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少年】寻洞掏蟹(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少年】寻洞掏蟹(散文)


作者:杨宝军 布衣,1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88发表时间:2017-01-20 14:40:54

寻洞掏蟹,对80后、90后的来讲也许感到奇怪,他们见识的蟹,都是养殖的,何须寻洞掏蟹呢?当然也无法体会寻洞掏蟹的乐趣了。其实,我们儿时吃的蟹大多是从河沟草塘的蟹洞里捕获得来的。
   元旦期间,我家六口四代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老爱为了这顿团圆饭,事前特地从养蟹场买回了10只大螃蟹。蒸熟的螃蟹一上桌,满身通红,香味四溢。儿子、儿媳妇、孙女犹如饿汉见到了面包,十指飞舞,就着姜醋,大快朵颐。
   桌上,两周多的小孙女边吃边叫:“爷爷吃蟹、奶奶吃蟹。”我拿了只蟹爪在嘴里嚼了嚼,不知怎的,一点儿时的蟹味都没有。童年我最怕吃蟹。不过,寻洞掏蟹其乐融融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
   儿时暑假,是我们一帮乡野孩子的天堂,大人眼睛一眨,就不见我们人影了。水边、河中成了我们嬉戏逗乐、捞鱼掏蟹的乐园 。
   八月盛夏,一行行柳树枝繁叶茂,纤细柔软的柳枝,在微风吹拂中像少女一样摆着诱人的腰肢,一个劲地在河边梳洗长长的秀发。柳树下的河水,清澈凉爽,借助树下荫凉,我们光着屁股泡在水里,沿着河边寻蟹洞,掏螃蟹。
   掏蟹首先要找到蟹洞。蟹洞一般隐藏在岸上有树,离水半公分稍高的河边。蟹靠大螯和小爪子挖洞,借着河边树根渗透的毛孔,洞穴足有尺把深,我们的小手一直伸到肩膀处才能够得着。蟹洞与蛇洞、黄鳝洞不同,很容易找到。蟹洞与它的体型相似,扁型状,周围有浅薄的淤泥, 淤泥上有爪印,且有明显的方向性。根据爪印行进方向,一眼就能判断出它是否深藏在洞里。另外一种情况也比较容易判断,那就是洞口周围有新鲜的淤泥和杂乱无章的水草,说明洞里必有螃蟹,而且是比较勤劳的大螃蟹,它为了住得宽敞安全,摒弃“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观念,亲自筑穴拓洞,也许它并不知道,这些“伪装”恰恰是暴露自己行踪的证据。
   记得八月的一个晴天,我们一行四人,身背鱼篓,带着小锹,游河来到两里外的“繁荒垛”掏蟹。
   繁荒垛,是螃蟹筑洞栖息的“风水宝地”,四面环水,岸上长的全是树木,浓荫翳然,黄鹂,鸽子咕咕欢唱,燕子,喜鹊喳喳啾啾。河里的水草密密匝匝,花团锦簇。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美景,两眼在河边瞅个不停。“大黄毛”眼尖,在一片水草旁第一个发现了蟹洞。很快“王矮子”也跟着叫喊“我发现了两个蟹洞”。 “三歪嘴”却在他找到的蟹洞旁一声不吭地向里泼水。我们一字排开,一个人负责一个蟹洞。
   我们下半身站在水里,上半身扒在河边,将膀子伸进蟹洞中。人站在河里,水边坡滑,稍有不慎,极容易滑到河中央,这倒不怕,个个会游泳。最怕的是水里的鸭虱子和蛇。如果惹了鸭虱子,浑身鸡皮疙瘩,瘙痒难受。蟹洞有时掩藏着水蛇或毒蛇,水蛇咬一口不要紧,一旦被毒蛇咬了,那可要出大事的。我在王矮子找到的蟹洞旁先用手掏,可是怎么也掏不出蟹来,接着用小锹将洞口挖开继续向里掏,这下终于摸到螃蟹了。哪知道我的小手才碰到它时,螃蟹大螯夹住我的手指头死死不放,疼得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稍息片刻,我忍着疼痛再一次将手伸进洞里,抓住蟹后死劲朝外拽,经过一番较量,一只肥硕的大螃蟹终于被我拖出了洞外。螃蟹到了洞外,两个大螯夹住我手指丝毫不松,我小心翼翼将它放到水里,趁它松开钳子后,瞬间放进了鱼篓里。
   再聪明的动物莫过于人的智慧。三歪嘴为什么要向蟹洞泼水。原来洞里的螃蟹钻得太深,用手掏,用锹挖无济于事。螃蟹这东西很“鬼”,如果蟹洞灌水后,会悄悄出来侦察“敌”情,人一旦靠近它,又会立马钻进洞里,好长时间不敢出来,要想逮住它很难。三歪嘴与它斗智斗勇,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埋伏,最终掏到了那只“机灵”的螃蟹。那一次,我们在“繁荒垛”每人掏了30多只螃蟹,大的半斤多,小的也有二两五。
   掏螃蟹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以偿,有时洞里也有癞宝(癞蛤蟆)、水蛇。有几次,我不是从洞里摸出疙疙瘩瘩的癞宝,就是浑身滑秃秃的水蛇,吓得我怦怦直跳,连忙甩手扔掉。
   为了寻洞掏蟹,我们不怕炎热,身上晒黑了,头上长了疖子,个个像泥人一样,甚至连脸上都是泥巴。每每兴致勃勃带着“战利品” 回家时,反而遭到家长一顿打骂,身上被柳条抽打的痕迹退了又添,添了又退,但还是无法抵御掏蟹的诱惑。
   有一次掏蟹,我非但没有被打,相反还帮妈妈挣了工分。那一年螃蟹泛滥成灾,河里水草中有,河边蟹洞里有,就连秧田的田埂上也被螃蟹折腾得千疮百孔,水蓄不住,人不好走。当队长的父亲要我组织几个小友,把“犯罪分子” 统统揪出来,我们欣喜若狂地来到龙溪港南的稻田,展开了掏蟹比赛。那次掏蟹,我在秧田拐弯处的田埂上,发现了一个蟹洞,沿着洞口往里掏,光从这个洞里就掏出了九只大螃蟹,队里的社员个个夸我把“犯罪团伙”摧毁了。这次掏蟹比赛数我最多。掏蟹回家,母亲又要蒸煮螃蟹,我一脸不悦:“天天吃蟹,嘴都吃出了血泡,手指被蟹爪戳的伤还没好,我不吃。”母亲无奈,只好将一篓子,足有10多斤的螃蟹拎到街头上卖了。母亲用卖来的一元多钱买回了一斤半肉,一半红烧老咸菜,一半白烧冬瓜汤,一家人吃得十分开心。不仅如此,当我得知掏蟹还为妈妈多挣了五分工后,腰都笑弯了。
   时过境迁,寻洞掏蟹现在来看不仅是一段美好回忆,更是丰富人生的一段难忘经历。人活着,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不仅要大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要有寻洞掏螃蟹的智谋。

共 21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问好作者!买来的蟹肉在嘴里嚼着,却一点儿时的蟹味都没有。童年最怕吃蟹。而寻洞掏蟹其乐融融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 儿时暑假,水边、河中成了我们嬉戏逗乐、捞鱼掏蟹的乐园 。 掏蟹首先要找到蟹洞。繁荒垛,是螃蟹筑洞栖息的“风水宝地”。掏螃蟹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以偿,为了寻洞掏蟹,不怕炎热,身上晒黑了,头上长了疖子,个个像泥人一样,甚至连脸上都是泥巴。有一次掏蟹,非但没有被打,相反还帮妈妈挣了工分。生长在北方内陆,对掏螃蟹的童年之趣,小编无从亲身体验,但可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领略到其中的乐趣和孩童们契而不舍的精神。可以肯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勇敢的精神,他还敢去掏螃蟹吗?生长在乡下的孩子们有许多环境上的优势,可以更多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择机适时地接受自然的挑战,锻炼在艰苦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而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类似寻洞掏蟹的体验,其中的各种智谋更是无从谈起。作者语言朴素平实,行文流畅,笔触细腻,好文荐赏。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精彩呈现!【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1-20 14:45:22
  感谢支持江南烟雨社团,遥祝笔健文丰!
回复1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1-20 20:30:21
  编辑老师客气了,恳请今后多多赐教!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1-20 14:46:04
  问好!按语如有不当,敬请海涵!
回复2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1-20 20:28:18
  谢谢编辑的精彩点评,握手问好,新年快乐!
3 楼        文友:梦海晴空        2017-01-24 23:06:12
  有勇敢掏蟹的孩子现在也不多了。想来那蟹味虽好,却已经没有儿时的味道了。养殖的毕竟不如天然的好。欣赏朋友原汁原味的真情文字,令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趣味。问好朋友,写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