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夜读
“人们在读书时,常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句子,尤其是读古代诗词……”,昨夜读奚椿年先生的《书香小品》,有一章,他写到“袭句”。比如杜甫的《后出塞》诗“落日照大旗,风鸣马萧萧”袭《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旌旗”,比如,元好问一首“多病所需唯药物,一钱不值是儒冠”,袭杜甫《江村》“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袭句并不能说是抄袭,是借用并点化,关键在于善于点化,非大家(文学大人物)不能为。
奚椿年在文中还提到了王维。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有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袭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其实,你掩卷体味,如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王维号摩诘居士)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我是蓝田人是到过辋川的,终南山下,农田庄园……雨后,片片水田如镜,几只白鹭起落,树林里传来黄鹂的叫声……此情此景,难怪清人张宗柟叹曰“闭着眼想想,真的看见积雨的辋川”了(“栩栩欲活,想见积雨辋川”)。优雅清淡,恬静闲适,王维把李嘉祐给点活了,不辜负人予之“诗佛”之称。想想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吧。气象广阔,诗中有画,王维给了你一个直感的而且很质感的画面。
笔随心至,美好的诗往往是文字浅白而意韵悠长,如此,更有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那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写黎明前的山行,夏雨多如此,而只有辛弃疾写了出来。你读,你会会意地说,就是这样的,那天的山,那天的黎明……
那天,我在海南的博鳌镇行车,一阵雨倾盆而下,汽车前窗刮雨器呼啦呼啦刮着雨幕,天蓝蓝的,太阳亮得刺眼,黑漆的柏油路成了一条白色的带子湿漉漉地流淌着,雨珠落在车窗的玻璃上迸射出五彩的光芒……外孙麦稻惊呼:“哇——太阳雨!”这时,真的需要一首诗。可,我写不出。人,有时感到语言很贫乏。
这一段时间央视播《中华诗词大赛》,诗词文化火了民间,一天,我告朋友说,中国古诗词是汉语言运用的极致。
审美虽有深浅,人性是相通的。诗意的栖息,有人说,就读诗吧,如果是冬天,下一场雪……就读一读刘长卿的那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或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果,你在赏梅,就读一句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顿时,你也就诗意的生动了起来。因之,你能真切感受到你曾熟悉的陌生美,竟然离你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