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梦断关东(散文)

精品 【山水】梦断关东(散文)


作者:朔风 童生,89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80发表时间:2016-12-28 13:28:15


   大婚之日,白道儿的县长、警察署长一干人等、黑道儿的帽子崮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儿,都齐来贺喜。那刘黑七焰腾腾的气势,让庄子里的远亲近邻艳羡得眼珠子发绿,只是那正房妻子大气不敢出,躲在房里暗自垂泪,那镇子里开油坊的老丈人堵着一肚子气,还得强颜欢笑前来贺喜。
   酒壮英雄胆,酒过三巡,老丈人酒气冲得怒火窜出了脑门子,指着刘黑七破口大骂:一骂当年这个破落户如何被他们家收留,丈母娘如何准备新衣服,换掉了他那露腚的破衣烂衫;二骂他闯关东当土匪,如何抢男霸女,作恶多端;三骂他仗着几个臭钱,买的各路妖魔鬼怪推磨,耀武扬威,最让刘黑七难堪的是说,刘黑七在东北寻花问柳“逛窑子”,早就染上了梅毒,底下那活儿都快烂没了……只骂得刘黑七羞恼得眼珠子血红,杀气腾腾,从看家护院的打手手里夺过王八盒子,“啪啪啪”一顿连发,打得老丈人身子变成了筛子眼儿!
   出人命了!刘府乱成了一锅粥,只是那刘黑七蛮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自己有钱,还有一帮有势力的兄弟,可是丈人家济南府也有人呀!于是两家的官司就旷日持久地打了起来,丈母娘颠着一双小脚,挎着一个荆条筐,今天跑县里,明天跑府里,找遍了近亲远亲,一定要刘黑七杀人偿命;这刘黑七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下打点摆平,各路狐朋狗友也齐来“相助”,有的出主意,有的从刘家拿来大洋去给摆事儿……
   帽儿崮的土匪头儿也来了,说是要给刘黑七出气,将他的小舅子绑到了山沟子的破房子里,事先和刘黑七秘密商定,一定要隐秘行踪,于是就将小舅子的眼睛用黑布蒙上,耳朵里滴上蜡油封住,可怜那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腿被铁丝儿绑着,先是勒出了血,后来就是化脓,等着老娘赎出来的时候,那腿等烂得露出了白森森的骨头,最后双腿截了肢。这土匪哪里是给刘黑七出气,他们和那些白道儿的官员一样是为了两家恶斗,从中渔利罢了,在给刘黑七小舅子耳朵里灌蜡烛油时,只是做个样子,并没有封严,有意在小舅子身边透露是刘黑七指使,等着赎出来之后,两家斗得更是你死我活。
   结果怎么样呢?丈母娘在上告的路上得了蛇斑疮,死在了路边草棵子里,那刘黑七也元气大伤,妻子走了,妾也没娶成,案子也没一个了结,最后连宅子也卖了出去上下打点……
   “那年我回老家,刘黑七成了一个孤老头子,住在后山头的废炮楼子里,满脑袋白头发,他还念记着东北,说这东北的红松做棺材好,问我能不能给他弄一副。”李爷爷说。
   李爷爷一直惦记着扔在山东家的儿子,一心想着赚了钱,还是回老家,给儿子盖上房子,娶上媳妇,可是到死儿子也没来认父亲,他也没凑齐给儿子盖房子的钱。
   爹说,李爷爷和山东的媳妇是两姨结亲,按照当时的习俗叫亲上加亲,当年的说法是最理想的是姑舅亲,俗话说:“姨娘亲不是亲,死了姨娘断了亲,姑舅亲辈辈亲,打断了骨头连着筋”,但是也有禁忌,就是姑姑家的女儿不能嫁到舅舅家的儿子,这叫姑血倒流……其实,血缘在当时不重要,因为东北人十分豪爽好客乐施,赶路天色晚了,随便敲开路边哪家柴门,主人都会给你吃喝,留你住下。十里八村只要相处得好,都会像至亲一样走动,李爷爷和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李爷爷渐渐老去,眼见得自己回山东家的愿望成了泡影,他开始为自己的后事做打算了,他的愿望也是让俺爹给他弄一副红松棺木,于是爹就在老爷岭的山沟里找了一颗合抱粗红松木给李爷爷了了心愿。
   李爷爷病重的时候,他只让爹靠前接屎接尿,于是爹炕上炕下照顾了李爷爷一个多月,病得起不来炕的他,忽然有一天精神了起来,竟然下了地让爹扶着他去外面转转,路过北山上淌过村子的小溪,他竟然一抬腿跨了过去,李爷爷很高兴:哟,这要是好利索了,我就回临沂,把这把老骨头送回去!爹知道李爷爷这是回光返照,悄悄嘱咐他的家人准备好了寿衣,晚上李爷爷就咽了气。
   “唉,你李爷爷这辈子苦呀,天天想着回山东家,到末了儿也没回去!”每当下地干活,路过老爷岭下埋在萋萋荒草中的土坟,爹都是一阵慨叹。
  
   三
   隔着一条沙石乡道,姑奶奶就埋在李爷爷对面的柞树坡。
   记忆中的姑奶奶,总是将满头银发梳得齐齐整整,在脑后挽了个疙瘩揪,和那个穷困年月的农村老太太不同,她的面色白皙,慈眉善目,蓝花旗布大襟儿盘扣儿上总是别着一方雪白的手帕,一双小脚藏在她自己做得绣花尖角小鞋里,同样雪白的袜子裹住了肥大的蓝裤脚。
   姑奶奶和爷爷是姑舅兄妹,爹说,早年她住在青岛,父母是开药铺的,十五岁就嫁给了同样是开药铺的富家子弟。女儿刚满周岁那年,姑奶奶二十一岁,赶上国民党撤退台湾,丈夫早上出去讨账,没想到一去不归,家里人疯了似的到处找,后来有人说是被抓了壮丁,自此就没了音信。
   姑奶奶带着女儿一天天盼着丈夫回家,没事儿就抱着女儿眼泪汪汪望着巷口,幻想着丈夫会突然闪现在视野里,冲着她招手,喊着他的名字,可是一年年过去了,一直等到女儿结婚了,丈夫也没有音信。
   成分不好,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姑奶奶无奈带着女儿女婿投奔表哥,也就是我的爷爷。
   “他们一家饿得面黄肌瘦,姑姑的孩子们也是总吃不饱,你姑奶奶天天都蹲在咱家灶膛边给孩子们烧土豆吃”爹说。
   后来,姑奶奶一家在老爷岭山脚大树林子里的老岭屯儿安顿下来,姑父脑瓜活,在自家园子里种了草莓、栽了大蒜,加上在山里采山菜、挖药材,那个年月里,日子过得算是不错,可是姑奶奶却没有一天不在想着丈夫。
   她识文撰字,有着山里人没有的见识,日日想着丈夫回来了,她要和孩子们一起回老家青岛。她天天拿着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收着有关台湾的广播,晚上还偷听“敌台”,认真地听着每一则寻人启事,带着一线希望,幻想着下一条寻人启事也许就是丈夫在找自己,这一听就是几十年,终于盼来了两岸关系解冻,于是她寄信给广播电台,找自己的丈夫,可是按照广播里的地址投递,最后也都是石沉大海,直熬得姑奶奶成了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人也像就要烧干了的油灯,忽闪忽闪着摇曳着孤寂的余生。
   一天,镇上的老翟家突然来了一个穿得西装革履的老人,他的到来,也揭开了守寡多年翟老太太的秘密。
   原来当年丈夫被抓壮丁没了音信,翟老太太怀揣着遗腹子从山东跑到东北,嫁给了山东老乡老翟头,又生了四个孩子。那时每人一年三百六十斤带皮玉米,根本不够吃,一到夏天土豆长成了,家家户户锅底儿炖着土豆,锅沿儿烀着土豆……土豆成了救命粮。那年连雨天,珠子河涨大水,为了一家人填饱肚皮,老翟头不得不背着椴树皮筐,踩着横在河面的黄花松独木桥去对岸扒土豆,回来被颤颤巍巍的独木桥抛进了翻滚的浊流,不见了踪影,可怜的翟老太太不到四十岁又一次守寡。她不知道,丈夫随着国民党撤退到了台湾,一直未娶,省吃俭用攒钱,盼着回家与她团圆!
   四十多年,青丝变白发,山东家已物是人非,从台湾回来的丈夫一路追到了东北。
   找到了亲人后,凡是家中的女眷,老人都赠了一枚戒指,自己亲儿媳赠了一副金手镯。那亲儿媳妇是村里有名的悍妇,平时动不动就骂得婆婆狗血喷头,只是婆婆从来不言语,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老太太对人说:这有啥呀,装听不见不就没什么事儿啦……这突然冒出的公公,让恶媳妇儿也换了嘴脸,张罗着给公公收拾房间,还催促丈夫和儿子去派出所改户口,恢复姓氏。唯独老太太不买账,将自己的行李搬到了小儿子家,不肯原谅丈夫,几年后,老头儿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了人世,老太太也被儿女送到了养老院。
   ——姑奶奶看到翟老太太丈夫回来了,自己的希望也与日俱增,她给老家写信,打算秋收之后就回去,因为丈夫回来一定是先回老家,她得回去等他。可是那年夏天她却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姑姑说,姑奶奶去世后,闭不上眼睛,扭着脸望着西南方——那是山东家的方向!
   也许。姑奶奶弥留之际,她的一缕幽魂追随着自己的眼光,飞跃了重重关山,飘过了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回到了开满莱阳梨花的山头,看到了她年轻的丈夫在洁白的花丛中向她飞奔过来……
  
   五
   阳春四月,我和哥哥带着从深圳回来的儿子去给妈妈上坟。
   这次是上喜坟,因为儿子要结婚了,按照风俗是要向另一个世界的至亲长辈报喜讯的。
   一大早,阳光明媚,蓝天如洗,嗅着弥漫在林间的青草味野花香,我们爬到老爷岭的半山坡,从小在省城长大的儿子,这是第一次回老家,他被奶奶坟前的景色震撼了:从山顶倾泻而下清一色的山胡萝卜嫩芽儿,夹着星星点的野花,像一张大地毯,密密匝匝铺向山脚,漫过了盛满蛙鸣的池塘,驻留在了一大片开满蒲公英、猫耳菜金黄色花朵的田塍边。
   妈妈和姥姥一样,她们都将自己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了。
   妈妈年龄大了之后,山东家似乎也随着岁月老去,逐渐归于浅淡,尤其听了那些回老家的山东人的见闻,她似乎几乎断了童年的念想。
   大舅回山东老家都是因为他的故乡情结,其实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太近的亲人了,每次回去都是住在一个堂叔家。大舅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回到村里挨着拜访本家的长者,还请大家去饭店吃饭,可是却没有接到一个人的回请,这让大舅心凉了。
   邻居的于大爷,一直想回老家,本家的亲戚也劝他回去,可是当他真的搬家到了家门,竟然没有一个人帮着卸车……时间已经把这些念家的人与故乡隔绝了!
   妈妈于是再也不提山东家了,在县城里,她却念着那个给了大半生记忆的龙泉镇老爷岭,老了,身体状况不佳,她总是对我说,我没了,你们就将我埋在你姥姥的脚下吧!
   妈妈故去之后,姥姥坟前已经盖了村委会的房舍,没有妈妈的地儿了,最后我们就选了这块妈妈的安歇之地,想来妈妈是会满意的,因为妈妈活着时候经常在这片山里采薇菜摘山葡萄。
   “这块地很平,下面是我和你大爷、叔叔的地儿。”我说。
   儿子听了我的话,有些不舒服,爸爸,说啥呢?再说,你们老了不得跟我们走吗!
   三张红色的喜纸压在了母亲的坟头,几棵老松也缠上了红绸带,新绿的山野似乎有一簇簇生命的火焰在燃烧!
  
   2016年岁尾于寓所
  
  
  

共 918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梦断关东》以时空的变换为线索,记述了从那个年代开始一个家族遭受的磨难。穷家难舍,但凡还能生活的下去,谁会千里遥远的离开家乡?在那个战乱、灾荒的年月,闯关东就成了唯一找条活路的选择,而客死他乡于是成了漂泊在异乡人的归宿。文章通过对几位人物遭遇离散的记述,展现了关里关外一幕幕生活的沧桑旧事,分分合合,表达着一代人对家深深的想念,对亲人的挂念以及对落叶归根的追求。文章以饱蘸深情的文字跨时代地进行描述,以“归”作为情感基调,以“情”充溢字里行间,描写生动优美,表达着对逝者的安慰,对生者的祝福。旧事沧桑飘远,人情冷暖自知。推荐欣赏。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青苔与岩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10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苔与岩石        2016-12-28 13:30:36
  拜读。姑奶奶弥留之际,她的一缕幽魂追随着自己的眼光,飞跃了重重关山,飘过了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回到了开满莱阳梨花的山头,看到了她年轻的丈夫在洁白的花丛中向她飞奔过来……唯美而动人!问好朔风冬安文琪!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2 楼        文友:朔风        2016-12-28 16:14:26
  谢谢青岩老师的辛苦编辑!那些湮灭在岁月里血浓于水的亲情凝聚、平凡而悲壮的生命抗争,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内驱动力……遥祝冬安,祝编创愉快!
3 楼        文友:孤漠一尘        2017-01-02 14:13:08
  拜读朔风兄长的大作,甚是感到了一种人事沧桑的悲舛悠远,感动!问好老兄,遥祝新年快乐!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4 楼        文友:孤漠一尘        2017-01-02 14:16:24
  恭喜朔风兄佳作获精!赞!!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