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心愿】五台山游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心愿】五台山游记(征文.散文)


作者:齐牛 探花,1300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4发表时间:2017-01-13 00:06:50
摘要:站在门前,俯瞰山下,台怀镇风光尽收眼底,似乎还能听见寺庙里传来悠悠的钟声。台怀镇上数十座寺院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峡谷及其两面山坡上,一览无余,成为五台山独特的景观。尤其是镇中间那座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十分雄伟壮观。

【晓荷.心愿】五台山游记(征文.散文)
   经过一夜的颠簸,7月2日清早,我们乘坐的大巴车顺利抵达了五台山脚下的沙河镇。大家在镇上吃了早饭,然后上山。
   大巴车在丛林中的盘山公路上盘旋了多少圈儿也记不清了,最后在山上一个垭口处停了下来。有人说,鸿门岩到了。这地名与项羽宴请刘邦的鸿门宴同音,也倒好记。我没有考究这地名的由来,觉得可能因一块神奇的巨石而得名的吧。下车后,也没见到那块巨石,因为集体活动,不便于寻找,也就罢了。领队指着南面一个不太远的山头说,那就是五台山的东台——望日峰,有愿意去的给一个小时时间,快去快回。很多人表示不去,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或许是来过一次了也未可知。我们大部分人选择上去看看。从鸿门岩远望东台,不过一座光秃秃的山头,山上仅有一座牌坊清晰可见。似乎也不太远,山坡也不算陡峭,但真正爬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鸿门岩海拔高度大约在2500米左右,属于高原了,在高原上爬山,跟在低海拔处大不一样。按说我们刚到,应该体力充沛,但是我错了,从一开始爬山,我就感觉比较吃力,腿上没劲儿。半个小时后我们几个人率先登上了海拔2795米的望日峰。在山顶上跟那块刻有“东台顶望海寺”的大理石牌坊合个影,表示自己到此一游过。望海寺还在整修施工之中,因此我们没进去参观。站在台顶四处远眺,群山逶迤,山岚袅袅,蓝天白云,景色如画。中台、西台、北台虽然距此遥远,却都隐隐可见。唯有南台,由于距离更为遥远,不见一丝踪影。下山途中,见我们一起来的部分旅友正陆续登上来,个个满脸满头的汗水,可见很是辛苦。下到鸿门岩,稍稍休息,领队安排我们分组行动。我们6个人结伙往北台出发。
   去北台的路是条羊肠小道,平缓的山坡上生满了绿油油的野草,像无边的绿地毯苫盖的山坡天衣无缝,看得人心里很是舒服。人走在“绿地毯”上面,也是软绵绵的,十分惬意。“绿地毯”上还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却大部分叫不上名儿。花朵儿的形状各异,有喇叭状的,菊花状的,也有灯笼状的,个头都不大,一朵朵开得娇艳欲滴,满山坡就像一大幅锦绣似的。其中有一种花朵儿较大,橙黄色,像木槿花,比较多,最引人注目。抬头看看天,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让人看着也格外舒心。白云与蓝天像是一对天然的情侣,她们总是相伴相生,形影不离。她们既有大块的,也有小块的,像洁白的棉花团儿,飘在天空中,似乎伸手可及,却总也够不到。太阳虽然是直射,山上也没有一棵树为我们遮荫,但因为一直有一股像是从地洞里送来的凉风一直不停地吹着,所以也感觉不到多热。我们翻过了几个平缓的山头,沿着华丽的“绿地毯”上的小道行走,感觉就一个字:爽!在一处山坡上,有成群的牛马在吃草,牛哞马嘶声声传入耳朵里,很是亲切。蓝天白云下的牛马在无边的绿毯上低头吃草,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渐渐地接近北台,我们从羊肠小路下到汽车路上。东台到北台有公路连接,汽车可以开到山顶上去,极大地方便了朝台的信众。这段公路是石板路,双向单车道,我们走了大约有六七公里的样子,有几位旅友就走不动了。路上专门有面包车在各台之间奔跑拉客,招手即停,车费也不太贵。几位上了车,一骑绝尘而去。我们几个继续走我们的路。五台山上也有森林,却都在半山坡以下,多是松树,树林的颜色比草原更深一些,连成了一大片,看上去很美。天上的大团白云投在草原上的阴影将淡绿色的草原染成深绿色,一团一团的,显得草原更美了。路边上,一小堆一小堆的石块随处可见,数量都不太多,仅仅数十块而已,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更不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我只是好奇地看了一路,问问旅友,他们也不清楚。也有一些经幡,可能山上无条件悬挂,就那么散乱地丢在路边,让你感觉好像来到了西藏似的。离开了石板路,我们走捷径开始爬山,山上那牌坊似乎就在眼前了。同攀登东台一样,走平路还好一点,但爬山腿就感觉像是灌了铅,像喝多了酒,不大听使唤,身子也有点轻飘,好在有登山杖帮忙,不至于站不稳。终于爬到牌坊下面,就像登泰山到达南天门,心里一阵激动。汉白玉牌坊门楣中间刻有“华北屋脊”四字。原来以为到达牌坊就到了山顶,其实牌坊离顶峰还有一两公里的距离。虽然有点沮丧,但一想毕竟马上就要成功登顶,也就释然了。翻过“屋脊”之后,我们仍然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进,离北台也是越来越近了。到了北台下面,我们再次离开石板路走捷径爬山。十分钟后,我们终于攀上北台顶。从东台下面的鸿门岩到北台,长达十三公里的路途,我们用了两个半多小时走完了,心里自然很是兴奋。
   北台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五台山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最高峰,因此有“华北屋脊”之称。峰顶上有一座龙王庙,内供龙王塑像,似乎香火不是太旺,可能与山高路远有关吧。龙王庙北面有一块巨石上刻有“叶斗峰”三个大字,我留了个影,便急忙下山,追赶坐车上来的那些旅友,他们已经赶往中台去了。
   去往中台的路虽然是坡路和平路,却坑洼不平,比较难走。车路也不像东台到北台之间是平整的石板路,而是简易土路,每经过一辆车,马路上便尘土飞扬的,好在小路距离车路有段距离,影响不大。
   到达中台下面,已经接近下午一点了,我也没追赶上队伍,便有点泄气,正好肚子也饿了,便坐下来吃了点东西,休息一会儿,然后向山顶攀登。此时太阳更毒,几乎就在头顶上,我爬几米歇一会儿,汗如雨下,不过一二百米高的小山,我也不记得歇了几次,终于到达山顶,才感觉到有点累了。
   原来前面的旅友已经到达山顶,正在吃饭。我吃完了饭,后面的大批旅友才陆续赶到,许多人是半路走不动了乘车过来的。中台海拔2894米,是仅次于北台的第二高峰。台上有座文殊殿,面阔五间,坐北朝南,为窑洞式建筑,殿内供奉孺童文殊菩萨像一尊。与北台相似,这里的香火也不大旺盛。大雄宝殿等仿古建筑似乎刚竣工不久,有的还在建设,十分雄伟壮观。此去西台大约十公里左右,看上去大部分为平路,我觉得体力还行,接着去西台似乎也没大问题。问了几个旅友,大部分人都说太累了,不去了。见没几个人愿意去,领队说,下次再去吧。三点多钟,大家在中台集合齐了,然后下山。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走捷径从山坡直接下山。很快到达一处垭口上,领队却迷路了。恰好附近有个牧牛老汉,领队便向他打探路。牧牛人告诉我们,顺着后山山坡,跟着牛粪走,就会下到山下。我们沿着老汉指引的路径,下到了山半腰的风林寺院。见这里有水泥路直通山下,大家都很高兴。见大家都累得不愿意走了,于是领队联系车辆上山来接我们回到晚上住宿的台怀镇。
   俗语说,不到黛螺顶,不算台山客。第二天上午,自由活动,我们几个人相约去了黛螺顶。到了黛螺顶山下,仰眺山顶,小山虽然不甚高,却绿荫遮天,颇为秀气。寺院就坐落在山顶上,透过绿荫隐约可见。去山顶有三条路,一条是土路,一条是台阶,一条是索道。索道不是我们的选项,走土路像是便道,朝圣便不合适,显然走台阶才是正路。台阶叫大智路,一共有1080级,从山下一直铺展到山顶,对于不是经常爬山的人来说也是个挑战。台阶上挤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三步一叩,甚至五体投地的信众,他们或单个,或集体,男男女女的,重复着同一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是五台山上一道独特的景观。这些虔诚的信徒,年长的,年轻的都有,但似乎女的比较多。
   台阶边上还有做放生狐狸生意的。我感到好奇,主要是对那些狐狸感兴趣。我走到摊子前,摊主便主动问我:施主,放生吧?我不明白怎么回事。对方说,放生一只狐狸,300块。我见一个铁丝笼子里囚着一只狐狸,也有两只的。有白色的,棕色的,也有黑色的。有大点的,也有小点的。尖嘴的狐狸在笼子里急得团团乱转,我心里也替它们焦急。见我犹豫,摊主便接着降价,200块一只。我点下头便走开。其实我也明白,这些狐狸,即使你花钱买来放生了它们,它们仍然逃脱不了被再次捉回的命运。我既可怜这些狐狸,也可怜这些以它们为生的人。还有放生鸟儿的,刺猬的,没问价钱。
   还有和尚摸顶的,我就见一个和尚一只手摸着一个小伙子的头。小伙子一动不动,听凭和尚摆布。和尚嘴里念念有词,念叨的什么,也听不清楚。另一个和尚可能与这个和尚是一伙的,我听见他喊另一个上山的小伙子。小伙子没理他,一直往山上去了。我知道这是骗人的假和尚,编造你有什么困难或者厄运他能替你消灾吓唬人,骗你钱财的,也无人制止,简直就是亵渎这佛门清净之地。
   到达山顶寺庙,另买了张票,8元钱。古朴气派的牌坊门正中写有“大螺顶”三字。“黛螺顶”一名据说在清代才改的。站在门前,俯瞰山下,台怀镇风光尽收眼底,似乎还能听见寺庙里传来悠悠的钟声。台怀镇上数十座寺院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峡谷及其两面山坡上,一览无余,成为五台山独特的景观。尤其是镇中间那座作为五台山标志的大白塔,十分雄伟壮观。进入寺院,里面人山人海,香烟缭绕,颇为热闹。不算大的寺院里,中轴线上自西往东一连四座大殿,甚为古朴气派。第二重大殿供奉的是释加牟尼塑像,又称为站檀殿,为殿顶六角重檐攒尖顶,造型在五台山寺庙中独具一格。第三重大殿为五方文殊菩萨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殿内供奉五座台顶五方文殊菩萨法像,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信众至此可以满足遍礼五顶文殊的愿望,有“小朝台”之称。朝拜之人拥门塞户,门外香火颇旺。香不收费,随意拿取,但香客一般都会捐功德,多则几百,少则几十,几块。最后一座大殿为大雄宝殿,内供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一些塑像。一条红底黄字的横幅悬挂于大殿前脸:点亮心灯——暨2016佛缘之路五台山黛螺顶传灯大典。原来7.3日是个好日子,黛螺顶要举办传灯大典活动,我们恰好遇上了。但活动还没到开始时间,我们等不及的。寺院里的牡丹花开得正盛,艳丽多姿。牡丹花在盛夏时节开放,比较稀奇,也许与五台山的气候有关吧。
   从山顶下来,我们接着去了五爷庙。五爷庙内也是人头攒动,香火很旺。见龙王庙门前排起长队,我有点不解。一问,原来这些人不是拜龙王求雨的,而是求财的。真是物是人非呀,龙王也与时俱进改行了。据说龙王最喜欢看戏,这不龙王庙正对着的戏台上正在上演古装戏剧呢。五龙王原来供于北台顶,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在万佛阁建龙王殿,将五龙王从北台顶请下,供于殿中。寺庙内主要建筑有戏台,文殊殿,龙王殿,万佛阁。
   出了五爷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我们用了餐,然后乘公交车到集合地——白云寺,准备返程。

共 42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苍苍茫茫的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隶属忻州市五台县,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之所以成为旅游圣地,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属于避暑胜地。置身在仿佛神仙般居住的地方,听着导游的介绍,没有太多的力气游遍每一个景点,只好抄近路穿行。景点里被和尚摸顶的赐福,放生狐狸看似神奇,其实就是那些人赚钱的道具。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01-13 00:08:28
  感谢老师分享,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齐牛        2017-01-13 23:48:36
  老师编辑辛苦!问好!
2 楼        文友:御光追童年        2017-01-13 08:13:31
  没去过五台山,读老师的文章,身临其境,做了一次免费旅行。向老师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齐牛        2017-01-13 23:49:15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1-13 08:57:59
  拜读老师精彩游记,欣赏学习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3 楼        文友:齐牛        2017-01-13 23:49:48
  感谢总编鼓励!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