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细讲《弟子规》第一集学习心得

编辑推荐 细讲《弟子规》第一集学习心得


作者:karen杨 秀才,17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21发表时间:2017-03-26 09:26:27
摘要:关于人生第一要事

一、学习内容
   蔡老师在这一集主要是讲人生要幸福,最重要的是要下对抉择。人生要从哪些方面下对抉择?如择行、择偶、择食、择友等等。好,人生也抉择,先后顺序也很重要。我们常说"至要莫若教子",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重要的位置,那你的轻重缓急就抉择对了。
   而如何把孩子教好?现在的家长觉得什么是教育?到底是教对孩子一辈子重要的做人、做事的态度重要?还是把他的分数从九十八分提到一百分重要?我们都会说前者比较重要,而我们的做法总是把重点都摆到分数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分数是马上可以拿出去说的东西,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问题,常常就考虑不到那么长远。其实孩子即使考上好大学,如果他不会做人,不会与人相处,没有责任心,那再好的机会也会当面错过。而相反,那些有孝心的孩子,他们诚实、谦虚、有责任心、讲信用、有耐心,他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你去看看,往往那些成功人士,学历都不是太高的,因为他们身上没有那么多因为只注重成绩而产生的毛病。
   那什么是“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育,“养子使作善也”。才两行字,把教育的核心都点出来。所以教育里面最重要的,第一个要教对的东西,“使作善也”。当孩子有个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他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会幸福。而我们如何教他这些善的行为?不是要求他读很多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来是善的行为,你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都会受很深的感动。
   中国扎德行的根在什么时候?从小,才能扎德行的根!从小不教,“苟不教,性乃迁”。长那么大了,再要把他拉回来,都很困难,所以一定要从小教。《易经》里面有一句重要的话,“蒙以养正,圣功也”。
   当孩子从小就是扎这些圣贤人的智慧,你要不要担心他出来没工作?你还担心,那叫杞人忧天。所以你格局要大,人生才会走得宽广;格局小,一辈子都活在患得患失当中。您的孩子现在假如扎的根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
  
   二、学习心得
   做为家长,我觉得我是不够成功的。以前没学传统文化,还以为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从小到大她学习成绩就好,美术专业在同龄人中也一直是佼佼者,考大学虽然一点波折,也算是创造了奇迹,所以和别人谈及自己女儿的时候,总有几分自豪感。可是,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我觉得我这个妈妈当得很不称职。以前我们把生活的一切重心都倾向于孩子,真的比起在女儿身上与自己的小家庭上花的精力来,我们对老人的关心真是少之又少。我们只利用了老人为我们自己的小家庭服务,而并没有真正地站在老人的角度,急他们之所需,想他们之所想。记得妈妈在我女儿刚满月的那一天,就要从我家搬出去,原因老爷子不能忍受妈妈日日夜夜地为我辛劳,我还和老爷子翻了脸,现在想想,真的是惭愧不已。
   女儿现在都长成了大姑娘了,我回想我自己并没有在女儿年幼时,给她做好榜样,没有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扎下德行的根,没有教育好她要好好孝敬长辈,没有告诉她做过家务,没有告诉她如何扩宽心量,没有告诉该如何处理五伦关系。到现在,女儿在成长的路上,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有时候和她交流,感觉会有困难,不光是解不了她的惑,她不开心时,我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心里就只有干着急,我想这些都是我自己以前德行缺失的报应。
   幸运的是我现在遇到了传统文化,深深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含义,我不再要求任何人,包括孩子与先生,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心一意只做好自己的本分,时间久了,真的是有些感应的。女儿和我一起给外公外婆洗脚,她没有一点拒绝。平时会有意的陪老人聊聊天,电话里也和老人说话,也没有一点点不耐烦,只要有空都会聊很久,哄得老人特开心。寒假回家时,发现自己的闺房都让给了外公外婆,自己只能和我们挤在一个卧室里,她也没有任何怨言,一家三代人相处得很融洽,这一切都是我感到特别欣慰的。先生本来是一个特别爱玩的人,但是慢慢地,他开始把老人的事情当成第一大事,只要他们有什么需要,他会尽最大努力办到。像平时带四个老人出去游玩一下,没有他的帮助,我一个人是怎么也无法实现的。而且我发现本来脾气急躁的他,在陪老人时,也特别耐烦,一件件事安排得妥妥当当,那样的时候,我看先生,真是特别的帅。
   我想现在的福报还浅得很,我要抓紧一切时间,好好修学,并把学到的好东西以“身教”加“言传”的方式传授给那些与我有缘的孩子们。这本来也是我做为一名教师的本分,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但愿我能尽我的一切努力,为孩子们扎下德行的根,希望他们未来的人生能够走得更加顺利。我要向了凡先生学习,开始积功累德,弥补自己以往的过失,趁自己还拥有这三尺讲台,愿自己挚诚的努力感通所有的孩子与家长,让圣贤文化滋养每个人的身心,同时也带给同道们更多的信心。

共 1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学”蕴涵着丰富的、健康向上的道德元素、做人原则和处世态度等。作者学习了《弟子规》,对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孩子的孝心教育和善行教育。学习了传统文化,作者进行了反思,并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女儿和先生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孝心和耐心了,作者还要把这种言传身教和积极影响带给学生们,让圣贤文化滋养学生以及家长的身心。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持作者!【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3-26 09:28:58
  学有所获,祝作者收获更多!
回复1 楼        文友:karen杨        2017-03-26 21:41:26
  感恩您的辛勤付出,末学定当努力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karen杨        2017-03-26 21:41:36
  感恩您的辛勤付出,末学定当努力学习!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6 11:08:01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我们常说"至要莫若教子",我们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重要的位置,那你的轻重缓急就抉择对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karen杨        2017-03-26 21:39:51
  感谢您的鼓励,今天陪四个老人一整天,享受无限春光,真的是好满足!以前从来没有把这些事当成要事,现在是完全当必要的功课去做,才发现其中的妙处,20人的家庭队伍,全部为一种精神所感通,那就是“孝”。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