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小红楼里的一些事儿

编辑推荐 小红楼里的一些事儿


作者:下乡 童生,62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9发表时间:2016-11-02 20:46:34
摘要: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良民。但在那特殊的时期里,他也很难保护自己。


   只是留下了可怜的伍禾生,委屈得想上天入地。周围的目睹群众却是一阵阵地开心,编织起一个一个的遐想。
   还是胳臂拧不过大腿,黄造反一个借口一个电话,把伍禾生的自豪给拉了。伍禾生伤心地楼上楼下跑,从书记到人事干事,到处喊他是一个合格的报务员,动情处哭得像个孩子。可是倒数第一的名气儿如影随从,阴魂一样地跟着他。后来黄造反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条铁证,足可以打死他,说他父亲做过国民党的甲长,于是一切玩完,伍禾生又回去做了一名光荣的水手。
   细想起来伍禾生何辜,他一介平民,芸芸众生里一个小不点。那个年代里和天下苍生一样,都老老实实在一个模子里过规定好了的生活;从来不敢造次。只不过他也是人,逃脱不了人的德性,即人人都想混好,好了就不能下来。他有一点情商里的小聪明,可以得点小风望望青云,却没有驾驭青云的智商,他只能做一名水手。他忘了自己切不可以有当家作主的想法,忘了自己的地位实际上是可怜的,是上面赏赐给他的,是最容易受莫名的伤害又无力自卫的。他的先天出身缺陷是改不了的,是要一辈子夹起尾巴的。切不可吹牛自大伤害了每个都想混好的群众,也不能忘了拍马屁时要上下左右看清楚了,拍准了,否则得罪了人,横得虚名,上下一使劲,死得就和一只蟑螂一样,做了一个不光荣的牺牲者。他的好朋友大金牙说得最是清楚,公的拍母的,母的拍公的,早晚拍出是非来。
   伍禾生回到了家,他老婆开始对他伤心起来,他的手指没有了莫明其妙的神奇,他是一个孙子了。
   二船队是个拖轮大队,长江中下游跑,没定点没定时。哪天回到母港,大家可以回家了,就像过节一样。他和大金牙在一条船上,一个是报务员,一个是普通水手;一个住在甲板上的顶层单间,一个住在甲板下的大混仓里。金牙就是一只对着太阳引亢高歌的大公鸡,他就是下雨没地方去的落汤鸡。他当然仍旧热爱生活,只要船一靠好码头,他就会往小红楼跑,急猴猴地深入地想着老婆的身体。他也极少和电台的同学们来往了,休假回家,小红楼下就着暖和和的太阳,一个棋盘一个下午,老婆不骂不回家。
   从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红楼进门的地儿,一个棋盘,三五人在侧,伍禾生定是主角,坐在那,一杯茶在手,呷一口润润嗓子。低音时喊别人走棋,高音时就是将军了。
   小小的一尺见方就是他的战场,就是他的天地。他的智慧倾注在每一个棋子上,他的自信落在每前进一步的决策里,他的得意撒在园园的车马炮上,他的欢乐迸发在胜利的敲棋声里。他驰骋在上面,挥剑长天。他忘记了尘世,避开了是非,他觅得了桃园,远离了名利。这里最干净,最无负担最悠闲,这里最伟大。滚它奶奶的请客送礼,去它娘的政治学习。他在棋子的列队里接受欢呼,他在棋盘的阡陌里游遍芳丛;他的爱呀他的情呀他的魂啦,都和这棋盘连在一起啦。
   几乎和所有中国人一样,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周围,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伍禾生躲进了小楼,这里自有天地,自有其乐,自有安全,而且是笃笃定定的。
   他的棋艺不错,一伙里面的上等。他的思考能力强过他的反应力,他大多数回合里都是赢,这给他获得了奚落别人的有利地位,常常把别人讽刺挖苦得愧对祖宗,他欢呼自己,也常常忘形,不记得昨天晚上老婆怎么对他扭转屁股的。他的对手当然有老三,有二爹,有回家休假的船员,有机关里面阶级斗争那根弦绷的紧紧的革命群众。
   这一天,应该说这一天的这一盘,伍禾生又赢啦。他细眯双眼,无限得意,此时他是小鸡嗓子:“你的手只配码棋,给我端端棋盘,你看你看,抖什么!”挨臭的是街道上的剃头师傅胡大,是个稀毛的秀顶,但这不妨碍他常和姑娘嫂子们搭讪。
   胡大只好说:“你行你行。”
   伍禾生又说:“我掐死你呀,你这种破棋,我脚丫里的一撮丫屎,搓搓就扔掉。”
   胡大也只好说:“你行你行。”
   “知道什么叫弹指一挥间吗?弹指一挥间就是我弹你,我的指末头子一弹,就把你这个秃棋弹屁得了。”伍禾生很高兴,鸡鸭嗓子一路的悠扬顿挫。胡大自卫,逮住机会还了一句:
   “我秃不要紧,我老婆不秃哦——”航运公司里有流言,说伍禾生老婆那乌油油的头发是假的。
   伍禾生不置可否,懒得理他。突然地进了一言:“今天最后一盘,你要是又输了,一年剃头费给我免了。”
   “那要是你输了呢?”胡大心虚虚地问。
   “我输?我怎么会输!我是王啊!好好好,随便你!你下还是不下呀?”
   这时看热闹的人围了上来,老三,二爹,老三媳妇,还有几个二吊蛋。胡大想逃,脸没处放,只剩嘴里嗫嗫嚅嚅。老三在后面捣捣胡大,胡大一下子就来了劲,像注了鸡血,满脸满头都是红的。
   “你说的啊,随便我啊。”胡大转头对老三看看,老三冲他挤巴挤巴眼。
   “下!老子今天就跟你赌一盘,我输了,一年你个烂头不要钱;你输了,你老婆跟我上回床,你敢吗!”
   几个二吊蛋高心得捶胸顿足,齐声大呼,敢啊敢啊!老三说,我作证我作证!老三老婆嘎嘎笑,只有二爹直摇头。老三立即把个棋盘摆好,哧溜一下就躲到胡大后面去,胡大的脑袋光光的,放射着光芒。
   “好,”伍禾生也是输不起这个脸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要赖皮,一言为定!”他信心满满,等会回家可以向老婆报喜了。
   他又对老三看看说:“观棋不言真君子,多嘴多舌我儿子。”
   老三赶紧说:“我不多嘴,我不多嘴。快下,棋盘摆好了呢。”
   伍禾生大将风范:“你先走!”胡大不客气:“我出炮!”伍禾生一拱右卒,胡大上了两步炮。伍禾生嘿嘿笑起来,这种臭不可闻的老套路,像你个头一样,走到哪里都是光闪闪雪亮亮,就让老夫看出来啦。他上了一步马,准备调车了。就是等着胡大搁当头炮,然后一拱中卒,胡大就是废棋一着。胡大果然转炮啦,正准备搁呢,老三捣捣他,他那拿剃头推子的手便停止了前进。伍禾生说:“你搁呀,怎么不搁呀!那里有屎呀?你看你看,又抖了又抖了。”老三马上哼了一声,胡大啪嗒一落子,他要打马了。
   伍禾生哟了一下:“乖乖呀,变了套路啦,裤带子后面解啦,老子一样干死你!呵呵!”
   胡大晃了下头说:“你走啊,你走啊。”
   老三在他后面一哼一哼,一捣一捣。
   形势发生了变化,胡大步步进逼,真是大军南下,滚滚洪流。他的嘴巴居然跳起舞来,他的语言气势磅礴,他在老三的一哼一捣里胜利前进。
   “我是刘邓大军,我是粟裕铁骑,我是林彪四野!你个蒋该死,老子一屁把你嗤到台湾去!”
   伍禾生的额头沁出了汗珠子,但嘴巴还是硬绷绷的:“你把老子嗤到台湾去?!老子马上就要反攻大陆了!”
   他额头上的汗不见少,他的腿肚子已经发软,他的嗓音儿已经降下八度成了个鸭,他的手像七十老头的手一样,抖呀抖。
   这时伍禾生的老婆来了,江边的风儿跟着她,一阵欢快,撩动了她一头的秀发。她从菜场回来,篮子里装着两匹大闸蟹,那时便宜,四毛五一斤,不是家养的。
   “伍禾生!回家洗螃蟹,活生生的,大爪子夹人!”她大刺刺的快乐调儿,像黄造反的公家车喇叭,老三老婆缩头一笑,二爹转回身走啦。伍禾生依然愣生生地盯着棋盘,他撤不下来,他的一个车刚刚被胡大的卧槽马吃了,他快死了。
   胡大着了急,怕伍禾生借机跑了,赶紧说:“嫂子回吧,五分钟就得,这盘棋他赢了我包他一年个头免费。”
   伍禾生老婆眼睛皮儿一挑:“真的?”她是双眼皮,挑起来还真是有点迷人,“要是输了呢?”老三老婆忍着笑,老三不作声只是看着棋盘继续哼,几个二吊蛋子一二三,异口同声:“今天晚上你陪胡大睡一觉。”
   “哈哈哈好哇,行行,我等你哟。”她一个扭身走了。胡大一个字一个字放在嘴里嚼,嚼出了浓浓的味儿,他是当了真的。
   伍禾生输啦,老三一低头窃笑着拉着老婆回他的办公室,胡大站起来,他是往后退着走,眼睛没有离开正在回神的伍禾生:“我上楼啦,我上楼啦……”几个二吊蛋说:“快呀快呀!”
   胡大真是上了楼,三个后生蛋子远远地跟着。他们无比激动地要看一出戏,今天过的太得味,太有意义啦!
   老三老婆从接待室伸出头朝楼上看看,又回过头招呼老三,夫妻二人扶着楼梯栏杆,伸长脖颈朝上听,像非洲移民来的一对獴。
   只有伍禾生还在那儿坐着,眼睛仍然定定地看着棋盘。他在发傻,他在回味,他早忘了打的赌。我怎么会输呢?!
   黄昏的太阳软软地落在他孤独的身子上,落在那洒落的残棋上。他像一尊被人忘记的小泥菩萨,傻坐在那,身后的影子拉的老长,整个小红楼一片金黄。
   楼上传来了一声尖叫,然后是男人低沉的哎哟哟,咚咚咚的脚步声表示有人溃逃。老三和他老婆的心神儿马上滚腾起来,全神贯注在楼上,三个二吊蛋看得最真切,看得最过瘾,他们看到胡大捂住脑袋一阵鼠窜,嘴巴喊着:“不得了,她要杀人啦!”十三阶的楼梯他三步跃下,整个的像个大袋鼠,他脑袋上的血一滴一滴丢在台阶上,像丢落了自己的欢喜和倒霉。伍禾生老婆一把切菜刀在手,高高扬起,一路尾随,一路高歌:“大家都来看啊,两个不要脸的东西哟!赌老婆呀!要日我呢!”
   胡大冲出小红楼,三跳两蹦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伍禾生老婆挥舞着切菜刀原地打转转,找那丢失的目标。老三夫妇那是手拍桌子连点头,释放式的开怀大笑。他们看到啦,这女人的头发移了位,露出半边头皮上的块块疤。三个二吊蛋扫兴怎么结束的这么早,看看伍禾生,他还坐在那儿,耷拉着脑袋似乎睡着了。
   像听到了一声惊雷,伍禾生抬起头张开鹅蛋一样的嘴,他老婆一把菜刀指向他:“滚回家洗螃蟹——”那个蟹字拖得有五秒那么长。
   一分钟的功夫,听到西头有人喊厕,是鸡鸭嗓子:“里面克有人呐?”
   这个事情便从老三的办公室里,从老三老婆的嘴里,从小红楼的厕所蹲坑里传将开来,每个人都兴奋地听着,添上点佐料传播着。传到了黄造反的耳朵里,也传到了新生的革命委员会。
   还有一个凄惨的事儿别人不知道,伍禾生受到了老婆的惩罚,就是性生活被规范起来,一星期一次,而且死定在星期六晚上,不可更改。天呀,拖轮不比客轮,回港没定时,如果星期六那天还在水上漂,他只有自己内涝。哪怕他是星期五星期天回来了,跪在老婆床边抖抖瑟瑟,再怎么可怜老婆也是不让。有时伍禾生斗胆和老婆讨价还价,老婆便背诵毛主席语录,教育伍禾生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临了加上一声干吼,伍禾生便老实了。
   老三老婆和她说得上话,便去求证,她说只是治治他,伍禾生现在对她是低三下四地溜须,溜须得她每天都很舒服。
   那天是星期六,大拖轮呼哧着进了港,天气又是无比的好。伍禾生激动万分。他在南京买来了少见的蟠桃,南京臭豆腐,南京大板鸭,这都是老婆喜欢吃的呀,还有国家支持亚非拉革命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大香蕉。老婆一定高兴,霎时他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透顶,人生也是这么丰富多彩。天空更是蓝了,云儿更是白了,风儿吹在身上弄得人软绵绵的。他想念小红楼,想念老婆。老婆甜蜜蜜的笑容,软软的身子,光滑的小手儿,那种酥麻麻的感觉常常使他情难自禁。他甚至感到了自豪,他是一个男人,他也是伟大的,他的棋下的好啊,虽然那个大金牙报务成绩比他好,但我的字强过他多少倍啊!当初老婆也是追我的呀!这么一总结,伍禾生信心爆了棚,今天星期六是个开心的日子,享受的日子,万岁的日子,哈哈!
   他把东西都小心地包包好,放在最时兴的上海马桶包里,开心的像个孩子,跃上了趸船,他要跑,他要跳。
   二船队的治保干事唐克德和两个治保委员站在码头出口,伍禾生来了,唐克德迎了上去,他的神情是严肃认真的。那两个治保委员也不马虎,即刻绕到伍禾生背后。
   “伍禾生,跟我们去一趟船隊。”
   “我先回家。”
   “先去船队!”
   伍禾生当然不想去船队,他扽扽马桶包,看看不远的小红楼,五分钟就到家了。一个治保委员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走吧,就一会儿。”这一拍有点重,伍禾生感到了痛,痛里面感到了不可抗拒,带来了一点恐惧。船队也是几分钟的路,他一步一回头,想着老婆,摸摸马桶包里的厄瓜多尔大香蕉。他来了三急,他要去喊厕呢。
   船队里有间房,长方的会议桌加一圈椅子,大白天也是昏暗暗的,伍禾生使劲挤挤眼睛,看到了朝里正墙上有张毛主席像。你往哪个角落钻,他都在那儿高高地看着你,你躲不了。这是个重要地方,是几个党委委员们决定船队大事的所在,比如新形势下如何紧跟中央文革,如何洞察阶级斗争新动向,批准新党员举起右拳宣誓的殿堂,所以它是神圣的。
   今天伍禾生也来到了这个神圣的地方,他忽然有点瑟瑟发抖。
   他不敢坐,他看着唐克德,他发现唐克德的眼睛像是老鹰,他自己就是小鸡。他的手紧紧抓紧马桶包,保护着大板鸭臭豆腐厄瓜多尔大香蕉。他不明白他们叫他来是为什么,反正不是开会,也不是入党。他告诉自己别怕,自己没干坏事,一会就回家了,老婆在家里等他,今天是星期六呀。

共 1670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个特殊的地方,一群特殊的人,一个特殊的年代。当然,在这群特殊的人里,作者重点给我们讲述的是关于伍禾生和黄造反的故事。开篇,作者以环境的渲染引出黄造反这个人物形象,犀利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造反者的形象。当然,这样的造反者,是和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关,也仅仅是根据这个人的以往做法所起的绰号,但同时,也是对他的性格特征做了交代,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虽然,最后,伍禾生平反了,但他的身心遭到了严重的伤害,以后,他不会再那么富有生机了。小说语言犀利,幽默而风趣,但主题却是沉重的,看后就如心里压了块石头一般。还好,那样的年代已经过去,回顾只是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哪里天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6-11-02 20:48:09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短篇栏目,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6-11-02 20:49:35
  小说主题厚重,语言独特,欣赏了,期待更多精彩!
哪里天涯
3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6-11-02 20:50:49
  希望下次投稿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分号。个见,勿怪!
哪里天涯
4 楼        文友:下乡        2016-11-03 05:47:23
  谢谢天涯老师的鼓励和指正,我当以此为动力,再接再厉,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习作,不负此群。
5 楼        文友:林志刚        2016-11-03 23:35:00
  一句在下棋时的玩笑话“你把老子嗤到台湾去?!老子马上就要反攻大陆了!”,被冠以“反革命下棋犯”怪诞罪名,让一介草民伍禾生受尽屈辱、折磨,就连老婆都与他划清了界限,最后患上了精神病!小说中还刻画了一个卑鄙小人黄造反;伍禾生为使自己当上报务员,背着能话是的公司二把手、 在“喊厕”声中获得意淫满足感的黄造反,给他的老婆送酒,以换取她为自己的事儿说情,令黄造反醋性大发,怀恨在心。在伍禾生受虐时,落井下石,诱骗伍禾生“把自己赤裸裸地敞开,天地自然所给他的一切他都说出来,每个人天生都有的,不说的,他说;每个人后天没有的,他有,他也说。甚至不可能的事,他也可能。”伍禾生真把自己当成了现行反革命。
   这个故事只是十年文革动乱中的不足为奇的缩影。野蛮和残酷既是“文革”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整整十年间,它以揪斗、横扫、酷刑、杀戮、武斗、流放、斗私之类数不胜数的花样到处肆虐,不仅在我们民族几乎每个成员的身上和心间留下巨大的创伤,而且更无比残暴地吞噬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文革”中,广西许多地方流行在光天化日之下脔割肢解“牛鬼蛇神”等活人,然后煮熟分食的最野蛮暴行。仅在广西武宣县,被吃者就达一百几十人,“其中(被)吃肉后砍头的1人,挖心肝的56人,割生殖器的13人,全部吃光(连脚底板肉都被吃光)的18人,活割生剖的7人。”在武宣县武宣中学,甚至出现了大批学生批斗完教师、校长之后,在校园内就地架起简易炉灶,将他们剖腹脔割、煮熟分食的惨剧。
   经历过“文革”的人们都记得那句对“牛鬼蛇神”的诅咒:“打翻在地,踏上亿万只脚,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文革”时流行的“不革命就是反革命”、“要革命的站出来,不革命的滚他妈的蛋”等等让人胆寒的口号,至今记忆犹新。对“牛鬼蛇神”的“横扫”、“专政”、屠杀,同胞、亲人之间的“大揭发、大批判”,不计其数的酷刑虐法、诅咒摧残,对无辜妇孺的株连九族、极尽凌辱,血流成河的“武斗”、“派仗”等等最野蛮、最原始的暴行,就都无一不是带着“誓死捍卫”这最神圣的光环而席卷全国的。
   早在1959年,毛泽东在自己的《读报诗》中就无比明确地宣称中国大地充斥着无数牛鬼蛇神:“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而在“文革”中,当这一基本判断被膨胀为全社会至高无上的准则(即与牛鬼蛇神的“阶级斗争处处都有”、“七八年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和吞噬一切的警号时,整个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也就充满了对这种虚幻威胁的极度恐惧,人们如同在原始时代和中世纪宗教裁判法庭中一样,极尽想象地描述牛鬼蛇神的“丑恶嘴脸”、“蛇蝎心肠”,赋予他们最狡诈、最狠毒和“死不改悔”的本性,用他们得逞之后“千百万人头落地”这最恐怖血腥的图画日夜不停地恐吓自己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巨大的“魔场”之中,亿万人唯一的希望当然就只能是凭借与牛鬼蛇神的血腥搏斗而为自己拼得生存的空间,用“文革”中流行的话说就是“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天地”,而这种逻辑就与中外各种上古创世神话中“杀魔创世”、“杀魔救世”的基本模式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在“文革”中,这种残酷野蛮的杀伐成了最光荣、最神圣的行为。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人性的描述:“人有兽性在自己之内,有人性在自己之外和之上。”理性和文明的社会所要实现的,是以其富于人性的外在环境抑制和涤除每个成员禀赋中的兽性;而野蛮和非理性社会所从事、甚至所热衷的,则是完全相反:它强迫人们埋葬自己心灵中善良的人性,同时从中竭力发掘出原始的兽性,并把它们弘扬开来、汇集到全社会的野蛮之海中。
   在“文革”中,人们在疯狂的环境诱导和压迫下把自己变成魔鬼,其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巴金先生在“文革”后仍然经常梦见自己又变成了魔鬼;萧乾先生所说在“反右”运动中,善良的人也学会了“张牙舞爪”;杨绛女士所记社会科学院家属中,不知疲倦地日夜对“牛鬼蛇神”们施虐的“极左大娘”。又比如一位红卫兵叙述他在四川“大串连”时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不是我怎样挨饿受冻,而是我看到一个女红卫兵把一支点着的鞭炮塞到一位(被)蒙着双眼、五花大绑的走资派的耳朵里。鞭炮响了,走资派摔倒地上,哇哇之乱叫。我曾责问这位女红卫兵,这样做是不是太狠了点,她说,这是我们的敌人,这样做是轻的。
   “文革”中一切具体的暴行,其残酷性最终都是有限的,而唯有“阶级斗争处处都有”、“搞阶级斗争就是要六亲不认”这统治着全社会的疯狂信仰及其所产生的无比强大、无处不在的环境压力,其残酷性才是无限的;它恶性膨胀的结果,才是能够吞噬一切人类之爱的最野蛮、最凶残的“魔场”,才是无边无际的罪恶之海。
   与文明和理性社会对人们之间友爱、理解等善意情感的培育和弘扬正好相反,蛮性社会所从事和热衷的,是鼓励人们之间的相互仇恨。而当这种环境强大到抑制一切的时候,人们本性中对快感的追求就只能以“迫害狂”这种罪恶的形式表现出来。从野蛮和施虐中得到快乐,这就是野蛮时代的文化现象之一。也正因为这种相互敌视和仇杀具有如此久远和空前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所以它也才完全有能力让残酷和野蛮的毒质统治了社会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如何防止“文革”悲剧,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人代会答记者问时曾有深刻阐述,他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问候和祝福下乡老师!
与你同行
6 楼        文友:下乡        2016-11-05 04:36:37
  谢谢志刚细心且深入的评说。我总是在想,我们在要求别人反思的同时,也应反思自己;否则自己的历史就是无基础的,过去的东西一样会回来。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