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粒糖果的记忆

编辑推荐 一粒糖果的记忆


作者:介霞 秀才,1330.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2发表时间:2017-02-21 08:19:55

不知为何,我总想忘记过去,就当他们从未发生。有些记忆已彻底消失,有些片段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蹦出来一些。他们牵引出一条线索,跌跌撞撞带我回到遥远的童年。
   小时候的春节,傻傻地快乐着。母亲平日从不会购买的糖果、瓜子、花生,还有父亲下厨做的好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和妹妹才可以享用到。期待很久的东西总是显得格外珍贵。一粒糖果的甜蜜,占据了整个春节。于是对于春节的期待成为心里最美的愿望。
   每到冬天,我成长的那个小镇便格外寒冷。他的名字很不起眼,叫察哈右翼中旗,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阴山支脉——辉腾锡勒北麓。平均海拔1700米,干燥多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昼夜温差很大。小时候常常被风吹着跑,或者被大风卷起的黄沙迷了眼睛。似乎大风把心里的很多快乐也吹跑了、卷走了。所以很讨厌这里,大风几乎一年四季陪伴我们,小小的心里就有一个愿望,长大后一定要离开小镇。去一个没有大风,山清水秀的美丽城市。
   于是从冬季刚刚开始就期待过年,新年的团圆喜庆气氛似乎可以掩盖了那些不愉快。好不容易盼到了过年,除夕那天,母亲把她悄悄买回来的年货取了出来,很简单的几样东西,五香瓜子、水果糖、炒花生等。可是在我们看来已经很丰盛,有足够快乐起来的理由。水果糖是硬硬的包着花色单一的糖纸,看起来很土,不洋气,但那时候我们吃起来特别香甜,揣在衣兜里不舍得吃,拿出来看看又放回去,像宝贝一样揣在衣服兜里。我和妹妹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买回来,又放在了哪里。母亲没有提前告诉我们,是怕两个“小馋猫”忍不住偷偷吃光,过年就会什么都没有了。母亲会给我和妹妹分糖果,每天不能随意吃,有规定的数量,不可以多吃。母亲历来非常非常节俭,有些过度节俭,亲戚们都说母亲“抠门”。小时候我们不懂事以为母亲不够爱我们,很“无情”,觉得母亲就是真的很“抠门”很“小气”,对我们“狠心”。平日从不为我们买新衣和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可以拥有漂亮新衣和“解馋”的食品呢?怎么能那么“狠心”呢?
   那时,父亲在外面做生意很辛苦,一年四季都是起早贪黑地忙碌。母亲从不乱花钱。不为家里添置什么东西,也不会为我们购买生活必须以外的东西,更不会为自己购买任何喜欢的物品。而我们常常为了一件新衣,一粒甜蜜的糖果,要眼巴巴期待一年。对母亲的节俭充满了埋怨和责怪。尽管对父亲的辛苦也是明白的,他天南地北奔波的艰辛我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为了改变生活,父亲吃尽了苦头,尝遍了辛酸。在我小小的心里,父亲从来都有着勤劳勇敢、不惧困难、英俊善良的高大完美的形象。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和妹妹,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心里装满了来自父亲的巨大正能量。
   1985年秋天,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我坚持自己去学校报名,母亲给我5元钱,我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去了学校。虽然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没有影响我积极乐观地度过六年小学时光。那时我是中队长、语文课代表,美术好画了板报,体育好参加了体育队,还在腰鼓队打腰鼓。学校的所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小学生活因此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我和妹妹都很努力,学着父亲那样去努力。看着父亲每日天未亮便起来,清扫院子,收拾煤炉。等待炉火烧得通红,我们才可以暖和地起床。父亲如果计划出远门,他会收拾好东西,检查好车况,然后天蒙蒙亮我们在被窝里就听到父亲的汽车出发了。即使春节,到了初六他便闲不住,早早作了计划安排,开始他一年的忙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时间一晃,我已近四十岁,而父亲也老了,满头白发也已经掉光,慈祥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在我眼里父亲依然是那个充满力量和干劲的高大的男人。母亲依旧那么节俭,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从来都没有为了什么而放弃过的节俭,不论别人怎么劝说都不动摇。
   今年春节,我们又回到小镇,我为母亲准备了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糖果,我们已经不再喜欢吃糖果,母亲从来都说“不喜欢”吃糖果。那些看起来好吃的进口糖果一直会放在那里,甚至一年都没有人为了“解馋”而抢着吃了。而年的味道与小时候也截然不同,我们不再期待春节,反而有些拒绝和害怕,年过了,我们的青春又走远一步,年过了,父母又苍老一些。
   我们都长大了,终于都如愿离开了小镇。不再抱怨那里的大风,也不再抱怨母亲的节俭。小镇的辉腾锡勒草原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大草原。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山草甸草原、鲜花草原——黄花沟4A级旅游景区。现在,北京、天津以及外地的很多游客都在夏天来这里避暑游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讨厌小镇了,内心悄悄地为她感到了骄傲。悄悄地成为我记忆里那颗甜蜜的糖果。

共 18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糖果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出了人生岁月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慨。文章首先写了小时候,对糖的渴望,写出了家里的穷;然后写过年吃的花生,同样是因为穷;写母亲的“抠门”,也是穷;这些内容都为后来故乡的变化带给作者的欣喜做了很好的铺垫。后来,作者读书了,终于离开了那个充满着寒冷、大风和贫穷的小镇,这个时候,父母也苍老了不少……现在好了,作者的家乡小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家乡所在的草原也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这些变化,让作者爱上了自己的家乡小镇,让作者内心有了糖果的甜蜜。文章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是成功的,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成功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介霞        2017-02-21 21:23:39
  谢谢春雨阳光认真负责的编审与指教。谢谢。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即使所有的叶子都已落光,破了、碎了,也片片还是真诚!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2-21 22:14:19
  “母亲依旧那么节俭,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从来都没有为了什么而放弃过的节俭,不论别人怎么劝说都不动摇。”母亲这种节俭,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个家庭的,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这就是该文的价值所在。祝福朋友!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