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的节气组诗(七绝五首)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春分咏
题记:本作以2017年二十四节气本身含义,结合作者当地节令气候下的万物与农时,农事及养生等知识创作而成。
一、七绝立春
一年之计春排首,百草回芽暖气升。
红掌轻波伸颈喜,柳条垂幕映湖冰。
备注:2017.23日是丁酉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当地天气晴朗,暖意融融,小草带两孙辈去公园散步,途经“动物园”外围水泊,孩子们看见水中大白鹅与麻鸭游水,不时还引颈高歌,开心地吟诵“咏鹅”唐诗。但却见大湖阴处薄冰浮面,岸边垂柳倒影其中,感怀小作于此。
写于2017年立春日。
二、七绝雨水
春风送暖日如霞,杨柳含苞苇冒芽。
麦地苗枯甘露盼,明晨雨水落哪家。
备注:一个冬天,关中大地,干旱无雪,麦田急需下雨。立春后,虽然喜逢甘露降临,因下的太少,难解旱情。元宵节后,气温不断攀升。今下午小草去市区,感觉燥热,路过渭河滩,远眺杨柳依依、芦苇尖也已冒新芽,均泛泛见绿。很期待明天“雨水”节气能有小雨,可查预报,我市明天气温最高将达17°,后天19°,看来“雨水”无雨啊!感慨中写下此作。
写于2017.2.17日雨水节气前夜。
三、七绝惊蛰
春雷暗涌震乾坤,蛇蚁眠醒出土门。
早睡多甘呵护体,农人务地进田园。
备注:2017.3.5日是“惊蛰”节气。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养生方面,早睡早起。饮食要清淡,少酸多甜,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写于2017.3.4日
四、七绝春分
柳丝拂面春分静,乍暖还寒昼夜平。
桃绽杏开油菜艳,引来蜂蝶麦青盈。
备注:2017.3.20日是“春分”节气。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此节气意味着昼夜几乎等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红李白迎春黄。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气象谚语自古道:“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我们这里雨雪过后,正是“倒春寒”的气候,因此盼望此谚语应验,春分过后,气温正常。
写于2017.3.19日。
五、七绝回环诗春分咏(晨新静夜日分匀草绿春)
晨新静夜日分匀,夜日分匀草绿春。
春绿草匀分日夜,匀分日夜静晨新。
备至:2017.3.20日是“春分”节气。春季一共九十天,此节刚是一半,昼夜平分,故而春分。
写于2017.3.19日
陕西肖吉萍
西风渐瘦暖风徘,朵朵梅花映雪开。
草木初萌山水醒,人间正道是春来。
二、雨水
乍暖还寒善变天,南潮北冷雨连绵。
无声润饰千山绿,吐故迎新万物鲜。
三、惊蛰
春雷唤醒百千虫,喜雨潇潇染绿红。
正是一年春好处,踏青赏景暖融融。
四、春分
春时过半暖风频,柳绿花红日日新。
赤道金阳垂直射,白天黑夜两分均。
题记上也做了说明,今年的节气诗作,就是要与去年有所不同,这是小草的创作本意,呵呵!
老师提出的,小草会仔细品味,不断提高.
感谢老师!
也感谢老师的关注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