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哉,花果山
“五一”这天,来到花果山。
花果山本名云台山,濒临东海,在连云港市东南向。
当进入山的怀抱,第一感觉就是神奇,秀美。浓密的森林竟然蕴藏着如诗如画的飞瀑流泉,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登临花果山留下的千古绝唱。此峰1304米,后取名为“茱萸峰”。
花果山更大的魅力是神话,它是吴承恩创作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活水源头。
苦于带上10个月大的小外孙,不能广游博览,只好选择乘车上山。
坐在中巴车里,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山路十八弯”,感受到类似训练航天员的颠簸和抛甩。也不知绕过多少道“v”型山路,拐过多少道山口,终究,车子在半山腰的大平台上停下。
水帘洞,是个神牵梦萦的神秘所在。果不其然,无限风光在险峰,非攀爬大段大段的峭壁巉岩不能到达。
森列的台阶蜿蜒上天,脚下是人,头上是人。在如此巉峻的地方,居然精致玲珑地傲立着一座座庙宇,恍若一座座古城堡突兀眼前。庙宇周围,水汽蒸腾,烟雾濛濛,如虚如幻。进了庙内,恍若进入了西天佛国,睁眼是菩萨,闭目是神仙。
在第二段阶梯的古刹群前,有一株伶俜古树,高丈余,年轮、风雨、蛀虫,使树干变成了空壳,杵在那里,犹如矗立的水槽。“槽”壁很薄,薄得跟瓦片差不多。树干从上到下撑着许多铁托子,好像簇拥着一位千古老仙。别看它老态龙钟、岌岌可危,但枝叶茂盛,苍翠葱茏。据景区管理处的碑文介绍,此树叫圆柏,树龄已达1200年。《西游记》里说,孙猴子大闹天宫,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之命前来花果山招安,就在此处,被一帮小猴戏耍,他恼羞成怒,扔下拐杖,倏尔,拐杖幻化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株圆柏被神奇地称作“拐杖柏”。
离开“拐杖柏”,再次拐弯抹角爬阶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了一座小平台。
小平台上有两家商铺:一家卖食品,一家销售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化用品、纪念品和玩具。商店一侧有一座古刹。古刹傍崖而建,犹如天阙神宫。不远处有隆隆水声,振聋发聩。一问,那就是心驰神往的——水帘洞!抬头望去,一帘清泉从天而降,直击半山腰的一片巨石,巨石将水铺成了一道宽大的水帘,水帘“飞流直下三千尺”,击得深潭震天价响。水帘后面是个天然洞穴,这就是水帘洞。水帘洞一侧的岩石上镌着四个气贯长虹的正楷大字:“高山流水”。导游骄傲地说:“这可是道光皇帝的真迹哦!”我的猎奇点更注重于水帘的出处。但苦于阶梯全被游客堵死,不能爬上一千多米高的山顶探泉究源。
观赏水帘洞之后再回味古刹门柱上的两幅对联——“洞天福地佛祖慈光招日月,高岳灵源猴王圣迹誉乾川”、“真诠道破花飞雨,禅意参深石点头”——便觉得是对胜境最为贴切、最为精辟的描述与诠释。
诸多因素,没能走透透,漏掉了许多景致,但也满足,就这一线游也是一次绝美的享受,那潺潺流水、洞天福地、参天古树、怪石云海……无不入景如画。
美哉,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