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边霞烽火话烟台(散文)

精品 【流年】边霞烽火话烟台(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25发表时间:2016-03-22 15:06:47

【流年】边霞烽火话烟台(散文)
   山东人能喝酒,男人如此,女人也不差。你看李清照的诗或词就明白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显然也是个酒鬼。
   这么些年来,有件事我就一直不明白:中国那个什么四大美女,十大美女的,居然从来就没山东女人上榜。有时候想多了,我就有些痛恨《水浒传》的作者,江苏人施耐庵。你看看他那本小说中的山东女人,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破鞋,就是孙二娘那样的母大虫。除了诲淫诲盗,就是杀人越货。
   行走山水间许多年,走遍大半个中国,我心中总是觉得还是家乡烟台的女子最美。烟台四季分明、柳绿花红。烟台的女子,长在海天之间,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一张国字脸,特别养眼。她们不像江南女子那么柔弱娇小,也不像东北女人那样人高马大。做姑娘时泼辣却不粗野,漂亮而不狐媚。一旦结婚成家,就跟丈夫一样,豪爽仗义,吃苦耐劳,热情大方。烟台的女人特别顾家,把丈夫和孩子看成自己的天。“丈夫的衣,妻子的脸”。家里再穷,她也要把最后一分钱,用在丈夫的脸面上。
   烟台的女人大多心灵手巧,经济脑瓜也比山东其他地方的人来得灵光。一根根麦草棒棒,一张张玉米外皮,外地的庄稼人会放在地里烧了肥田,烟台女人却把它们做成了享誉海外的工艺品。山东姑娘,美丽大方,温柔善良,知书达理,爱情专一,心灵比脸蛋更美,在山东,找个烟台姑娘当老婆,那是许多小伙子心中的理想。
   烟台地方的丈母娘,那是特别会疼女婿。女婿上门,不脱鞋就可以上炕,家里的头遍精麦粉,那是一定会留给女婿吃的。烟台的老奶奶,你别看她不起眼,随便你碰上几个,随便问问,里边不是共产党员,就是支前模范。年轻时,那也风流潇洒着呢。
   走出农家小院,走入绿色原野,登上久已向往的莱山。站在山顶,我放眼四望,午后的太阳已不那么炎热,从海岸吹来的风,带来阵阵凉爽。海天空阔,大地苍茫。起伏的丘陵,像是大海波浪;大海的波浪,像是丘陵摇晃。眼前凸起的、凹陷的,凝固的,动荡的,直直的大路,弯弯的溪河,都仿佛是一本大书,一曲乐章,积淀着历史传奇、隐匿着无穷玄奥,蕴含着丰赡的文化内涵,还有诡异的道家符号,入世的儒家哲学、兼爱天下的墨家理想……千百年来,他们就像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烟台人的灵魂。
   风云流转,沧海桑田。当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那些笑傲江湖、文功武治的文臣武将,他们曾在胶东滨海的这块土地上,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留下剑与火的传奇,写下悲且壮的篇章。现如今,经过千年风吹雨打,溪河流沙,全化作了远山的肃穆,海岸的吟唱,曾经繁盛一时的东夷古族,莱子古国,大齐霸主,都沉入海底,埋入地下,幻化成了碧波滔滔、白帆点点,谷穗胜金,高粱如火……
   夏日的风,带着海腥吹来。阵阵风中有鱼的滋味、虾的滋味、蟹的滋味,有花的甜香、果的甜香、稻谷的甜香。我大口地呼吸着、深情地呼吸着、忘怀地呼吸着,我要把这故土的黄土味、海水味、阳光味统统吸入我的五腑六脏,我要把它们带回我居住的江南,慢慢咀嚼,细细回味,让它们成为我永生的光荣与梦想!
   烟台,我的老祖母,请允许我这个江南游子深情地喊一声:我爱你!

共 1160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开篇就切入正题,在渤海、黄海之间,三千里海岸,千仞昆嵛,大大小小的水系,一万三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烟台,作者赞道是生命的根,父祖的故乡,当然,也就是作者的故乡。接着作者话题一转,充满真情,着墨抒情。岁月流淌,春秋红了又黄,冬夏短了又长,故乡日夜不息地吟诵,因有母亲乳汁的养育,千年万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从历史地理社会缓缓说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古老的东夷文明(石器残件、古陶碎片,正是东海文明散落的花瓣)、现代烟台文明一一跃然纸上。作者甚至骄傲地说道战国七雄中的齐、赵、秦都是东夷族的子孙。作者骄傲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把东海文明诗意地称作“东方亚特兰蒂斯”。作者巧妙构思,引经据典,运用传说,甚至神话,从各个渠道赞美这片神奇的土地。作者语言幽默,从伏羲、女娲说起,生动地写到,东海文明从一开始,就让浪漫的爱情,富盈秩序和美丽。作者巧用修辞,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文字文采飞扬,生动有趣,带入感极强,富有可读性,令人百般回味!这儿人杰地灵,甚至引得那些以秦始皇为首的帝王、皇亲国戚登临过、向往过。多少英雄豪杰曾经染指这个地方。作者也十分纳闷,这些现象“烟台这个地方,不出将,不出相,出的是方士、神仙。八仙过海,就是从这过的海、升的天。”作者不光盛赞山东烟台,也更是巧妙地描写人,赞扬山东烟台人。山东人“土气、憨厚、简约、直率”,而山东烟台人他们聪明、智慧,浑身充满灵性。作者笔锋一转,尽数历史上的政治、道学以及当今小说里出现的与历史有关的人物,盛赞他们的充满道德和正义的力量。譬如丘处机,历史上就真有其人。通过人物,通过当地习俗,各种大事件和平凡的历史过程上的不平凡的人物,使得烟台人养成了对上天的敬畏,对祖宗的崇拜,因而颇有回报,也就养成了烟台人“善良、虔诚、质朴、恭谨、谦让的美德”。作品充满了正能量。作者从很远的姜子牙在胶东一代建立了姜氏齐国说起,到民族英雄烟台蓬莱人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冲锋陷阵,将倭寇横扫,保家卫国,战果辉煌,英名流传千古。即使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十九岁的烟台少年任常伦参加了八路军的英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作者歌颂了一个个热爱和平,勇于牺牲,把家国看成一回事的烟台人。当然,作者通过一些传说也表达了山东人性子直率,好客,淳朴,喜爱喝酒,甚至连山东女子也要赞赏一番。作品最后,作者情感喷发汇成一句话:“我爱你!”读罢全文,被作者的真情感染,对作者的文采叹服,为作者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叫好!散文形散神聚,主题丰蕴,构思精湛,层次脉络清晰,具有较深的思想艺术性,值得品读。作者是山东人,那种对故乡的真情实感,流淌于字里行间;那种浓郁的乡愁,跃然纸上;那种对故土的热爱和歌颂,真真切切。作为编者,读罢此文,深受感染,恨不得立马到山东走一遭,亲眼目睹文中提到的山山水水,人物风情,历史文物,农家饮食。虽说是写烟台,其实也是在写祖国,回顾历史,缅怀英烈,热爱故乡。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3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6-03-22 15:21:22
  耐读耐品!二哥对故乡的热爱在这篇文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佩服啊,二哥文采飞扬,字字珠玑,信手拈来!
   读得我情绪高涨,有些激动啊!
   同时,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1:35:47
  山地君,谢谢你热情洋溢的编按。去年夏天在威海开会,会议之后,跟我的友人们一起重游烟台、龙口、蓬莱等地,那时就像写一篇散文,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越是过于兴奋越是写不出。在威海,我在金沙滩上几乎做了一夜听海,后来就写了散文《听海》。再次有兴趣写烟台,是因为朋友送我一册《山东府县志》,那些以文言文写就的明清府县志,虽然书册破烂,但文字却还能读,而且文采飞扬。烟台历史古老,但作为地名却很年轻,烟台一直被称为芝罘,原是福山县的一个渔村。芝罘也是烟台近海的一个岛名。1934年设烟台专区,1938年设市。1983年福山县并入烟台市。因此,我写烟台是指广义的烟台地区,而非现在的烟台市。烟台市的历史短的可怜,没多少可写的。谢谢你的精美编按。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3-22 17:16:14
  品读这诗一样的美文,我仿佛来到了远古,仿佛置身于烟台,烟台的山好,水好,人也好!
   从美文中了解烟台,长知识的美文,令人赏心悦目,感谢作者的分享!
五十玫瑰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1:44:38
  谢谢玫瑰阿姐鼓励。我去年夏天回到烟台,周游了许多山川、港湾、小村和名胜古迹。烟台地区具有深厚的道教神仙文化,小时候还见过巫婆神汉跳大神的。农村文化落后,但却保留了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我笔下的烟台肯定与现实中的烟台不一样,或许是相去甚远。写这篇文之前,读了不少关于胶东的明清府县志书,因此,我的笔下更多的是一个历史的烟台、一个文学意义上的烟台,一个个人情感上的烟台。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3-22 22:34:22
  【读后感】
   1、热爱和平,勇于牺牲,把家国看成一回事,这就是烟台人。
   2、烟台,海蓝,天蓝,水蓝,夏日的风徐徐的吹,烟台到处是风景,到处是美丽的风情。
   3、烟台,四季分明,柳绿花红。
   4、烟台的女子长在海天之间,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一张国字脸,特别养眼。
   5、狼烟墩台,烟台因此而得名。
   ……
   6、洋洋洒洒,千言万语,一句话,烟台,我爱你!
   7、注入情感的文字,加上丰富的渊博的人文历史知识,佳作就是这样诞生的!
   8、阅读,欣赏,问好!真棒!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1:48:08
  明月君,谢谢哈。你总是纲提领挈的总结,热情地给我以鞭策,无以为报,只有更加努力。
4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6-03-22 23:02:06
  开篇直接切入烟台所处的地理位置,继而一连串的抒情,激情彭拜,热烈沸腾,读来一股山东快板般过瘾,音润切入心扉。然后引经据典,人文历史徐徐而来,故事有模有具,从古到今,列举充分,读者深陷其中为之动容。最后烟台的山山水水,烟台的男人和女人,烟台的农家饮食....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喷涌的情感最后收拢印证一句话“烟台——我爱你”你是我老祖母,你是我的根。身体里流淌的是故乡的血脉,呼吸的是故乡的泥土芬芳,品咂的是故乡情暖的酣畅。浓浓的乡愁,泼洒文字之间,作者语言幽默,情真意切,让读者即刻都有领略烟台风貌的想法。二哥,太不简单了,你知识的库容量比百度还丰富!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2:03:41
  写这篇文字时,我喝了点小酒,很兴奋。所以第一节差点就写成了一篇诗赋体。直到写第二节的时候,情绪才有所平缓。也不知道怎么就写到了胶东的那些道士神仙。想到了《左传》中的一句话:肉食者鄙。就把伟大的秦始皇给调侃了一番。哈哈,反正是写到后来全脱离了提纲,放马南山,由笔驰骋了。谢谢你的鼓励哈。
5 楼        文友:风逝        2016-03-23 08:58:18
  天文地理,山河概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旧日风土,当今人情……上下纵横,有机交融,可谓激情昂扬,才气横溢。
   一方平凡的土地被二哥风趣幽默的妙笔渲染着神话的传奇,现实的尘烟,于是乎变得神乎其神,又貌似浸润现实的烟火气息。
   厉害哟,不读万卷书,难以如此;无深挚的情,也难能如此。
   二哥不仅是百科全书,还是一个情种呢。嘿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2:15:04
  风,衷心感谢你给我改正了那么多的错字、别字,经过你的提示,有些段落的音韵感更加和谐。写作此文,人在半醉状态,因此,就有了醉态、梦态,也就有了酒话、梦话、胡话和神话。我想我写的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烟台,她或许与现实意义上的烟台相去甚远。烟台是我祖辈的故土,虽然,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时间不多,但毕竟是我生命的根啊。寻根,是每个人原始的冲动,生活在江南的我,这样的情感更加突出。人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或许我以一个江南游子的眼光来看烟台,更加能清晰地读出她的文化符号。如果一个地道的烟台人前来打假,我没有任何辩解,会乖乖认输。因为,我清楚,我笔下的烟台,不过是我的大脑在兴奋状态下的产物。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3-23 09:04:5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6-03-23 09:10:35
  凤鸣老弟,江楼望雨膜拜,五体投地!
   地理景观,历史典故,人文习俗,社会流脉;远自伏羲女娲、精卫填海,后至东夷、秦皇、徐福、全真丘祖,直至铮铮铁汉任常伦,还有烟台的丈母娘疼女婿……一路洋洋洒洒,纵横裨阖,上拢六合,下及广袤,时而潺潺流湍,时而浩瀚巨浪,一言以蔽之:大气而不失倜傥!文以烟台为本根绪清晰,烟台因文而生辉。做为土生土长的烟台人,我自愧难望君之项背!你,你咋就知道那么多呢!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2:24:46
  江楼老哥哥,能得到您的肯定,我非常开心。不瞒你说啊,我发了此文后,一直诚惶诚恐,就怕老哥哥拍来一砖头。你可是烟台土生土长的老宗师,熟悉哪儿的一山一水,一港一湾,一草一木,一丘一土……而我,只是由着自动的情感,信马由缰地在历史、神话、现实、乡谣中乱撞。好在我本领不大胆子大,不怕抖落一地鸡毛,也不怕打碎一架瓷器。我就这样把信史、野史、传说和想象给搅合成了一锅粥。谢谢老哥哥的鼓励,对大历史散文的写作,我有机会还会继续探索。
8 楼        文友:秀子        2016-03-23 11:18:07
  【流年】边霞烽火话烟台(散文) 江凤鸣
   祖国地图板块上有个地方叫山东,山东有个地方叫烟台,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别的人文历史,古往今来,成就了山东人为守家园、抵御外侵、不屈不挠、英勇善战,涌现出层出不穷的文才武将、充满智慧的炎黄子孙。
   山东,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令人骄傲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刻在远方游子的心里,让人爱到了心里,进入了骨髓。故乡,是游子心里最美的风景。
   读罢此文,感慨颇多,一时又不知如何下手,惟有“佩服”二字存心头。
   祝二哥写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2:27:14
  谢谢秀子这些美好的文字。写写鼓励。有首歌唱到: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就是本着这样的心情来写作的。
9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6-03-23 22:59:43
  极具魅力的一篇文化大散文,这得益于作者对烟台这座海滨城市的熟悉,认识它之后理解它,理解它之后消化它,消化它之后用厚重的文采将烟台的远近形象营造和描画出来,非常的丰裕,特别将烟台作为心中的“老祖母”,读着挺舒服、挺来劲。
   烟台,这座倚山傍海的古城,我未到访过,名字却很熟悉。烟台啤酒,曾畅销我们地方,还有几位战友是烟台和青岛人。晚清《马关条约》签订后,烟台作为通商口岸,中国的第一个海关在烟台成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首先登陆烟台。烟台这个名字与中国的近代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喜欢读近代史,所以,烟台这个名字就落在我的心中。
   烟台作为作者的故乡,它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线上一道亮丽的彩虹。在作者的胸廓中,装着烟台的千般山水和万种风情,用文化人极高的眼界来说烟台的故事,将烟台乃至山东的历史、人文、地理、民风等多方面进行着一种情理合一的雅致描述,并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的理性,在历史的叙述中透露着生命的哲理。
   作者举重若轻地将烟台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蕴含着大自然美丽的恩赐和承载着浓厚的人类文明的积淀、以及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热爱生活、充满智慧、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的烟台人,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此文以游作感,跨进烟台的历史,踏进历史的烟台,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中间接地表露出来。透过作者所写之景和所状之物体,呈现作者的内心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独特语言特色和大气磅礴,广博浩瀚,立意深远。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义上的烟台,启迪哲思,引发情致。
   隽永的文笔,浓酽饱满的情感,大胆新锐的思考,开阔的视野,庞大的引经据典,等等,举起了历史上的烟台,举起了今天的烟台,举起了作者心中文化意义的家乡——烟台,举起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烟台。
回复9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3-28 22:30:46
  洞天君,你就是那棵老树上的大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非常佩服你的洞察力,你总会说能够准确地剖析作者的情感、写作意图,这一点很难得。非常感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