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 列车西进,向大西北(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 列车西进,向大西北(游记散文)


作者:疯妹 秀才,1025.4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86发表时间:2016-10-15 12:53:06
摘要:这里的一切都被神化和宗教化了,在这片贫瘠、苍凉、真实,自由的土地上,正是因为靠着强大的信念作支撑,才使他们在荒原上守望了两千多年。我开始怀疑,华夏文化的源头是不是来自这里?或者说正是这里才汇聚了中华文明的所有精华。


   “星星那个挂在天上哟,月亮那个倒在水上,妹妹那个骑在驴背背上哟,别忘了家门在哪个塬上。
   画下的那个菩萨在墙上哟,发下的那誓刻在心上,你把你的情意放上哟,我把我的身子舍上哟”
   问他什么歌这么好听,他说《花儿》。
   我喜欢上了花儿。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可以到星光大道上去了。他们说,去过了,关门了。就这样便唱边聊,很快就到终点了。由于这羊皮筏子只能顺水漂流,所以如果要回到起点只有坐快艇过去,我们团的人已经在东岸这边,我们也就不需要往回走了,当然导游也没给我们买回程的票。
   晚上乘八点多钟火车赴西宁,火车上用的晚餐。
  
   第五天青海湖
   今天早上在列车上用完早餐后晚点一个小时九点多钟到达西宁,西宁站很大而且气派,不愧为省会城市。来接站的地陪导游个子很小,衣着也很随便,开始还没怎么注意以为是司机的家属。直到上了车看到她对全车的人员都巡视了一遍,才知道她的身份。心想,也许这是一个不喜欢张扬的人吧,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我们今天游览的目标是青海湖。这是我们从小上地理课就知道但从未谋过面的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导游跟我们说,我们现在就行走在青藏公路上,在这条路修通之前呢,到青海湖要四五个小时,现在路程差不多缩短了一半。心里一阵欢呼。这个导游虽然相貌平平,但两句话一说,还真让人刮目相看。这次因为每到一个地方便要换一个导游,所以也就对导游感起了兴趣,他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展示。这个导游自我介绍说,她姓李,叫李红。李导游说话很轻很慢,像一位长者,而且两个字就要停顿一下显得中气有点不足。她说他们这边回族人很多,信仰的是伊斯兰教,非常地虔诚。“人生病了是不需要像你们那样去找医生看的,我们这里满山都是宝,用它们就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死了以后有天葬和水葬两种。”导游的这番话让我有点吃惊不已。对少数民族的信仰本人向来是很崇拜的,也为他们能守住这份古老的精神家园而心生感动。所以也就对这位李导游也有了一些敬意。接着她又带有一点轻视的口气说,“现在你们信什么,可能有的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就只有信自己吧。当然啰,信自己没什么不好。但比较自私,还是博大一点好,因为舍去一点爱就会得到更多的爱。”我完全赞同她的说法,甚至有点要被她贬到尘埃里去了的感觉。
   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她随后就跟我们介绍说:“我们这里有第一颗原子弹的研究基地,有王洛宾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金银滩,有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日月山’。等一下我们车子经过的时候呢,我会叫司机弯道过去看看。只收每人一百元钱就可以了。”我对这样一些地方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日月山,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这就是被后人称作的日月山。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岂有放过之理?但导游在征求大家意见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也只好保持沉默。车子继续前行。导游看到大家不做声又开导说:“你们花了那么多钱到这里来,连这些地方都不去,你们是干嘛来啦?”大家还是不做声。导游又说:“那这样吧,要不就每人出五十,你们看我们这里的导游都是没有工资的,人总要有点怜悯之心吧。”这样的话就有点倒人胃口了。这时有人开口说了一句,还是按原行程走吧。这时导游脸上就很不好看了。以后说话也不站起来了,就坐在那里用背对着我们。她在生我们的气呢。后来她又把我们带到一个中药店,说那里的医生只要看一下手掌就知道我们身上有什么病,甚至说他们这里还有通过尝尿来诊断病情的医疗方法。但到了那里,看那些医生游离的眼光和展示在柜子里的天价药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那天幸好大家没有同意去那几个地方,因为导游和司机擅自改变路线,使得本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花了四个小时才到青海湖,如果再去那几个景点必然会影响到对后面主要景点的游览。李导游在闹了一天的情绪后第二天还是缓过来了,还是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说明从人到神是有一个过程的,尽管痛苦但却无法拒绝。
   车子还在行进中,时间已到下午两点半还没吃午饭,大家真是又饿又乏。但就在这时车子前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极清晰的彩带,于是大家又兴奋起来,有的还叫了起来,“看,青海湖!”彩带有蓝、白、墨蓝、绿、黄等多钟颜色,那淡蓝的当然是天空,白的是云朵,绿的肯定是草原,黄的是沙丘。而镶嵌在这些色彩之间的一条墨蓝色的线条就必定是青海湖无疑了。
   汽车在接近青海湖景区的地方停下,我们在一家餐馆里吃完中饭后就直扑青海湖去了。
   青海湖真美,美的安静,安静得就像一块硕大的蓝宝石无声地躺在那里;美的大气,天然而成。有许多人去坐了游艇,我们没去嫌那太闹。我们喜欢单独和它呆在一起,静静地欣赏,静静地遐想。但是愚蠢的人们往往会作出一些可笑的举动,好好的湖面上搞一个不伦不类的孤零零的雕塑放在那里,真是画蛇添足,让人添堵和恶心。
   晚上回到西宁吃晚饭和住宿。
  
   第六天塔尔寺
   今天主要是游览位于西宁西南方向25公里处的塔尔寺。塔尔寺建立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这里是藏传佛教的起点,是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塔大师的诞生地(第一大佛是释迦牟尼)。正是宗喀巴大师创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又叫“黄教”,带出了“达赖”和“班禅”两个徒弟,并不断转世下去,成为了现在藏传佛教最主要的一支流派。
   本人信佛敬佛但从不研究佛,因为佛的理论太高妙无穷,不是我等慧根平平的人所能禅悟得透的。但这里佛教徒的虔诚令人感动。我们踏上寺庙的台阶,只见长廊上摆了一溜人体大小的垫毯。每个毯子上都有一名虔诚的教徒在那里反复做着起身,扑跪的动作。据介绍说,有的信徒若在佛前许过愿,还愿时就要用十万个长头来报答。远道而来的人都是自带干粮。白天到这里还愿,夜间就近住宿,一天天不停地拜下去。一直拜到十万次,膝盖跪得伤痕累累,脑门上磕起大包的不在少数,但脸上的目光是坚定和充满希望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塔尔寺的门口有很多藏民在这里销售自己做的青稞大饼。老公买了一个准备作为火车上的晚餐。我则在这里花了十元钱买了一条具有藏族风味的围巾。青稞大饼是这里的传统食品,它的最大特点不仅可以放置很长时间而且无论冷热味道都不会变,是许多信众去遥远的寺庙觐见朝拜时带着的必不可少的干粮。
   吃完中饭,下午两点多钟乘火车前往甘肃敦煌。在火车上用晚餐。
  
   第七天鸣沙山月牙泉
   今天接近中午到达甘肃敦煌市,我们将要在这里参观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
   还没去莫高窟,心里便油然升腾起一种神圣感。很想喊一句:敦煌——莫高窟,我来啦——。我的眼里竟然还会盈出些泪水。人总是需要一些感动的,不知敦煌莫高窟带给我的感动是那种五味杂陈的纠结,还是历经劫难千年不死的坚强?
   今天主要是游览鸣沙山和月牙泉。其实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是一个整体,鸣沙山成就了莫高窟,莫高窟又以千年的辉煌回馈了它们。
   到敦煌接待我们的地陪导游也是个女的,有点奇葩。她一反前面几位个头小巧的现象,长得很高,虽不魁梧但一副先声夺人的样子。她有一张化妆得有点过度的脸,尤其是嘴唇,本来就有点阔,涂上了血色的口红后在五官中就显得尤为夸张。也许是为了让大家早点兴奋起来,一上车就用高八度的嗓音自我介绍说,你们都知道有个小品演员叫赵丽蓉吧,我呢和她的名字一样,但我姓江叫江丽蓉。我也会唱评剧,说着马上来了几句。可惜我们刚下火车,肚子早已饿得贴后脊背。所以都显得一副没有精神很不配合的样子。看到大家毫无反应,她叹了一口气又继续抖笑料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我在敦煌可是大名鼎鼎没有什么事搞不定的。你们都看过《奔跑吧,兄弟》,我就是演那个对邓超逼婚的泼妇王祖蓝的。这似乎吊起了大家的一点胃口。然后她就提一些问题要大家回答。有个小孩回答错了,她马上说“去死吧”。虽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也可见这位导游的性格有如何的张扬和外向。当有人向她提问时,她不管男女老少,开头都是以“亲爱的”来称呼。搞得大家有些哭笑不得。她在介绍敦煌时,突然冒出一句“黄河不是尿出来”的话来,确实非常搞笑。
   鸣沙山很大有八百平方公里,在这无边的沙漠里,人到了里面只能成一个点。古时,人们为了谋生穿越沙漠只有依靠骆驼。骆驼是生活在沙漠里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自张骞凿通西域以来,商队的驼铃声便在这片大漠中回响了上千年。那些往来穿梭的驼队就像伸展在中国西部六千大地的动脉、神经和触角,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希望。据说,骆驼对痛苦有极大的忍耐力,即使是在生命之火即将燃尽前的那一刻它也是坚强地站立着的,然后突然倒地死去。有人说,这是因为骆驼不想人们因看到它们的痛苦而失去生的希望。沙漠中还有一种树也是让人敬仰的,这就是被人称为“沙漠脊梁”的胡杨树。胡杨树可以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当一切繁华消逝,胡杨却毅然慷慨悲壮,在荒凉、酷暑、严寒中坚守永恒不变的信仰。让我们对这些沙漠中的英雄深深地鞠上一躬。
   到这里游玩的,很多年轻人和小孩都会选择骑骆驼,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就直接到月牙泉去了。到月牙泉可以坐区间车,而我们选择了步行。听那边过来的人说,此去月牙泉如果走平路要绕弯,但从沙漠中穿行会近很多。于是直接走进了沙漠。今天的天气万里无云,太阳以万分的热情在欢迎着我们,地上的沙子灌进我的网鞋烫得不由自主地跳起了桑巴。
   鸣沙山、月牙泉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一绝”。一向人们喜欢把山比作男性,而鸣沙山却兼有祁连山的刚毅内质和月牙泉温婉秀丽的性情,它数千年来呵护月牙泉,并造就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古代,西域36个漂亮公主追随云游高僧乐僔到达敦煌,几支军队为争夺乐僔的灵光塔打起恶仗,死伤人马无数。天神怪罪下来,降一场风沙,淹没他们,形成鸣沙山。公主以为乐僔被沙子埋没,痛哭起来,眼泪汇集成一汪情深的月牙泉。接着,她们脱下丝绸衣裳,披到鸣沙山上,并撒上奇珍异宝。太阳出来,三危山闪现梦幻般佛光,乐僔沿彩虹般天桥微笑着走来,他说鸣沙山是佛宝圣地,要在背面石崖开窟造佛,弘扬佛法。于是莫高窟诞生了。
   晚上住宿在敦煌的一家酒店。
  
   第八天莫高窟
   今天就要去零距离地接触莫高窟了,心跳有点加速。
   这座开凿于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佛窟,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00多个,但给我们参观的只有4个,即第94、96、100和148窟。据说国家正在投资建一个大型的敦煌博物馆,以后大家再要进到洞里参观就是一种奢望了。
   莫高窟经过千年的辉煌以后沉寂了五百年。等到再被人发现,便成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手中的猎物,古老的敦煌因此蒙羞。虽然从20世纪40年代起,经过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等几代专家们的奋力抢救,这座古窟得以保存了下来,但比起当年那种鼎盛辉煌时期给人还是一副衰败的境况。很多洞窟已不能开放,为的是怕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加速壁画颜面的褪色、崩落。
   看到莫高窟今天这个样子,毫无疑问,我们会把这一切推给那些红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我们也会怒目圆睁地对着王圆禄,那个把藏经洞的许多宝贝贱卖给外国人的莫高窟住持王道士。其实这只不过是官方推卸责任一个很可笑的借口。据说,王道士在将经卷卖给外国人时,心里也是拿捏不定的。忠于职守的他一次次去向县老爷请示,甚至提出是否把这些红毛鬼子驱逐出境。可是一次次都是无果而返。其实县老爷也有他们的难处,这些来掠宝的大人可是通了天的啊。朝廷也有苦衷,当时正在和各国交战,“这,这,外交上不好处理呀。”作为区区一个王道士哪里懂得这么多,他一定误以为这些经卷也许并无多大用处,要不上面怎么这么不重视呢,还不如换点银两来维持莫高窟的生存。王道士是敬业的,他经常出去四处化缘,一走就是几个月。
   于是我们的这些宝贝就到了国外,那可是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啊。这些宝物成了他们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当我们因为研究要看这些资料,必须一趟趟往返于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去借,或者购取一些微缩的胶卷,使人感到异常地憋屈。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这些异国探宝者也可以说是识宝者不远千里万里不惜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前赴后继奔赴敦煌的惊世骇俗之举,我们这头东方的睡狮又怎会惊醒呢?这时清政府终于发现问题有点大,马上下令把剩下的余卷全部运往京城。可那些办事的官员也只是敷衍、草率行事。虽然他们学富五车,比王道士不知要高明多少。但谁会将这样一档子吃力不讨好的事放在心里呢?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卷没装木箱,只用席子胡乱卷了一下。从莫高窟到京城,漫漫风沙,遥遥路途,其散落丢失在沙漠里的又知多少?再加上沿途的官员雁过拔毛,在歇脚处又留下几捆,到了京城又不是直接运抵官府,而是卸载在某私人宅院。对这,我们又该怪谁呢?这不禁让我想起现在被称为国宝大熊猫曾经的命运。

共 21058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一路向西!约二十天的行程,作者用比摄像头更有说服力的笔触,为我们展现大西的的原始神韵!有人文有历史有观照之下的思索!我心向往!不可多得的一篇游记散文! 作者以游历日期为线,一天一记,所见所闻所思尽展笔端!作者仿佛一名资深导游,我是随作者游历了一番。但末亲自走上一遭,仍有点令人遗憾!有机会我也定要去亲身去一次!兴之评点,挂一漏万。好文共赏,极力荐阅!【编辑:龙飞在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16-10-15 12:55:46
  好文,兴之所语,羡之!问候驾到!
2 楼        文友:疯妹        2016-10-18 08:06:40
  文字很长,谢谢飞龙在天老师的辛苦编辑和精彩点评。祝老师创作丰收!
3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4 21:10:26
  一中校友毛毛:珠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孤字、一个长字,把西北荒漠无比的空旷和少有人烟的沉寂,表现的非常出色。一条大河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圆圆的太阳在天边守望它,地平线内举目眺望,只有一户人家,袅袅的炊烟直直地飘向天空,连风都不肯来。当你多情的站在高坡上看到眼前景色,你的心灵也许被淘空,剩下了纯净。
回复3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47:09
  一段很优美的文字,让人看了清气爽。
4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48:23
  毛毛:不好意思。
回复4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50:09
  你的那段文字意境很美,但不知您是哪个年级的?
回复4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52:35
  你的那段文字意境很美,但不知您是哪个年级的?
5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56:58
  一种校友万邵平:@珠珠,珠珠文笔早有耳闻,今得见列车西行,果然。有如此诗情,去过大兴安岭、额尔古纳?
6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8:59:35
  @万绍平?校友你好。没去过你提到的那两个地方,愿闻其祥,能介绍一下吗?明年有机会想去看看。
7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9:02:06
  一种校友桂芬:@珠珠?文笔佩服,以前的几篇文章己拜读,但没收藏,是否再能发给我个人,再次阅读和收藏。
回复7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9:04:41
  @桂芬?学友你好[握手],谢谢花费那么多宝贵时间来阅读我这样一篇还不是那么成熟的长篇文字[抱拳]给我鼓励。以前放到群里的文章不知你喜欢哪方面的,望告知。
8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9:05:34
  @桂芬?学友你好[握手],谢谢花费那么多宝贵时间来阅读我这样一篇还不是那么成熟的长篇文字[抱拳]给我鼓励。以前放到群里的文章不知你喜欢哪方面的,望告知。
9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9:08:11
  一中校友万邵平:@珠珠,昨晚只看到莫高,余下的故事只待重发后拜读。去西北的时候也多有感触,无赖搜肠刮肚没几个辞句,就此作罢。偶得你的美篇有感而不得不赞一个。送上一首赞美大西北的歌作为你美篇的伴奏。
10 楼        文友:疯妹        2016-12-06 09:09:03
  @万绍平?,这歌真是唱得酣畅淋漓,听得热血沸腾。谢谢[抱拳][抱拳]
共 43 条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