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母子情深(散文)
“ 母子情深,患难见真情”。记得,一次因为媳妇住院,我看到了一件十分感人的故事,一位老母亲意外病倒,却得到她的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有句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当自己亲眼目睹一份母子深厚的情感的时候,回忆起母亲在世时候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自叹不如,心里很是惭愧。
因为媳妇住院需要陪护,我一路风风火火,急急匆匆地连家都没回,就赶到彬县中医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交大附属一院,媳妇住院期间,我看到了一幕幕,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媳妇的病房一共住三个患者,三个患者均是女性,媳妇是因为常年累月的劳累,加上年龄关系,骨质疏松给摔了一跤,导致住院。我回家,就是来医院照顾媳妇。
中间的床位是一位六十多岁老太太,因为孙子和奶奶开玩笑,推搡奶奶,老太太没站稳,摔了一跤腰部骨折,由她的女儿陪床。靠南面窗户的是一位八十四岁的老太太,晚上在床上睡着,第二天起床时,腰部疼痛不能动,经医院检查,腰部骨折,由老太太的大儿子陪床。虽然都是来看病,在住院的十来天里,大家在一个病房里,相处的特别融洽。为了给病人营造一个舒心的养病环境,大家一边陪着病人打点滴,一边拉着家常,气氛很是温馨柔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靠窗户的那母子俩。
他们母子是彬县炭店人,老母亲高龄八十四岁,穿着朴素,个头有一米六五左右,满脸老年斑,一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时常满脸挂着温馨的笑容。儿子也很朴素,看起来非常实诚,借着楼道喘气的机会,我和他聊天,才知道他也在青海的班玛县工作,是一名数学老师,刚退休不久。大概因为都在青海工作的原因吧,我们俩感觉特别的亲切,话题也就多了起来,他身穿灰色夹克上衣,白色裤子,说话声音很温和,很慢事。看起来其实很普通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就是这位普通的老师,在这短短的十来天里,打动了我的心灵深处,触动了我的内心,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为之震撼,因为如今的社会,这样的场面已经久违了,很少看到。
医院的大致规律,只要住过院的人都知道,病人出入行动很不方便,都是由亲人或者陪护出入帮助的,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他基本和其他做儿女的一样,只是比其他人做的更细致入微,当然,出入搀扶着老人活动,这不待说。每天早上,这位老师大哥总是第一个起床,自己洗漱完毕,就端来洗脸水,给自己的老母亲祥祥细细地洗脸梳头,他和自己母亲说话,总是那么地低声细气,从不大声说话。和老母亲说话时,展现给老母亲的总是一张笑容。
有一天中午,大家开始吃中午饭。医院里有食堂,大家基本都是去食堂刷卡吃饭,靠近窗户的老母亲,就要吃前一天剩的馒头,说是怕浪费。站在病床前的老师大哥,面带笑容地对老人说“妈,馒头凉着,要不,我给你在护士站的微波炉里热热去。”老人吃力地点头答应了。老师大哥拿着馒头就去了护理站,约莫着有二十分钟左右,老师大哥表情一脸不自地走进了病房,或是怕我们看见,有点羞涩地用两手捧着一个东西进来。
或是怕我们听见而自己羞愧,他迟缓地走到老母亲跟前,两手摊开,整个一焦糊的馒头,他低着头,声音很低地给自己的母亲随和地说道“妈,我没做过饭,也没用过微波炉,把馒头给烤成焦糊疙瘩了,馒头吃不成了,我给你去食堂重新打饭,你看你吃点啥?”他很歉意地对母亲笑着说道。老人一边点头一边笑着道:“没事,那你下去随便给妈拿点啥就行,你自己在食堂吃饱再回来。”老师大哥一边点着头,一边急匆匆地走出了电梯,不大功夫,他提着饭回来了,并笑容可掬地说着“妈,我给你买半斤饺子,还是热的,快吃。”老母亲一边在儿子的帮扶中坐了起来,一边点着头问道:“你吃了吗?这么快?”老师大哥给老母亲撑好病床上的小饭桌,递过去筷子虔诚地说道:“妈,你快吃,一会凉了,我这就吃。”发生的这一切,我和媳妇,还有邻床的小妹妹,老太太都看在眼里。
一个六十四岁的儿子,一个八十四岁的老母亲,俩人在病床前边,仍能够如此的情深,他们母子互相地关心着,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我,曾经自己母亲跟前撒娇的样子,想起了很多,很多。是啊,儿子在母亲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母亲年龄再大,还是依然关心着自己儿子的温饱。
到了夜暮降临,我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老师大哥一边带着老花镜坐在病床前看电子书,一边陪着老母亲拉家常,聊得很起劲。边说边笑,就好像在家里一样,气氛很温馨。他抬头道“妈,几天了,我给你洗洗脚吧?”老人亲切地道“不用,回家了再洗吧。”大哥摘下眼镜,放下手机,端来了洗脚水,他弯腰放下水盆,在老母亲的埋怨声中,挽起自己的衣袖,先用自己的双手伸进水里试了试水温,并说道“妈,一点不烫,我试过了。”说着就扶老人半坐半躺,在床前给母亲洗起了脚。从聊天中知道,老师大哥有两个两儿子,他们都已结了婚,已经有两个孙子,这一家人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可他在自己的母亲跟前,就是个虔诚、孝顺、没有长大的孩子。看着他所做的一切,我媳妇这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很感动,随口就朝我奔道“你给你妈洗过脚吗?以后对你爸好点。”听着媳妇的话,我顿时怔住了,我感到惊愕,于是就急忙点头答应着,可心里,已经就像打翻了五味,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感到无比的愧疚。
等媳妇出院回家,我刚迈进院子,就看见院子里正整理着刚收回来的玉米、衣衫褴褛、满头银发、满身泥土的父亲,再想想老师大哥母子那样的情深,加上父亲第一句话,就说:“你回来了,媳妇病咋样了,人呢?”我更难受,差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转过身悄悄擦干了眼泪,因为第二天就要回单位,时间比较紧,我赶紧端了盆热水,给父亲闷好头发,找见剃头刀子,给他剃了头,刮了胡子,坐下来和他说了会儿话,自己才稍稍找到些许的安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乌鸦返哺都懂得抱母恩。因为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对于父母自己还有好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常常扪心自问,我觉得自己应该向那位老师大哥学习,行孝理该当然,父母给你尽孝的机会是有限的,别给人生留下遗憾,却失去机会。我总在想,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就要陪着父母慢慢变老。老我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祝愿天下所有老人都能生活得幸福安康,安慰所有儿女心。

