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波下激流(赏析) ——《忘年之交》读后感
我有熬夜的恶习,几十年了,虽不断有朋友家人劝诫,仍不肯悔改。今夜无眠,在“江山文学网”做搜客,看到好友“枫林过客”的一篇文章——《忘年之交》,阅读之下,竟不能移目。
《忘年之交》随着枫林过客的笔触,徐徐展开。没有强烈的冲突,没有曲折的情节,原本是叙事文章的一大忌,却在作者老道的运筹之下,让人倾神而读,心生戚戚,真是好功力。
文中提到的老人,一直到最后方揭开谜底,让原本只为两位老人的慈祥、大度、诲人不倦所感动,为老人的疾病缠身、横遭欺凌尚唯唯诺诺而悲悯的读者,禁不住惊骇。一代书法大师,居然因为在国民政府做了一名书记员,被打成四类分子,是人不是人都可以对其凶狠训斥。对于以往,最好听的解释是“扩大化”,而这种冷漠的结果是要被加黑者用一生的艰难苦楚去承受。
从五毛钱的“交易”,到“永”字八法的讲解,从一只烤红薯,到两斤煤油,从批改作业、挥毫示范到开怀大笑,两个善良的老人、谆谆诱导的良师,跃然纸上。老人的遭遇,使我想起那些年常讲的一句话:旧社会让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太讽刺了!只有以抢夺、抹杀为目的的阶级斗争,才做得出这种猪狗不如的恶行。极左毁掉了什么:“程老所遗汉隶为其所独创……雄奇瑰丽,力拔千钧。遗世作品绝少,仅在日本发现二幅,日前拍卖,价值连城”。日人为倭,本是强盗,然,却将先生的遗墨视为珍稀,对照程老先生的遭遇,真是造化弄人。
让宗师在凄凉、屈辱中心惊胆战,让宗师在贫穷、不甘中溘然逝去,极左毁去的不单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毁掉一个民族的文明。纵观大千世界,除了现在被人谈虎色变的“伊斯兰国”,还有那个地方做得出?为著名的书法家程仕万先生悲,为中国一代书法宗师程仕万先生愤!
枫林过客有部分篇幅写到了自己,小小年纪被人称赞而沾沾自喜,是少年心性的真实写照,然一遇良师,神童情结彻底崩溃,竟因此看见了一条路,这种描述,把一个倔强、好学的少年,鲜活地推倒我们眼前。
行文,有多种风格和手法,能利用人物心理变化,用寥寥数语把人物写活的实不容易,尤其是枫林过客淡淡的叙述,将自己的遗憾深藏浅露,对文字的操控达到自如境地,更是难得。读枫林过客的文章,像饮红茶,急不得,需慢慢品,细品小啜,才会感受茶的浓酽,和那缓缓释放的馨香。
我也深深遗憾,本来,国家有一个鼎立的书界大宗师,本来,过客能成为大宗师的真正弟子,本来,师徒两人,还有那位枫林过客着墨不多的夫人,都会在书法界大放异彩,本来……没有本来了,残忍的现实,把本来摧毁得一干二净。
我于枫林过客甚熟,是同在1964年下放同一个县的知识青年。作为程老先生的半个弟子,过客在长沙已是颇有名气的书法家,逢年过节,知青朋友向他讨要墨宝的络绎不绝,而过客是来者一律不拒。用他的话说,先生指给了我一条明路,我如此,也算是为先生续墨。
《忘年之交》,不动声色,平平淡淡讲叙一段往事,读起来,却无法平静。仔细起来,甚至惊心动魄。往事如烟,真能如烟么?历史,并不全在正史,许多时候,它在芸芸众生的心底。
羡慕作者的好文笔,欣赏作者的好文章。
相信程老先生和他的夫人在天堂过得幸福,那里,他们不会受气!
附注:
“枫林过客”文章详见:【梧桐散文】忘年之交_江山文学网http://www.vsread.com/article-115768.html)。
作为“枫林过客”的文友,若水一生先生读罢这篇《忘年之交》,感慨万千,将感言一气呵成,成为这篇赏析文。
喜欢这样的文风,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祝普天下的文人才子都身健笔丰,从文学中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