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难言的人生(小小说)
【编者按】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搞档案工作的,档案需要保密,为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为了不说出秘密,他很少和人交流,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他曾娶妻生子,然而很快又离了婚,据说是姑娘受不了他的沉默,才向他提出离婚。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坏习惯。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这是一个秘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后来,他相对象再也没有成功过。三十岁之后,开始衰败,头发变稀。看上去更像五十岁。 直到他退休了,心里才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再守着那些秘密了,他高兴得无以言表,他最想做的事,就是痛痛快快地喝个一醉方休,说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他要说的是第一个秘密就是儿子不是他的,他不能忍受妻子的背叛,所以他和妻子离了婚。第二个要说的秘密是有关绿原县某个领导,某项工程的。那位领导在年龄和工程上做了手脚。说完秘密,他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人也年轻了二十岁。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压抑、孤独、寂寞,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人只有与他人交往,才能获得认同,有归属感。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3008】
2 楼 文友:阿巧 2017-01-27 23:42:14
小说描写了一个档案工作者的悲催人生。为守秘密,他变得不再是他自己,失去了妻子,人也老得非常快。当他吐露出秘密之后,心情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竟然年轻了二十岁。小说极具有传奇色彩,耐读耐品。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艾月 2017-01-28 07:48:36
新年快乐!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1-30 12:54:04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问好。
8 楼 文友:艾月 2017-03-04 13:39:14
转载一位读者对这篇作品的解读(一家之言)供大家品味:
东升:浅评短小说《难言的人生》
《难言的人生》这篇短小说借用第三人称描述了一位绿源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大半辈子孤独的人生经历。因工作的特殊性,他沉默寡言以至于没有什么朋友。经历了新婚的快乐,也背负着离婚带来的痛楚。“秘密”贯穿全文,大醉的情况下秘密得以说出,他得到了解脱,他焕发出青春。
细细读来,可以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善良和尽职尽责。可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尽职尽责的人,最后得到的是妻离子散,风言风语,经济拮据,郁郁寡欢,未老先衰。社会回报给他的是伤楚。妻子利用他的善良骗婚,一些投机取巧之人因为他的“尽职尽责”人生风光无限。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懦弱之人。坚守岗位三十八年,不思进取与改变。明知道违反规定的事情不敢揭露,而自己还保守这些所谓的“秘密”。前妻离婚四个月,又带着儿子出嫁了,看了许多对象,最终仍然落得孤老,因为他的条件不符合女性的择偶标准。他渴望得到重生,渴望人生能有更多的精彩和意义。可到最后,年轻二十岁,一切从头来过,仅仅是镜中幻像。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逐渐转变成弱肉强食、遵循丛林法则社会的过程中,他的悲哀是可以预知的。他有错,错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错在还在坚持三十年前的三观来衡量现在这个社会,而社会在变,人也变了。我用我的人生价值观去衡量小说主人公的人生,主观地认为他的人生是个极大的悲哀。都说最难走进的是人的内心,换个角度思考,主人公到底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呢?秘密的坚守、退休的释怀,一觉醒来主人公确信自己年轻二十岁,自己的光阴没有浪费,所有的付出与失去,所有的不公都是值得的,或许主人公认为这就是他人生的精彩呢?不能以世俗的眼光去衡量别人的人生,难言的人生确实一生难言。
韩少功先生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话,他说我喜欢没事想事,想清楚了我就写论文,想不清楚我就写小说,写小说是想不清楚时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都是令人迷茫的、想不清楚的事。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意义理解不同,或许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讨论人生,定义人生更确切些。最近很火的一个段子说:女人五十年代喜欢工人,六十年代喜欢军人,七十年代喜欢读书的人,八十年代喜欢诗人,九十年代喜欢富人,现在又喜欢贪官……。虽是调侃,但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以后,人们更注重物质的追求,有钱有权有地位成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时候,人生价值是一种社会风气、一种舆论导向、一种“谆谆教诲”强加给我们的。很多时候我们漠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与存在,而更多的是在意别人的看法。
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存在,不受世俗的干扰,坚定自己的信仰,这正是《难言的人生》给我的启发。
生命是一枝射出去的箭
东升:浅评短小说《难言的人生》
《难言的人生》这篇短小说借用第三人称描述了一位绿源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大半辈子孤独的人生经历。因工作的特殊性,他沉默寡言以至于没有什么朋友。经历了新婚的快乐,也背负着离婚带来的痛楚。“秘密”贯穿全文,大醉的情况下秘密得以说出,他得到了解脱,他焕发出青春。
细细读来,可以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善良和尽职尽责。可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尽职尽责的人,最后得到的是妻离子散,风言风语,经济拮据,郁郁寡欢,未老先衰。社会回报给他的是伤楚。妻子利用他的善良骗婚,一些投机取巧之人因为他的“尽职尽责”人生风光无限。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懦弱之人。坚守岗位三十八年,不思进取与改变。明知道违反规定的事情不敢揭露,而自己还保守这些所谓的“秘密”。前妻离婚四个月,又带着儿子出嫁了,看了许多对象,最终仍然落得孤老,因为他的条件不符合女性的择偶标准。他渴望得到重生,渴望人生能有更多的精彩和意义。可到最后,年轻二十岁,一切从头来过,仅仅是镜中幻像。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逐渐转变成弱肉强食、遵循丛林法则社会的过程中,他的悲哀是可以预知的。他有错,错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错在还在坚持三十年前的三观来衡量现在这个社会,而社会在变,人也变了。我用我的人生价值观去衡量小说主人公的人生,主观地认为他的人生是个极大的悲哀。都说最难走进的是人的内心,换个角度思考,主人公到底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呢?秘密的坚守、退休的释怀,一觉醒来主人公确信自己年轻二十岁,自己的光阴没有浪费,所有的付出与失去,所有的不公都是值得的,或许主人公认为这就是他人生的精彩呢?不能以世俗的眼光去衡量别人的人生,难言的人生确实一生难言。
韩少功先生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话,他说我喜欢没事想事,想清楚了我就写论文,想不清楚我就写小说,写小说是想不清楚时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都是令人迷茫的、想不清楚的事。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意义理解不同,或许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讨论人生,定义人生更确切些。最近很火的一个段子说:女人五十年代喜欢工人,六十年代喜欢军人,七十年代喜欢读书的人,八十年代喜欢诗人,九十年代喜欢富人,现在又喜欢贪官……。虽是调侃,但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以后,人们更注重物质的追求,有钱有权有地位成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时候,人生价值是一种社会风气、一种舆论导向、一种“谆谆教诲”强加给我们的。很多时候我们漠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与存在,而更多的是在意别人的看法。
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存在,不受世俗的干扰,坚定自己的信仰,这正是《难言的人生》给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