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氐羌文化与陇南
摘要:在陇南数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氐、羌民族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在陇南先后建立的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五个地方割据政权,对陇南历史和陇南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编者按】氐羌文化与陇南文化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这种文化渊源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痕迹。《皇清职贡图》载,文县番民“与西南诸番不同,男帽插鸡翎。每农事毕,常挟弓以射猎为事。番妇以布抹额,杂缀珠石,衣五色褐布缘边衣。颇勤。”白马人独特的风情,吸引着众多的学者和游人前去白马峪河畔考察、观光。而羌族,则逐渐南移,历时千余年,定居在今陕西、四川、云南等地。留居宕昌县的羌人后裔,或被汉化,或被藏化,群居几个山寨的也自称是藏族,但不被甘南的正统藏族所认同,其民俗、语言、服饰、习性等,仍保留着本民族浓重的痕迹。其居住地宕昌官鹅沟、大河坝,因其民族特色浓厚、自然风光旖旎,成了陇南的特色观光旅游胜地之一,名闻遐迩。文笔流畅、资料翔实的文化调研散文,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