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大汉诤臣

精品 大汉诤臣


作者:袁作军 布衣,107.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24发表时间:2017-03-20 17:52:04
摘要:西汉名臣袁盎,年轻时放荡不羁,自恃武功、智谋超群,屡屡闯祸。得罪太子舍人晁错,为以后在朝为官埋下祸根。在兄长袁哙的帮助下,袁盎进入朝廷,成为汉文帝身边的中郎将,负责保卫文帝的安全


   文帝遣走晁错后,又单独召见袁盎问,袁爱卿,你认为,晁错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袁盎说,他是忠臣。他既懂法律,又通文学,还对军事有研究。他为大汉建设兢兢业业。我们很多臣子都不如他。
   文帝说,你与晁错素来不和,怎么要替他说好话?
   袁盎说,我们不和,那是私人的事。您既然问我,我就要据实回答,不能因私废公。
   文帝点头称善。他在心里对此二人有了自己的判断。
   文帝说,袁爱卿啊,我知道你为人耿直,心底无私,可你毕竟在朝廷得罪了不少人。弹劾你的奏章不少。有的甚至建议我把你流放。你是怎么想的?
   袁盎何尝不知道晁错小肚鸡肠,纠集了一伙人,没少给他在皇上面前上眼药。就说,听凭陛下圣裁。
   文帝说,这样吧,我派你出京担任陇西都尉如何?此职务仅比大将军低一级,比你现在的中郎将还升了一级呢。
   袁盎想,陛下既然说出此话,心里就一定已经决定,由不得他答应不答了。他只是担心自己一旦离朝,晁错这个王八蛋又不知怎样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诬陷自己。袁盎不无担心地说,陛下,我袁盎历来直言快语,得罪人那是有的。在朝不在朝,只要是为陛下效力,袁某都愿意肝脑涂地。只是请您保证,如果有人诬陷我,还请您三思而行,弄清真相,不要随便就砍了我的脑袋!
   文帝笑道,袁爱卿多虑了!你乃是我大汉诤臣,无双国士。朕怎么会杀你呢?!你尽管放心前去。朕相信,你管理军队,一定也是一把好手!
   袁盎应诺而退。
   六、一败涂地
   接到文帝派遣自己出任陇西都尉的圣旨,袁盎便收拾行装,择日启程。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很不痛快。因为文帝的命令并非出自国家的需要,而是出自文帝私心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偏偏契合了宿敌晁错的愿望。说明白些,晁错朝思暮想,就是要除掉袁盎。文帝正好给他当了个有力的推手。
   袁盎的中郎将之职被罢免了。朝野上下都很吃惊。晁错之流弹冠相庆。没有了这个袁犟牯,连睡觉都安心许多。张释之等人则扼腕叹息。朝堂之上陡失诤臣,那陛下和群臣身上将不知会有哪些错事发生。
   侄子袁种给二叔送行。
   袁盎说,陛下令我赴任的时间很急。我的家小,你就帮忙送回安陵老家去吧。老令公七老八十的,十分孤单。让他们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还有老安人坟前,你要代我常去祭扫……
   袁种说,二叔,那些事你就别当心了,还是当心自己的前程吧。晁错那个王八蛋挤走你只是第一步。他时刻想置你于死地。你却一味忍让,后果实在令人担忧呢!
   袁盎说,人在做,天在看。棓先生常说,天道好还。那意思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缺德事,都会还击到自己身上的。
   袁种说,那你就多多保重吧。朝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会尽快写信告诉你的。
   ……
   袁盎到了陇西都尉府任职,与陇西将军相处甚洽。军中事务多半交由袁盎做主处理。加上袁盎为人豪爽、耿直、仁慈,深得下级军尉的敬重。平时,袁盎常常亲自到校场教士兵们演练小擒拿。合府军卒,马上马下的本领,都得到加强,战斗力较其他营增强不少。袁盎渐渐地把心中的不快忘了。
   袁盎调任陇西都尉,治军有方,过得十分逍遥自在。文帝还多次赐金奖赏。晁错在朝,心里又不平起来。他本意是要害死袁盎,没想到反而让袁盎捡了个大便宜。他苦思冥索,又给文帝上了一道奏章,建议将袁盎调到齐国当丞相。西汉时期,各王侯都有封地。封地依照古时地名,称为“国”,其实就相当现在的省级单位。“国”内丞相相当于省政府秘书长吧,职责是协助王侯管理政务,发展经济。袁盎担任陇西都尉,好歹还算“中央大员”,秩俸二千石。一下子让他屈就齐国丞相,职位降了好几级不说,俸禄也将减半。你说这叫什么事?!
   文帝心明如镜,知道晁错在算计袁盎。他拿着奏折沉吟了半天,才说,袁盎在中郎将、陇西都尉任上,并未犯错,倏忽都就降职免俸,道理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晁错说,目前,齐国经济萧条,民怨沸腾,急需能臣前往治理。袁盎他要是忠于陛下,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另外,您也可采取折中的办法,保留袁盎二千石的俸禄。
   文帝终于下旨,令袁盎就任齐相,俸禄不变。君命难违。袁盎立即起身赴任。到了齐国,袁盎推行轻傜薄赋、奖励农桑的仁政,很快理顺了齐国经济发展的顺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文帝的圣旨又到,罢免袁盎齐相之职,改任吴国丞相,俸禄降为一千石。
   调任齐相,袁盎还以为文帝是为齐国发展着想,相信他袁某的办事能力。这刚开了个头,又调他去吴国,还明令降低俸禄。袁盎明白了,是有人将他玩弄于鼓掌。袁盎告假回了一趟长安。他离京日久,可以想见,晁错在朝,已无敌手,上蹿下跳,那是必然的了。
   袁盎进了长安,路遇当朝丞相申屠嘉,慌忙下车拜见。袁盎任中郎将时,申屠嘉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低级武官,几年时间居然鸿运当头,位极人臣。袁盎颇重周公之礼,地方官拜见丞相,理所应当。
   袁盎跪地问好。申屠嘉乜了袁盎一眼,见是一再被贬,早已失势的原中郎将,心里已是十二分的鄙视。按常规,申屠嘉应该下车还礼。哪知他坐在车上仅仅轻描淡写的说了句,你也好。就启动车子走了。
   袁盎的随从们很气愤。袁盎羞愧的站起来,说,狗眼看人低!走,去丞相府!
   袁盎一行来到申屠嘉府上。门人通报进去,许久不见回音。袁盎对门人说,丞相大祸临头,袁盎来报信了!
   申屠嘉这才召见袁盎。袁盎说,希望丞相单独接见。
   申屠嘉说,如果是公事,你就到官署去找长史汇报;如果是私事,就免谈。你赶紧离开!
   袁盎说,那好,我就在这里说!您担任丞相,与陈平周勃相比,如何?
   申屠嘉说,我不如他们。
   袁盎说,陈平、周勃早年追随高祖南征北战,战功累累,封疆封侯;后来清除诸吕,匡扶刘氏天下,功勋卓著,彪炳千秋。他们尚且礼贤下士,谦虚谨慎。而您呢?不过一介武夫,侥幸升职,却是目空一切,拒人千里!就是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对于他人的意见,也是十分重视的。这样,他才是一代明君。您想,一个愚蠢的丞相,在一个旷世明君手下做事,离掉脑袋的时间,还会很远吗?!
   申屠嘉如梦方醒,急忙向袁盎下拜,赔礼道歉。并命人摆酒,奉袁盎为座上宾。
   回到家里,袁盎急忙向袁种打听朝中的情况。袁种说,都是晁错那个王八蛋,要置你于死地呢!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前年入都,与皇太子刘启下棋,发生争执,被皇太子用棋盘砸死。这事你也知道。吴王与文帝早已是面和心不和了。吴王造反那是迟早的事。让你去当吴国的丞相,分明是要把你推进火坑呢!
   袁盎说,这个晁错!
   袁种说,你总是说晁错是个忠臣。自古以来哪有忠臣如此心胸狭窄的?你不过就是在潼关山中讥讽了他几句而已,值得这么处心积虑地害人么?!
   袁盎说,说什么都没用了。早知道他这么赶尽杀绝,我当中郎将时,一剑结果他就好了。现在,我权也被削,俸也被减,连见皇上一面的资格都没有了。眼见得吴国就是个火坑,我不跳也不行了!——你赶紧给我出个主意,这该怎么办?
   袁种说,叔啊,这有点难办了。吴王资格很老,专横跋扈,骄傲嚣张。在那种人手底下任职,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触怒了他,轻则上奏章在皇上面前弹劾你,重则刀斧加身,取你性命呢!……我看,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无所作为。收起你当中郎将时的那一套,饮酒作乐,百事不问。那样,你恐怕还可以多活几天。
   袁盎,你说的倒也是。但吴王如果真的造起反来,我这个丞相,罪过不轻,那还活个屁!
   袁种说,是这么个理。你不妨巧妙的劝阻吴王造反嘛。以你的人格魅力,吴王说不定也还听从几分。然后,寻个机会溜之乎也!
   袁盎点头称是。
   袁盎履任入吴。吴王摆酒迎接,态度不阴不阳的,说话旁敲侧击,弦外有音。袁盎只管装聋作哑,借着酒劲,不时地冒几句丢官降俸的怨言。进居丞相府后,袁盎从来不问吴王的政事,一味的酒肉歌舞,琴棋书画;要不就是游山玩水,寻花问柳。
   吴王早闻袁盎大名,一听说皇上派遣他来担任吴相,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盎怕是皇上安插进来的眼线!吴王甚至想好了,不得已时,一刀结果袁盎了事。袁盎一到,吴王就已戒备周祥,只等袁盎一有异动,便是血溅丞相府的时候。哪知袁盎到任许久,并不过问吴国军政事务,倒把吴王弄得摸不着头脑。吴王好几次到丞相府拜访,有意无意地试探袁盎说,袁相国任中郎将时,何等刚直不阿,连文帝陛下都敢拉下马来,连贵妃娘娘也敢呵斥。怎么到了我这儿,就整天沉湎酒色无所作为了呢?我还等着您帮我振兴吴国呢!
   袁盎也有意无意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嘛!您看我,职务一降再降,俸禄一减再减。失意之人,哪还有心思干营政事?只要陛下不砍我的脑袋,就是万幸了。再说,吴国被您治理的井井有条,还用的着我指手画脚吗?……得快乐时且快乐!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哟——,来来来,大王也喝一杯!
   又经过很长时间的明暗的观察,吴王才彻底地放心了。看来袁盎实在是识大体,识时务的一个人。两人关系居然日益密切起来。吴王认定,袁盎对朝廷也是有怨艾的。又没犯错,无缘无故的,降职减俸,搁谁身上也是不服气的。只是吴王每次提到要造反时,袁盎都直陈利害,劝阻他不可轻举妄动。文帝再弱,但举全国之兵,打到吴国,怕也是要玉石俱焚、万劫不复的。吴王果然听从袁盎的劝告,压抑住雄心壮志,蹉跎度日。
   吴王将袁盎引为挚友,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袁盎也乐得收受。反正王爷的赏赐收了不犯法,不要白不要!
   在吴国丞相的职位上,袁盎那名利之心早已消磨殆尽,过了好几年安稳日子。时间一晃,便到了文帝后元七年。一代守成明君汉文帝年仅四十六岁,便撒手西游去了。他在位总计二十三年。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评说去了。继位的便是打死吴王儿子刘贤的皇太子刘启,是为汉景帝。
   景帝嗣位,天下欢腾。最兴奋的,莫过于曾担任景帝的太子舍人,太子家令的晁错。景帝荣登九五至尊,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师,随便一道圣旨,已是太中大夫的晁错便飞黄腾达,直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三公者,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权势,仅在皇帝之下,却在百官之上。御史大夫,更有纠察百官(包括丞相、太尉)的特权。
   好个晁错!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得力干吏,前往吴国,侦查袁盎的“罪证”,务必将袁盎置之死地而后快。去往吴国的人,查来查去,实在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晁错勉强罗列了袁盎“索取吴王财物,沉湎酒色,玩忽职守”等几项莫须有的“罪名”,强烈要求景帝将袁盎弃市腰斩。
   这就惹恼了另一个人——当朝丞相陶青。陶青也曾担任御史大夫,谙熟大汉律法。他知道晁错是故意找茬,要弄死袁盎,心想,御史大夫,也算得一朝辅宰了,几十年来,无数次陷害袁盎,使其降职削俸,仍不罢休。如此狭小的气量,今后绝对不得好死!
   景帝正对晁错的启奏犹豫不决,就听得陶青说,袁盎历任中郎、中郎将、陇西都尉、齐国丞相、吴国丞相,不说功勋着著,起码从无大错。太皇太后敕封‘大汉诤臣’。只因无耻小人反复进谗,袁盎累次无故遭贬。人心多有不服呢!晁大夫又来罗列罪名,究竟想报怎样的私仇?!袁盎收受吴王赏赐,合理合法,何罪之有?
   晁错强词夺理说,那,那他饮酒作乐难道不是真的?
   陶青寸步不让,荒唐!他饮不饮酒与政务何干?与你晁错何干?那条律法不准饮酒?倒是你晁错,身为一朝御史大夫,挟私泄愤,如何保得国泰民安?!……
   晁错与陶青撕破脸,在朝堂上争吵起来。其余臣工哪敢插嘴?
   景帝是个好脾气皇帝。他说,二位爱卿不要争了。朕自有公断。
   未几,袁盎接到圣旨,说他沉湎酒色,迷恋山水,不务正业,有失人臣职责,特罢其官职,贬为庶民。着即刻返乡,安心为民。
   袁盎收拾行李,带着家小,垂头丧气回安陵老家去了。一路上,袁盎自思,这做官几十年,本欲出入朝堂,大显身手的,怎奈遇着晁错这么个瘟神,专使阴险手段害他。幸亏公道自在人心,才只是贬为庶民,没遭身首异处的横祸……
   袁盎再次与棓先生对坐棋枰时,这个百多岁的老先生依然神采奕奕、超然物外。袁盎不服气地问,先生,您说说,我这一遭出入朝堂,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呢?
   棓先生平静地说,成功。
   袁盎不解地问,我弄得灰头土脸,贬为庶民,一败涂地,这也叫成功?
   棓先生说,对头!多少人身首异处,多少人株连九族。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牢骚可言?!
   袁盎说,那,那,那个晁错……
   棓先生说,你不能与他相提并论。此人心胸狭隘,手段狠毒,势必不得好死,且将连累家族。
   袁盎说,他以前就是景帝的老师、智囊,现在又贵为御史大夫……

共 34848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秦朝末年,百姓不堪其苦,纷纷揭竿起义。在经过一番生死血斗的后,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取得胜利。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意味着整治秩序,保护和平的成果。袁老汉洞若观火,及时遣了众人,过着简易的平民生活。可是后来谁知道,其子袁盎却作为一代忠臣流芳千古呢。袁盎识大体,懂礼仪,是个难得的敢作敢为的人。可是他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幼时的袁盎是个顽劣之徒,无恶不作,且胆大成性,一度让袁老汉大伤脑筋。后来在棓先生的引导下,才渐渐步入正轨。袁盎进入皇宫谋职,后因树倒猢狲散,被放至回家。路途中,袁盎因嘲笑晁错的软弱,从此两人结下了生死恩怨。袁盎帮助了周勃,并因此结识了一些有名之士。后又因力劝文帝惜命,不可冒险而令文帝不悦。晁错十分小肚鸡肠,因记当年之事,对袁盎一再相逼,先是通过进言使其外放,接着说其玩忽职守,欲置其于死地。后来,晁错,被众势力厌恶,唾弃,皇帝在求和平的情况下,将其斩杀,可怜他最终还是不明就里,落得个身首异地倒令人同情。立嗣之争再起,袁盎也成了牺牲品。滚滚长江东逝水,且留于后人来评说吧。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练,集趣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欣赏!倾心推荐阅读。【编辑:馥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204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馥枫        2017-03-20 19:25:47
  文章语言老道,这是我欣赏的。期待您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21 00:04:24
  红尘滚荡着历史,历史鉴戒予红尘。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欣赏学习如此大气的佳作。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3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3-21 10:09:59
  一位忠臣的成长史,在历史的长河里,让我们感慨唏嘘,文笔老练。好文,拜读
4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3-21 10:44:57
  祝贺老师作品获精!
5 楼        文友:雅润        2017-03-21 18:22:58
  恭喜作者,大气厚重的小说,欣赏精彩!
雅润
6 楼        文友:阳媚        2017-03-21 18:27:24
  贺喜友友精品,这样的小说需要有掌握大量历史知识。问好,期待更多佳作!
7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3-21 22:51:54
  欣赏佳作,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