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渔舟】小强流浪记(小说)

编辑推荐 【渔舟】小强流浪记(小说)


作者:一寸光阴 秀才,146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03发表时间:2017-02-06 12:02:02


   深秋,风疾,铁路两侧的山林落叶飘飘,一列运煤车风驰电掣地窜出长白山脉进入了松辽平原。小强倦缩在一节装煤车厢的角落,怀抱一书包烧熟的土豆和一饮料瓶白开水。他身上裹着那件抵御风寒的黑塑料雨衣几乎和车上的煤一个颜色,混在一起很难被人发现。书包里的烧土豆还有点温度,他抱紧了书包取取暖,看一眼煤堆上落一层泛白的寒霜,身子不禁打了个冷颤。他裹紧了雨衣,将身子蜷成一团,拉一拉雨衣帽子将脑袋也盖严了。列车穿山越岭,有时偶尔在一个车站停下。他潜伏着不敢起身,生怕被人发现撵下车,只盼火车快点开,盼望早点见到爸妈。疾风透过雨衣打透了他的身子骨,冷得他上牙打下牙,经过一夜的煎熬有点挺不住了。
   他是昨天趁夜色偷偷爬上这节车厢的,今年十五岁,上初中三年级了,学名叫常志强,小强是他的乳名,叫开了熟悉他的人都习惯称呼他的乳名。他是偷从家里跑出来搭运煤车去北京找打工的爸爸妈妈的;他把妈妈的手机号牢记在心,一到北京就打电话和妈妈联系。
   东方晨曦初露,列车在一处编组站停了下来,车头开走了,整列煤车还卧在一条铁路线上一动不动。饥肠辘辘的小强吃了两个烧土豆,喝几口水,感觉身子暖和了些。他耐不住了,站起身子探头向站上张望起来。借着晨曦我们可以看清小强了,圆圆的脑瓜,留的寸头,发丝很硬的样子,脑门上方支出平直的黑发好像前进帽的帽檐;黑黑的眉毛下一双机灵闪亮的大眼睛,个头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些,壮实,微胖,内穿秋衣裤,外套的衣裤已经很旧了。
   这里是阳城铁路货运编组调车场。一排排密集的铁路线上停着等待编组的货运列车,驼峰处不时溜放甩挂的货车,铁轨在晨曦中闪亮。远处一座由角钢铆接梁柱架起的,横跨铁路的人行栈桥横在空中,时而有列车在下面过往。
   由于立交桥的开通,栈桥已准备拆除,护栏都已破烂不堪,白天很少有人桥上通过了。由于路灯都不亮了,到了夜晚几乎断了行人。
   调车场内链接员张师傅摆动手中的红绿手旗在作业,他不到四十岁年纪,身材高大健壮,鹰隼般的眼睛,眸子闪亮。他穿一身铁路制服,动作矫捷,燕子样在车箱间飞上跳下,甩挂车皮。
   张师付一抬眼就发现一节车箱上探出一个小脑瓜;小强的眼神也瞄到了向车上张望穿铁路制服的人,警觉地回避那人的目光,猛地缩下身子猫下来,盖上雨衣隐蔽起来,暗自庆幸没被发现,心里还是砰砰地跳。
   “小家伙!我看见你了,赶紧给我下来!车下传来浑厚的声音。小强装没听见,将身子缩成一团。张师傅顺车厢外的铁梯子攀手,熟练、麻利地爬上车顶,一把掀开了塑料雨衣,“哈哈!伪装的挺好啊!”小强抱紧那个装土豆的书包站起来,彻底暴露了,心里返到平静了。他脖子一伸向张师傅紧了一下鼻子,撅起嘴唇做了个鬼脸。张师傅一把将他从车厢角落薅出来,转手把小强夹在腋下顺梯子下到了地上,抱他跨越铁轨,躲避车辆,到了值班作业休息室。
   十多平米的休息室陈设简陋,两套办公座椅,一排铁制更衣箱,一个长条木质座椅,桌上一台电话,一个暖水瓶,一台号志灯。地上架起一台电暖气,屋子里暖融融的。小强顿感一股暖流涌入身体,发僵的身子舒展了很多。他搓搓小手,拍打拍打身子,靠近电暖气,好奇地瞧着这个没曾见过,亮着红灯不断放热的东西。
   “你冷吧,饿吗?”张师傅边说边让他坐到长条靠椅上,给他倒一碗开水。
   “刚吃过烧土豆,不饿,帮我找个去北京的车呗!我急着去北京。”小强眼睛一眨一眨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胆怯。
   “去北京!什么事啊?”
   “我爸妈在那边打工呢!去找他们。”
   “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常志强,志气的志,强大的强!”
   “好名字!人小志气大。”张师傅极力和他拉话,拉近关系,想了解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然后想办法把他送回家。小强听到赞扬高兴地接过话头继续说:“名字是我爷爷给我起的,爷爷说我是接户口本的,家里以后全指望我了。”脸上相出自豪的神情。
   “你没上学吗?”
   “不愿意念了!我妈说念到大学毕业得花老鼻子钱了,找工作还得花钱呢!我去北京帮他们赚钱去。”
   小强语出惊人,张师傅听后心里很沉重。
   “你家在哪里呀?在哪儿爬上车的呀?”
   小强歪头睁大眼睛望着张师傅心理盘算:“不能告诉他,知道了送我回家这一夜就白熬了,到了家就再也别想跑出来了……”于是说:“不告诉你,你就帮我去北京吧!”
   “你要告诉叔叔我就帮你,你要不告诉,我就把你送派出所交给警察。”
   小强胆怯了,想了想说:“你要说话算数?算数我就说给你。”“叔叔说到办到。”小强脸上绽开了笑容,伸出小手做个拉钩的姿势,“那咱俩拉钩!不许反悔!”张师傅憨笑着伸出大手用小手指和小强认真地勾在一起。
   “我是在青松岭站上的车。我家住杏花寨,学校就在车站旁的山坡上。”
   “你一定是逃学,从家里偷跑出来的。”
   小强点点头。
   “你家离车站多远那?”
   “十多里呢!”
   “你家都有什么人哪?为什么自己跑出来呀?”
   小强脸色阴沉了,闭紧了嘴唇,沉默了一会,忽而嘴角一撇,眼泪扑簌簌滚出眼角。张师傅把小强搂入怀中,感觉小强身子还是有点凉,用手指给他抹了抹眼泪深情地说:“孩子别哭,有啥委屈说出来叔叔帮你想办法。”小强竹筒倒豆子似的述说偷偷跑出来的原委……
  
   二
   杏花寨隐在山峦沟壑间,晨起云山雾罩,傍晚日头早早沉下山湾。一条崎岖狭窄的山道缠山绕岭通向青松岭火车站,那里是乡政府所在地,是山寨唯一通向山外的出口。寨子里的人们靠种山坡上土石混杂的贫瘠地谋生,生活一直贫困。改革开放了,为了致富大人们都出外地打工赚钱了,寨子里剩下弯腰驼背的老人和稚气未泯的孩子们在家留守。平时寨子里静悄悄,只有鸡鸣狗咬,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才感觉村子里有点生气。到过大年时,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相互走动打招呼,你家杀猪,他家宰羊,寨子里才活跃起来。这些年通过外出打工赚钱,各家的日子都富裕多了,不少家盖起了新房,据说乡里还要修条通往青松岭的公路。乡亲们虽然撇家舍业在外地打工,看着渐渐好起来的日子,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强的爸妈在北京做建筑工人已经七八年了,从小就是由爷爷奶奶照看长大,每到春节他才能见到爸妈,过了正月就又分开了。奶奶前年得了偏瘫病,已经卧床一年多了;爷爷在山里种地,早起晚归。自从奶奶病倒,照顾奶奶的事就落到他的身上了。他每天和爷爷一起起早,升火做饭,喂奶奶吃早饭,然后收拾好家,还要走七八里山路上学去,农闲时爷爷在家他才能缓缓劲。繁重的家务劳动使他没有时间复习功课,每晚草草写完作业就夜深了。由于早起晚睡,他课堂上打不起精神听老师讲课,经常在课堂上犯困。前些日子在课堂上闹出的笑话,让全班的同学笑喷了,老师训了他一顿。
   那天上语文课,讲课的是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虽说是女性,长得身高体胖,嗓音浑厚,一双外凸的眼睛躲在一副白色镜框后面;她对学生管理得很严,训起学生来声色俱厉,孩子们都怕她,唯独顽皮倔强的小强还敢和她对付两句。
   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听讲课,坐在最后一排的小强又犯困了,头靠在墙上打起了瞌睡,老师提醒道:“常志强同学注意听讲!”小强闻声睁开了眼睛,提了提精神,揉揉眼睛。过不大一会又头靠墙睡着了,还打起了鼾声,同学们窃笑。王老师喊道:“常志强!”小强猛醒。“你给我站起来!”王老师厉声喝道。
   小强闻声站起来,头脑立刻清醒了。
   “你在那干哈呢呀?”
   “听讲课!”
   “老师讲的啥你记住了吗?”
   “记住啦!我听着呢!”
   “你把老师讲的给大家读一遍,”
   小强郑重其事地翻开书大声读起来。刚念一段全体同学哄堂大笑,因为读的是上星期讲的内容。
   “你蒙谁呢呀!睡的哈哈的,哈喇子都淌出来了;你不愿意听讲也不能影响别的同学。你期中考试都两科不及格了,你知道不?你这样还念啥书啊,白瞎你爸妈的钱了……”
   小强被老师损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直挺挺站在书桌旁,脑子里一片空白。
   “你给我到前边来,墙边站着去!看你还犯困不?”
   小强不情愿地走到前面,站在墙边,眼睛盯着老师,心里却感到羞愧,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两只手下意思地戳弄衣服的下襟。他无颜面对同学们的面孔,心里烂七八糟的,那堂课老师讲的啥他一句没记住。下课了,他没有和同学一起玩,而是独自坐在篮球场地的篮球架下发呆。
   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了颜面,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差的,最怕的是考试,最烦的是有人问他考了多少分。他已经没有兴趣继续上学了。一提上学心里就厌烦;一问考试成绩就沉默不语。
   他最大的愿望是盼着爸妈回家,一家人过亲亲热热的日子。平时想和妈妈说说话只能通过手机联系,全家就一部手机在爷爷手里,怕费电话费,没有大事也不让他通话,想爸妈成了他的心病。
   中秋节那天,爷爷杀了一只大公鸡,全家人美餐一顿。晚上,圆圆的月亮升起来,妈妈来电话开了视频。见到妈妈的头像,小强夺过手机和妈妈说话,妈妈第一句就问:“你学习成绩咋样啊?”小强沉默了一会小声说:“没考好!”又说:“妈妈!我不想在家了,想去找你们。”说完眼泪情不自禁地一对一双滚出眼眶。
   “小强听话哈!妈妈和爸爸一天工作十个小时,没有时间照顾你,工地附近也没有学校,你来了也念不了书。”
   “我不给你们念了,去给你们做饭,洗衣服,帮你们挣钱。”小强抢话说道。
   “说傻话!书是给你自己念的,不读书怎么行,将来咋工作呀!你现在好好学习,等妈赚了钱在北京买套房子,到时候全家人都搬过来,那时候妈妈天天陪你。”
   “我不信,你们总这样说,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我不等了!”
   “我和你爸住的地方很小的,根本没有地方安排你。”说罢用手机扫描一下住的工棚子;简陋的房间,狭窄,灯光暗淡;一张木板搭起的床,褥子下铺的稻草有的零乱地裸露在外头;两套脏兮兮的被褥靠墙卷着;房间里没有家具,没有摆设,只够睡觉休息。“看到了吧,这还不如家里呢,爸妈每天在食堂吃饭,伙食整天白菜土豆,萝卜豆腐,油腥很少......你来遭罪呀!春节前我们就回家了,给你买新衣服,好吃的哈!”又说:“你将来考学,找工作,娶媳妇,那可需要好多好多钱那!我和你爸赚钱不都是为了你呀!就克服几年吧!啊!”
   他还没说够,妈妈怕费电话费嘱咐几句就关了机。
   那一夜,乌云遮月,天黑黑的,小强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知道家里是不会同意他放弃学业去北京的,要去只能自己想办法。他暗自琢磨去北京的道道,这时学校山坡下火车站往来的列车浮现在脑际,一个好主意让他兴奋……
   小强学校的山下就是青松岭火车站,每天有一对往返客车在这停靠,直通阳城;听大人说要去北京在阳城倒车就能到,可是家里很少给钱花,上哪弄买车票的钱!他想到青松岭车站附近煤矿发煤的专列每天都在青松岭站往阳城发运煤,还听说过了阳城就离北京很近了,于是他想出了道道……
   拿定了主意他睡着了,渐渐进入了梦境。天安门、五星红旗、金水桥、高楼大厦;高架桥上一排排小汽车潮水般流动;繁华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超市里忙购物的人群,和课文里描写,电视屏幕上播放的图像一样一样的。他在穿戴时兴的人群中窜来绕去,眼睛忙得不知道看什么好,一切都是新鲜的,迷人的,不禁感叹:“北京真好!怪不得爸妈来北京不愿意回家了。还说这生活不好,一定是怕我来,唬弄我呢,这次来了说啥也不能回到那山窝窝里了。”
   ……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爷爷去亲戚家帮秋收,很早就起身出了家门,说是晚饭不回家吃了,夜里才能回来。小强和往常一样起来抱柴,升灶火,烧水,给奶奶洗脸,穿衣服……
   奶奶六十出头的年纪,右侧瘫痪,头发全白了,为了梳理方便,留起了寸头。一张苍白失去光泽的脸,眼窝凹陷,目光呆滞,嘴角流涎,左手时而用手帕擦拭嘴角。她失语了,只能用手势和眼神同孙子交流。瘫在炕上全靠孙子伺候她。
   小强是奶奶带大的和奶奶感情很深,心疼奶奶,不愿意看奶奶遭罪的样子,他想好了要说服爸妈把奶奶接到北京去。
   他家是前年在三间泥草房原址扳倒复起盖起的新房子。房子是他爸妈多年打工的成果,说是准备给他说媳妇准备的。这是套三间石头垒砌的底座,房山,红砖鑲砌的边墙;木制门窗,绿漆罩面,大黑瓦顶。在这个山寨里也算好的建筑了。屋里家具简陋,火炕,陈旧的被褥;地桌上摆放一台新买不久的的电视机。就是这台电视机,让小强的视野扩大了,看到了大城市的热闹和繁华,使他渐渐厌倦了山里枯燥的日子。

共 26646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小强,一个懂事自强的留守儿童。他想念父母,他心疼爷爷奶奶,可是他还是一个孩子,对一些事物缺少正确的判断力和支撑力。为了去北京寻找在外打工的父母,他不告而别,离家出走,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故事。车站里的张师傅,辛苦的公安干警,经营生意的“姑妈”,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儿童的年幼无知,教唆其犯罪,误入歧途。小说沿着小强出走的所见所闻,把人的真善美丑展漏无疑。把一个孩子的出走的经历,变成了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如何去教育孩子,怎么做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这是当前的社会的问题,更是每一个家庭所要面临的问题。小说在缓慢的陈述中,给小强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夹杂着亲人离别的痛苦,但是,小强却在成长。同时,也唤醒了父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去真正地爱自己的孩子,陪伴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多么地重要。值得一读的小说,推荐!【编辑:花轻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轻落        2017-02-06 12:03:35
  问好,光阴!感谢赐稿渔舟!新年快乐!
2 楼        文友:一寸光阴        2017-02-06 18:12:24
  花轻落主编辛苦了。问好!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