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派大星的信 (随笔)

编辑推荐 【杨柳】派大星的信 (随笔)


作者:溪桥细柳 童生,7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6发表时间:2017-01-09 11:23:35
摘要:  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一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些许坎坷和挫折而不断怀疑自己。

亲爱的老师:
   首先,请原谅我这么久才回复你的信息。因为这么久以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去诉说我现在的一切。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头。
   其次,向你问声好,很久没见你,不知你现在在学校工作得如何,身体还好吧?女儿应该上大学了吧?我想是这样的:看着自己孩子一步步成长,不断感受周围事物的存在,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不同的知识,这的确是人生中常常形容的天伦之乐。更何况你每天还能在学校向不同的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在毕业之前尽可能多得到一些对自己有好处的东西。如果换做是我,我觉得这辈子没遗憾了。可惜有些事情对我来说,做起来不像想象力那样漫无边际。
   今天,工作提前结束,有两个小时的闲时间。我犹豫再三,决定给你回复,即使牛头不对马嘴也要回复给你这份搁置很久的信(暂且称之为信)。
   我想你肯定会感兴趣我现在是什么工作。很抱歉,我敢保证,就现在的工作而言,说上十分钟左右,你会和我一样感到无聊。所以,我更愿意和你在这里吐吐我的心声。
   前天休假,我出去逛了一会儿。那是不可思议的一天,因为我很少像那天一样出去闲逛,只要休假,我都是睡了半天,电脑前坐半天。有时候想想,对自己都很无奈。那天是星期三,我去了学校。逛过去的时候,已经放学很久了。天气不是很好,人也很少。我在操场转了一圈,几乎没有人,只有一些学生在军训,我在想什么学生会在这个时候军训。站在操场边上,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从照片中,我才意识到,这和三年前的那个操场相比,已经变了很多。变的不是景,而是曾经站在这里的人。
   然后我去了教学楼,这是重点。以前回学校,我顶多只是站在教学楼下面看看,坐一坐,然后望着五楼的教室发一会儿呆,想想又是哪些学生在我们走之后坐在那些桌椅前抒写不同的故事。可那天我鼓足勇气,上了楼梯,我就是想看看现在的教室变了没有。这或许听起来很可笑。难道自己连回教室看看的勇气都没有?对于这个,我一直很难表达。
   从踏上第一阶楼梯开始,我的心就不停地跳,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么紧张,有那么一会儿,我的感觉就像是04年9月刚来这个学校时去教室一样。每上一层,那5年里所有的光景都在脑袋里不停地转,就像一台破旧的钟。不敢想象,这里连味道都和以前那么相似。如果不是每层贴有显示楼层的牌子,我想我得花一会儿时间才能找到教室。大概两分钟过后,我就那样站在教室前,像个傻子一样。我想象着自己的样子,觉得可能会有人笑我,就装作来找人,看了一会儿教室,然后靠在走廊的栏杆上。
   门是锁着的,这倒是我预料之中。除此之外,透过门窗看进去,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相似。好吧,一个更可笑的想法跳出来:会不会突然有谁过来开门?而那个人,可能是班长夏剑飞;又或者门没锁,然后出现一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孔问我:“你咋来这么早,你没回家啊?”也许我会这样回答她:“下午打了一会儿篮球,玩忘记了,回去来不及了,就没走。”事实上,我以前经常那样。
   我让自己像以前课间休息那会儿一样,靠在栏杆上,看看教室,看看对面,看看远处的天和云,看看楼下来往的校友,看看走廊上其他班的同学,直到铃响,才回教室。可今天不一样,我想,今天没有铃声,我在这里呆看很久。如果当时有人能认出我,并且走过来和我交谈曾经的一切,那或许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午后。然而,除了远处走廊模糊的身影,没有其他人。我最后看了一眼教室,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再见。然后向那两个身影走过去。我得知道现在坐在这里的是一些什么学生。
   沿途我不停地看着每一个教室,没有一个教室门是开着的,一直到走到曾经的体育班教室,才看见教室里三三两两坐着几个学生。我问那两个站在走廊的女生,这一层是哪个年级。他们告诉我是11级。于是,我从他们嘴里知道最后一间教室是护理班。听到这个回答,我立即想下楼,这里真的已经变了很多很多了,待这里显然不合适,我这样想道。我向他们打了招呼,就往楼下走去。奇怪的是,下楼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想,心也没有像先前那样跳的很快,如同很普通的放学回家一般。护理班,在楼下大厅的出勤表上,我找到了这个坐在我们曾经教室的班级。我想象着他们的样子,想象着他们的人数。然后,浮现在脑海里的,终究是那些我再熟悉不过的面孔。出校门的时候,门卫认出了我了。他问我:“不是已经毕业了吗?”“嗯,回来看看。”我这样回答。
   出了校门之后,思绪又变回漫无目的。我不知道该回家,还是该继续漫无目的地瞎逛。最后,我去了安大操场,那里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我想在那里我应该可以仔细地整理一下这不可思议的一天。实际上,我什么也没想,就一直坐在那里听着歌,直到天黑,才起身回家。
   原谅我的啰嗦,写了这么多你可能不太感兴趣的东西。可这是我唯一想表达的。我有时候在想,难道自己一辈子只能写这样不痛不痒的文字?无奈,仅此之外,我无法再用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切。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我没法在朋友和亲人面前讲得眉飞色舞,也没法在众人前左右逢源。通俗讲:我是一个呆头呆脑的人。
   记得那些日子里,我在班上,我爱写,爱看。同班的人抬举我,称我为小诗人。后来我在想,如果当时的我真能够担当起那个称呼,那么,那个曾经无所不写的小诗人已经死了很久了。我不想这么诋毁自己,可问题出在我没法承认现在的自己。我不知道我走的是什么方向,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儿,我试过认真去考虑,很认真地去考虑,可心里总挡着一堵墙,一堵很厚的墙。
   毕业之后,我去了广州教学,那可能是我这一生中唯一最快乐的半年,因为我感觉到真实的自己,真实地活着。后来,被父母劝回来之后,我参加考试,各种各样的考试,无论是教师,警察,公务员,还是去年的村官,我都没能成功。我很想告诉他们,我只想走自己的路,不想让自己变成提线木偶。可任何一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或许总有那么一丝貌合神离。
   这几次考试耽误了我整整三年的时间,对于任何一心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三年是不可多得的。我可以用着三年创造出很多让他们刮目相看的东西,而最后却只能参加那一次次该死的考试。原谅我用耽误和该死这样的词,虽然人生都有遗憾,都有缺陷,可在我看来,那层曾经的遗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请你理解,我并不是在这里诉说父母的不对,过成现在的这种生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如果我能考上,或许生活又不一样。
   以前说过,我自以为自己为人友善,满腹真诚,不为名为利,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获得想要的,然而事实却是和我们相反的人拥有一切。在责备自己的时候,我把更多的抱怨给予了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可那又能怎样?社会可以接受我的抱怨,但不会回复我任何答案,它只会将一个又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丢给我们。所以现在的我,虽然多了几分平常心,但在某个时候,看到某些事,心里仍然如同涌动的暗流一般。我一直在问自己该怎么办,该如何结束以前,该如何开始以后。但最后我自己都没法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我已经24岁了,对于常人来说,是打基础闯生活的时候。可今天的我却仍然在为一份微薄的薪水付出。我甚至觉得自己的付出都不值,但我已经没法再指责自己了,因为那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自己的梦想就是出一本书,然后骑着单车走川藏线去拉萨,不是很了不起的梦想。可有时候都在怀疑自己连这份不是了不起的梦都实现不了。或许,我根本就没分清什么是梦想还是梦。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怀疑自己,我只知道它已经持续很久了。就因为我一直都没法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想想,或许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如此:让自己活在自己的怀疑中。
   我看了很多书,最爱看的是村上春树的。当然还有另外的,例如威廉﹒格纳齐诺的《一把雨伞给这天用》,这是我比较钟爱的一本书,我一直试图从这本如同镜子的书中找回自己。我想象着自己也能走出那个撒满落叶的房间。这些书给予了我很多想法,很多思想,很多活着的态度。然后,遗憾的是,我没能熟练地掌握其中任何一种。
   今天是3月10号。如果你看了我空间写的日志,你会发现自从去年8月20日之后,我再没能认真地写任何一篇。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多久,如果有期限的话,我希望现在就结束,就是现在。无论在广州,西安,我都会用不同的文字记录不同的我,记录我不同的生活,而回到安康后的我,却无法用任何一字一句来描述现在的我,现在的生活。因此,今晚给你写了这么多,就好像把这累计近半年的思绪和感受全都吐出来一样。
   这封信,可能是我这辈子写的最长的一封,花了两个小时。可实际上,就像刚才说的,或许不止两个小时,而是半年。
   如果你看的很辛苦,那我只能说声抱歉。可能我有点自私,只想着对你吐露全部心声。但作为你可能也有类似的感受,一旦动笔,就像开闸的大坝。给你写了这么多,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好吧,下班了。祝你: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也希望你能像我说的那样:感受所有事物的存在,不给自己留遗憾。
  
   另外,有一个小想法,如果你在还在教文学方面,我希望能把这封信的部分内容读给你的学生,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一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些许坎坷和挫折而不断怀疑自己。或许以后的他们,要面对的东西比现在的我还要多很多。
  
  
   最尊敬你的学生:派大星(我给自己的绰号)
   (*^__^*)嘻嘻……

共 37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有些弯路必须走,有些伤必须受,没有人能逃避。这是自己面对学生时的一段感慨。每一位教师都想让自己的学生少走点弯路,快速步入正轨,可每一位学生似乎都是那样的不领情,将老师的劝诫置之不理。回想自己,当年也是如此,总以为按照自己的方法可以闯出一些名堂,多年后才明白,当年老师的劝诫是何用意。然而,这样也好,少年就应该有应该的模样,有一点闯劲,有一点中劲。[编辑:风残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7-01-09 12:27:4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杨柳!杨柳因您的文字而精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