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希望】“双抢”(散文)

精品 【柳岸·希望】“双抢”(散文)


作者:若水一生 童生,7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0发表时间:2017-01-16 19:37:55
摘要:湘省的洞庭湖区,一年之中最紧张、最累的就是“双抢”,抢农时,一个不小心,农时误了,明年的春荒就有大麻烦。

【柳岸·希望】“双抢”(散文) 似乎是在考验我们的能力,1969年,从江永顺利转点到沅江,还没等我们四人完全适应从山区到湖区的环境更换,“双抢”就来了。
   “双抢”,顾名思义,就是抢收庄稼抢种庄稼,其实就是抢时间,在二十多天,生产队必须把三百多亩田的早稻收割,必须把三百多亩田犁好平整,必须把三百多亩田的晚稻插上。看架势,是连轴滚还不带喘气的。在江永,翻山越岭出工干活很辛苦,却从来没有如此紧张过。
   开镰,我们这几个从山区转来的老知青,就体味到湖区的节奏,那可真是抢。急匆匆刈禾,急匆匆秚谷,急匆匆挑起近二百斤的担子把谷子送到晒谷坪。偏偏天公不作美,一连几天瓢泼大雨,把计划内的收割时间耽误下来。
   又是一天泥一身水一身,收工时,雨停了。看着天边伴着夕阳布满的晚霞,被连续不断的高强度雨中抢收弄得疲乏的我们,精神有些振奋。终于放晴,明天不用泥打滚。
   晚餐过后,我们四个老知青到不远处的队长家去联络感情。来的时间不长,久经世故的我们,知晓这样做是博得好印象的必修课。这里的人收留了我们,在转点刚来时破例开仓预支了二百斤稻谷,使我们免了饥荒,感激一直放在心里。
   一进门,就看到队长在长吁短叹,眉头本来就不浅的两条竖纹,此时显得更深。粗纸卷成的喇叭烟,一口又一口深吸,再吐出浓浓的烟雾。
   “队长,急啥呀?看天气,明天准是大晴天,收回的谷子就不怕发霉烂掉了。”
   “唉,谷子不愁了,愁后边。这该死的雨,误了农时啊。队上的耕牛不够,田犁不出来,秧就插不上,过了农历二十,插了也分不出蘖,收成要少好多啊。唉,明年的春荒不好度啰。他妈的,多两头牛,只要多两头牛,我就不会愁了。”猛吸一口喇叭筒,队长的嘴里吐出一条烟龙。
   知晓了队长犯愁的原因,我们也沉默了。耕牛,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何况没钱。没有语言,我们都在思索。少牛,少牛,我们还不信,这张屠夫死了,就吃不成猪肉?
   人是什么?人是灵长类动物。好像我们是同时想到了一块,齐齐站立,对队长说:“您看,我们能顶两头牛吗?”
   几年的山区知青磨砺,我们可都是肩挑两百来斤,走山路如履平地的汉子。身板虽不说腰粗膀大,力气真不是吹,耐力还强。
   “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们当牛,两人管一副犁。”不是英雄,也没有王霸之气,更没有豪言壮语,我们愿意。
   翌日,是急匆匆地当牛背犁,平整水田。粗麻绳上裹着毛巾,套在肩头,整个人几乎与泥面平行,一步步,一坵坵,七八天下来,水田整出不少,我们也饱尝牛是怎么做的。牛,不容易啊。
   赶上了,看到队长脸上的茉莉花,我们欣慰,跑掉的农时,硬生生被抓回,剩下的水田,队上的几条老牛体贴我们,自己包了。而我们从牛做回人,要插田了。
   黑咕隆咚,天未放亮,挑起箢箕去了秧田。一探手便傻了眼,不对呀,这秧太浅了。江永的秧至少一尺半,得双手抱住一拖。沅江的半尺不到,哪是双手能抱的。观察,学习,急用先学。几个十几岁的小芳,就在不远处以身示范。右手抓秧,左手虎口朝下接住,紧贴水面上下抖动洗泥,右手抓秧一靠,左手接秧一旋,这活儿两手都是用腕力。二十几个来回,左手一甩,齐齐扎扎一把绿秧,平整的底部,一线白边。右手从腰上抽出一根稻草,左手拇指贴秧按住,右手一绕,一拉,“刷”,秧把在空中发出一道弧线,落在箢箕旁边。是好老师,也有好学生,被几个小小年纪的贫下中农再教育,还真服气。
   不知不觉中天光,不知不觉中扯满。晃着有点酸痛的手腕,心里还是蛮舒坦,又学一门功夫。
   早饭后插田。知青单分一坵。担着装在箢箕里扯好的秧,我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抛秧有讲究,要估算,分布要均匀,彼此距离不能远不能近。这点难不倒我,多少学过些几何,点线在握。
   开插又要学。江永的秧一把摊开,到了小臂,分秧靠右手扯,动作有些生硬。沅江的秧仅仅一握,分秧靠左手,手腕小幅摆动,拇指轻推,右手捏住顺势靠在虎口,食指中指如锥,秧根入泥,秧苗立起。速度快起来,整个人在微微摇摆,清逸潇洒。秧是倒退着插,抬脚时要用脚掌一抹,把留下的坑坑抚平。眼睛须盯着前面插好的两三兜,新插的才能三点一线,否则,你就等着看那条弯弯的小蛇。每个人都想快,退到田埂,一屁股坐下,为纾解腰痛,哪里还顾得上泥水不泥水。
   插秧是要分厢的。一根长绳牵好,专人一兜兜挨着插,手艺最差的干这活。女知青解放妹子当此重任。解放人厚道,没脾气,见谁都是呵呵。她手脚慢,挨着绳插应该。我们插五兜,她只要插一兜,不会误事。
   我的右边就是解放,左边是公子,其他几人一字排开。
   我唰唰唰,公子唰唰唰,再排过去,青青,兰花,明明都唰唰唰,可着劲斗快。人到中途,感觉有些不对,我的右边空了。担心公子他们超过我,便怪叫一声挺直腰身。起作用了,争先恐后的几人都被我的怪叫惊动,不比了。
   我们都看向解放,她非常认真,满脸的汗珠,几缕湿漉漉的头发紧贴额头,左手握成拳状,秧把委屈的窝在拳里,右手活像我们江永的招数,扯,从左手的秧把扯。扯出的秧软不拉几的被她的右拳塞进田里。不用猜,那秧肯定是两头翘,秧身入泥,秧根秧尖在泥面不憋气。解放啊,秧身还能长出须根吗,你这是把它往死里整啊。
   再往前看,解放的地盘大多空空的,她插的秧,在绳子的这边插入,在绳子的那边漂起。一时间我仿佛听到那漂起的秧苗在唱着,我自由了,我要死了。
   解放用她不发达的小脑,给自己谋得幸运。队长欣赏到她的杰作,完全失语。第二天,解放脱离该死的农活,走马上任,当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这群争胜好强的,除了羡慕,就是跌足,干嘛不用拳头插秧?说不得,我们队能多插出几个搞灵魂工程的。
   累啊,十多天,黎明前泡着凉水扯秧,早饭后面朝泥土插秧。九、十点钟后,田里的水开始升温,午饭过后,背上是火辣辣的阳光在烤,脚下是烫人的水在泡。秧苗比我们有福,一头栽进泥里,露出的秧叶在身前摇曳。
   终于在农历二十之前完成了“双抢”。
   队长如释重负地笑,社员轻松愉快地笑,那些知青弟妹们也都在笑。而我们几个老知青,看着他们因肌鞘炎肿胀的手腕,那泡得发白甚至裂口的脚趾缝,一阵阵心疼。十七八岁的她(他)们,下放才半年多点儿啊!
   这一课让我们对湖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好在我们拼尽全力,没误农时。江永的农活,跟这里不是一个节奏。
   全队的希望都寄托在铺满嫩绿的田野上……

共 25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了农村劳动。这是当今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历史背景,也是很多“知青”生命中抹不去的记忆。文章通过自己亲历的“双抢”经历,人工当牛犁田、起早贪黑地扯秧苗、插秧,又通过沅江和江永两地湖区和山区不同的生活体验,反映了当时农村热火朝天的农忙紧张生活。忙完“双抢”,那些十七八岁、下乡才半年多知青弟妹手腕因肌鞘炎肿胀,脚趾缝泡得发白甚至裂口,但他们没叫一声苦和累,表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积极上进。文章写得很接地气,尤其写到一个名叫“解放”的女知青插秧的动作形态,写得幽默风趣,善意调侃,叫人莞尔。文笔精练老到,推荐共赏。【编辑:嫁与飘飘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19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嫁与飘飘雪        2017-01-16 19:42:01
  老师的文章写得很接地气,幽默风趣,善意调侃,叫人莞尔。文笔精练老到,拜读学习了。
看破 放下 随缘 自在
回复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16 22:46:52
  知青生活,一段无法抹去的印记。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1-17 22:42:02
  欣赏佳作,当时的经历成为了如今的故事
回复2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18 00:30:36
  故事是经历的一部分,写它,就仿佛在重新那走活力四射的青春路。
3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7-01-18 13:25:12
  “知青下乡”是“知青”生命中抹不去的记忆,也是我们中国特殊时期的一件大事。文章通过作者亲历的那段艰苦难忘的“双抢”经历,反映了当时农村热火朝天的紧张农忙生活。那一代人吃苦耐劳积极上进的乐观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文章文笔精练老到,幽默风趣,令人莞尔。
回复3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18 20:13:28
  回忆当年的知青生活,会有重走青春路的感觉。其实上山下乡是一个畸形产物,许多人的才华被这场运动湮没。豪言壮语,在实际的劳作中没有任何实效。真正的干劲,是身体力行做出来的,它与远大理想毫不相关。
   谢默默的留评和默默无声的支持。
4 楼        文友:老百        2017-01-18 17:43:23
  水稻在南方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因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如果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只有不到一个月工夫,收割,犁田,插秧十分忙,所以叫“双抢”。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18 20:16:23
  新疆汉子,应与水稻、双抢毫无交集。您的跟帖,让我看到认真二字。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1-19 21:53:02
  祝贺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0 01:22:39
  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是更高的手在帮。很喜欢《柳岸》的氛围,说一句俗不可耐的话:为《柳岸》的繁荣努力。
6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7-01-21 10:02:11
  恭贺美文成精。
   若水先生阅历丰富,一定有更多精彩故事呈现,很期待。
回复6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1-21 11:10:05
  感谢白杨先生留评鼓励。获精是同好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