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初秋豫冀晋陕行

编辑推荐 初秋豫冀晋陕行


作者:因为有你 秀才,121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2发表时间:2016-10-29 16:02:53
摘要:初秋时节,穿梭在豫冀晋陕的山川大地,让人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近,满眼醉人的秋景,绿色的枝叶在微风中恣意的伸展,快乐的轻吟着,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初秋的美景就是这样永远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初秋豫冀晋陕行
   9月10日上午,赴恒山。正赶上恒山一庙宇开光,车水马龙,彩旗飘扬,人如潮涌,我们的旅行车在景区大门被保安挥手指挥,向上开到半山腰坐缆车处,然后团购票登山。本人8:00时出发,途中,应培忠、毕国波同志在离峰顶不远处的凉亭止步,我继续前行,于9:23时登顶,并遇当地一位从后山登顶的年轻人,让其为我在海拔2016.8米圆型纪念碑前拍照留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顶恒山,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也是最感惬意的事情。一个“恒”字,有如人生的行为哲理。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哪个活法最长寿?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因此,人生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或少留遗憾,唯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才是永恒的追求!
   “人到中年,心在旅途”。“三山五岳任我游”即为幸福与快乐的事情;在人的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不适合拥有,只适合藏于心间。阳光、空气、梦想是快乐之源,故应持一颗平常心,“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珍惜自己的过去,满意自己的现在,乐观自己的未来,那一定可以做一个最幸福的人。一个最幸福的人,虽没有丰厚的财富,但他永远是自己的主人!
   从恒山下来,我们向应县出发,中午到达应县木塔景区,应县的千年木塔,巍然屹立;天下奇观,果然名不虚传,古代人民凭智慧,不需钢铁,建造起了摩天高楼,让人叹为观止。
   位于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的佛宫寺释迦塔即木塔,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公元1056年。它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导游介绍:应县木塔为前塔后殿的布局,塔高60余米,呈平面八角形,外观为六层屋檐,实为九层;它的设计采用斗拱结构,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最高水平;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木塔是应县的,更是世界的。
   从景区出来时,天空下起了一阵小雨,我们在景区旁餐馆午餐,吃当地特色美食。景区及街道布局合理,整洁卫生的城区环境,让人倍感亲切。
   下午,参观雁门关。雁门关位于代县城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从雁门关上观看石阵,可以想象昔日古战场的气势恢弘,其雄伟能超山海关,威严胜似玉门城;杨六郎峰顶横枪立马的英姿,让游客拍照留下其大宋杨家豪气在的瞬间。
   我们晚宿代县锦江连锁酒店,代县街道整洁卫生,城镇建设规划科学,总投资1.4亿元的代县新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投入使用,曾举办过全国性的体育运动赛事。
   9月11日,早起床后,我赴代县滹沱河湿地公园晨练,然后,与应培忠同志一道,步行至代州城古城墙。
   上午,游代县边靖鼓楼。在鼓楼前,首先请门票处的工作人员为我拍照留影,然后登楼游弋。边靖楼位于代州古城中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砖木结构、斗拱精巧的鼓楼,建于明洪武七年,即1374年,上有“声闻四达”和“威震三关”两块匾额。
   “罗老师,您好,您在参观书法呀?”在鼓楼里的书法展厅,我遇到了来自赤壁书协,年近八旬的罗通华老师及其夫人。
   “是呀,由于职业与习惯的原因,对于书法我是情有独钟呵。”德高望重的罗老师,学到老、用到老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代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迹多,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数处,在当地,有“代州鼓楼、应县木塔、保德府的大菩萨”之说。可惜保德因不便前往,未能见大菩萨真容。
  
   六、宁武藏冰洞印象五台山
   下午16时,我们到达宁武县党校招待所。晚饭后,与张柄南等上街行走1小时,县城建设及繁华程度,亦让人刮目相看。
   9月12日,早5:30时,赴宁武县凤舞广场晨练,有做健身体操的,有练太极拳的,也有踢键子的人群,广场边西关小学前街道上,卖菜小畈摆起了一条街,各类蔬菜琳琅满目,其中有一球状蔬菜,菜农告诉我说,它叫“扁蓝”,可青炒、煮汤等。
   上午,赴宁武万年冰洞景区。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来到冰洞前,然后检票进入;一种新奇的感觉袭来,洞外与洞里,仿佛是两个世界,洞外红日高照,温度高,但洞中白冰悬挂,较为寒冷。游人走在窄小的冰道上,依次拍照欣赏着美景,已开发出的冰洞,距地面有100多米,分上下几层。沿着光滑的冰梯,下冰洞、走冰桥,来到这座冰的宫殿,大自然的杰作,便展现在游人面前:有冰瀑、冰钟、冰帘、冰笋、冰花等,晶莹剔透、奇丽动人。它寂寞地存在了300万年,如今才掀开了她那迷人的面纱。据导游介绍:“它的奇,是因为以当地气候条件论,根本不能结冰,而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冰洞发现于什么时代,无从考究,当地人称之为“万年冰窖”,冰洞内一年四季,永远保持着—4℃。底部有多深,无法探测。”结束冰洞体验,大家乘旅行车向下一目的地进发,约下午6时到达五台山,夜宿银河宾馆。
   五台山寺院林立,和尚僧尼随处可见,真不愧为天下第一佛山。9月13日,早起晨练,7:30时早餐后,我们一行人,在佛教徒张秋丽同志的引导下,奔赴大螺顶,大螺顶是五台山一座特别的寺庙,我们从所住宾馆沿步行近道迈向大螺顶,约1小时到达,大螺顶上有天王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宝殿等许多庙宇,游客众多,香火旺盛,我随人流对大小菩萨也施礼膜拜,以求保佑本人及家人的平安、健康与幸福!
   站在大螺顶上,极目远眺,五台山的白塔、菩萨顶等标志建筑映入眼帘,感觉初秋的五台山,实在是一座佛教圣山。离开大螺顶,张秋丽与其她几位女士,计划打的士跑遍她们应该到的佛寺参拜,我便沿着铺有一千零八级台阶的方向漫跑下山。然后,结伴再游塔院寺,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寺之一,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大白塔也是朝圣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全国各地的僧人云集于此跪拜转经,这里的转经筒,似乎从来没有停过一样;香客们则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一边抚转法轮,让人感觉佛教圣地的天空就是格外纯净!
   离开大白塔之后,与应培忠等同志登上菩萨顶。菩萨顶是五台山海拔最高的一座寺院。我们是从寺院前上去,经过一百零八步台阶,就是菩萨顶的牌坊,康熙大帝题写的“灵峰胜境”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使匾额更具灵性。站在牌坊前面举目远眺,大白塔、大螺顶等名胜尽收眼底,满山都是寺院,似乎让人有一种超凡脱俗,进入仙境的感觉。进入寺院内,天王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个个装饰精美,香火不断。
   下午:独游集福寺。集福寺位于所住银河宾馆的对面山坡上,建于清代,属于喇嘛庙,是“宋杨业第五子出家处”,现今集福寺内新塑了五郎像,五郎叉坐于殿坛之上,如真身一般大小,身穿铠甲,外着袍衣,一副乐观自信的神情,仿佛给游人以赐福!
   当晚,我继续与冷小波、龚金火同志住银河宾馆,晚22时,接女儿果及妻云的电话,言及要求自己吃高血压药的事,因之前我患胃病初愈,而五台山所住处离东台较近,海拔近2000米,气温低、早晚温差14度,连续两晚住宾馆地下室,加之早晚运动引起了身体不适,而出现了一点高原反应,因熬不过家人的劝说,最后我还是吃了药,人也就舒服了,但之前高血压停药的功效前功尽弃;看来人在旅途,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七、晋祠平遥过王家大院行
   9月14日,5:40时晨练;上午,10:30抵达太原晋词,据导游介绍,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我们因为要赶时间,选择了从大门进入。先看献殿,这座大殿原来是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接着看“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创建的难老泉亭,即“晋阳第一泉”,可见,晋祠的选址和环境是非常讲究的。时间不长,我们匆匆去感受了一下晋祠那厚重的历史。
   10:30时,大家出景区后上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就餐。
   下午15时,抵平遥古城,17:30赴古城“平遥县署”参观,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走出县衙,平遥古城夜晚的景象,透露着一股灵气,夜游结束,当晚住邮政宾馆。
   9月15日,是中秋节,晨练时,过《又见平遥》剧院;《又见平遥》是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室内剧场,可惜,团队没有安排观看。
   上午,与张柄南、应培忠、李宏伟、龚金火等逛平遥古城;我们一路兴致勃勃在古城楼、古钱庄、镖局及天吉祥博物馆等处游玩并留影,高耸的城楼,在传说着昔日的辉煌,古建筑群与街道依然如故;小巷上的行人擦肩而过,大街上的马车扑面而来。古城街道成方格状,有古城门六道,在古城里,白天几乎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业街的每家店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吆喝生意。在一家店里,还有纯手工缝制的绣花鞋,我顺便为孙子选购了一双;美观透气、吉祥富贵。醋虽然不是平遥的特色,但有许多做手工醋的店铺,平遥牛肉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我也随大家进行了购买。
   中午,团队在邮政宾馆自助餐。下午,赴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老百姓称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中国民间故宫”,位于山西的灵石县静升村。
   随着人流,我们走进了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依山而建,并非仅指一座院落,而是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三百余年,在静升修建的“五巷六堡一条街”之总称。现开放约占四分之一的建筑群,有院落一百多套、房屋一千多间,为王家大院的精华。走入敦厚宅后,其院内门楣窗框、各种木雕图案,装饰得美轮美奂;宽敞而明亮的“乐善堂”,是敦厚宅的堂屋,作为主人待客处,中华王氏博物馆,存厚堂,是16世纪中宪大夫、宣武都尉王中极的宅院。有一幅敦诗说礼的对联,其上联:观幽兰佳菊常守节目光清净,下联:喜淡饭布衣不欺天心地泰然;横联:平为福。还有一幅对联“寡欲清心能受苦方为志士,宽宏大量肯吃亏不是痴人”,让人印象深刻。
   在“文革”期间,因为有高大结实的城墙保护,关闭城门,外人进不了大院,使王家大院的遗迹、文物、景点保存完好。因为赶时间,王家大院只好匆匆地走马观花一游,来不及细细品味。大院之大,让人叹为观止。院楼林立记录了主人的兴衰,小巷大街述说着古往今来;村野故宫显示了王家豪气与人才,沧海桑田演绎了百年故事与情怀。“王家归来不看院”!有机会,王家大院我还是愿意再去“走一回”。
   游玩近尾声时,我在人流密集的摄影服务处拍照,并在印有“王家大院”字样的茶杯上留念。夜宿王家大院旁农家艺术宾馆,夜幕降临,团队在宾馆极富艺术情调的小院内召开中秋晚会,周边有一些热心居民前来观看演出。原市委老书记饶济凡致辞,张柄南同志讲话,余德富、胡琳琳同志主持,“十五的月亮”“花好月圆”等歌曲娱乐节目,给节日的夜晚增添了快乐。
  
   八、绵山有胜境圣地延安新
   9月16日,早餐后,团队赴介休市绵山景区。绵山是清明寒食节发祥地,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我们在乘交通车先进入第一个景点后不久,便坐车到后山,我放弃了坐索道,与信奉佛教的张秋莉同志步行上山,约30分钟到达山顶平台,在看了介子墓碑介绍后,继续步行到下一景点,与雷青等同志一起沿山涧溪流,手脚并用攀铁索踏步向下,一路惊险、同行的肖冬珍同志说:“实在是吓人,感觉心跳加速”,孙秀芳同志在险峻处,则是手抓铁索缓慢向前挪动,在她前边的人纷纷为其让道;约1个多小时,大家终于从写有“栖贤谷”三个大字的谷口出来。接着,乘交通车游云峰寺。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内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时期,寺高50余米,深50余米,长180米,分上下数层,堪称“天下绝岩”。
   从云峰寺下来,到了午餐时间,于是,我们便在公路边的小餐馆,吃了一碗刀削面加鸡蛋。餐后,行悬空长廊。
   悬空长廊:建于唐贞观15年(641年),唐太宗为感恩太上老君索原之战显灵相助而建。
   绵山绵延百里,势陡山峭,苍松翠柏,不但自然景色特别优美,而且空气也格外清新,被游人誉为“天然氧吧”。张柄南同志在游绵山后,即兴赋诗:“畅游绵山景色幽,依山庙宇水清流;悬崖栈道通天际,绝壁阶梯步坦途。峡谷行人登幻境,雄楼吟客唱仙游。”
   下午15:30,大家上车离开景区。晚18时赴洪洞县,宿燕特酒店,舒适度较好,不远处的餐馆晚餐可口,次日早餐由所住燕特酒店提供。

共 1408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组十章洋洋万余言的旅游观光日记,仿佛带着我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那巍巍太行、绵延千里,红旗渠,永远的山碑;大寨,红色的榜样;漫步桃花谷、游走太行天路,美不胜收,太行云顶、王莽岭挂壁公路,锡崖沟、赤壁丹崖、叠彩洞异彩纷呈;平型关、雁门关,英雄的关;北岳恒山,心灵高地、应县木塔、名城代县、王家大院、皇城相府、见证了一段传奇的历史与智慧;还有那奔腾的壶口瀑布、滔滔的延河、巍峨的宝塔让人心潮澎湃。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穿梭在豫冀晋陕的山川大地,让人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近,满眼醉人的秋景,绿色的枝叶,在微风中恣意的伸展,快乐的轻吟着,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初秋的美景,就是这样永远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文章记录翔实,删繁就简,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堪称游记佳作,荐与读者共赏。【编辑:秋天的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