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渔舟】病(小说)

精品 【渔舟】病(小说)


作者:醉醒石 布衣,10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1发表时间:2017-01-04 16:23:05


  
   (七)
   夜幕悄然降临,清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雪地。从老李头家不无远处的一棵满是秃枝的老杨树上,突然传出一声乌鸦的鸣叫。那沙哑的声音打破了冬夜的宁静,也把老李头的老婆从梦中惊醒。
   “乌鸦叫了,又有人要死了吗?……这附近没有听说谁家有人病重呀……难道是……?
   女人不敢接着想下去,急忙打用手推了推仍然睡着的老李头。
   “怎么了?”老李头迷迷糊糊地问道
   “没,没什么事……就是刚才听到外面有乌鸦在叫……”
   “叫就叫呗,该我们什么事。”说完,老李头又继续睡了。
   而女人却再也睡不着了,白天那些老太太们在一起说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你家老李头不会是中邪了吧?”
   “长虫是长仙,不能打,打了会有报应的!”
   “那年那个老赵头就是打长虫中邪了,找那个老张太太“跳大神”给治好的。”
   “要不你也去求老张太太给看看,没准就能给治好呢”
   ……
   “天亮去求老张太太给看看……和他说肯定不能让……反正他哪也不能去,我背着他偷着去……”女人独自想了半宿,给自己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早晨,老李头的老婆很早就吃完了早饭,对丈夫说自己去卖店买东西,然后就走出了家门。
   老张太太的家在村东的一座小山旁边,和老李头的家相距并不是很远。可能是由于信仰的不同,两家并不经常起动。当老李头的老婆到来时,六十多岁的她正在给供奉着在胡仙(狐狸)、黄仙(黄鼠狼)、常仙(蛇,方言长虫)牌位的桌子打扫卫生。一看见老李头的老婆来了,她马上放下了手里的抹布,平静地向客人打着招呼。
   相互间几句客气话之后,李老头的老婆便说明了来意。
   “俺家的老头子病了,总也不好,别人说可能是中邪了,想麻烦你给看看。”
   一听老李头的老婆这样说,老张太太的脸立刻变成了绽放的菊花,“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客气,我这就请个仙家来帮你算一算!”说完后,立刻走到那张供桌前,从旁边抽出三支香点着了,插进被用来做香炉的饭碗里。然后回到炕上盘腿做好,一边装模作样地掐起了自己的手指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别以为你不和我说,我就不知道,前天我就听见村里的大夫说老李头是因为感冒高烧,引起了肺炎;今年好像是在春天时打过长虫……”
   供桌上的三支香已经燃过了大半,老李头的老婆有些等不急了,催促着问道:“咱家的老头子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回事是知道了,……不过这事有点儿不好办呀!”老张太太一本正经地说道,“我问你,你家老头子今年春是不是打过一条长虫?”
   一听见老张太太这样问,老李头的老婆的心脏立刻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脸也跟着变了颜色。“是,是有这么回事。真的是中邪啊!”
   “刚才我问过老仙家了,老仙家说你家的老李头今年打伤了常仙家的二儿子,现在常仙家的二儿子还在洞府里养伤呢。常仙家非常生气,说要让你家老头这一辈子病缠身……”
   “……这事得怎么办啊?”老李头的老婆彻底蒙了。
   “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我可以帮你请胡、黄二位老仙家在常仙家面前帮你说说情。”
   “那就麻烦你了!现在你就帮我请二位老仙家呗!”
   “让我帮你到是没有什么说的,可是……可是那俩位老仙家可不能白帮你忙呀!”
   “那,那我得怎么办?”
   “现在求人办事不都得送礼吗?你求老仙家办事,就得给俩位老仙家送点供品。”
   “就是准备些香再准备些馒头吗?”
   “你要办这么大的事,这些东西老仙家怎么能看上眼?你得准备些别的东西!”
   “唉,跟你说你也不明白!咱们乡里乡亲的,我就帮你帮到底吧!太多也用不到,你就拿300块钱,我帮你准备东西,我知道你家也不宽裕,如果钱不够用,缺个三十、五十(元)的我就替你拿了。你看这样行不?”
   “行,行!”老李头的老婆迫不及待的应承下来。“啥时候交给你?”
   “兜里有的话现在就可以给我,没有的话……今天农历初十,头农历十四交给我就行,农历的十五老仙家才有时间帮你。如果过了十五,就得下月初一了。”
   “我这就回去准备钱去,麻烦你了!”老李头的老婆觉得这事有了眉目,千恩万谢地匆忙离开了。
  
   (八)
   第二天,老李头的老婆匆匆忙忙的张罗着卖了自家的新玉米。
   热心的邻里们看他家没有劳动力,便自主的过来帮她脱粒。电动脱粒机的电机买书地旋转,发出嗡嗡的噪音。人们一边忙碌着,一边大声在谈论着。话题是从玉米的收成开始,不知不觉地转到了气候;又从气候的春旱聊和秋涝转到了某某村为了求雨,搭了台,唱了几天的戏,还有今年夏末秋初那一声山洪暴发时,为了家宅的安全,谁家许了愿,谁家杀了猪,还有谁家被洪水淹了房屋。于是乎,一个结论在人们的心中悄然形成:神灵是有的,许愿求神是灵验的。满腹心事的老李头的老婆虽然跟着谈论什么,而这一个潜移默化的结论也更加坚定了老李头的老婆对张家老太太的信心。
   外村来收玉米的小贩看她急着卖,就谎说她家的玉米不够干(燥)。本来应该卖一块多钱一斤的玉米,只给了她九毛钱一斤便收走了全部玉米。
   小贩付完钱,兴高采烈在开着农用三轮车离开了,来帮忙的邻居们也逐渐散去。老李头的老婆满怀着希望,揣着卖玉米的钱向张老太太的家一路轻快地走去。
  
   (九)
   农历十五这天傍晚,老张太太的家格外热闹。街坊邻居不顾初冬天气的寒冷,纷纷挤到张家的小院子里。
   张家的屋子里香烟缭绕,雪白的馒头分成了几摞,整齐地摆在那张看上去很古老的供桌上。老张太太坐在屋子中央的一把椅子上,全身上下不停地抖动。旁边是她的老搭档——个被称为“帮兵”的男人(有的地方也叫“二大神”)。那个男人把大神鼓敲的连续不断、响声震天。而老李头的老婆虔诚地坐在炕沿上,默默地等着无所不能的神赶快降临。
   神终于降临了,降临在老张太太的身上。一句又一句无法形容的古怪声音从老张太太的口中传出来。声音虽然古怪,但依旧是在场所有人都能听清楚的人话。
   老李头的老婆没有上过一天学。更是无法懂得这古怪无比的神语。她只能把求助的眼神投向“帮兵”。而那位“帮兵”大人似乎没有看到她的眼神,依旧不紧不慢地敲着他的神鼓。
   终于,降临在老张太太身上的神说出了“都被自己全收到”以后,冷漠的“帮兵”大人的脸上才展现出了难得的笑容,开始认真地做起了“神语”的专职翻译工作,而“神语”也开始逐渐能被老李头的老婆所能听懂了。
   “老仙说了,各位老仙都到齐了,说要喝酒吃饭,边吃边聊。要是缺啥少啥,让你再给临时弄点儿。”“帮兵”的男人对老李头的老婆说道,“用不了多少东西,要治病,就别差这两个钱儿!”可能是害怕老李头的老婆舍不得花钱,男人又顺便劝说了一句。
   老李头的老婆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下来。这时候,坐在椅子上附体的老仙和着大神鼓的鼓点用发出了神喻:“老仙家,坐一团,鸡鸭鱼肉都上全,还缺两瓶白酒解解馋!”
   “帮兵”的男人立刻跟着解释道“老仙说你只买了菜,没给买酒,跟你要白酒呢。”
   旁边的看热闹的年经人从老李头的老婆手里接过钱,飞快的去卖店买回了两瓶白酒。还有人从老张太太家的厨房里找到一张圆桌摆在了老张太太的面前。“帮兵”的男人立刻从老张太太家的厨柜里熟练地取出了几个只能装一钱的小酒盅,起开白酒的瓶盖并斟满,然后放在桌子上。
   大仙附体的老张太太装模作样的喝了几口,又吟唱道“菜也香,酒也甜,老仙吃喝个个欢。你的事,没谈完,再来两箱啤酒遛遛边。”
   于是,老李头老婆兜里的钱又少了一点。
   ……
   墙上的老挂钟终于敲响了最多的钟点。附体的老仙家终于吟唱道:“你的事,已谈好,长仙不和你计较。从今不再找你的病,仙丹药费你不能少。”
   “长仙和你要医药费呢?”
   “要……要多少?”老李头的老婆紧紧地攥着瘪了许多的装钱的布包,忐忑的问道。
   “老长仙,掐指找,你的药费不算少,老仙心善抹不少,就要五千金元宝。”
   看着发懵直冒汗的老李头的老婆,“帮兵”的男人赶紧解释:“不是要真的金元宝,就要你花钱买点金铂纸,折成金元宝,有100块钱就够了。”
   老李头老婆的钱包又少了100元。
   “钱头事,都办好,还有零事要记牢:下月初一时间好,要你一个猪头来补脑。这事你要办得到,你老头的病就保准好。”
   ……
   老李头的老婆攥着瘪了许多的钱包,满怀欣慰地回到家时,老李头依然在炕上沉沉地睡着。
   转眼过了半个月,老李头的老婆买了猪头去张家还了愿。临走时免不了又是一翻千恩万谢。张家的老太太也是满面笑容,一直送出了大门口。
  
   (十)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每隔几天就下一场大雪。漫山遍野都被大雪所包裹,白得有些刺眼。
   老李头病危的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左邻右舍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人们每天都会聚集到他家去探望他。不仅是白天,晚上也会有人待在他的家里,按照习俗的说法,这叫做“坐夜”。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给老李头的老婆做伴、壮胆;另一方面也是怕老李头万一在夜里去世,也能在第一时间帮助他老婆给他安排后事。因为害怕夜里有事,“坐夜”的人基本上都是一夜不睡。
   虽然老李头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阴间的大门。但是谁也确定不了他在这个世界上还会弥留多久,或许一天,变或许十天半月。三天两日的,人们或许都能坚持,但长时间的熬夜,任何人都会受不了。因此,邻里家的大人们自觉的排了班,轮流“坐夜”。排班“坐夜”的人中,有那晩看“跳大神”的人,也有和老李头一起多年信教的信徒,而善良的女传教士和“跳大神”的老张太太从来没有来过。
   腊月初八那天,天空又飘起了稀疏的雪花。无法忍受病痛的老李头终于带着对生的眷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邻里们帮助老李头的老婆简单地给老李头发了丧。
   一场大雪在春节热烈的爆竹声中来临。庄严肃穆的洁白覆盖了荒山上的新坟和坟前的纸灰。在一所老屋里,一个在迷茫中哭泣的女人隐约传来女传教士的吟咏和敲击古老的神鼓所发出的混响。
  

共 902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明与愚昧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一直较量着。信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而在某些时候却也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小说以病为题为引为行文线索,披鞭入理,一明一暗为读者展开病在身和病在心的故事。老李头笃信基督,若为善为美则是信仰的终极,但却被有心人愚弄,不仅为他人敛财提供方便还愚昧的认为有病不用吃药就医,白白送了性命。他的妻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人若有敬畏,心中若有神明自会万事行得端正,但老李头的老婆只是对神婆神棍顶礼,她的信仰与自然相悖,更与万物发展规律更行更远,所以到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小说看似是在医治老李头的病,实则是对在现代文明的幕布之下的思想之病一直无药可医的的困惑与无奈呼喊。老李头死了,除了一声叹息之外,更让人沉重的是还被愚昧无知统治的活人,他们的明天才愈加令人担忧。小说语言凝练,结构清晰,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有共鸣之作。【编辑:轻舞嫣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06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舞嫣然        2017-01-04 16:30:58
  小说我对个别字句做了调整,对于小说本身你这次的作品较以前比有很大进步,人物塑造与内心揣摩都很到位。还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会更好,例如标点,错字等。加油哦,石头。
真水无香
回复1 楼        文友:醉醒石        2017-01-05 08:22:39
  谢谢小舞老师的肯定与指导!继续努力!
2 楼        文友:轻舞嫣然        2017-01-08 12:47:12
  恭喜石头加精。
真水无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