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庙街老树》展现的文字魅力

编辑推荐 《庙街老树》展现的文字魅力


作者:樱水寒 进士,838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7发表时间:2016-01-21 21:19:22

《庙街老树》展现的文字魅力
   作者善于用语言记录生活,用艺术来展现真实。在关于庙街的回忆里,偷窥的男人、多嘴的豆腐婶子、老槐树下闲话的妇女,这些都真实的还原了中国男人、女人的通病。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见着漂亮女人就想多看几眼,占一下便宜。女人,妒忌、长舌。这些人物在小说中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其实是作者特意巧妙地安排,是他们推动着故事情节不断地发展。同时,构成了整个小说的故事框架。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也不多。一个“男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他看见了栓子娘在晒衣服,栓子娘踮起脚尖时,男人看见了他的腰。栓子娘给孩子喂奶的时候,男人看见了膨胀的胸部。就是这个小人物,使得谣言更加绘声绘色,“那个男人亲口说的,他还说,栓子娘左边胸上有颗芝麻大的黑痣,后腰上有块白色的胎记,内裤上还绣着一串槐花呢!”即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也成功地推进了故事的发展。
   卖豆腐的豆腐婶,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她的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小家伙倒是挺漂亮,就是不像他爹。”为后面老万的野种一说埋下了伏笔。栓子娘给栓子喂奶的时候,被男人偷窥,栓子娘的一声惊叫惊醒了正趴在豆腐案上睡觉的豆腐婶。豆腐婶骂那个男人是畜生,给孩子喂奶也看。这里小小的细节,其实也是为揭开谣言做铺垫。同时,当那个男人回骂豆腐婶时,作者这样描写:啥人嘛,偷看还看出理了?豆腐婶觉得委屈,委屈得就像她的胸被男人看了一样……豆腐婶也是女人,庙街的一个女人,她有意无意的话语,她的委屈,都有着一种嫉妒的因素在里面。
   槐树下总是聚集着三两个闲人,他们聚在一起说着闲话。人多的地方,是非必然也多,你一句,我一句,添油加醋,谣言就这样催生了。
   正是这些小人物,让后面所有的故事,变得理所当然、水到渠成。同时,透过这些小人物,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庙街百姓的生活,揣摩着人性深处所带来的思索。
   有意的情节重复,无疑是这篇小说的又一亮点。这样的重复不但没有让读者觉得累赘,反而彰显出小说的独特魅力,更好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
   小说的第三部分,老万的回忆即将打开,作者是这样刻画的,“老万的内心,就像架在炉子上茶壶里的水在激荡起伏着。”小说的第五部分,老万听信了谣言,“老万的内心,又开始像炉子上茶壶里的水一样,不停翻滚、沉浮,甚至已经扑开壶盖,扑到了茶壶外面。”前者将老万对于往事的回忆,内心的那份痛楚、煎熬表现了出来。后者,将老万内心的变化,心中的愤怒刻画得淋漓尽致。男人看见栓子娘踮起脚尖晾衣服,“那白花花的腰条子,像刚出锅的凉粉,柔软,滑嫩,在一抹夕阳下闪着光。”栓子娘在老槐树上吊死后,老万的目光停在了自家的阁楼上“他仿佛看到,栓子娘正踮起脚尖,伸着两条胳膊,在阁楼上晾衣服。露着那白花花的腰条子,像刚出锅的凉粉,柔软、滑嫩。”没有多余的语言,适当的留白,前后的呼应,有意的情节重复,已经为读者揭开了谣言的出处。
   老万要离开家,去工地,“老万走了,就像那受了惊吓的一群麻雀,呼啦啦飞出去,带出一溜风,凉飕飕,湿漉漉。”当老万听信谣言,要赶回家时,“老万心里有些乱了,像无数只蚂蚁在打架,恨不得变成一只麻雀,再呼啦啦飞回去,像一阵风一样飞回去。”离开家时,像受了惊吓的麻雀,这里其实是可以看出老万离家时,心中对于栓子娘是不放心的。后面要赶回家时,作者再次对老万的心理活动做了描写,两次用到麻雀,同时,一个“飞出去”一个“飞回去”,不仅仅将老万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也达到遥相呼应的艺术效果。
   老万听信谣言,“槐花开过就意味着夏天的开始,夏天的阳光,像庙街的女人们看栓子娘的眼神,火辣、滚烫。而老万,却是顶着一头乌云回来的。”阳光与乌云,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凑在一起,在特定的情节下,形成了很好的对比。而关于“乌云”,作者在后面也多次有意重复,而这种重复是故事情节的一种拓展。快到家的时候“而他走进来,头顶的那片乌云,便将原本斑驳的月光一点一点遮住了。”乌云将月光一点一点遮住,这既是对环境的渲染,同时亦是对于老万内心的一种刻画,随着离家越来越近,他心中的愤怒,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乌云遮住月光,同时也为后面的一场大雨,不着痕迹地做好了铺垫。“他进屋,头顶的那团乌云,也跟着进了屋。”乌云,就是压在老万心口的一块石头,堵得慌。作者用乌云来拓展故事,乌云必然要下雨,这也预示着后面故事里的“狂风暴雨”。老万终于爆发了,他骂着、打着、质问着,“窗外的那团乌云也终于哭了,雨水就幸灾乐祸地落在了庙街,不停抽打着阁楼、老槐树和街道,那声音,和栓子娘的哭声一样清脆、响亮。”乌云化作了一场大雨,雨水幸灾乐祸地落下。不得不再次为作者的语言魅力所折服。“幸灾乐祸”是谣言背后人们心理的一种暗示,作者将雨水拟人化,含蓄的表达,达到一种欲说还休的效果。同时,乌云反复的出现,让后面的故事水到渠成。
   这种重复的艺术手法,让整篇小说前后遥相呼应,增加了小说的严谨性,让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
   总的来说,这篇小说从语言到情节的设计都是相当精彩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个人觉得对于栓子娘的自杀部分笔墨稍显不够。作者可以将栓子娘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突出一些,这样栓子娘的自杀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结束语:
   一篇好的小说,必然有着其内涵、深度,同时,能够贴近社会,挖掘出人性,引人深思。《庙街老树》,语言极富特色,恰到好处的比喻,张弛有度,让小说的内涵丰盈厚重。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小说的高度与深度是由细节决定的。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骨架,那么细节就是小说的灵魂。这篇小说细节处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惟妙惟肖,不断地将故事推入新的高潮,将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升华为艺术的美。伏笔、象征手法、留白的运用,更是整个故事流畅、自然、遥相呼应,引人入胜。
   最后,让我借用陌然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点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符号,而语言的精髓在于它所传达出的人性。好的文章就该着眼于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挖掘出人性的内涵。或恢宏、磅礴,或清浅、轻柔,只要能让作者和读者产生思想上的默契,只要能用我们最原始的触觉,去品味文学的魅力,那就是成功的。
   陌然也正是用这样的理念,创作着如同《庙街老树》这样优秀的作品。从现实中挖掘素材,挖深度,揭露出人性的内涵。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坛老酒,入口醇香,再品甘甜。《庙街老树》正是这样一篇让读者沉醉其中,反复咀嚼的好文章。

共 766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绝品小说《庙街老树》讲述了主人公老万因为轻信流言误解妻子、亲手毁掉自己幸福家庭的故事。这篇小说因为优美的语境、奇妙的构思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本文通过深度阅读,写出了洋洋七千言的评论。对小说中语言的特色,逐句解读,展示作品优胜的语言美;对于小说中成功运用伏笔、象征和留白等艺术手法的解读,让读者感受绝品的文学艺术美;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解读,又让读者看到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对主题思想的推进和深度的解剖。评论文章条理分明,解读细腻、面面俱到、展示了小说的语境美、艺术美,也展示了评论者非凡的文学鉴赏水平。推荐朋友们阅读。【编辑:琴声悠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6-01-21 21:22:24
  原文语言优美、构思奇巧;评论解剖麻雀、深刻细腻,是作品评论的典范。感谢支持作品赏析,期待更多精彩。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回复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6-01-21 21:44:06
  琴声姐姐辛苦了!妹妹煮咖啡,送花花啦!按语很精彩!谢谢姐姐!
2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6-01-21 22:02:20
  丫头评论的不错,加油加油,让陌然再写一篇小说出来,然后么(呲牙)
河南雪儿
3 楼        文友:高山明月        2016-09-17 21:19:47
  拜读了老师佳作。问安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