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荷塘】武松与潘金莲的旷世情缘(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武松与潘金莲的旷世情缘(中篇小说)


作者:砾友 童生,722.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7089发表时间:2016-06-25 10:53:04
摘要:本文对原著作了叛逆性的改编,但,依然保持了武松的英雄形象,更丰满了水浒中的有关人物形象。有些地方,采用了新武侠小说的写法,增加了可读性。

【荷塘】武松与潘金莲的旷世情缘(中篇小说)
   “我等端的不是毛贼,确是好老百姓,劫道这是头一遭,何曾伤害过他人性命?方才是小的们一时糊涂,才冒犯了爷爷虎威,还望爷爷饶了小人们的性命则个。小人们家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死不得的。”
   说着说着,那么强壮的大汉,竟自流下泪来。其余七人见状,亦泪流不止,渐渐地,竟自嚎啕大哭起来。八个壮汉,齐声痛哭,声势端的好生震撼。
   武松生性是遇强更强,却见不得别人的眼泪。如今见这群壮汉嚎啕大哭,心中甚是不忍,“你等既是好老百姓,我且问你,你们家住哪里?为何干起这等勾当?”
   “我等都是山那边十字坡的百姓,近几日,大哥生意不好,俺们兄弟私下商议,来此拦劫富人些银两,贴补给大哥日常用度。方才见好汉爷有驴车同行,想是富裕之人,大哥常说,但凡富人,强取豪夺、不仁不义者为多,又见好汉爷你单身一人,觉得动手成功有十分把握,这便冒犯了好汉爷爷。”为首者忙不迭地回答。
   武松听说他们是十字坡的人,而且,十字坡就在山的那边,心中暗喜,问道:“你们既是十字坡的人,可识得菜园子张青吗?”
   “当然认得,那是俺张家老店的大当家。”八个人几乎齐声回答。
   “母夜叉孙二娘,你等可也识得?”
   “识得识得,那是俺张大哥的内当家。”
   为首者陪着小心问道:“敢问英雄大爷,可肯将贵姓大名告知小人,以便日后小人念叨你老人家的好处。”
   武松放声大笑。八个壮汉顿时吓得魂飞天外,只当是问话不合时宜,得罪了好汉,立时就要取了自己的项上人头。武松道:“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俺,武松是也!”
   八个大汉相互对看了一眼,问道:“可是那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武英雄?”
   “英雄,愧不敢当,打死大虫倒是真的。”
   八个壮汉顿时笑逐颜开,咕咚一声齐刷刷地又跪了下去,齐声高喊道:“我等迎接武都头哥哥!”
   这一来,倒让武松丈二和尚摸不着了头脑,道:“起来说话!”
   那为首者道:“启禀哥哥得知,我等都是张青大哥的伙计,经常听大哥提起哥哥你的大名,知道哥哥在景阳冈,三拳两脚打死一只大虫,后来当了都头,我等对哥哥佩服得紧。前几日,张青大哥还说要去阳谷县看你。不曾想,在这里见到了打虎英雄哥哥。”
   说完,一转头,冲着一较年轻的后生喝道:“小六子,还不快去报与大哥知晓?也让他高兴早些。”
   “喏!”
   那小六子应了一声,飞也似地往山后跑着报信去了。
   且说坐在车内的金莲,见到强盗众多,她虽然知道武松武艺高强,但她担心好狼敌不过赖狗多,害怕武松吃亏,口中只是不停地祷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保佑叔叔!”急得冷汗直流。
   车老板更是后悔不迭:唉!为贪赚银两,送客送得恁远,如今莫说工钱,连这毛驴车恐亦难保,弄不好,我这老命也难回故土了。
   他二人正自各怀心腹事,形势已然逆转,八名强盗被武松瞬间制服,齐刷刷跪在当地。金莲激动得喜泪直流,连念阿弥陀佛,赶车人也是笑逐颜开,不表。
   七个壮汉,各自向武松报上了自己的姓名,众星捧月般,拥着武松、赶着驴车,往十字坡走去。
   且说菜园子张青和浑家母夜叉孙二娘,在十字坡开着一家老店,名为“张家老店”,这日,夫妻二人正忙着生计杂活,忽见小六子风风火火地撞了进来,没头没脑地喊着:“大哥,来也!大哥,来也!”
   张青夫妇摸不着头脑,
   “何人来也?”
   小六子边擦汗边说:“大哥,是武都头来也。”
   张青夫妇一下子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惊喜问道:“可是我那打虎的武松兄弟?”
   “不是他,兀的还有谁能称得上打虎英雄?”
   小六子端起凉水猛猛地喝了半瓢。孙二娘大声道:“当家的,赶快安排酒宴,准备给我家兄弟接风洗尘,咱们速去迎接武松兄弟。”
   武松金莲等人,转过山脚,上了官道,眼见得一群人正朝着这边走来。武松眼力异于常人,用手一指人群,对金莲道:“张青哥哥和嫂嫂迎接咱们来了。”
   言毕,施展开陆地飞腾术,好似脚不沾地一般,一溜烟地赶去与张青夫妇相会去了。
   张青夫妇见武松飞也似地奔来,也同时向武松发足狂奔过去。兄弟相见,武松一下子抱起张青转了一个圈,道:“哥哥,想煞小弟了!”
   饶是有母夜叉之称的孙二娘,眼见他兄弟这般真情,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接风宴席十分丰盛,牛羊大菜,山珍野味,应有尽有。全店成员,悉数参加,热闹得犹如过年一般。
   席间,张青夫妇和武松各自诉说了离别思念之情,自然是大碗豪饮。
   张青问道:“兄弟和愚兄清河县一别,多年来,不知兄弟都去了哪里?”
   武松便把在清河县为民除害,怒杀李家五虎,为躲官司,避祸柴家庄,结识山东及时雨宋江,回乡探望兄长路经景阳冈,醉酒打死老虎。阳谷县当都头,押送礼品远赴大名府,直到怒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等简单地叙述了一遍,最后,指着潘金莲,道:“这就是我那含冤受辱的苦命嫂嫂。她一心要随我家哥哥同赴阴曹,以保名节。我不想嫂嫂就此含屈死去,就苦劝她随我一同投奔哥哥嫂嫂来了。”
   张青夫妇看金莲,此刻已是哭得泪人儿一般。孙二娘细语相劝,金莲忙匆匆擦拭了一把眼泪,站起身来,向张青夫妇道了一个万福,他夫妇忙不迭地还礼。
   席间,免不了推杯换盏,店员伙计轮番给武松和金莲敬酒,武松是来者不拒,杯杯尽、碗碗干,直吃到夜阑更深。
   孙二娘安排金莲跟自己同房休息,武松与张青酒兴未尽,仍要饮酒叙谈。二娘安排重新值办酒菜,供他兄弟二人夜饮。在这空隙之间,二娘叫出张青,道:“当家的,我看金莲人品端庄,模样俊俏,命却是这么的悲苦,以后总要有个着落,当家的,你想想,武松兄弟今年也已二十有八,常年东奔西跑,至今尚未婚配,我想将他们撮合成婚,当家的,你意下如何?”
   张青双手一拍:“内当家端的好主意!”
   二娘道:“既然当家的也觉得着使得,以后的事,就交由老娘我来办吧。”
   张青武松兄弟二人,通宵畅谈,说不尽的兄弟情深,直至鸡唱三遍,方才抵足而眠,不提。
   且说孙二娘安排金莲沐浴洗漱完毕之后,重又整治了几碟小菜,一壶红酒,在卧室约请金莲叙话。
   二人相对而坐,浅饮三杯过后,二娘单刀直入道:“敢问妹妹今年贵庚?”
   “小妹痴活二十有三。”
   “妹妹以后作何打算?”
   金莲低头沉思道:“临来时,叔叔曾说,到嫂嫂住处之后,再作理会,却不知叔叔作何打算?”
   孙二娘既有母夜叉之称,性格自然爽快豁达,遂道:“妹妹莫怪嫂嫂鲁莽,我看妹妹青春年少,无须为那五大郎守节,时下,世面多不太平,还是再寻个合适人家的好。”
   金莲道:“我夫大郎新丧,怎可谈婚论嫁?总要为夫守节、从一而终方是正理。”
   二娘道:“妹妹何如此迂腐?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何要从一而终?这是男人定的规矩,咱女人理会它作甚?”
   金莲低头沉思,缓缓道:“即便改嫁,也须三年守节之后再论。”
   二娘道:“迂腐!岂不闻新丧容易嫁,丧久无人知。待你守节三年,那时,谁还记得你起?”
   金莲再度低头沉思,许久之后,幽幽地说道:“即便嫁人,也须有合适人家方好。”
   二娘一拍大腿,朗声说道:“妹妹怎的如此糊涂?合适人家岂不就在眼前?”
   金莲心中已知二娘所指,脸上顿时红霞满天,低头不语,双手只把衣角拧搓。孙二娘也不言语,只把酒杯倒满,道:“妹妹,来,干了这杯酒!”
   说罢,两杯相碰,一饮而尽。遂又小声问道:“妹妹觉得我兄弟武松可配得上你?”
   金莲虽有思想准备,此刻一旦挑明,仍是心头狂跳,脸颊红得宛如日出之前,东天烧起的朝霞一般。沉吟许久,小声道:“叔叔人品,小妹自然敬仰得紧,然而,他毕竟是我家叔叔,怎能成为丈夫?再说,小妹亡夫大郎夭亡,世人均认定是被我勾引奸夫所害,本就百口莫辩,设若一旦真的与叔叔成婚,外人岂不更说我是淫荡妖妇,连自家叔叔都不放过?到那时,小妹将何以安身立命?更害怕叔叔莫要因了小妹而损伤了他的名头,那样,小妹可就死有余辜了!”
   二娘道:“妹妹此言差矣!中国自古就有夫丧嫁叔的先例,别人行得,你为何行不得?至于世人流言,何须管它,只要自己干净,何须惧怕他人泼什么鸟的脏水?何况,一旦你们婚配,夫妻恩爱,他们自然就会闭上了一张张鸟嘴。”
   金莲沉默许久,轻轻叹声气,道:“嫂子说得甚有道理,只是觉得,一则有愧于大郎,再说,也不知叔叔是否愿意接纳小妹?”
   孙二娘见金莲口风松动,心中大喜道:“我兄弟的事,勿劳妹妹费心,包在我身上。来!为你们即将到来的姻缘,干了这杯酒。”
   说着,给两个杯都斟满了葡萄酒。洁白的酒杯中,盛满着葡萄酒,红艳艳的,煞是好看。二娘端起一杯,将另一杯递与金莲,“干!”一饮而尽,金莲也将葡萄酒缓缓倾入口中,葡萄酒入口,竟是这么的清香、甜蜜、余味绵长!
   金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耳听着二娘呼吸均匀,知她已经睡熟,便轻轻起身,走出屋门,来到院中。
   七月的午夜,暑热已然消退,凉风习习。金莲仰望夜空,一弯残月,遥挂西天,北斗七星,闪闪烁烁,河汉耿耿,横卧南北,不由得,一颗心又飞回到烟雨江南的故乡,禁不住一阵酸楚袭上心头。
   潘金莲出生在素有人间天堂的杭州府近郊的潘家坞,家境虽非豪富,过得倒也殷实。父母在三十岁上,方才生下她这个独生女儿,取名金莲。父母宝贝似地捧着她。年龄稍长,延师教读,金莲聪慧异常,所教之书,过目不忘,五经四书、诸子百家无不熟记于胸。一家三口,天伦之乐,终日里笑声不断。可惜,天意妒人,风云突变,父亲是声名远播的名医,在一次为人治病,深夜回家的路上,不慎跌入深涧丧命,母亲日夜啼哭,不久,卧病不起,为救母亲,变卖家产土地,延医瞧治。苦汤喝遍,不见起色,求神问卜,聊无效果。
   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天夜里,一场大火,把金莲家烧得片瓦无存,幸得邻居从火海里将金莲救出,可母亲已经葬身火海。金莲哭天抢地,眼看母亲尸身无法安葬,往日与父亲过从密切的的亲友,无人施以援手,受过父亲恩惠之人,个个销声匿迹,小小年纪的潘金莲,第一次饱尝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她举目无亲,万般无奈,只好卖身为奴,埋葬了母亲。
   在那为奴的日子里,金莲饱受凌辱、吃尽辛苦,十七岁上,老财主垂涎金莲美貌,妄图不轨,被金莲以死相拒,老色鬼恼羞成怒,将她嫁与面容丑陋的三寸丁武大郎。因丈夫柔弱,护花无力,常有轻狂浪子来家滋扰。为避麻烦,夫妻商定,迁至阳谷县,靠卖炊饼和做针线活维持生计。不料又遭西门庆纠缠,大郎冤死,金莲亦几乎失身,幸亏武松英勇,杀了恶贼,叔嫂二人这才投奔到这里。
   金莲心潮翻腾,不由得流下两行泪来。又想到,“二娘古道热肠,欲将我与叔叔撮合成婚,也不知叔叔是否见允?”心中一阵惶惶,一阵甜蜜,一阵酸楚,正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一声五更的雄鸡鸣啼,金莲知道,天将破晓了。便回转屋内,和衣而卧。不久,梦到与武松欢天喜地拜堂成亲,武松温存地拥抱着自己,柔声呼唤自己“娘子”,金莲禁不住热泪直流,搂着武松,亲热地叫着“官人”,心中像灌满了蜜糖,幸福无比。
   孙二娘已经起床,见金莲尚未醒来,知她一路辛苦,就让她继续熟睡。见到金莲泪水长流,二娘不禁摇头轻轻叹息,忽然听得金莲口中喃喃地呼叫官人,知她正在做梦,二娘脸上挂满微笑,不忍打断金莲的美梦,便轻轻拉开房门,悄悄走了出去。
   究竟孙二娘能否撮合成功这段姻缘,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晓以大义,武都头允婚配金莲
   终成连理,潘氏女偕夫入洞房
  
   话说武松昨夜与张青大哥彻夜长谈,今早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武松睡眼惺忪,走出房门。孙二娘笑着招呼道:“兄弟多日辛劳,咋不多睡些时辰,养养精神?”
   武松道:“武二懒惰。让嫂嫂见笑了。”
   二娘的嘴巴朝着屋内歪了歪,道:“你哥哥此刻犹自鼾声如雷。”
   二人正说话间,金莲走了过来,见到武松,心里有病,不由地双颊飞起了红霞。武松忙向嫂嫂行礼问好,金莲急忙还礼。
   早饭过后,二娘安排锁儿、坠儿二人陪金莲到菜地、养殖场转转,就是要将金莲支开。金莲冰雪聪明,对二娘如此安排,焉能不知?她笑着谢了二娘,跟着锁儿坠儿出外郊游去了,不提。
   且说张青安排了一桌酒席,要与武松兄弟饮酒聊天,喊来浑家孙二娘作陪。三人对饮数杯之后,张青问武松道:“兄弟莫怪为兄健忘,兄弟如今贵庚几何?”
   “小弟虚度二十八个春秋。”
   “兄弟,若是寻常人家。似你这样年龄,孩子早已长大,可兄弟至今,犹自孑然单身,都是为兄不好,没有替兄弟把婚姻大事操持停当。”

共 65199 字 1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14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震撼的新武侠传奇小说。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英雄好汉,令世人敬仰。本小说对《水浒传》进行了大胆地改编,武松的英雄本色依旧,小说对潘金莲进行了颠覆性地塑造。在人们心中,她曾是一个淫荡不羁、水性杨花、甚至是勾结奸夫杀害本夫的杀人帮凶。在作者的笔下,她善良、知书达礼,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凌辱、被剥夺了爱情和尊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作者给予她无限的同情。话说,武松为兄报仇一怒之下杀了西门庆,本想连潘金莲一起杀掉,情急之下,潘金莲道出实情,原来她是被冤枉的。她之所以忍辱负重,只待武松回来。她看到大仇已报,本想随夫而去,武松及时出手,救嫂子一命,武松叔嫂二人决定浪迹天涯。夜过景阳冈,武松见嫂嫂行走困难,背嫂嫂走过山岗。黑松林,武都头智服劫匪,十字坡,孙二娘联姻说媒。武松与潘金莲喜结连理,并为武家生了一子,他自力更生,种田地,办起了武馆,遇到故人浪青,和潘金莲的表姐李师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一批批来武馆习武者就是新生力量,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使得梁山后继有人。小说构思巧妙,独出心裁,语言半文言半白话,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具有新武侠小说的特点。人物形象众多,个个性格鲜明,场面宏大,波澜壮阔,具有画面感。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6-06-25 10:54:03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6-06-25 11:01:39
  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小说语言独具特色,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以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为主线,引出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形象众多,性格鲜明,具有立体画面感。值得细读慢品!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砾友        2016-06-25 20:23:51
  深谢您的认可并作精彩点评!对于此类文章,我是初试,再加上没有认真校对修改,毛病颇多,能够得到您的肯定,十分感激。
3 楼        文友:阿巧        2016-06-25 11:02:41
  问候砾友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不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风云天涯客        2016-06-25 15:57:19
  好!给你点个赞!
回复4 楼        文友:砾友        2016-06-25 20:25:58
  感谢您的赐赞!
5 楼        文友:雪中情缘        2016-06-25 19:15:02
  好一部新编的水浒传,喜欢欣赏拜读。问好作者。
这世界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回复5 楼        文友:砾友        2016-06-25 20:25:20
  感谢老师对本拙作的关注和欣赏!握手!
6 楼        文友:羅大俠        2016-06-25 20:34:01
  拜读,太精彩了!
回复6 楼        文友:砾友        2016-06-25 22:06:03
  感谢您的认可和鼓励!
回复6 楼        文友:砾友        2016-07-11 21:02:21
  感谢老师谬夸!
7 楼        文友:天龙        2016-06-25 22:44:41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8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6-06-26 21:29:49
  欣赏学习精彩小说,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9 楼        文友:宏声        2016-07-11 14:11:04
  虽然没有闪光红豆,细读文友该作品发现了亮点,今我点头称赞。这样的作品我爱不释手。聚在江山文学大舞台,不为精品才敲打文字,只要作品不涉政、不涉黄读者喜爱就是佳作。握手。共同在江山文学大道上前进!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