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少年】少年英雄永垂不朽(诗歌)
【编者按】一个民族的成长,需要榜样的力量,时势造就的英雄人物,代表着民族前进的希望。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代表它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典型。人们以此为楷模,在迷雾重重中看到点点星光。就在大家如今还纠结“扶不扶”的年代,作者一篇赞美模范队员刘文学的诗歌无疑掀起了一阵微风。对于如今年轻的读者,可能多数人都不知道刘文学的故事。作者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了刘文学的英雄事迹。刘文学1945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渠嘉乡双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地主老财欺压,直到解放,他们全家才过上好生活。1952年9月刘文学入双江村小学(1964年改为双江村完小)学习,1957年秋,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9年11月18日晚,为维护集体利益,年仅14岁的刘文学被害。在与坏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不受威逼利诱,表现得英勇顽强,为了保护集体利益不受损害,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作者用对比、衬托、比喻、渲染等手法,以饱满的情绪,激荡的深情重奏英雄凯歌。语言朴实,诗句流畅,主题阳光。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
回复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2-06 00:11:57
谢谢编辑。握手,奉茶。
回复3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2-06 00:10:51
谢谢朋友品鉴。远握致安。
4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2-06 00:09:48
刘文学的事迹已流逝了半个世纪,今天,五十岁以下的群体可能咀嚼着这个名字会是一种陌生。但忆想老朽当初,的的确确受刘文学感染过,且强铭深刻在心。在老朽记忆中,小学、初中每年的11月18日前后必须去刘文学墓前祭奠,大概十多次了。只是后来文革停课及再后来下乡落户,才终断了祭奠活动。不觉间,一晃几十年光阴就流逝了。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5 楼 文友:笑山荡溪 2017-02-08 08:52:49
值得学习,写得好。点个赞,祝你元宵节快乐
6 楼 文友:秋梧 2017-02-14 16:53:41
印象里模模糊糊有刘文学这个名字,似乎在哥哥的语文书中看到过,但不确定,少年强则中国强~学习,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2-14 19:50:17
六七十年代的小学课本里都有刘文学的事迹课文。谢谢您的惠顾品鉴,文学之路漫长而氲氤,愿与君携手同行,共赏一路风光。
7 楼 文友:笑山荡溪 2017-02-17 14:25:57
再赞,欣赏欣赏潇洒。春日到来春花笑,朵朵春花春意闹。送来美景身边绕,送来快乐烦恼消。人生在世当欢笑,悲哀痛苦脑后抛。生活当如春光好,珍惜眼前每一秒。祝春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