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里乡亲
七零后出生的我住在一个小村庄,姊妹弟兄七个,吃饭的人多,劳动力少。记不清那是在我几岁的时候,母亲总是天不亮就早早地起床赶着毛驴去磨坊磨面,准备着我们一大家子的口粮,虽说是母亲起早贪黑的劳作,一年下来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口粮都是紧把紧的。
几岁的我早上醒来找不到母亲,就猜想一定是去磨坊了,我一路摸黑找到磨坊,在房子外面就听到石磨的声音,毛驴围着石磨踏踏的走路声,还有母亲摇箩的声音,我悄悄地走过去站在一旁看着,母亲说:起来正早干啥?快回去睡,离天亮还早着呢!我就是不回去,看着母亲有节奏的箩面,那声音就像是儿歌,听着看着模糊了我童年的记忆……母亲在我七岁那年去世了,撇下生病的父亲带着我们一群娃娃班艰难的度日子……
八十年代中期,刚分开生产队没多久,大姐成家了,大哥也结婚分家了,家里也没有了劳动力,考上高中的二哥被迫退学了。二哥是学校里的尖子生,从学校回来的那天夜里,全班师生送二哥到离我们村不远的地方,依依不舍!老师曾经极力挽留二哥,甚至让二哥免费上学,可是二哥考虑家里没劳动力,一家人怎么过生活,最终他还是辍学了,所有的家庭重担都落在二哥肩上了。
那时候农村人大部分还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在乡下劳作,偶尔出去一个打工的也就是在建筑队干活,所谓的临时工,已经挺不错了。
好不容易盼了个丰收年,收稻谷啦!农民个个都很开心,脚步轻盈,喜笑颜开!
老天不作美,总是给老实的乡下人开玩笑,一阵子乌云密布雷声大作,要下雨了!乡亲们个个飞快的跑着抢场,偏偏我们家那一天打了一大场稻谷,那个急呀!开始各家忙各家的,一会忙完了。后来男女老少都聚到我家的稻场上,没有人指挥,却是井井有条,分工有续的抢收起来。天黑了,开拖拉机的师傅是邻村的,本来人家准备趁没下雨之前赶回去,乡下的路下雨是泥泞的,下了雨就没法开回去了,二哥让他赶紧开机器回去,可是开车师傅说什么都不走,他把机器开着,加大油门给我们照亮,黑灯瞎火的,这亮光照亮了人心,照亮了希望!稻谷总算是抢收完了,男女老少都累的够呛,我们几兄妹感激的不行,说不出来的感动!雷声小了,渐渐地远去了,虚惊一场!二哥打着赤脚围着稻谷转了一圈,邻居一个叫哥哥的开玩笑说:别赤脚在地上摸了,我扫地扫的不是一般的干净,放心吧!乡亲们都笑了,师傅把机器开走了,老年人收拾东西回家了,年轻人躺在稻草上望着天空傻笑,累呀!
第二天全大队的人都知道了乡亲们帮我家抢收稻谷的事儿,这就是那个邻村开拖拉机的师傅说出去的,他说从来没见过像我二哥为人这么好的,全村老少都出动,他也深深地被感动了。多么质朴的乡亲们呀,谢谢你们啦!
现在每每回到娘家,都想看看我的父老乡亲,看看他们脸上的笑容,虽说已经堆满了皱纹,那也是最质朴,厚道的乡亲!亲人们我永远永远记得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