生活。而且这还不算,大儿子家的孙子媳妇根本就不搭理自己,看见他就用轻蔑的眼神瞪着,弄得张华左右不是,坐立不安。还好,每次轮到二儿子家时,他还是自由的。二儿子一家人对他都很好,从不给他脸子看。尤其是二儿子家的孙子媳妇对自己极好,总是“爷爷,爷爷”地叫着,让张华心里热乎乎的。那五个闺女也经常来看望老爹,带来一些好吃的,张华从不舍得吃。总是留给来玩的小孩子们。一些邻居也同情起张华来,只要看见他都和他打招呼。也有一些孔姓的人根本不理他。
   这张华自知理亏,在哪家住着都不出门,他害怕看见村民们轻蔑的目光。轮流了几次之后,张华觉得不方便,向两个儿子提出要搬回后边的家,自己做饭吃。其实儿子们都知道,张华害怕儿媳妇和孙子媳妇那冷漠的白眼。他这一生经历太多的奉承,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精神打击?于是两个儿子们,给他把后院收拾好之后,让他搬回来自己的家。
   老伴已经不在了,自己又没脸出门见人,张华整天价看会电视,就是因受着心灵的煎熬。可能他一直在盼着赶紧死去,省得活受罪。每天,张华闲着没事,就把小院的土一掀一掀地翻弄松软,让二儿媳妇买来各种菜籽,他每天都在家里种菜,浇水,薅草。除了留下一点走路的过道之外,院子里全都是绿莹莹的蔬菜。儿媳妇们来一次就带走一次,这也是张华留给儿媳妇们最后的念想。
   【八】
   张华在村里过着隐忍的日子,从不出家门一步。可是,有一天,他却向两个儿子要了二十元钱,说是要去县城一趟。大儿子张天成问道:“爹,你去县城干啥?”“没事,就是去溜达溜达。你给我十块钱,天虎给我十块钱就够了。坐公交车来回十块钱,剩下十块钱吃饭。”
   两个儿子一听,心里也没多想,就同意了。二儿子掏出五十元钱递给了张华,张华好像很感动,心里知道二儿子很孝顺,就收过来了。大儿子怕媳妇是个惧内的主,直接向媳妇要了十元钱交给了张华。
   张华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收拾干净利落,坐上公交车,去了县城。
   他一没逛街,二没去超市,三也没吃饭。而是去了工商银行,取出来儿子们都不知道的仅余存款。整整三万元,全部交给了县城教育基金会扶贫办公室。
   从监狱出来刚刚八个月,张华死了。他没啥疾病,而是死于精神打击。一位老教师就这样带着遗憾带着悔恨走完了一生。他的儿女们给他发丧送葬形式非常简单,一口棺材,一个骨灰盒,没放铁炮,没放哀乐,就这样静悄悄地把他下葬了。
   可是奇怪的是,他发丧那天,村长和村民们以及一些教师们和孔氏家族的人们都来帮忙了,连那些在外读书的学生们都赶了回来给张华行礼鞠躬。场面严肃庄重,寂静安然。
   只有孔亮一家大门紧锁。
  
  
  

共 12585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小说心情沉重,张华是个好老师,为人师表,却真的做出了这等事情,强暴了一个孩子,真是天理难容。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这样的悔恨能挽救得了什么?难道一个人就这样不堪一击吗?落得个锒铛入狱,最后悲惨死去的下场。还好,他知道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事罪行之严重,把自己所有的三万元存款捐献给了教育基金扶贫会,算是良心上的得到了一些安慰。这里要说的是子女们并没有抛弃老人,还算孝心一片,尽心尽责的对待老人。文章语言流畅生动,情节连贯,人物个性,心里矛盾的表现都较突出。推荐阅读,问好黄河妹妹,祝福创作愉快。【编辑秋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08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6-01-07 21:07:57
  雪落妹妹好想你,今天看到你的大作高兴死了,妹妹的文总是有新的亮点,一个人民教师做出了与为人师表相反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和想象,也更加痛恨,他的觉悟和捐款不能弥补他的过错,只能减轻一些他的心灵罪恶的负担。子女们还好让人看了心里舒服了许多。有时间还要来细读妹妹的佳作,学习。祝妹妹创作愉快,希望多来群里我们想你。
2 楼        文友:云舞蓝天        2016-01-10 11:15:44
  做人啊,就怕起邪念走错路,前半生的清誉被一时之念给毁了还要进监狱,晚年的悔恨和自责让他为教育捐献了存款,好在子女没有抛弃他,欣赏姐姐来自生活的文字。好久不见姐姐,很忙吧?
3 楼        文友:有你幸福        2016-01-11 04:02:15
  可惜张华一世英名最后却晚节不保。本来有一份不菲的退休金,令人尊敬的身份、名誉,儿女们也都混得不错,老人也该知足了,可欲望和贪念却毁了他一生的成绩。事发前的人人敬重与出狱后的冷嘲热讽,让习惯了被人仰视了的张华做出来最后捐款的举动。故事发生在小山村,却和现在的打虎反腐相呼应,告诫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追求真善美是历来的真理,无论谁违反了都要遭受道德和良心的谴责,甚至国家法律的审判和惩罚。很成功的一篇小说,祝贺雪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